- 相關推薦
食管癌術后并發(fā)癥護理研究論文
1具體的術后護理措施
1.1保持呼吸道暢通
在進行食管癌的手術中均選擇氣管插管,術前為患者進行全身麻醉,以至于患者的麻醉時間延長,在手術后患者不能及時的清醒過來,而在這段時間里患者的自主排痰及吞咽功能等較差。因此,需要護理人員給予幫助,做好呼吸道的護理。使患者處于平臥位,頭偏向一側,該體位可避免發(fā)生食物的反流導致窒息。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聽到有痰鳴音出現時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吸痰,在操作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無菌技術進行,減少感染的發(fā)生。同時要動作輕柔、迅速,以免長時間地刺激發(fā)生喉頭痙攣、喉部粘膜損傷等。如痰液較多而黏稠,吸引困難者,可應用氣管鏡吸痰或霧化吸入,必要時也可行氣管切開吸痰。有少數患者術后回病房發(fā)生舌后墜,必須應用硬質口咽通氣管插入,始終保持呼吸道通暢。
1.2預防肺部并發(fā)癥
開胸術后,大部分的患者會發(fā)生肺功能減退,尤其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要引起特別的注意。因此,本組患者術后24h之內均常規(guī)持續(xù)或間斷吸氧3~5L/min,保持血氧濃度為96%~100%,防止患者出現供氧不足的現象,不利于疾病的恢復。術后第2天使患者處于半臥位,為患者輕拍背部,并鼓勵患者咳嗽,協助排痰,促進肺膨脹,防止肺不張,同時使得胸腔積液順利排出;颊咴诳人詴r應幫患者按住切口處,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如患者發(fā)生支氣管哮喘時,要及時應用氨茶堿激素治療。若患者有黏痰不易排出時應使用吸痰器進行吸引。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或心臟病患者要控制好靜脈輸液速度,減少肺水腫的發(fā)生。如患者持續(xù)發(fā)熱、咳嗽、白細胞升高,可疑發(fā)生肺部感染者,應加用足量的抗生素,避免膿腫的發(fā)生。
1.3防止發(fā)生液氣胸
縱膈肌內有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在進行食管癌切除的過程中會在縱膈肌內的食管進行游離,從而導致術后發(fā)生胸腔滲液。因此,在手術完成后應為患者安置胸腔閉式引流管,以促進氣體和液體的排出,重建胸腔負壓使肺復張,平衡壓力縱膈移位及肺部受壓,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及量,避免發(fā)生肺不張、液氣胸、膿胸等并發(fā)癥。如果術后胸腔閉式引流管引出的血性液體較多,血色較濃,必須密切觀察脈搏、血壓變化,以防胸膜腔內有活動性出血。
1.4防止吻合口痰
食管癌術后的患者常規(guī)給予留置胃管并給予胃腸減壓。首先應防止胃管滑脫,保證腸胃減壓通暢手術6h后接負壓吸引器。如引出大量血性液體,應降低吸引力并報告醫(yī)生;引流不暢時,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胃管。本組患者術后常規(guī)禁食3~4天,胃腸功能恢復后,拔除胃管。胃管拔除后可少量飲水,如2d后無吻合口痰癥狀,術后5~6天開始進清質流食,100mL/次,6次/d。術后10d進流食,術后15天進半流食,遵循少食多餐的進食原則,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同時要觀察患者進食后的反應,避免進食有刺激性的食物,進食速度要緩慢,注意禁食過硬的食物,以免導致吻合口痰
1.5防止乳糜胸
多因術中損傷胸導管所致,多發(fā)生在術后2~10d,引流液為血性或淡黃色液體;謴瓦M食后,乳糜液漏出量增多,呈白色乳狀液體或小米飯湯樣;颊弑憩F為胸悶、氣急、心悸,甚至血壓下降。
2總結
總之,在食管癌患者中應做好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護理工作,使得患者最大限度地得以恢復,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食管癌術后并發(fā)癥護理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現代藝術后的當代藝術研究論文10-10
淺談腹部手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的防治10-26
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護理分析論文10-12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后麻醉恢復期護理的論文10-10
婦科腹部術后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護理論文10-10
產科護理風險管理研究論文10-12
醫(yī)院感染護理管理研究論文10-11
護理學教學中循證護理研究論文11-15
骨科患者預見性護理研究論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