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物體和形狀。能夠識別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初步理解相關概念的意義。
2、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3、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和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過程:
。ㄒ唬└兄矬w形狀
以四人一小組為單位,準備好各自的學具。
問:這么多學具中你能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嗎?
四個小朋友共同試試看。
。ǘ┎僮鞲兄
1、分揭示概念。
、、活動:按老師要求,學生分組活動。
②、學生匯報,在投影儀下分類。
、、揭示概念。
師:每種形狀相同的物體,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嗎?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活動:師板書球,生拿,并檢查是否拿對了。
再依次出現(xiàn)圓柱、正方體、長方體。
2、摸感知特點
、、感知長方體。
活動: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先和小朋友說一說。
匯報:用你的話來說一說長方體有什么特點。
、凇⒏兄襟w、圓柱、球。
活動: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現(xiàn)在你還想認識什么形狀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
匯報:說說這三種立體圖形的.特征。
、邸⒈容^
投影出示33頁第一幅畫,問: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大家?
、、形成表象
師:去掉長方體的花卦衣,你還認識他嗎?請閉上眼睛想一想。
、荨⒊鍪菊n題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物體,(板書:認識物體),他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⑥、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身邊哪些事物的形狀是這樣的?
。ㄈ、活動
1、猜物體
請兩位小朋友上來,蒙上眼睛猜猜這是什么?(如圖2)
2、搭一搭
用自己手上的學具搭一搭,你能搭出什么?
。ㄋ模⑿〗Y
今天,小朋友不僅認識了各種物體的形狀,還用他們裝扮了我們的生活。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2
教學內容:認識圖形(一)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和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弄清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后抽象出長方體圖形。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圖,抽象出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讓學生閉上眼睛按教師的要求摸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摸教師給出的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辨認。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做“做一做”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fā)現(xiàn)圓柱會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較穩(wěn)固。
2.游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看誰摸得準(做一做2)。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
3)數(shù)圖形。(練習五2)問:這只小動物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各用了幾個?
五、小結。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能夠熟練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快速地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優(yōu)良品質。
。场⑼ㄟ^練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同時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夠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視算
13-917-912-9
18-914-915-9
誰能說一說: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擺一擺,并與你的同桌說一說(邊擺邊說)
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W生口答,教師板書)
你最喜歡哪一種算法?用你最喜歡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幾說給你的小伙伴聽
2、看圖寫算式
板書:9+6=15
6+9=15
15-6=9
15-9=6
3、練習二第1、2題
4、算一算
練習二第5題
要求:先同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體訂正,對全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二、變式練習
1、練習二第3題
2、第4題
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口答教師拿出準備的數(shù)學抽拉卡片或數(shù)字轉盤,隨意抽拉或轉動,讓學生口答出得數(shù)。
三、應用練習
出示課件(練習二第6題和第8題)
要求:
1)先讓學生看圖說圖意。
2)再列式計算,并與同桌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四、鞏固拓展練習
完成書中第7題
回家寫一個十幾減九的算式,給媽媽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說出幾種方法就說幾種,比一比,看誰說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體驗與參與,使學生感知自然數(shù)序數(shù)的含義,知道自然數(shù)除了可用來表示事物有多少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3、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增強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心。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及相關練習。
教具學具:
主題課件,學具卡片。
教學設計:
教學第18頁購票圖
創(chuàng)設動畫情境,引導學生觀察。
1、師:暑假快要結束了,一個人在鄉(xiāng)下姥姥家玩的`聰聰就要讀一年級了,為了不耽誤爸爸、媽媽的工作,聰聰決定一個人從鄉(xiāng)下乘車回家,不讓大人接送,于是他一個人來到車站買票上車
[將數(shù)學與生活情境緊密聯(lián)系,讓初入學的小學生真切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對數(shù)學學習產(chǎn)生親切感。]
a.教師演示買票課件。
b.學生觀察畫面,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畫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個?
如果以紅衣服排第一,再說一說誰排第二,小聰聰后面的解放軍叔叔排第幾,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幾?
學生說的時候教師到處各組巡視、傾聽,并加以指導。
c.各小組抽代表匯報交流。
d.師:看到聰聰一個人排隊買票的情境,同學們除了知道一共有5個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個人所處的位置外,你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白
自己已經(jīng)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時候,要養(yǎng)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資源,適時對學生進行遵守社會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易于接受。]
2、動畫展示:穿紅衣服的阿姨買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師提問:這時有幾個有在買票?誰排第一?小聰聰排第幾?聰聰后面的兩位叔叔呢?讓學生再一次在具體環(huán)境中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同樣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5
一、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例題及想想做做。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說出鐘面的12個數(shù),能指出分針,時針。認識幾時,能撥出幾時。認識大約幾時。能根據(jù)要求在不完整的鐘表上,畫出時針或分針。
2、過程與方法: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與態(tài)度: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三、教學重點:
認識幾時和大約幾時。
四、教學難點:
畫出時針或分針
五、教學準備:
幾個自制鐘表,學生學具鐘表,課件,練習紙。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猜謎語:有個好朋友,會跑沒有腿,會響沒有嘴,它會告訴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請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誰?
2、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啊?
鐘表可以告訴我們時間,我們認識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時間了。這節(jié)課,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鐘表。
3、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1、看屏幕上的鐘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們的鐘表模型,上面也有數(shù)和指針嗎?
2、有哪些數(shù)呢?我們從小到大一起數(shù)一遍。一共有幾個數(shù)?從幾到幾?(板書: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邊是幾?右邊呢?
3、鐘面上除了1到12這12個數(shù),還有什么?
這兩根針一樣嗎?
。ㄩL一些的叫分針,短一些的叫時針)
板書:分針(長),時針(短)
請你在自己的鐘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針,哪根是時針。小朋友之間互相說一說,
(老師出示一個大鐘面),誰愿意上來幫我們找一找,哪根是時針?哪根是分針?
4、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是怎么跑動的呢?
仔細觀察針是怎么樣跑動的.,你能用手比劃一下嗎?
三、認識整時
1、通過剛才的學習,小朋友們已經(jīng)認識了鐘面上的數(shù)和時針、分針。那么怎么利用他們來看時間呢?
2、喜洋洋看中央臺的新聞聯(lián)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節(jié)目?誰知道它什么時間撥出?(晚上的七點撥出)在數(shù)學上,我們一般把7點稱作7時。
板書:7時。
3、課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飯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們幾時吃中飯?。
板書:11時。
4、播放:喜洋洋運動
喜羊羊下午4時在做運動。
5、這里有3個鐘面,你能把他們和所表示的時間擺在一起嗎?
為什么這樣擺?
分針指在哪個數(shù)上?
6、如果分針還是指著12,時針指著8,那是幾時?8時。如果時針指著5呢?5時。
7、誰能用一句話來告訴大家,我們以后怎么看時間呀?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8、出示板書: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9、下面就利用我們的發(fā)現(xiàn),來看看這幾個鐘
課件出示3個鐘表。說說這三個鐘表分別是幾時,為什么?
學生用“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來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樣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課件播放:7時刷牙,
8時讀書,
9時做操,
12時吃飯(我有個問題問大家,剛才的鐘面上都有兩根針,這兒為什么只有一根針呀?是一根針嗎?認為不是的舉手,那怎么就見到一根針呀?)12時的時候,兩根針重合在了一起,時針有點短,被分針擋住了。實際還是幾根針?
6時看電視,6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有什么變化?形成了什么?一條直線。當6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形成了一條直線。
9時睡覺。
11、課件比較都是九時的兩幅圖
都是九時,為什么一個是在做操,另一個是在睡覺?
一天中有兩個9時,我們的時針一天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就有了兩個9時。
12、(動手撥鐘表)
1、現(xiàn)在老師想在鐘表上撥出4時,誰能幫我這個忙?
請一位學生撥鐘表,并介紹方法,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4,是4時。
現(xiàn)在請大家像他那樣,在自己的鐘表上播出4時。
2、練習撥出整時
四、認識大約幾時
1、大家喜歡看課外書籍嗎?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懶洋洋今天相約去圖書館看書。他們約好下午這個時間在圖書館見面。(出示3時圖)
喜羊羊早早做好準備,當她來到圖書館,看到鐘面是這樣的,她遲到了嗎?
懶羊羊睡了個懶覺,急匆匆地來到圖書館,看到鐘面是這樣的,她遲到了嗎?
像這樣,3時不到一點,或者3時超過一點,接近3時的,我們就說是大約3時。
2、課件出示三個鐘表:大約8時,大約9時,大約5時。
這些鐘表要怎么認讀呢?
學生逐一回答,并說出為什么。
五、鞏固拓展,升華知識
1、這節(jié)課,大家和老師一起學習,有什么收獲?
認識分針和時針,鐘表上的12個數(shù)字。認識了幾時,大約幾時。
2、鐘表的樣子有很多種,我們一起到鐘表店去看一看吧
3、電子鐘
(出示3個電子鐘表)
這個鐘表上的時間你們會讀嗎?點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學生認讀三個鐘表上的時間。
只有12、3、6、9的的鐘表,
這里的12個數(shù)沒有都寫出來,你們知道顯示的是幾時嗎?
3、這些是鐘表店的鐘表,他們壞了,你們能幫忙修一下嗎?
現(xiàn)在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根據(jù)要求給這些鐘面畫上時針和分針。
在畫之前,有沒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點什么的?
4、學生展示作品。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6
(一)、激發(fā)觀察興趣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過數(shù)數(shù)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shù)數(shù)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shù)數(shù)的方法。
3.通過數(shù)數(shù)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內容。
教具學具準備:
教科書第2~3頁的教學掛圖(或掛圖制成多媒體課件),1~10數(shù)字卡片一套。
教學設計:
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跨入小學的校門感覺新鮮嗎?上學了,你已經(jīng)是一個小學生了。從現(xiàn)在起,你將和老師一起在這所學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學習、生活,探討許多數(shù)學問題,學習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大家高興嗎?讓我們來相互認識一下。
[以談話的形式開始。師生相互介紹,老師簡單介紹本校情況,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使學生消除陌生、膽怯的心理,對學校、老師產(chǎn)生親切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1.師生相互介紹。
2.教師簡單介紹我們的校園及小學生活。
3.打開第1頁,老師有感情地朗讀“編者的話”,講講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數(shù)學的用處。我們平時很多時候要用到數(shù)數(shù),大家會從1數(shù)到10嗎?誰來數(shù)一數(shù)?
伸出兩只小手,互相數(shù)一數(shù)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
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shù)數(shù)。
數(shù)一數(shù)
激發(fā)觀察興趣。
出示教科書第2~3頁掛圖(或掛圖制成多媒體課件),出現(xiàn)一所“美麗的.鄉(xiāng)村小學”情境圖。
[此處從情境入手,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加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生:知道,學校。
師:對,這是一所美麗的鄉(xiāng)村小學。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了。大家看一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這里有一位老師,還有很多小朋友。
生2:這里有一座大樓。
。ǘ、數(shù)圖中的數(shù)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shù)一數(shù),這里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shù)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 貼出數(shù)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shù)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shù)數(shù)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shù):
1、10個數(shù)都數(shù)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shù),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shù)讓學生讀。
。ㄈ、數(shù)身邊的事物
認讀1~10各數(shù):
1、10個數(shù)都數(shù)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shù),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shù)讓學生讀。
數(shù)身邊的事物:
師:這幅圖上這么多事物的數(shù)量能用數(shù)來表示,那么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這些數(shù)來表示呢?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戶?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7
教學設計: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體驗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這樣就需要創(chuàng)設解決問題的情境,把學生帶回生活中,學習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介紹同學,通過不同方向的介紹,明確前后的確定與面對的方向有關,為分清左右突破難點,學習左右時采用介紹同學、作游戲解決生活問題等,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使學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時學習數(shù)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中,體驗前與后、左與右的位置與順序。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首先確立參照物,再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應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體會前后,左右的相對性,提高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難點:
準確的區(qū)分左和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想和大家做一個游戲,猜一猜同學的位置。
教師說位置,學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ㄒ唬⿲W習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轉身,把你周圍的同學介紹一下?
。1)出現(xiàn)兩種情況:
說出左右,(他這樣介紹同學的,你還能介紹嗎?)
說不出左右,(他這樣介紹同學的,你還能怎么介紹?)
(2)比較,兩種說法哪種更好?
。3)原來我們可以用左右來介紹兩邊的同學,這樣說真清楚,你也能這樣介紹你兩邊的同學嗎?
。4)我們剛才用了哪兩個詞介紹我們兩邊的同學的?我們又認識了兩個新朋友。板書:左右。
你的哪邊是左邊?右邊呢?
指指你左邊是誰?右邊呢?
2、做游戲。
跟著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舉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腳向前一步……
3、練習
提出問題:他們?yōu)槭裁炊荚谧筮呑哐剑?/p>
組織學生討論,像前后那樣得到結果:面對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ǘ、學習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紹你的前后都是誰?
。ㄈ⒂^察課件,請你向大家介紹你看到景物
學生認識上、下
三、鞏固練習
46頁試一試。
1、看參照物。
2、說出相對應的前后左右的`車。
47頁練一練
1、左右的練習。
2、相對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題:上下左右的相對位置綜合練習。
四、課堂小結:
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
前上
左右
后下
教學反思:學生對于平面內前、后掌握較快,對于左右掌握會很慢,在介紹自己的前后左右的同學時,先讓他找到自己的右手(寫字的手一直舉著),學生很快分清左和右。上下是立體的通過樓上與樓下就分清。練習中讓學生學會看圖理解題目要求,學生就會了。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動中,積累對圖形特征的經(jīng)驗和利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
2、 能夠從游戲中獲得信息,體會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點并用1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來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嘗試尋找取勝的策略。
3、 在游戲中體驗到用數(shù)學的快樂,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能夠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這幾個立體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
積木、撲克牌
教學活動設計
一、游戲導入,開展活動。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積木嗎?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積木。你們瞧,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長方形、正方形、圓柱、球)
1、玩“搭積木”游戲。老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①每組有十個各種形狀的物體,拼搭時,10個物體都要用上。
②搭出的作品要有創(chuàng)意。
、鄱训糜挚煊指叩男〗M獲勝。
2、學生兩個人一組,玩搭積木游戲。
二、評比活動,總結經(jīng)驗。
1、各組展示各自的作品,評選“小小設計師”。
2、全體成員進行評比,并說說評比中的.發(fā)現(xiàn)。
3、議一議。
在游戲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三、小組合作,操作體驗。
談話:剛才的游戲,有趣么?接下來,我們要四個人一組玩一個游戲,你參加嗎?
1、四人一組開展游戲
2、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
①一邊摸牌,一邊算牌上數(shù)的和。
②結果比10大的被淘汰。
、 結果最大的人獲勝。
、 結果一樣大的,誰摸牌少誰獲勝。
3、第一輪游戲開始。
、 4人一組,展示各組的游戲情況。
、 游戲后,小組派代表說說游戲中的發(fā)現(xiàn)。
4、出示第91頁的“玩一玩”主題圖。
、偬釂枺禾詺庖呀(jīng)摸了3、5,還摸嗎?
、谔詺馊绻^續(xù)摸牌,摸到幾才能獲勝?摸到1可以嗎?為什么?
5、第二輪游戲開始。
、僬故灸骋恍〗M的游戲情況。
②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四、總結活動,深化認識。
通過今天的數(shù)學活動,你有那些想說的?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課后反思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9
(一)2—5的分與和
一、 教學目標:
1、 在活動中經(jīng)歷2、3、4、5各數(shù)分與合的學習過程,體會分與合的思想。
2、 培養(yǎng)初步的合作學習意識和動手的能力。
二、 教學過程:
。ㄒ唬 激趣鋪墊:1、設疑——提問——講述(教師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兩只手來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辦?
提問: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講述:通過自己動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數(shù)學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在自己動手拿一拿、擺一擺中學習新的數(shù)學知識:分與合
。ǘ 實踐操作:
1、教學4的分與合:
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盤子
操作: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他們放在2只盤子里,請你想一想,可以怎樣放?
引導思考:根據(jù)你的擺法,說一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嗎?4有不同的分法。
提問討論。你知道幾和幾合成4?
2、 教學5的分與合,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
提問:5可以分成幾和幾?一共又幾種分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個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1) 通過擺圓形,探究5得分合。
(2) 讓學生四人一組交流得出的結論。
。3) 小組內推薦一名組長說出探索結果。
(4) 自己選擇喜歡的方法記住5的分合。
(三)想想做做:1—5題。
三、 總結評價。
教后記:1學生能夠掌握數(shù)字的分合,但是對于按順序的`分合有些學生比較難掌握。
2 小組之間的討論效果不太好,學生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顯得有點亂。
。ǘ6、7的分與合
一、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掌握6、7的組成,加深對10以內數(shù)的認識。
2、 發(fā)展動手能力。
二、 教學過程:
1、 指導學生有條理地填寫教材32頁例題中的空格。
2、 動手操作嘗試練習:一邊分,一邊把結果記錄在教材32頁試一試的空格里。
3、 活動游戲:想想做做1—5題。①連一連。②說一說。③對口令。④吃螃蟹。
4、 小結:黑板上是你們動手動腦學會的知識,誰能用一句話說說學會了什么?
5、 獨立完成6—8題。
。ㄈ10的分與合
一、 教學目標:
通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組成。
二、 教學過程:
1、 學具操作:10個玻璃球分一分,有幾種分法?怎樣分?
2、 教學例題:
、儆^察上面畫了幾串珠子,數(shù)一數(shù)每串有幾顆?
、跈z查涂色情況。
、坌〗Y。
3、 鞏固深化:
、僮鲆蛔龅1題,接受鮮花,誰對把花送給誰?
、谧鲇螒颍疖囥@山洞。
、壅遗笥。(同桌之間開展活動)
4、 練習一獨立完成。
教后記:
1 10是在5、6的分合繼續(xù)深入,因為學生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學生能很快掌握這個內容。
2 但是對于10的分合有些學生不能很快反應過來。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10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1.本節(jié)課以活動為主線,創(chuàng)設了“鄉(xiāng)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撥鐘面”“制作作息時間表”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把對時間的認識與有趣的現(xiàn)實情境結合起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時間,形成時間觀念,并受到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的教育。
2.在“認識鐘面”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借助鐘面先在小組內進行活動:撥一撥、比一比、說一說,然后由小組長向全班同學匯報。使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安排了“找生活中的電子表”“設計星期天的活動安排表”“幫小熊修鐘表”“小小設計師”等情境,把數(shù)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數(shù)學”。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鐘面模型
學生準備 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1.創(chuàng)設情境。
(1)展示課件:在一個美麗鄉(xiāng)村的清晨,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配有鬧鐘“嘀嗒”聲)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鬧鐘聲)誰家的鐘聲這么響?
(2)課件出示主題圖。
、傩〖t正在干什么?(起床)
、谡l能告訴大家小紅是什么時候起床的?(7點、7時)
、勰闶窃趺粗赖哪?(看墻上的掛鐘、床頭柜上的電子表)
2.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鐘表”。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演示,以學生熟知的生活場景導入新知,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又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讓學生的.學習情趣高漲,拉近了數(shù)學課堂與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1)認識鐘面。
學生拿出實物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通過比一比、撥一撥、說一說認識鐘面。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a.有兩根指針,一根長的,一根短的。
b.有從1到12這12個數(shù)。
c.12個數(shù)把鐘面分成了12個相等的大格。
教師強調:又長又細的是分針,又短又粗的是時針。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6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知道1~5的數(shù)序,能認讀1~5各數(shù),建立初步的數(shù)感。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4~16頁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1~5的數(shù)字卡片、點子圖;學生準備1~5的數(shù)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教學設計:
一、從現(xiàn)實中抽象出數(shù)
1.師:小朋友們,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們瞧,(課件演示)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了野生動物園。(課件出示14~15頁主題圖),這里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跟你的小伙伴講一講,你看到了什么?分別有幾個?
[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情境野生動物園激發(fā)兒童主動探究的欲望。]
學生小組內交流,并且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交流中,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shù)數(shù),并且進行有序觀察。
[通過教師參與,滲透分類觀察的方法。]
2.學生匯報。
3.老師根據(jù)匯報情況適時把卡片1~5貼在黑板上進行認讀。
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的數(shù)字卡片,并擺在桌子上。
[通過小組交流、認讀數(shù)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數(shù)字卡片等活動,逐步抽象出數(shù)。]
二、饋實踐
1.談話:老師說一個數(shù)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來嗎?你還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嗎?
[從抽象的數(shù)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擺學具進一步體會數(shù)的基本含義,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數(shù)的概念,發(fā)展數(shù)感。]
2.談話: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shù)嗎?
請告訴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種方式來表示這個數(shù)的。
3.同桌之間考一考,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活動中。
三、感知數(shù)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課件演示,學生跟著擺。
學生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是幾?這個2是怎么得來的?再擺1個得到幾個?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09-26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設計(通用13篇)02-10
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加與減》教學教案設計(通用12篇)10-27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02-01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5以內的加法》08-28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工作總結07-02
北京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多對少》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