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取米》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取米》大班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取米》大班教案1
教學目標:
1、幼兒嘗試使用各種辦法取米,并能記錄和分析結(jié)果。
2、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地與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并能用合適的詞來描述動作。
3、幼兒通過親身的感知,體驗科技進步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教學準備:
1、教學實驗材料:稻子若干,小刀、剪刀、錘子、石舀、石磨、石塊等工具;教師一張大記錄表,三張幼兒實驗記錄表;錄像短片;
2、科學術(shù)語及詞匯:碾米、舂米、砸、敲、壓、剝等;
3、可能的難點:幼兒對取米工具的使用;
4、實驗記錄:
5、時間安排:40~50分鐘。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稻子,提問: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稻子,請小朋友動手又動腦,讓這些稻子變成米,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二、幼兒猜想,提出自己的辦法,教師逐一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教師引導幼兒用科學合適的動詞來描述具體辦法。如石頭砸、榔頭敲等等。
三、教師與幼兒總結(jié)想出的取米辦法,然后提出分二個層次進行實驗探索,實驗時四人一組,其中選一人做記錄。
層次一:不出示工具,讓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現(xiàn)有的東西試一試,教師巡回指導,然后總結(jié)交流。
層次二、:幼兒嘗試選各種工具取米,進一步做記錄,教師巡回了解幼兒操作的情況。
、拧⑹欠裨囈粋記一個;⑵、嘗試工具的個數(shù);
、恰⑹褂霉ぞ叩膶P某潭;⑷、提醒幼兒不要浪費稻子。
幼兒分組取米,并在“我的.實驗”里用自己的方式對辦法作出評價,如:認為好的可以打“√”,不好的可以打“×”。
四、幼兒共同交流。
1、展示三組記錄表,幼兒交流。
“你們一組用了什么工具取米的?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引導幼兒對工具進行質(zhì)疑。(如:用石磨和石臼取的米不干凈,不易把米和稻殼分開)
五、觀看錄像,引導幼兒感受取米方法從古到今越來越先進的變化。
1、播放現(xiàn)代碾米機工作的錄像,引導幼兒觀看,體驗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機器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2、教師小結(jié):人類非常聰明,科技也越來越發(fā)達,現(xiàn)在好多機器都代替了我們?nèi)祟惙敝氐墓ぷ鳎o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所以我們小朋友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多開動腦筋,長大后也能發(fā)明一些給我們?nèi)祟悗矸奖愕臇|西。
六、結(jié)束活動。
請幼兒整理實驗材料和場地,自然結(jié)束。
《取米》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用各種辦法取米,并能分析結(jié)果。
2.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地與同伴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并能用合適的詞語來描述。
3.幼兒初步了解碾米工具的發(fā)展,體驗科技進步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活動準備:1.各種工具:剪刀、石臼、石磨、石塊等。
2.一張大記錄表。
3.稻子若干。
4.古代取米畫面,碾米機碾米。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把稻子外面的殼剝開,是什么呢?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的稻子,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怎么樣才能讓這些稻子變成米呢,你有什么好辦法?
二、幼兒猜想,提出自己的辦法。
三、實驗操作,嘗試用各種工具取米。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幾種工具,用它們能不能把米取出來呢?哪種工具取得又多又好?我們一起去試一試。(提醒幼兒不要浪費稻子)教師指導有些工具的使用。
四、幼兒共同交流。
1.剛才你是用了什么工具取米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個辦法取的米怎么樣?
2.引導幼兒對工具質(zhì)疑。(如用石臼取的.米不干凈,不易把米和稻殼分開。)五、觀看錄像,引導幼兒感受取米方法從古至今越來越先進的變化。
1.古代的取米方式。
2.現(xiàn)代的碾米機。
六、鼓勵小朋友平時多觀察,多動腦筋,長大后發(fā)明給人類帶來方面的東西。
教學反思:
《綱要》中指出,科學并不遙遠,就在我們的身邊。本次活動取材孩子的日常生活,深受孩子的喜歡。首先通過自己猜一猜,說一說怎么把米取出來,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愿望,他們說了很多的方法,對動詞的掌握也很好,在操作驗證的過程中,孩子們對各種工具更是充滿了興趣,最后了解你碾米的機器也是孩子感興趣的?傊⒆觽冊谄胀ǖ纳钍录邪l(fā)現(xiàn)了科學,收獲了經(jīng)驗。
本次活動由于老師的觀念、經(jīng)驗和準備的各種問題,在很多方面需要改進。第一,探索面太多,不利于孩子深入研究,可以把目標壓縮,一次活動集中研究一個問題,比如這次就可以集中研究取米的方法,除了老師提供的工具之外,可以讓幼兒觀察身邊的物體,探索可以利用的工具。第二,科學性不強,比如在探索不同工具的優(yōu)劣的時候,太相信孩子的直覺,沒有從科學的角度設(shè)計活動,不利于孩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可以讓幼兒用不同的工具取同樣量的米,從而得出結(jié)論。第三,教師對各環(huán)節(jié)活動實施太隨意,比如多媒體的運用,對孩子的思維產(chǎn)生了干擾。
希望下次改進!
【《取米》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語言教案評析:取皮球03-06
米拉的肚子大班語言教案10-08
大班《量米》科學活動教案大全10-07
《米畫》大班美術(shù)活動教案附反思10-08
書法取中結(jié)構(gòu)教案10-11
認識米的教案10-06
小班按物取數(shù)教案02-20
《認識米用米量》優(yōu)秀教學教案10-09
中班教案《米和面》10-09
體育100米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