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森林、郁郁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增、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等詞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二、教學重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三、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時間
。舱n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薄鍟n題,讀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問點什么?如一個怎樣的小村莊?
二、對比質疑
。、課件: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村莊呢?(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美麗……)教師板書:美麗
。、你能看著圖用自己的話具體地說說嗎?
。、看看課文中又是怎樣寫的,大家自由地讀讀,有注音的地方應多讀一讀。
。、請學生來讀第一自然段,要讀出它的美。
。怠⑦@么美的小村莊后來變了,變成了什么樣子呢?
。ㄕn件)什么都沒有了。
教師板書:什么都沒有了說明:這里的“什么”不是用來提問,而是用以“任指”隨便的一個什么東西、物品。教師:看了這兩幅圖,同學們的小腦袋里一定冒出了不少的問題,誰來說說。如:為什么會變成這樣的呢?
三、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疑惑,讀課文
找出小村莊消失的原因,并作好記號。
四、分小組讀課文第二~四自然段
五、識字寫詞
。薄⒆x準字音,認清字形:
讀音:如澈、湛、棟、裸
字形:蔥、裸、黎
。、指導學生寫字
六、作業(yè)
讀課文,抄寫你認為含義深刻或自己喜歡的句子。如果你周圍的環(huán)境正在遭到破壞,請你設計一條保護環(huán)境的廣告語。
第二課時
一、溫情回顧
1、小村莊給你留下了哪些不能忘懷的印象。
。病⒄l能把2~4自然段讀得正確、流利。
二、學文解疑
是啊,這么美麗的小村莊就這么消失了,真讓人痛心。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重演,我們來找一找小村莊消失的原因:
。薄⑿〗M交流自己劃下的'句子。
。、全班交流:(順序不限,以理解句子為主)如:
、耪l家想蓋房子,誰家想造梨,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表明這里的人們沒有任何的約束和限制,到山上砍樹非常隨便,因此,森林被破壞也就順理成章了,森林過度地被砍伐,根本無人管。這里我們可以用上“濫砍濫伐”之詞一點也不過分。)
、凭瓦@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讀時你的心情如何?)
、且荒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不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陰影部分體會:“過度”砍伐的時間長;兩個“不斷”表明對森林的破壞還在繼續(xù),從而理解了省略號的作用。三個“變成了”構成排比句,非常強烈地體現了人們對森林的破壞。)
思考:“一年與一年年”、“一代與一代代”、“一棟與一棟棟”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热欢恢^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不知卷到了何處。
從哪里可以看出“大雨沒喘氣兒”?(可聯系上下文來體會明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讀這句話,你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沉重)
請學生練習朗讀這句話。
小結:讀到這里,你知道使小村莊消失的罪魁禍首是什么?對“鋒利的斧頭”他們沒有環(huán)保意識,貪圖眼前的利益,致使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都沒有了。
三、交流啟示,課外延伸
。薄⑦@是一個叫人心酸的故事,這篇課文僅僅是相告訴我們這個悲慘的故事嗎,還想告訴我們什么?(如:保護環(huán)境,愛護樹木)
。、想一想,我們學校周圍,我們住宅周圍,我們生活的城市有沒有這樣破壞環(huán)境的斧頭?
四、作業(yè)
。、準備綜合性學習材料的收集與整理。
。病⒕毩晝灾械牧曨}。
3、預習第8課。
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會《美麗的村莊》并能大膽、自信的演唱
2、能夠根據《美麗的村莊》的旋律結合自己所生活的環(huán)境來編創(chuàng)歌詞并能把自己的創(chuàng)作與同學分享。(從環(huán)境方面寫歌詞)
教學重點:
學會歌曲,編創(chuàng)歌詞
教學用具:
鋼琴、投影機
教學方法:
學生主動參與,利用比較法、引導法提高學生主動探索、互助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展示美麗風景圖片。
2、剛才我們欣賞了美麗的風光,置身于美景之中,同學們想不想高歌一曲?(學生回答)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贊美美麗風光的意大利歌曲《美麗的村莊》。
二、新課教學
1、簡介歌曲:這是一首優(yōu)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為帶再現的二段體結構。第一段曲調活潑,描繪了村莊周圍的景色,表達了孩子們而家鄉(xiāng)無比熱愛之情。第二段旋律優(yōu)美抒情,表達了意大利人民對自己家鄉(xiāng)的贊美,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2、播放歌曲,讓學生熟悉旋律。
3、老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聲跟琴學唱歌曲曲譜。
4、學生自己學唱歌詞,自己體會并對歌曲作藝術處理。
5、學生自唱。展示自學成果。
三、課堂活動
1、剛才我們學會了贊頌意大利鄉(xiāng)村的歌曲。其實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美麗而有特色的。下面我們按照小組合作的方式,以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溫州,按照美麗村莊的歌詞的格式寫成歌詞,用我們剛才學唱的旋律唱出來。
2、學生分組討論,編創(chuàng)歌詞。
3、小組或者個人展示創(chuàng)遍成果
4、師生點評
四、課堂延伸
1、小結:同學們,從我們剛才的創(chuàng)作及表演活動中。老師感覺到了同學們對美麗家鄉(xiāng)的熱愛與贊美。比如有的同學寫到了……接下來同學們再欣賞兩個畫面(播放圖片,一幅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為旅游勝地地上隨處可見的垃圾袋、隨紙)大家看了這兩個畫面還能寫出那么好的美景嗎?
可見人類不好的'行為導致了環(huán)境的被破壞,甚至由于環(huán)境的被破壞威脅自身的生存,美好的環(huán)境是需要每個人去維護、去愛護的,希望我們美每位同學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改掉不良習慣,愛護我們所生存的環(huán)境,一起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2、布置作業(yè):課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達本課節(jié)的收獲和感想。
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祖國建設”主題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全文共8個小節(jié),借助詩歌的形式,運用多種修辭方法,通過今昔對比,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我國經濟特區(qū)——深圳從小漁村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的巨大變化。以這樣一個“小村莊”作為中國大社會的縮影,通過村莊的今昔對比,謳歌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高度贊揚了改革開放的好政策,贊美了社會主義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學情分析
由于受年齡及環(huán)境所限,學生對詩歌中所述的內容感受不深,缺乏生活和情感體驗。
教學目標確立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讀記“翩翩起舞”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詩句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積累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理解詩歌的內容,了解深圳和祖國改革開放后的巨大變化,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了解深圳和祖國改革開放后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感悟、積累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理解詩句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程序:
課前準備:
休息時放《春天的故事》歌曲視頻。
一、談話導入,釋疑課題
剛才這首歌里唱到了一位老人,你知道那位老人是誰嗎?要注意禮貌,應該叫鄧爺爺。你對鄧爺爺有什么了解嗎?(課件)這位老人就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爺爺。
歌中的那個圈又是指哪里呢?是經濟特區(qū)—深圳。(課件)在鄧爺爺沒有畫這個圈之前又是怎樣的呢?有一首詩對此進行了具體的描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板書課題)
二、初讀詩歌,感知大意
1、請同學們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標出小節(jié)序號。遇到困難可以借助工具書或請教老師,同學。
2、我們在朗讀詩歌時候,一定要注意讀出韻味來。老師看到這首詩的語言特別優(yōu)美,也想來讀一讀,可以嗎?同學們邊聽邊思考思考,詩里主要寫了什么?
3、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誰能簡要概括一下。
昨天指什么時候?(過去)今天指的就是深圳的?(現在)
4、哪幾節(jié)寫昨天,哪幾節(jié)寫今天?注意,第3節(jié)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三、細讀感悟,理解文本
。ㄒ唬⿲W習昨天的深圳
1、現在先瀏覽一下描寫深圳昨天的詩節(jié)?
2、這座村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個詞概況。貧窮落后(板書:貧窮落后)
3、課件圖片我們來看看原來的'深圳什么樣。
4、我們也常聽爺爺奶奶說起他們以前的生活,誰來講講以前的生活什么樣呢?爺爺奶奶們愿意過這樣日子嗎?不愿意。
5、是呀,“貧窮落后困擾著人們”,“困擾”這個詞告訴了我們昨天的人們是什么感受?能通過朗讀來表達人們的心情嗎?
6、那么,人們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7、從省略號中你還聯想到了什么呢?(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化。)
。ǘ⿲W習今天的深圳
。1)看變化
1、今天的深圳什么樣呢?請看圖片。
2、再掃讀一下描寫今天的詩節(jié),看看今天的深圳又留給你什么印象嗎?繁榮富裕…煥然一新(板書:煥然一新)。
3、哪幾節(jié)具體描寫了今天的煥然一新?(第4、6、7節(jié))
4、我們先來看看今天的城市有什么變化?你能美美的讀一讀嗎?
5、人們呢?我熟悉的鄉(xiāng)親們呢?難道離開了世代居住的地方?——學生接讀“不,他們沒有離開故土,在特區(qū)到處可以看到那些熟悉的面龐。”這節(jié)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好處?咱們再來合作讀一讀。
6、那么,今天的人們又在干什么呢?誰能幸福地讀讀后兩句?
7、人們還有什么變化?(思想轉變了,能夠放眼世界。從哪句里看出來的?(再不是…)、隨機教學)
8、結合上下文你怎么理解前兩句話?同桌交流一下。
9、引讀所以說“從儀表到心靈——就像那——”男女生比賽讀這一節(jié),先自己練習一下。比賽讀
。2)找原因
1、從鮮明的今昔對比中我們看到了深圳驚人的巨變,那究竟是什么讓深圳這個小漁村有了如此的變化呢?改革開放(板書:改革開放)
師介紹改革開放:
2、我們看到,是改革開放讓深圳從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強,所以詩中這樣寫道“這就是昔日——”學生齊讀最后一節(jié)。
3、這里把誰比作春燕呢?(改革后的深圳人)春燕的飛來預示著什么?(春天來了)
4、看到這些變化,你有什么感受?
四、升華情感,誦讀詩歌
1、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我們的家鄉(xiāng)有什么變化?
2、充滿智慧的你對家鄉(xiāng)的建設有什么構想?
3、讓我們帶著激動之情再來感受這個“春天的故事”。下面,咱們來有感情朗讀全詩。
五、激勵結束(課件)
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 篇4
學情分析:
學生由于年齡及所處的環(huán)境,對詩歌中所述的內容沒有生活體驗?墒,隨著年級的增長,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實踐活動,對一些學習方法,學習要求等已經有所掌握,也有了不少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及朗讀能力。對這樣一首現代詩,針對學生的情況,以讀代講,引導學生讀出現代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美,進而體會詩歌的豐富內涵,學生是比較好掌握的。
教材分析:
《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是一首敘述性詩歌,以現代詩歌的形式,用簡潔優(yōu)美的語句敘述了原來貧窮落后的深圳,奇跡般地發(fā)展成為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城市,充分反映了偉大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變化的驚喜,和對中國改革開放以后變化的贊嘆之情。
詩歌一共有8個小節(jié),寫了三方面的內容。第1、2小節(jié)由概括到具體敘述了“昨天”一座小村莊貧窮與落后的狀況以及帶給人們的困擾。第3—7小節(jié)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改革開放以來這座村莊的可喜變化,抒發(fā)了詩人驚喜、贊嘆的情感。第8小節(jié)總結全詩,謳歌改革開放、黨的富民政策給村莊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而人民的生活將來會更加美好。
教學目標
1.掌握“灶、龐、煥”三個生字,理解積累“困擾、渺茫、晨曦、勞作、邊陲、翩翩起舞、煥然一新”等詞語并能靈活運用。
2.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詩歌,了解詩歌中描述的一座村莊(深圳)、人民生活及其變化,體會作者對這一變化的欣喜、贊嘆之情,進而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可喜變化和重大意義。
3.引導學生找出文中使用的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為習作做準備。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來欣賞一首歌。課件出示深圳城市建設圖片,背景音樂為《春天的故事》)
2.歌中唱的是什么?你能說一說嗎?(指名說)
深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指名說)
現在的深圳是一個繁華的都市,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也是著名的經濟特區(qū)。可是以前的深圳是什么樣子你知道嗎?
3.是啊,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歌。
(板書課題: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通讀詩歌
1.自由朗讀這首詩歌,注意讀準字音,為每一個小節(jié)標上序號,把你不懂的地方作出標記。(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課文中的生詞都會讀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課件出示生詞,指名小組讀,齊讀。)
面龐困擾渺茫
晨曦勞作邊陲
翩翩起舞煥然一新
3.這首詩歌一共幾個小節(jié)?八個小節(jié)。(指名朗讀)
4.指名讀詩歌。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原來的這座村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指名回答。
5.讀了這首詩歌,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指名質疑)
三、細讀感悟,理解文本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小村莊吧。
1.請你默讀第1、2小節(jié),看看它告訴我們什么?
(由概括到具體敘述了“昨天”一座小村莊貧窮與落后的狀況以及帶給人們的困擾。)板書:昨天。這座村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貧窮落后)
2.可是,短短的.幾年時光,這里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請你自己讀讀3—7小節(jié),看看這座村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生自由讀詩歌)
指名回答:村莊的道路、房屋的變化,城市建筑環(huán)境的變化,人們生活變化等。
3.看到這些變化,你有什么感受?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相機板書:翻天覆地、煥然一新)
4.該怎么讀呢?誰來試試?要讀出你的感受。(指導朗讀)
5.是啊,這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煥然一新”!
(1)“這就是昔日……”學生跟讀。
(2)這一小節(jié)中有一個比喻句,你能找出來嗎?(指名回答)
(3)請你讀讀這句詩,跟你的同桌說一說:為什么把今天的農民喻作“春燕”?為什么說他們在“描繪著美好春光”?其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指名回答,你有什么感受?(相機板書)
(5)你能有感情的讀讀這一小節(jié)嗎?(指導朗讀)
6.改革開放讓深圳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人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如果配上音樂來朗讀這首詩,我想你會更深切的感受到偉大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受詩人那種驚喜和對中國改革開放以后變化的贊嘆之情。(指名配樂朗讀全詩)
四、總結升華
(課件出示深圳昨天今天對比的圖片,播放《春天的故事》)
深圳,這座昔日的小村莊,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濘的古道,破舊的土屋變成了座座廠房,所有的變化讓世人矚目。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從我們身邊緩緩流過,該去的去了,該來的來了,我們從來也不覺得有什么異常。直到有一天,你回頭看看過去的日子,不經意之間你會忽然發(fā)現,原來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周圍的許多事物都在悄悄地變化著。同學們,只要你愿意去觀察、去思考,你會發(fā)現生活中的許多變化,你會感受到時間在流動中帶給我們的永恒。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跟隨詩人看到了深圳這座村莊的可喜變化,感受到中國改革開放以后變化是翻天覆地、煥然一新。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中國經濟實力迅速增強,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如今提到中國,世界人民的眼里只有佩服和驚奇,畢竟,中國變了。請你在課后讀讀《中國一日》,感受一下中國的飛速發(fā)展。
六、布置作業(yè)
1.把詩歌中你認為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子摘抄下來。
2.觀察自己周圍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把它記下來。
板書設計
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
昨天 今天
改革開放
貧窮落后 翻天覆地
煥然一新
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5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掌握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涵著的道理。
3.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小村莊變遷的原因,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前組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收集圖片了解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一.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低聲速讀,可以高聲朗讀,可以雙人讀,個人。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讀讀議議,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講述課文主要內容,同時播放多媒體課件。
二.品讀句子,體悟自得
1.自讀體悟。
。1)再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聯系上下文或生活現實體會,感悟。
。2)小組交流,每個人都談談自己的體會。
。3)學生匯報小組交流情況,教師隨機點撥與引導
。4)多媒體出示學生找到的句子:
1“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裸露的土地指什么?
2“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引導:指的是大量樹木被劈柴后燒掉了。
3“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引導:指的'是小村莊的人們仍舊在不斷地砍伐樹木,靠自然的給予過著安逸的生活。
4“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引導:破壞大自然,必將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2.悟情感,明主旨。
。1)看到樹木不斷的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的擴大,你是什么心情?(惋惜,難過)把你們的心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學生練讀,教師指導,指名讀,齊讀。
。3)如果時光能倒流,在悲劇沒發(fā)生之前你想對村子里的人說些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對村民的勸告表述出來
三.回顧全文,課外延伸
1.聯系實際,說說生活中我們人類還有哪些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學生舉例說明
2.那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珍惜,保護環(huán)境?
。1)不亂丟垃圾
(2)愛護花草樹木
。3)保護益蟲益鳥
(4)同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做斗爭
。5)宣傳環(huán)保知識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設身處地想想,如果你是地球,你有什么話想對地球上的人類說說?
。1)小組展開討論,綜合小組的意見,寫出一句忠告的話語。
。2)小組匯報自己的話。
。3)教師進行適當的評價。
四.總結全文。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能從中得到一個信息,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大自然,如果破壞了大自然,那我們最終還是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的。
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幫助學生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4、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受到熱愛自然、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教育。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環(huán)境保護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懂得生態(tài)平衡的意義。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資料。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課件出示村莊圖片,談話導入課題。
2、看到這個題目,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ㄟ@是個什么樣的村莊?村莊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三、檢查自學生字、字詞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2、出示詞語,理解詞語
斧頭:也叫“斧子”?持瘛⒛镜扔玫慕饘俟ぞ,頭呈楔形,裝有木柄。
造犁:制作翻土用的家具。
不斷:連續(xù)不間斷。
拎起:用手提起。
露:沒有東西遮蓋。
一棟棟:一座座。
應有盡有:應該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齊備。
鋒利:(工具、武器等)頭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體。
黎明: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來勢迅猛,勢不可擋。
何處:什么地方。
包括:包含(或列舉各部分或著重指出某一部分)。
奇多:出人意料的多,或罕見、少有得多。
四、默讀讀文,了解故事內容。
班內匯報:
。ㄟ@個故事講了一個小村莊的人們利用手中的斧頭亂砍亂伐,結果為自己家園創(chuàng)造的'一切被洪水無情地奪走了。)
五、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通過填補空白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想象,鍛煉口頭表達。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這個小村莊以前是如何的美麗?
2、結合課件圖片理解詞語“郁郁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
六、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讀課文。
2、查找與環(huán)保有關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回顧課文內容,指名說。
2、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2-6自然段
1、過渡:多么美麗可愛的一個小村莊,為什么最后會消失呢?
請同學們默讀2-6自然段,把你讀懂的詞、句用“n”畫下來并作簡單批注。不懂的詞句用“-”畫下來,可在小組學習中解決,如果小組解決不了,提到班上解決。
2、小組討論,班上交流,歸納如下:
根據村莊里的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人們用鋒利的斧頭把一棵棵樹砍下來,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而外露的土地不斷擴大,然而人們忽略了樹能防風、固沙,不讓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村民的無知與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壞,環(huán)境在不斷地惡化,最終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沒有了。
3、是什么原因使“什么都沒有了”?
①學生結合上下文討論,探究,談出自己的觀點。
、诰毩,思考:誰家想做(),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
、壑笇ёx課文相關部分。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出示第三自然段理解,指名讀!皽p少”與“擴大”通過課件字體大小的調節(jié),學生很容易讀出效果。
。2)齊讀,男女生比賽讀,個別指名讀。
三、拓展練習
1、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洪水來臨時小村莊什么樣?洪水過后又是什么樣?
a、班上交流,小組討論。
b、師總結:萬馬奔騰般的洪水把僅剩下的幾棵樹連根拔掉。當人們聽到可怕的響聲正準備逃命時,洶涌奔騰的洪水已沖垮了他們的房屋,沖走了他們辛辛苦苦換來的一切。不等呼救,他們已告別了人世,告別了美好的未來。洪水過后,原本美麗而恬靜的小村莊已成為一片廢墟。經過這里的人和聽過這個故事的人都為此嘆息道:目光短淺,罪有應得。
2、結合實際議一議身邊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
3、為呼吁大家都來關心環(huán)境問題,我們可以怎么做?師生交流。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
2、講解書寫難點
“犁”上下結構,下邊是年“!弊郑灰獙懗伞澳尽弊。
“棟”左右結構,注意“棟”和“煉”的右半部分。
“黎”上下結構,注意右上部分是“勿”少一筆,底下不是“水”字。
3、學生自由書寫。
【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相關文章:
一個小故事作文12-28
故事《小鈴鐺》教案07-21
小藍裙的故事教案11-13
《小木偶的故事》教學教案11-14
小班故事小鈴鐺教案03-30
課文《小松鼠找花生》優(yōu)秀教案(精選20篇)11-09
一個小故事作文集錦01-06
語文課文《小露珠》教案設計(精選10篇)07-12
小青蛙聽故事語言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