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圓圓圓》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圓圓圓》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教材的分析。
兒歌《圓圓圓》中講述到的東西:皮球、鈴鼓、桔子等都是孩子們經?吹降模瑢Υ私涷灧浅5呢S富,因此在熟悉兒歌時,我不是機械的讓孩子看著圖片去學,而是先將這些物品一起出示,讓孩子自由的進行講述,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在潛移默化中熟悉這些物品,進而熟悉這首兒歌;此外,圓形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我將給予孩子創(chuàng)編和聯(lián)想的空間,讓孩子編一編屬于自己的兒歌《圓圓圓》。
二、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中熟悉兒歌內容。
2.能根據(jù)原有兒歌格式替換兒歌中圓形物體的形象,仿編出新的兒歌。
3.感知圓形物體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活動重難點:
重點:熟悉兒歌內容。
難點: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根據(jù)兒歌內容制作的ppt《圓圓圓》。
2.圖譜《圓圓圓》。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皮球、鈴鼓、掛鐘、盤子和桔子,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圖片,你們認真它們嗎?(幼兒看看說說。)
2.教師幫助幼兒學習用普通話說說它們的名字如:皮球、鈴鼓、掛鐘、盤子桔子。
3.教師:這些東西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鼓勵幼兒仔細觀察,能夠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都是圓形的。)
4. 小結過渡:真有趣呀,這些東西都是圓形的,今天老師還要給你們念一首兒歌,它的的名字就叫《圓圓圓》。(引起幼兒傾聽兒歌《圓圓圓》的興趣。)
二、組織幼兒熟悉兒歌。
。ㄒ唬┙處熇收b兒歌一遍。
1.教師:你聽到老師說了什么呀?(鼓勵幼兒結合自己聽到的進行反饋。)
2.教師進行相應的總結。
。1)如:幼兒說到:皮球。教師:還說了皮球什么?再想想?
小結:皮球圓圓。(并出示相應的圖片,帶領幼兒一起說一說。)
(2)其他的引導方式同上。
。3)若幼兒不能將所有內容都反饋出來,教師可以朗誦第二遍。
。ǘ┙處熇收b兒歌第二遍。
1.教師:剛才我們聽到了和,現(xiàn)在還聽到了什么呀?(鼓勵幼兒繼續(xù)結合自己聽到的進行反饋。)
2.教師進行相應的總結。
重點:引導幼兒說說好最后一句“看看桔子,還是圓圓圓!
(三)組織幼兒完整朗誦兒歌內容。
1.第一遍:
教師:我們一起來念念這首有趣的兒歌吧!(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誦。)
2.第二遍:
教師:這一次老師不念了,寶寶自己念好嗎?(教師播放ppt,引導幼兒自己看著圖片進行朗誦,不會的地方教師給予及時的幫助。)
3.第三遍:
教師:寶寶們剛才有幾句你們不會,老師幫助了你們,這一次自己念好嗎?(教師出示完整的圖片:引導幼兒自己看著圖片響亮的念。)
三、組織幼兒仿編兒歌。
1.教師除了剛才這些東西是圓圓的,你們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圓圓的呀?(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如:蘋果、太陽、月亮、輪胎、方向盤、西瓜等等。)
2.教師將幼兒說的東西用簡筆畫的方式畫出來。
3.出示大圖譜:
(1)教師:看,這是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我們把自己想到的圓的東西放到這張圖里,就可以變成自己的兒歌《圓圓圓》了。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意愿,將圖片分別放入圖譜內,然后組織幼兒一起念念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延伸活動。
1.組織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兒歌《圓圓圓》。
2.組織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方方方》
活動反思:
整首兒歌的內容較簡單,易于幼兒理解學習,但是在在學習兒歌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受兒歌題目《圓圓圓》的影響,在學習時,總是把“皮球圓圓,鈴鼓圓圓……”說成“皮球圓圓圓,鈴鼓圓圓圓……”這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非常正常了,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他們念錯了,而是通過示范朗誦、打拍子、延長聲音等方式進行引導,雖然一開始孩子還是出現(xiàn)錯誤,但是經過我一次次的引導,慢慢的出現(xiàn)錯誤的孩子少了,到最后集體練念時絕大部分孩子都能夠念正確了。
【《圓圓圓》教案】相關文章:
《荷葉圓圓》教案02-25
圓和圓的位置關系教案03-21
圓和圓的位置關系 教案12-28
《圓的周長》教案05-25
圓的面積教案02-28
圓的認識教案11-08
圓的周長教案11-18
圓圓和方方教案04-19
《荷葉圓圓》教案模板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