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

時間:2023-03-29 14:37:3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1

  教學要求:

  1、了解兩首古詩的詩句的意思。

  2、了解詩的作者的相關知識。

  3、理解詩句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首

  1、解釋詩題,簡單介紹詩人。

 。1)《江南春》作者唐代詩人杜牧。

 。2)釋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同時又慨嘆南朝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托了諷喻之意。

 。3)一二句寫今:

  千里江南,到處是綠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xiàn)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景無限的畫面。

  (4)三四句吊古:

  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托庇神靈,江山永固,可是時移事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還有多少佛臺經(jīng)院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二、學習第二首

  1、解釋詩題,簡單介紹詩人。

 。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詩人程顥。

 。2)這首詩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興所致寫下來的。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fā)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2、一二句寫景:

  淡云、輕風、紅花、綠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

  3、三四句抒情:

  身處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誰知道他內(nèi)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閑貪玩呢?

  4、指導反復朗讀,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

  三、請學生搜集有關描繪春天美麗景色的古詩并背誦。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讀體會詩意,領會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

  “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今天,咱們來學習一首詩,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2、介紹作者:

 、拍阒肋@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范成大嗎?

 。ㄗ寣W生自由說,可根據(jù)以前知道的或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平榻B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簡介”資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淳熙十年因,58歲病辭。此后10年隱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nóng)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3、釋題:

  “四時”“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耪堈f說詩應該怎樣讀?

 、泼鞔_詩歌的朗讀方法: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jié)奏。

  ⑶聽范讀

 、葌人自由朗讀。

 、芍该囎x,評議。

  2、讀了這首詩,你能簡要的說說詩歌寫什么情景嗎?

  3、小聲自讀,邊想邊畫:

  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引導回答上面問題,并小結板書:

  村莊兒女───耘田織布

  童孫─────學種瓜

  三、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自由讀文,借助注釋或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艜儯喊滋臁

 、圃牛撼。

  ⑶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績麻:把麻搓成線。

  ⑸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⑹未解:不懂。

  ⑺供:參加。

 、谈棧焊锟棽。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3

  教材解讀:

  《塞下曲》是古時邊塞地區(qū)的一種軍歌。唐朝很多詩人尤其是邊塞詩人用過此題寫詩。盧綸的《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fā)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贊美之意。我?guī)ьI孩子們學習的是其中的第三首,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前兩句寫敵軍的潰逃,后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本詩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一逃一追的氣氛有力地渲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但留給人們的想象是非常豐富的。因此,我的教學思考也是從景入手,由景入情,前兩句重點品讀“夜”,由夜黑、夜深、夜靜到雁驚感受單于驚恐的心情與狼狽的樣子;后兩句由“滿”入手,感受雪大、環(huán)境惡劣,將士不畏艱險,奮勇追敵的豪邁氣概。

  教學目標:

  一、讀通詩句:讀準字音,書寫自己認為比較難寫的字,讀出詩的節(jié)奏。

  二、品讀詩句:了解詩所描寫的將士雪夜準備追敵的情景,由景入情,感受詩人對將士不畏艱險、英勇無畏氣概的贊美之情。

  三、發(fā)揮想象,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由題入手,簡要了解《塞下曲》以及詩人盧綸。

  二、引入古詩學習,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今天,我們重點學習的是這六首《塞下曲》中的其中一首,第三首。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古詩(3遍),要求借助注釋,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正音:這首詩中,有些字在讀的時候需要注意,出示:單于、遁逃、欲將、輕騎,指導學生讀準字音的基礎上,了解字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2、自主選擇比較難寫的字詞寫在田字格中,并說說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

  3、請個別同學朗讀,糾正讀音,讀出詩的節(jié)奏。

  三、理解詩意:通過讀并借助注釋了解詩所描述的一件事情。

  這首詩究竟寫的是什么呢?請你根據(jù)注釋了解一下,然后,我們看看誰能把這首詩讀成簡單的一兩句話:單于趁著夜色逃跑,將軍率領輕騎追趕。(板書)

  四、品讀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1、解讀“夜”:夜晚、黑夜、深夜,此時的'夜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夜?由夜黑、夜深、夜靜,宿雁驚氣感受單于逃跑時驚恐的心情與狼狽的樣子。讀出單于潰敗的樣子。

  2、解讀“滿”:滿字用在這里,寫出了什么?由滿感受到突如其來的雪很大,天氣嚴寒,塞外環(huán)境惡劣,將士們不顧嚴寒,英勇無畏的精神品質(zhì)。讀出對將士的贊美之情。

  五、敘寫古詩。

  1、詩讀到這兒事情卻還沒有講完,作者跟我們買了個關子?將士們最后究竟是追到了單于呢還是沒有追到?(發(fā)揮你的想象來寫一寫,學生敘寫并交流。)

  六、這首《塞下曲》是通過描述將士雪夜追敵來展示將士英勇無畏的氣概的,那么剩下的5首塞下曲又寫了什么呢?課后同學們自己讀一讀,交流交流。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4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四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fā)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暗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

  課前準備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鄉(xiāng)的古詩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边h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這是人世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情感。同學們,你們學過哪些與“月”有關的詩詞呢?

  2.是呀,從古到今,月亮總是讓人情不自禁思念家鄉(xiāng),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關于月亮的詩。

  3.揭示課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書課題。了解“泊”字字義,選擇正確讀音。)

  交流資料,了解詩人

  課前,你收集了詩人的哪些資料,請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

  整體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讀詩,全班讀,注意讀準字音。

  2.自己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并從中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3.四人小組討論詩句的意思,并說說你最欣賞詩中哪一句。

  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剛才同學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2.請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生機盎然的春天的樣子,F(xiàn)在請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在你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色呢?暢所欲言。

  4.同桌互讀,練說。

  5.指數(shù)名學生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真精彩!詩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簡短的同一個語句在不同的人的腦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畫面。

  7.請你用朗讀把你腦海中勾勒的畫面讀出來。小組內(nèi)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仿佛看見了草長鶯飛、滿目新綠的春天,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還能讓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說,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0.關于“綠”字還有一個故事,引導閱讀“資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1.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觸呢?

  12.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yōu)秀的詩人能為一個字修改十多次,我們在習作中難道不該反復修改嗎?記。何恼率歉某鰜淼摹

  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1.這么美的春色,誰不流連忘返呢?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其間了嗎?

  2.詩人想干什么?家鄉(xiāng)在哪兒?引導學生從課題和詩句一、二行處理解。

  3.請你在教室的地圖上找找它們的位置吧。再好好讀古詩。

  4.學生上臺指地名,然后簡介王安石把南京稱為故鄉(xiāng)的原因。

  5.你從哪里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家鄉(xiāng)呢?

  6.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

  7.感情朗讀。

  回歸整體,深化體驗

  1.漂泊在異鄉(xiāng)的游子對家鄉(xiāng)是多么的眷戀啊!讓我們一起來感情朗讀這首詩吧。

  2.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回顧內(nèi)容,談話入題

  古詩《泊船瓜洲》讓我們體會到了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的千般惆悵?那么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呢?

  初讀古詩,整體感受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正確、流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詞。

  2.指幾名學生讀,正音。

  3.看看詩詞題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同樣的思鄉(xiāng)之情,但表達卻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讀詩,看看詩人們是怎么表達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選一首讀。

  品讀詩句,領悟感情

  1.詩人那濃濃的鄉(xiāng)情,藏在哪些詩句中呢:讀,勾畫。

  2.指名答。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睆倪@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5.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惆悵滿懷的感覺。

  6.詩中詩人借什么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呢?

  7.小組內(nèi)交流: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

  8.引讀“意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提示:頭腦中想象情景)

  9.這一次又一次的想寫信、封信、拆信的過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掛念。

  10.感情朗讀。

  11.王安石見月惆悵,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么,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藏于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1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13.全班交流,師引導體會“風一更……無此聲”。

  入情入境,深情朗誦

  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也就不同。我們在朗讀這些詩詞時,一定要想象畫面,要用心體會他們的感情。讓我們再一起朗誦這感人的詩詞吧。

  找尋規(guī)律,識記生字

  1.找出本課四個生字,讀讀相關句子。

  2.用你認為可行的辦法去記憶。

  3.學生練寫。

  點評:

  重慶九龍坡區(qū)是我社第一批參加實驗的實驗區(qū),它們從20xx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發(fā)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qū)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戳酥,我有一些話要說:

  一、感動。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qū)教師在區(qū)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jīng)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著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協(xié)作、奮斗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愿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chǎn)生偷懶的想法,因為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二、感想。九龍坡區(qū)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wǎng)絡備課曾經(jīng)在天津的經(jīng)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fā)動集體智慧、群策群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jù)本班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復,但長期經(jīng)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小學語文課改已經(jīng)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獲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個中原因自然是很復雜的,但我以為大致有三:第一是經(jīng)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jīng)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小學畢業(yè)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 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qū)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并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并沒有消失,他們?yōu)樽约呵皫啄耆〉玫某晒院,也為自己以后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5

  《江南春》

  教學目標:

  1、了解古詩所描繪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們學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園、植物園、苗苗常青園)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難點:

  用自己的話描述校園的美景。

  教學準備:

  自由游覽、觀賞各園的景色。

  一、讓學生回憶學過的`關于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洞簳浴贰ⅰ对伭返。

  二、學習古詩《江南春》

  1、板書課題《江南春》

  2、解題:江南:指長江以南的地區(qū)。這是一首描寫江南春光的絕句。

  3、學習生字詞

  (1)自己讀

 。2)注意字的寫法:(鶯、旗)

 。3)需要理解的詞語

  酒旗:掛在酒店門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4、朗讀詩句

  根據(jù)注釋說上面講的詞語的意思,試著講講詩的大意。

 。1)請三四位同學讀詩后,再各自朗讀。閉上眼睛,想象詩句描述的景色,讓頭腦中產(chǎn)生畫面。

 。2)根據(jù)詩句,說說看到的景物。

  在江南一帶,到處可以聽到鶯的啼叫。百花開放、山青水綠,在鄰近水邊的村鎮(zhèn)酒家的酒幔子在風中飄揚。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許多寺廟。

  佛寺中的這亭臺樓閣在蒙蒙的春雨中留著。

  5、體會詩句描寫的意境

 。1)那些景物寫江南的春天?

  黃鶯啼叫,百花爭艷,青山綠水,依山靠水的小鎮(zhèn),迎風飄揚的酒旗。

 。2)寫出了什么特點?

  江南景色的秀麗。

  6、指導朗讀(標出句逗的停頓)見書本

  7、鞏固練習

 。1)同桌互相朗讀試背,并說說詩意。

  (2)請一兩位同學說說詩意后,讓大家補充。

 。3)抄寫兩遍古詩。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詩人、詩作的相關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diào)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fā)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后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ㄒ唬┣皟尚小獙懡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xiāng),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xiāng)、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nèi)容。

 。ǘ┖髢尚小獞压

  1、提問: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fā)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wěn)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通過讀體會詩意,領會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法: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師相機引導。

  教具:多媒體課件、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演講

  一、激情導入

  1、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詩,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2、介紹作者

  ? (1)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誰來說說你對這位詩人的了解。

 。2)介紹作者:播放視頻資料“范成大的簡介”。

  3、釋題:“四時”“興”是什么意思?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認讀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讀通詩文。(注重糾正字音)

  三、初讀古詩,初步感知詩的內(nèi)容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a 聽范讀(出示課文朗讀)。

  ?b 個人自由朗讀。(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jié)奏。)

  c 指名試讀,評議。

  d 教師指導朗讀。

  2、讀了這首詩,你能簡要的說說詩歌寫什么情景嗎?

  3、小聲自讀,邊想邊畫: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引導回答上面問題,并小結板書:

  村莊兒女------耘田 織布

  童孫----------學種瓜

  四、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自由讀文,借助注釋或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出示課件)

 、贂儯喊滋。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績麻:把麻搓成線。⑤耕織:耕田織布。 ⑥未解:不懂。 ⑦傍:靠近。 ⑧供:參加。

  ⑨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⑩桑陰:桑樹下。

  4、指名試著概述全詩大意。(出示課件)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條,村里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質(zhì)疑

  五、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賞析“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a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明確:農(nóng)民勞動的繁忙景象。b、想象:晝和夜分別指什么?圍繞耘田績麻啟發(fā)想象農(nóng)民們除了“耘田績麻”還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積肥……)。想象范成大見此情景會對“村莊兒女”說些什么?(辛苦、勤勞、各有各的本事……)c、結合想象誦讀(讀出敬重之情,讀出詩的節(jié)奏)反復讀:自由讀、指讀、評讀、教師讀、學生再讀、做著動作豎著大拇指來讀、齊讀。

  2、賞析“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保ǔ鍪菊n件)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nèi)容。(抓住兒童神態(tài)、動作、想象其語言),你們喜歡這些小孩子嗎?(天真、勤勞、好學、可愛、愛勞動)。

  品后指導誦讀,帶著作者對那些兒童的喜愛之情來讀。讀出小孩子的調(diào)皮可愛。讀出小孩子的聰明好學、讀出你自己的喜愛之情……一遍一遍地讀,一次比一次讀得好。

【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教案03-14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29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小學四年級下冊教案數(shù)學02-02

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教案01-05

五年級下冊《古詩兩首》教案03-29

S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三首教學教案設計03-14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燕子》教學教案03-21

小學古詩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