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錦7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最近,我班新添置了一些游戲棒,彩色的木棒一下子就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幼兒在玩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除了游戲棒傳統(tǒng)的玩法以外,他們還玩出了拼圖、疊高、搭建等新玩法。一次,我發(fā)現(xiàn)班上一個叫崔雨軒的小男孩正試著把一根木棒豎起來,因為游戲棒比較細,他嘗試了許多次都沒有成功,但他的行為卻啟發(fā)了我,讓我萌生了設(shè)計一堂科學探索活動《讓彩棒站起來》的念頭。
以一個成人的知識與經(jīng)驗來說,崔雨軒小朋友想把一根這么細的木棒豎立起來的話,顯然是很困難的,但是用三根同樣的棒子嘗試“三角撐”,木棒的卻是可以豎立起來的。而且“三角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廣泛,比晾衣架,麥克風架、房屋建造時的樓梯,農(nóng)民種植蔬菜時搭的架子,固定新種植的高大樹木都要用到它,甚至現(xiàn)在最先進的登山鞋都用到了“三角撐”。當然幼兒沒有必要去弄清“三角撐”的原理,因為這太深奧了,它包含了幾何、物理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大人尚不一定完全能弄清楚,何況是五、六歲的孩子呢?因此,把我設(shè)計意圖放在了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現(xiàn)象這一點上,使他們在探索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初步了解“三角撐”在我們周圍生活中的用途。
大班科學活動《棒子豎起來得秘密》就這樣產(chǎn)生了,在實踐中,為了減輕幼兒操作上的難度,提高幼兒的'成功率,我在桌上攤放了臺布,并且用一次性木筷自制成彩色木棒代替了原來的游戲棒,效果還算比較好。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玩棒的過程種嘗試用“三角撐”的方法架起木棒。
2、初步引導幼兒用統(tǒng)計的方法記錄操作過程和結(jié)果。
3、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小組合作能力以及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彩色木棒若干(用一次性筷自制)、臺布5塊
2、統(tǒng)計表5張
活動過程:
一、自由玩棒
1、導語: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彩棒,看誰玩的方法多,方法好。
。ㄓ變鹤杂赏姘簦處焻⑴c)
2、提問:剛才你是怎樣玩棒的,用了哪些方法?(幼兒講述)
二、想辦法豎棒,并記錄(統(tǒng)計表附后)
1、導語:小朋友玩棒的方法可真多,現(xiàn)在請你們猜一猜,如果不用任何東西幫助,彩棒能夠站起來嗎?(幼兒自由討論)
那你們就去試一試,然后把你嘗試的方法和結(jié)果記錄在這張表格的第一次操作格里。
2、幼兒嘗試、操作,并記錄
3、分組匯報
導語:你們讓彩棒站起來了嗎?用了幾根彩棒?
三、再次嘗試,啟發(fā)幼兒用“三角撐”方法架起彩棒。
1、教師啟發(fā)幼兒用三根彩棒互搭豎棒,要求不用任何支撐物,把彩棒豎起來。
導語:請你們試著用三根棒架起來的方法,讓它們站起來,并把這次的結(jié)果記錄在表格的第二次操作格里。
2、幼兒操作,教師參與。
四、展示記錄表,討論活動結(jié)果,引出其生活用途。
1、展示五組記錄表,幼兒分組匯報。
2、小結(jié),引出其生活用途
導語:小朋友真棒,不用任何東西幫助,就讓彩棒站起來了,工人叔叔把這種方法叫做“三角撐”。這種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用到的地方可多啦,比如麥克風、照相機的架子,晾衣架,農(nóng)民伯伯種蔬菜時搭的架子,新種的高大的樹木要用“三腳撐”的方法幫它鞏固,就是在蓋高樓的時候也要用到這種方法。
五、活動延伸:
1、繼續(xù)探索、嘗試各種讓彩棒站起來的方法。
2、尋找、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三角撐”。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蛋,不同的蛋有大小之分。
2、按照蛋的大小進行排隊。
3、知道蛋有蛋清、蛋黃、蛋殼、會愛護蛋寶寶。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圖片:雞、鴨、鵝、鵪鶉。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3、四只透明玻璃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境導入
1、師:“雞媽媽要來看望小朋友,猜一下,他給大家?guī)Я耸裁炊Y物?”發(fā)揮幼兒想象力,鼓勵幼兒說出不一樣的答案!
2、師:“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對了嗎?”教師讓幼兒伸手到籃子里摸摸,然后再讓幼兒說是什么。
。ǘ┗静糠
師:“雞媽媽不僅帶了自己生的蛋,為了讓小朋友們獲得更加豐富的營養(yǎng),看看她還帶了什么?”
1、出示大大小小的蛋寶寶:鴨蛋、鵝蛋、鵪鶉蛋。師:“請大家猜一猜,這些都是什么蛋寶寶,瞧一瞧,你見過他們嗎?”
2、引導幼兒用比較的方法觀察蛋的大小。
幼兒比比、看看、掂掂、引導幼兒從蛋的大小、顏色、份量來比較蛋、
教師小結(jié):“有的蛋寶寶大(鵝蛋最大)有的蛋寶寶。g鶉蛋最小),有的顏色偏紅(如雞蛋),有的蛋是淺綠色(如鴨蛋)!
3、幼兒將蛋寶寶排隊。提醒幼兒在拿蛋過程中要小心,不要掉地上。
師:“最大的蛋寶寶要排在前面,后面依次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排隊!
4、猜猜它們是誰的蛋。
師:“這些蛋寶寶的媽媽是誰呢?”出示圖片:雞、鴨、鵝、鵪鶉,請小朋友把蛋寶寶送到自己媽媽的身邊。出示圖片:雞、鴨、鵝、鵪鶉,請幼兒將圖片與實物一一對應(yīng)。
。ㄈ┙Y(jié)束部分
師:“這些蛋有大有小,顏色也不一樣,但是在蛋殼里面它們一樣嗎?”
引導幼兒產(chǎn)生想要打開看看蛋的里面的想法。
1、教師將蛋逐一打開在玻璃碗中,請幼兒仔細觀察蛋殼、蛋清、蛋黃。
2、讓幼兒知道蛋有外殼,蛋殼很薄、容易碎,蛋殼里面有蛋清、蛋黃。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課主要是要讓幼兒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顏色的異同等。幼兒對雞蛋、鴨蛋、鵪鶉蛋都挺熟悉,對鵝蛋不是很熟悉。孩子們通過比較各種各樣的.蛋寶寶,無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對的道理。每個幼兒也都從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殼、蛋清、蛋黃三部分組成的。在延伸活動中,我們鍛煉了幼兒自己動手的能力,用碎蛋殼粘貼自己喜歡的圖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們津津有味的吃著,我相信這應(yīng)該是他們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過這節(jié)課,我了解到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quán)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科學課,在保證孩子們探索興趣和積極性的前提下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quán),讓她們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動手摸摸、開開、玩玩,初步了解鎖的結(jié)構(gòu)、特性和用途。
2.知道鎖與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懂得要愛護鎖、保管好鑰匙。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常見鎖(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鑰匙和鎖分開)。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客人鎖寶寶,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師以鎖的口吻說話)大家好,我是鎖寶寶,今天我?guī)砹嗽S多小伙伴到這里來和大家做游戲,你們歡迎嗎?鎖寶寶的朋友在哪里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
2.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區(qū)域。
二、探索活動一:了解各種鎖的用途。
1.師:請小朋友找一個你認識的鎖寶寶做游戲,然后請你告訴大家你玩的是什么樣子的鎖,在哪里見過。
2.幼兒分散活動后集中討論。
3.師:鎖的用處可真多,可以用來鎖門、鎖車、絲哦鑰匙那人們?yōu)槭裁匆面i呢?
4.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門上裝了鎖小偷就不能進去偷東西了,裝了鎖的抽屜沒有鑰匙的人是大不開的,裝了鎖的自行車、汽車就安全了。
三、探索活動二:初步了解鎖的基本構(gòu)造。
1.師:鎖寶寶的本領(lǐng)真大,你們知道嗎?它身上還藏著許多秘密呢?想知道嗎?那就請大家再和鎖寶寶玩玩,仔細地看看、摸摸、開開、關(guān)關(guān),把你的新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2.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鎖進行探索、討論。
3.集中討論后,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結(jié)合鎖的.示意圖。引導幼兒認識鎖身、鎖舌、鑰匙孔。
4.師:你們誰會打開這把鎖的?
5.師示范講解幾種鎖的打開方法,讓幼兒懂得開鎖時需要轉(zhuǎn)動鑰匙,關(guān)鎖時有的需要鑰匙,有的不需要。
四、探索活動三: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1、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換一把鑰匙能打開同一把鎖嗎?
2、師:有的小朋友說能打開,有的小朋友說不能打開,這樣吧,我們現(xiàn)在來玩一個換鑰匙的游戲,請你用自己的鑰匙去打開旁邊小朋友的鎖,看看能不能打開。
2、幼兒動手操作。
3、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每把鎖里的秘密不一樣,所以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
4、師: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看來我們的鑰匙千萬不能弄丟。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把鑰匙弄丟了會怎樣?
五、探索活動三:怎樣迅速的給鎖找上相匹配的鑰匙
1.游戲:比比誰最快。
2.引導從鑰匙的顏色、大小、標志上識別。
六、游戲:開啟百寶箱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 1、對探索頂起紙板感興趣,體驗頂起紙板的成功喜悅。
2、知道任何物體都有重心,并且只有一個重心。
3、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樂于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頂?shù)拥囊曨l、幼兒人手兩套圖形紙板、吸管、記號筆,展示板、書、泡沫地墊、牛奶箱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雜技表演引入,激起幼兒嘗試的欲望。
師:今天我們請來了幾個小雜技演員,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表演吧!
(二)、以學習雜技表演的口吻讓幼兒初次操作探索:鉛筆頂紙板,尋找物體的`重心。 師:我為你們準備了鉛筆和紙板,你能用鉛筆將紙板頂起來嗎?我們來學學雜技表演,試一試,頂一頂,把頂起來的那個地方做個記號。
1、幼兒用鉛筆頂各種不同形狀的圖形,并做好記號,貼在展示板上。
2、師幼共同交流:“你將紙板頂起來了嗎?你是頂什么圖形的?是怎樣頂起來的?還有其它地方能將紙板頂起來嗎?”
3、教師小結(jié):標記出來的這一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物體只有一個重心。
4、出示另一組材料,提出要求。教師:剛才我們通過自己試驗,知道了“物體只有一個重心”。這里又有一些圖案,試一試能不能用鉛筆把圖案頂起來。
5、師幼共同交流:“你是頂什么?是怎樣頂起來的?”還有其它地方能頂起來嗎?”
6、教師小結(jié):任何一個物體都有重心,而且只有一個重心”
(三)、以“雜技表演”的形式,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1、結(jié)合自由討論、個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說說,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頂東西?
2、師介紹“雜技表演”的輔助材料。書、墊板、牛奶箱和泡沫地墊。
3、在音樂聲中,幼兒嘗試頂物體進行表演,體驗成功的喜悅,活動自然結(jié)束。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常用的中草藥,知道它們可以治病強身健體。
2、感受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文化的神奇。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常見的植物
材料準備:中草藥圖片
活動重點:
在植物中對中草藥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1、情境表演“醫(yī)院”
——教師飾“病人”因咳嗽去看病,“病人”不能吃西藥所以幼兒飾“醫(yī)生”開了一貼中草藥“川貝止咳露”,“病人”吃后好多了。
——小朋友,你們知道醫(yī)生給我開的是什么?
2、感知了解
——多虧醫(yī)生給我開了中草藥治好了我的病。今天還來了許多中草藥朋友,大家用自己的好辦法也去認識認識它們嗎?
3、討論講述
——誰能告訴大家你認識哪些中草藥朋友?(幼兒講述,教師出示圖片或?qū)嵨铮?/p>
——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幼兒討論,講述)
——還有一些中草藥我還不認識,它們又是誰?(教師出示幼兒沒有講到的,如金銀花、天麻等)。
——原來,靈芝、人參、川貝、金銀花等等這些神奇的中草藥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可以滋補身體,用處真不小!
4、活動延伸
——這么有趣的中草藥,大家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幼兒提問,討論解決)
——那我也要考考大家,你們知道什么人最早發(fā)現(xiàn)中草藥?中草藥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下面讓我們來聽聽醫(yī)生的'介紹吧!
活動反思:
科學研究應(yīng)從幼兒身邊事物開始,引導他們關(guān)注周圍生活和常見事物,發(fā)現(xiàn)其中的趣味和奧妙,這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本次活動從幼兒熟悉的幾種常見中草藥入手,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并通過參觀實物、觀看課件等多種形式,層層遞進,讓幼兒了解中草藥的有關(guān)知識,從而達到活動目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嘗試利用工具積極探索,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冰塊,杯子,夾糖果冰塊,積木、筷子、熱水、盤子,毛巾,籃子。
2.夾心冰制作錄像。
活動過程:
1.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東西,看看是什么?老師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請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聽到音樂回來告訴老師冰是怎么樣的?
(2)幼兒探索并交流。
提問:冰是怎么樣的?
師生共同小結(jié):原來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涼涼的.,滑滑的,玩一玩,還會變成水。
2.第二次探索,感知讓冰融化的方法。
(1)師:(出示裹著糖果的冰塊)今天老師要送你們一個禮物,你們要想個辦法才能拿到禮物,想個什么辦法呢,誰來說一說?你們覺得這么多的辦法都能拿到禮物是嗎?
師:桌子上有一些工具,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熱水、木塊、筷子等,注意安全)請你去試一試,看誰能夠拿到禮物。
。2)嘗試取物并分享交流。
師:小朋友都很努力試過了,你們都吃到糖了嗎?誰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取糖的經(jīng)過?你發(fā)現(xiàn)最后冰變得怎么樣了?
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辦法,有的用熱水泡冰塊,有的用小棒攪拌,還有的用木塊敲,冰塊慢慢化掉了,越來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糖果,真開心!
3. 觀看錄像,了解夾心冰的制作過程。
師: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把糖果放在冰塊里面的?誰先來猜猜看。(幼兒猜想)還是請夾心冰塊寶寶自己來告訴你們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設(shè)計背景
近段時間,小區(qū)斷斷續(xù)續(xù)傳來狗叫聲,小朋友亦談?wù)撔」,有些說怕,有些說不怕。既然小朋友對狗感興趣,那就以《狗》來設(shè)計活動方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
2、了解小狗的生活習性。
3、懂得怎樣和小狗相處,培養(yǎng)愛護動物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和觀察能力。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小狗的外形及生活習性。
難點:怎樣和小狗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小狗掛圖一張。
2、 小狗一只。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小狗外形特征。
2、 出示小狗,讓幼兒近距離觀察小狗,膽子大的可以撫摸小狗。
3、 教師介紹小狗的生活習性。
4、 教師提問:
、 小狗的.外形特征怎樣?(個別回答后集體陳述)
、 小狗的生活習性怎樣?(個別回答后集體陳述)
③ 怎樣和小狗友好相處?(個別提問)
④ 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說出自己心里所想。
5、引導幼兒用簡單動作表現(xiàn)小狗的形狀和叫聲。
6、 讓幼兒畫小狗形狀。
7、 教師小結(jié)。
教學反思
1、幼兒對小狗的外形特征基本上能理解。
2、 幼兒對小狗的生活習性不是很理解。師幼互動不大協(xié)調(diào)。
3、 課堂氣氛較活躍。材料準備充分。
4、 基本達到教學目標
5、 望輔導老師提出意見,今后有所提升。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11-04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冷暖科學活動教案02-03
科學活動風教案02-01
科學游戲的活動教案02-02
科學教育活動的教案02-02
聲音科學活動教案02-02
科學活動教案參考02-03
春天的科學活動教案02-03
科學教育活動教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