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中班社會活動《我居住的社區(qū)》
二、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區(qū)的名稱、地址及一些公共場所設施。
2.初步萌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
1.請家長在雙休日帶幼兒對所住社區(qū)的設施進行一些調查了解,幼兒以繪畫方式記錄在表格里,家長可幫助加上文字說明。
2.幼兒園所在社區(qū)地圖一副。
3.將調查表帶回園,布置成專欄,以便交流與分享。
4.幼兒調查表人手一份:我居住的社區(qū)社區(qū)里哪些設施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認識社區(qū),了解社區(qū)。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情境表演法,示范法。
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
一、初步了解社區(qū)的含義。
1.出示幼兒園所在社區(qū)地圖。
提問:地圖上有什么?我們幼兒園所在社區(qū)的名字是什么?社區(qū)里有哪些公共設施?
2.教師介紹幼兒園所在社區(qū)名稱,使幼兒知道在我們的城市里有許多社區(qū),每個社區(qū)都有名字和地址,還有一些為居民服務的公共設施,初步懂得“社區(qū)”的含義。討論回答。通過討論,引導幼兒拓寬思路說說自己力所能及做的事情。
二、介紹自己所居住的.社區(qū)。
1.提問:你的家住在哪個社區(qū)?社區(qū)里有些什么?由幼兒介紹自己所在社區(qū)的名字和調查結果。
2.介紹“社區(qū)”的含義——社區(qū)是城市的基本組織單位,是人們居住的地方,一個社區(qū)的居民常在一起共同生活、學習,一起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社區(qū)為居民提供服務和一些公共設施,居民則要愛護社區(qū),維護社區(qū)環(huán)境整潔,遵守社區(qū)居民公約。觀看情景表演。通過看情景表演,來更好的理解課上內容。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身體動作和樂器,敢于大膽嘗試表現(xiàn)樂曲的節(jié)奏。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鼓勵幼兒與他人合作,初步協(xié)調一致演奏。
重點:指導碰鈴和木魚的輪奏。
難點:鼓勵幼兒與他人合作,初步協(xié)調一致演奏。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鈴鼓、碰鈴、木魚;伴奏準備:鋼琴、錄音機、樂曲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伴隨《小紅帽》作音樂律動進教室,激發(fā)幼兒音樂興趣。
2、帶領幼兒做節(jié)奏游戲,鞏固幼兒對幾種常見節(jié)奏型的熟悉。(小朋友們,今天在上課之前,張老師先來和小朋友們做一下節(jié)奏游戲,拿出你們的小手咱們準備好…… 咱們平時小朋友在玩節(jié)奏游戲時從來沒想過節(jié)奏游戲中出現(xiàn)了幾種節(jié)奏?那么咱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吧?既然小朋友們拍得那么棒,老師就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咱們今天來搞一個演奏會。演奏會就一定要有音樂 ,拿這首歌曲就是咱們剛才從外面進來時聽到得曲子是什么呀?你都想到了歌曲里有誰呀?)
3、教師播放歌曲小紅帽,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旋律及拍子的特點,并伴隨歌曲打拍子。(現(xiàn)在老師想給小朋友再放一遍歌曲,你聽了這首歌曲什么感受?幾拍子?拍一拍試試)
4、聽聲音辨別樂器。
5、出示樂器圖譜,組織幼兒分聲部徒手打擊節(jié)奏型。(全班幼兒、鋼琴伴奏)
(今天三種樂器和小朋友一樣,來參加這次演奏會,咱們看看他們在哪里?)重點指導碰鈴和木魚的輪奏。
6、幼兒伴隨音樂,合聲部徒手打擊節(jié)奏。(伴隨音樂兩遍)
7、組織幼兒分聲部練習手持樂器打擊節(jié)奏。(小朋友們剛才演奏的不錯,只不過有個別小朋友有點不齊,咱們拿樂器試試。)
8、幼兒伴隨音樂,合聲部打手持樂器擊節(jié)奏。(伴隨音樂兩遍)
9、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幼兒聽看指揮進行演奏,盡量和小朋友演奏一致。)
10、面向觀眾演奏。(今天的音樂會小朋友們演出的非常成功,咱們跟臺下的觀眾老師來一個謝幕)。
11、結束: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可以演奏出好聽的聲音,不只這些樂器,比如咱們班里結構區(qū)的小木塊、酸奶瓶裝上小豆子等,咱們和張老師一起去尋找一下吧?)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動物寶寶和媽媽之間的親情。
2.發(fā)展幼兒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動物世界中媽媽愛寶寶的趣聞軼事,培養(yǎng)幼兒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重難點分析:
重點:使幼兒感受動物寶寶和媽媽之間的親情。
難點:引導幼兒將日常生活經(jīng)驗與愛的主題結合,并能口齒清晰地講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袋鼠媽媽和小袋鼠;老虎媽媽和小老虎;青蛙媽媽和小蝌蚪。)
2.動物寶寶和媽媽的趣聞軼事錄像。
活動過程:
(一)導入:(4分鐘)
談話:媽媽愛寶寶引出課題。
提問:媽媽愛你嗎?媽媽是怎樣愛你的?(自由表達)
小結:動物媽媽們也非常愛自己的寶寶,那他們又是怎樣愛自己寶寶的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ǘ┱归_:(18分鐘)
1.觀看課件感知動物媽媽對寶寶的愛,播放課件幼兒欣賞并講述。(5分鐘)
提問:剛才你看到了什么動物?他們在和自己的小寶寶們做什么?
小結:原來啊,動物媽媽跟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一樣,愿意陪著自己的寶寶做游戲,很愛自己的寶寶。
2.配上兒歌再次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動物媽媽對寶寶的愛。(7分鐘)
提問:袋鼠媽媽是怎樣愛自己寶寶的?老虎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寶寶的 媽媽為什么要使勁摔寶寶?青蛙媽媽是怎樣對待小蝌蚪的?小蝌蚪為什么不要媽媽照顧?(引導幼兒跟隨課件學習兒歌)
小結:袋鼠媽媽愛寶寶,將小寶寶放到袋子里;老虎媽媽愛寶寶,為了讓自己的寶寶更快的成長,使勁將寶寶往地上摔;青蛙媽媽愛小蝌蚪,給小蝌蚪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這些動物媽媽都有不同的愛寶寶的方式。
3.拓展經(jīng)驗仿編兒歌。 (6分鐘)
提問:你還知道其他的動物媽媽撫養(yǎng)寶寶的故事嗎?請個別幼兒講一講可結合錄像上其他有關內容進行講述。幼兒將自己仿編的.兒歌說給大家聽。
例:燕子媽媽愛乖乖怎么愛?飛來飛去找呀找銜來食物喂乖乖。
企鵝媽媽愛乖乖怎么愛?小腳放到大腳上來天氣寒冷凍不壞。
松鼠媽媽愛乖乖怎么愛?辛苦把它喂養(yǎng)大離家再也不回來。
小結:其實,很多動物媽媽都是愛自己的寶寶的。有的嚴厲、有的呵護,不同的動物媽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于小寶寶的關心和愛護。就像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一樣,都是世界上最關心你們的人。
。ㄈ┙Y束:(3分鐘)
活動小結:動物媽媽們?yōu)榱吮Wo好小動物付出了很多艱辛的勞動,在動物世界里,還有許多有關動物媽媽愛寶寶的故事,你們可以從書本上、互聯(lián)網(wǎng)上、書店里找到,你可以把你找到的最有趣的動物媽媽愛寶寶的故事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參觀菜市場,了解菜市場里有品種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
2、 能大膽地與人交往,參與買菜的過程。
活動準備:
小鬼當家 我們去買菜 回園交流
活動過程:
一、小鬼當家
1、明確任務:每人要帶一元錢去菜市場買菜。
2、幼兒每人摸一張卡片,要求幼兒根據(jù)卡片上的提示的蔬菜品種和數(shù)量去購買。
3、幼兒交流自己買菜的經(jīng)驗,可以是從爸爸媽媽處了解到的一些情況。
二、我們去買菜
1、引導幼兒觀察農(nóng)貿市場的蔬菜分類擺放的特點,知道人們到這里能買到各種各樣的'菜。
2、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卡片,去尋找相應的蔬菜。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如何與人交往的,如何買到自己需要的菜。
三、 回園交流
請個別幼兒講講自己在買菜中碰到的事,讓幼兒了解一些與人交往的基本方法。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教案 篇5
詩歌《蹦蹦跳》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小詩,符合中班幼兒的理解水平。詩歌語言簡練,富有節(jié)奏,通過簡短的幾句,把小動物的動作形象地描繪了出來。整首詩歌讀來朗朗上口,從中可感受到生動的游戲趣味,帶給幼兒一種活潑美好的精神感受。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感受并理解詩歌,并能用恰當?shù)恼Z言、動作表現(xiàn)自己的理解。
2. 鼓勵幼兒模仿詩歌句型說一名話,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
3. 培養(yǎng)幼兒樂意傾聽別人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蹦蹦跳》
課件說明:
按“開始”按鈕進入主畫面,主畫面四個按鈕內容為:
“蹦跳”鈕:結合兒歌內容的相關動畫。
“兒歌”鈕:與兒歌相關的四個動物,借此畫面幫助幼兒記憶兒歌。
“動物”鈕:引導幼兒根據(jù)畫面提供的各種動物進行兒歌仿編。
“游泳”鈕:以游泳為主要內容的動畫。這是開放性內容,讓幼兒模仿《蹦蹦跳》進行有關“游”的仿編學習。
2.青蛙、白兔、袋鼠、麻雀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入課題。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并介紹它形象的動作特征。
師:“小朋友,聽說你們都很喜歡小動物,是嗎?那請你與好朋友交流交流,你都喜歡哪些小動物?它會做些什么動作?”
二、欣賞詩歌。結合播放課件,讓幼兒理解、感受詩歌。
1.播放課件“蹦跳”中“青蛙捉蟲”的一段。
。1)看!誰來了?在干什么?它是怎樣捉害蟲的?
。2)啟發(fā)幼兒模仿青蛙蹦蹦跳動作,邊學說“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蟲,吃個飽”。
2.播放課件“蹦跳”中“小兔采蘑菇”的一段。
(1)師:“小白兔,蹦蹦跳,在干什么呢?”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所觀察到的'情景。
。2)讓幼兒仔細觀察,小白兔跳到山前干什么,跳到山后干什么?
(3)師幼一起學做小白兔,邊念邊跳“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采蘑菇,跳到山后吃青草!
3.師:“看,還有誰也在蹦蹦跳,它們蹦蹦跳在做什么呀?”。播放課件“袋鼠、麻雀蹦蹦跳”的一段。
(1) 唷,原來是誰在蹦蹦跳?
(2) 教師模仿小袋鼠頭一伸一縮,讓幼兒說說大袋鼠袋袋里的小寶寶在干什么?
然后模仿練習“大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寶寶,探頭又探腦!
(3) 小麻雀,蹦蹦跳在干嗎呢?請個別幼兒模仿練習“小麻雀,跳到枝頭唱個歌,跳到地上做做操”的動作,然后集體模仿練習。
4 .播放“兒歌”鈕內容,借與兒歌相關的四個動物畫面,幫助幼兒記憶兒歌。
引導幼兒邊看動畫邊同老師一起朗誦詩歌。
三、兒歌表演。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戴上,說到哪種動物,就請戴該頭飾的幼兒進行表演。根據(jù)幼兒興趣,可互換角色頭飾再繼續(xù)詩歌表演。
四、仿編活動。
1.會蹦蹦跳的動物還有好多好多,你知道還有誰也會蹦蹦跳呢?在幼兒討論后,播放“動物”鈕的內容,讓幼兒觀看。
2.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以蹦蹦跳為線索,編一句與該動物有關的話。
3.請幼兒自由組合四人合作,模仿所學《蹦蹦跳》仿編詩歌,并進行交流。
四、開放活動。
1.播放“游泳”鈕的內容,讓幼兒觀看這些動物在干什么,是否可用蹦蹦跳來講它們的動作,讓幼兒思考該用啥恰當?shù)脑拋砻枋鏊鼈兊幕顒觾热荨?/p>
2.請幼兒大膽說說自己仿編的有關游泳的詩歌,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延伸活動。激發(fā)幼兒繼續(xù)進行仿編的熱情。
大自然中的動物,它們有的會蹦蹦跳,有的會游呀游,有的會飛,有的會爬,小朋友們可要仔細觀察,我們可以根據(jù)它們的動作,為它們編出好聽的話,相信小朋友都是很能干的。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感受雨天優(yōu)美意境,從而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
2、豐富詞匯:“一行一行的”。學習用“有的……一段話,擴展幼兒想像。
3、愿意欣賞詩歌,感知詩歌語言的風趣。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木偶臺(背景布置有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有點由線穿成若干行)。
2、四幅圖片(表現(xiàn)下雨時的優(yōu)美意境)。
3、錄音機、磁帶、液晶投影儀。
4、小雨點、花、草、樹、小動物等頭飾。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興趣,欣賞散文詩。
。1)播放下雨時的聲音,導人課題。
、佟靶∨笥褌兟,這是什么聲音?”(下雨的聲音)
②“下雨了,小雨點來了,小雨點是怎樣從天上跑一跑到大地上干什么?讓我們一起聽一聽,看一看!
。2)引導幼兒邊看表演邊完整地欣賞散文詩。
老師操作布置在木偶臺上的小雨點使其跑動起來
問“散文詩的名字叫什么?”
2、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散文詩,幫助幼兒感受下雨環(huán)境。
。1)欣賞散文詩第一段。
①“小雨點是怎樣從天上跑下來的?”
、凇靶∨笥褌儠裥∮挈c那樣一行一行排好隊嗎?
試試!保ㄒ龑в變河蒙眢w動作感受一行一行地排好隊)。
。2)欣賞散文詩第二段。
、佟靶∮挈c跑到大地上干什么?”(上幼兒園)
、凇靶∮挈c都進了哪些幼兒園?”(引導幼兒用有自……完整地說一段話。)
、邸靶∮挈c到過的地方會怎么樣?你們想看嗎?
認真仔細,把小雨點到過的地方——森林、草坪、荷花耀些什么,都要講一講,還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討論討論!庇^察,討論四幅畫的內容,教師巡回指導幼兒講述。)
、堋靶∮挈c到過的地方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觀察到的情景,還可以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如:竹筍鉆出來,小螞蟻頂著小樹葉,小雨點把青草當滑梯,“哧溜”一下滑下來……)
⑤“還有的小雨點到哪里去了?”
、蕖靶∮挈c跑到我們的幼兒園,我們的幼兒園怎么樣?”
3、欣賞散文詩第三段。
小結:散文詩《小雨點來了》有三段,第一段是寫小雨點怎樣從天上跑下來的,第二段寫小雨點跑到大地上干什么,第三段寫大家都歡迎小雨點。這首散文詩真好聽,讓我們邊聽邊講述。
4、擴展幼兒思維:“小雨點還會跑到哪里,去干什么?”
引導幼兒邊說邊用動作表示,如小雨點來到菜園里,給蔬菜澆水,幼兒模仿小雨點做澆水的動作……
5、幼兒戴上頭飾表演散文詩。
幼兒自選頭飾(小雨點、動物、植物等表演),當小雨點來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幼兒園、來到花園里、街道上、田野里、大海里……來到整個大地,扮演動物、植物的小朋友便盡情用動作展現(xiàn)小雨點來到后的各種變化,如:花兒使勁喝水,魚兒歡快地游著,小兔們洗洗澡……
附散文詩: 小雨點來了
小雨點來了,小雨點來了。
瞧,小雨點們一行一行的,排著隊,跑下來了。一路上,大家都好好地走呀走呀,快快地走呀走呀,不貪玩,不亂跑,不像那個孫悟空,從天上跑下來,一路上翻十八個筋……
小雨點來了,小雨點來了。
小雨點們跑到大地上干什么?上幼兒園呀。它們有的進了大森林幼兒園,有的進草坪幼兒園,有的進了荷花塘幼兒園,有的進了葡萄架幼兒園……還有的小雨點呀,啪噠啪噠跟著我們跑,跑進我們的幼兒園里來了。
小雨點來了,小雨點來了。
歡迎啊,天上來的小朋友——我們的好朋友。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
散文詩以擬人的手法描述下雨時的優(yōu)美意境,小雨點就像孩子們熟悉而親切的小伙伴,引人遐想。本活動能夠針對孩子學習語言的特點讓幼兒在聽聽、說說、看看、做做中欣賞、感受雨天的美好,使孩子的思維得到鍛煉,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以“下雨聲”自然引出,用“跑動”的小雨點來表演散文,引導幼兒感受意境,讓人感覺自然,別具匠心。欣賞散文第二段時,用四幅清新優(yōu)美的圖片,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自由觀賞講述下雨后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架的`變化,充分發(fā)揮美好的想像,引人遐思。他們仿佛看到了小雨點來了以后,樹兒艷綠、花兒更鮮、小草兒青翠欲滴;葡萄純凈晶瑩、透亮,竹筍兒使勁鉆出地面;小動物歡歌齊舞,盡吸甘甜的雨水等情景,達到了散文欣賞的目的,讓幼兒在自主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靶∮挈c還會跑到哪兒呢?”一句提問又引起幼兒遐想無限,在發(fā)展語言的同時,拓展了幼兒思維。結束部分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邊聽散文邊參加表演,有表情、身體的動作去表現(xiàn)詩歌意境,興趣盎然,使活動進一步得以鞏固和深化。
二、專家點評
文學欣賞,重在幼兒的感受。本活動設計用視聽一體的歲讓幼兒感受,再用動作表現(xiàn)感受體驗,調動了幼兒多種感官自入,使活動過程清新、趣味、歡快。
惟一缺憾是,本活動過程的欣賞次數(shù)較少,可能是教師因時限所制約。其實,只要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特別是后半段自己表演,教學時間稍長,是可以的。
三、反思與討論
很多活動受時問限制,不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就需要將教學活動與游戲活動結合。聯(lián)系本活動設計,請你談談該詩教學的時間劃分?怎樣和游戲活動關聯(lián)?
小百科:雨從云中降落的水滴,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fā)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變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組成了云,它們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當它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就從云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肯定自我的成長。
學習替換兒歌語句。
活動準備
兒歌嚕嚕豬讀本、兒歌掛圖、互動式教育光碟。
活動過程
1播放兒歌「長大的孩子」〔附〕。
2與幼兒討論長大了,現(xiàn)在晚上睡覺是否會自己一個人睡,邀請已經(jīng)會自己睡的幼兒分享他是如何辦到的(如:我晚上睡覺會抱一個娃娃陪我睡 、我會聽音樂或故事來睡覺……)。
3請幼兒想一想,現(xiàn)在已經(jīng)學會的事有哪些,再展示兒歌掛圖,將歌詞中的「小袋鼠」、「上床睡覺」的詞語遮起來,請幼兒輪流將自己的名字 和學會的事項填入歌詞中,如:「○○○蹦蹦跳跳,離開媽媽的懷抱;我不吵不鬧,自己○○○○,也是長大的好寶寶。」
4最后全班給自己和大家一個愛的鼓勵,肯定自我的`成長。
評語
1能大方的分享自我的成長。
2能替換兒歌語句。
活動結束:
發(fā)給每人一張「我長大了」的空白小書,請幼兒將自己長大的事蹟畫下或寫下來。
中班教案 篇8
一、說教材
《8的形成》是中班上學期的數(shù)學教育活動,是一節(jié)數(shù)的概念課。感知物體的數(shù)量、對應關系是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它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相連。《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shù)、量等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shù)概念!币虼耍瑪(shù)的形成在幼兒園中班的數(shù)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8的形成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活動,是孩子們認識了7以內的數(shù)的形成,并了解了數(shù)與數(shù)之間多1少1的關系,對數(shù)的認識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了解和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的;顒訒r既鞏固了幼兒以前掌握的數(shù)的形成知識,也為學習今后9的形成、10的形成奠定基礎。
二、 說目標
中班幼兒思維特點是具體性、形象性,它們是通過具體的`聽覺、視覺感知周圍事物的,根據(jù)這一特點,結合《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要求:“能從生活和
游戲
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蔽抑贫艘韵禄顒幽繕耍
1、 樂于參與數(shù)學活動,對數(shù)學活動感興趣。
2、 知道7添上1是8,并能認讀數(shù)字8。
3、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shù)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shù)量為8的事物,并能不受物品擺放形式、位置的影響進行正確點數(shù)。
三、 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活動的重點是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shù)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shù)量為8的事物。
難點是理解7、8兩數(shù)之間多1少1的關系。
四、 說準備
《綱要》科學領域指導要點指出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根據(jù)這一要求,圍繞教學目標,我準備了以下教具:
1、小動物水果等磁性教具圖片各8張,數(shù)字1――8磁性教具圖片
2、教室里擺放一些數(shù)量是8的物品,如:8盒水彩筆等
3、萬能棋若干,鈴鼓。
五、 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中提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去動物演唱會”為主線的情境教學法貫穿活動始終,中間穿插運用了引導觀察法、賞識激勵法、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等教法,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樂于參與到活動中來。
在整個活動中,我把幼兒作為了學習的主體,讓孩子們通過游戲法、操作法、觀察法等各種方法,調動各種感官的參與,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六、 說教學流程:
本活動的接受對象是中班的幼兒,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征,結合本活動的教學目標,我在活動中創(chuàng)設了游戲情景,并調動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讓幼兒在寬松、安全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活動主要分以下幾個程序:
。ㄒ唬
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聽故事
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特別是有關動物的故事幼兒更是百聽不厭;顒娱_始時,為了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孩子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我設計了動物故事導語:森林里最近非常熱鬧,為什么呢,因為動物王國要開演唱會啦,情景一定非常壯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瞧!小動物們要出場了,請你們拍7下手歡迎小動物們出場。(運用這種故事型的導語可以一下子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拍手歡迎小動物時也復習了7的形成)
。ǘ 創(chuàng)設情景,學習8的形成
這是該活動的重點、難點,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8的形成,我依然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設計了小動物參加演出的情境。因為中班幼兒思維特點是具體性、形象性所以在學習新知識時我主要運用引導觀察法、直觀演示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在情境中輕松自然地學習新知識。
1、通過直觀地演示教具7只小兔子變成8只小兔子的過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7添上1是8”
。◣煶鍪拘⊥米訄D片)看,首先出場的是誰?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小兔子?用數(shù)學幾表示?等等我――喲!又來了一只小兔子,現(xiàn)在是幾只小兔子?用數(shù)字幾表示?本來有7只小兔子,又來了一只小兔子,變成8只小兔子,我們就可以說:“7添上1是8”(幼兒跟說)
2、請幼兒為小兔子送胡蘿卜了,引導幼兒觀察數(shù)字7與數(shù)字8之間的關系,理解7與8之間多1少1的規(guī)律。
小兔子要吃胡蘿卜,我們幫小兔子送胡蘿卜好不好?(請幼兒一一對應送胡蘿卜圖片給小兔子)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胡蘿卜?(7)用數(shù)字幾表示?小兔子多還是胡蘿卜多?多幾?少幾?(引導幼兒說出7比8少1,8比7多1)怎樣變成一樣多?我們再來送一個胡蘿卜(7添上1是8)
3、運用同樣的方法請小猴子為大家表演,并重復上述流程送水果,讓幼兒鞏固剛剛對8的形成的認識。
4、變換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讓幼兒排除干擾正確點數(shù)。
小兔子要為大家表演了,它們能夠邊敲跳邊變換隊形呢(師將小兔子排列成圓形),瞧,排成什么形了呢?小兔子有幾只呢?(師再變換一種排列方式讓幼兒點數(shù)總數(shù))
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樣變換隊形表演,小朋友們誰能上來幫助它們擺出新隊形?(這里請幼兒上前擺隊形,既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又拓展了幼兒的思維)一起數(shù)一數(shù)小猴子的數(shù)量變沒變。
5、認識數(shù)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總數(shù)是8的物體
今天有幾只小兔子,幾只小猴子為大家表演呢(8)我們可以用數(shù)字“8”表示,小朋友看一看“8”象什么?8還可以表示什么?小朋友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哪些東西的數(shù)量是8(這里讓幼兒自已找數(shù)量是8的物體,讓幼兒從剛才的情境中走出來,在實踐中認證和運用所學的知識)
(三)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進一步鞏固理解
在幼兒對于8的形成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我又設計了多種方式調動幼兒各種感官參與,這樣既可以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始終保持較高的興趣,同時讓幼兒通過聽、看、說多種方式進一步感知8的形成及實際含義。
小動物們表演完了,它們想休息一下,和小朋友一起來玩?zhèn)好玩的游戲:
1、聽音說總數(shù)
老師敲鼓,小朋友認真聽它敲了幾下?
2、聽音做動作
老師做動作,請小朋友做相同數(shù)量的動作:拍手、跺腳等(這里還可以讓個別幼兒上前敲碰鈴,其余幼兒做動作,這樣可以進一步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3、看數(shù)發(fā)音
請小朋友看數(shù)字卡,發(fā)出與數(shù)字卡相同數(shù)量的聲音:如學小貓叫、小狗叫等
。ㄋ模┎僮鲗W具,讓知識得到進一步內化
由于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的、形象的,因此操作是解決幼兒具體形象思維與知識抽象性之間矛盾的一種較好的手段。于是活動最后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學具,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得到練習鞏固,使知識得到進一步內化
小朋友們表現(xiàn)得真棒,小動物們又給我們送來了玩具,請小朋友取出和卡片上數(shù)量相同的萬能棋卡!文章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中班教案08-10
中班教案【精選】08-19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9
中班教案08-09
中班教案[精選]10-26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1-01
(精選)中班教案01-07
【精選】中班教案01-30
中班的教案11-22
(精選)中班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