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合集[4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學習詞語:急急忙忙、慢悠悠、丟三落四。
2、比較鵪鶉蛋、鴨蛋、鵝蛋、雞蛋等不同的特征。
3、知道做事不能丟三落四,要細心。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配套幼兒畫冊、操作卡片。
2、若干種蛋。
活動過程:
1、理解故事情節(jié)。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內容。
提問: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誰?鴨媽媽找到蛋了嗎?
。2)出示幼兒畫冊,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交流、討論:
(1)鴨媽媽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兒了?
。2)在草叢里鴨媽媽遇到誰?她是怎么說的?蛇蛋是怎樣的?學習詞語:急急忙忙(可組織幼兒討論)
。3)鴨媽媽在鵪鶉媽媽家找到蛋了嗎?她是怎么說的?鵪鶉蛋是怎樣的?
(4)在沙灘邊鴨媽媽遇到誰?她是怎么說的`?烏龜?shù)笆窃鯓拥?學習詞語:、慢悠悠(可組織幼兒討論)
(5)鴨媽媽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誰?她是怎么說的?鵝蛋是怎么樣的?
。6)鴨蛋是誰找到的?鴨蛋是什么樣的?
。7)你喜歡鴨媽媽嗎?為什么?學習詞語:丟三落四(可組織幼兒討論)
。8)再次聽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jié)。
2、收集和進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動物。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會生蛋的動物?回去找找,明天和小伙伴交流,好嗎?
活動反思:
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fā)展。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及愉快的情緒,學習有表情地演唱。
2、對改編歌詞有興趣。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王老先生有塊地》。
2、桌面教具“飼養(yǎng)場”,小狗、小雞、小鴨的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1、情景談話:
出示“飼養(yǎng)場”。教師以王老先生的口吻引出話題:
——“我叫王老先生,這是我的飼養(yǎng)場,請你們看看我的'飼養(yǎng)場里有哪些小動物?
它們是怎么叫的?”
模仿小動物的叫聲:
——“你們能不能有節(jié)奏地模仿出小動物的叫聲?”
2、學習有節(jié)奏地模仿小動物的叫聲:
個別幼兒示范,集體學習小動物的叫聲:
如:小狗:汪汪 汪 汪汪 汪
小雞:嘰嘰嘰嘰 嘰
小鴨: 嘎 嘎 嘎 嘎
幼兒為不同的小動物配唱不同的叫聲。
3、學唱歌曲:
——“王老先生有塊地,地里有誰在唱歌呢?讓我們來聽一聽!
教師示范演唱(兩遍):
——“你喜歡這首歌曲嗎?為什么?”
“哪一句表現(xiàn)出王老先生心理很高興?”(教師分句演唱)
幼兒學習有表情地演唱(指導幼兒唱出歡快的情緒)。
4、改編歌曲:
請個別幼兒改編歌詞:
——“飼養(yǎng)場里還有其他小動物也在唱歌,你能不能將歌詞改一改?”
集體共同表演改編后的歌曲。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分析:
我班幼兒探索欲望較強,對動手操作、變魔術之類的活動比較感興趣,為滿足幼兒的這一興趣,特設計此活動,讓幼兒樂在其中,自然而然習得知識。此活動通過以下幾部曲讓幼兒了解到紅、黃、藍三原色中,任何兩種顏色相混合都會產(chǎn)生一種新顏色。一、以幼兒熟悉的動畫片人物“海綿寶寶”的求助,引出課題;二、圍繞“海綿寶寶”的求助,教師引導幼兒通過嘗試、實踐操作,了解到三原色紅、黃、藍中任意兩種顏色相混合都會產(chǎn)生一種新顏色;三、幼兒練習配色涂畫,為“海綿寶寶”解難題。
活動目標:
1、通過“魔術”,使幼兒知道三原色紅、黃、藍中任意兩種顏色相混合都會產(chǎn)生一種新顏色。
2、幼兒通過實驗用蠟筆配色、涂畫,探求顏色的變化。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蠟筆若干;幼兒人數(shù)的白色畫紙及畫有一盤水果輪廓的畫紙;一些透明杯、水、紅黃藍三色廣告顏料等。
活動過程:
。ㄒ唬、以“海綿寶寶”的求助引出課題
昨晚我做了一個“海綿寶寶”的夢,海綿寶寶在夢里告訴我說:蟹老板要他完成一項工作,如果完不成就不要他在蟹皇堡工作了,海綿寶寶聽說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于是就請章魚哥幫忙送了一個橙色的神秘口袋來我們班。(讓我們來找找這個神秘口袋在那里,哦!在這里“神秘口袋”。)讓我們來看看口袋里到底裝了些什么,(有紅、黃、藍三種廣告色、蠟筆、水彩筆,還有紙條裹好的一些輪廓畫。)喲!還有一張紙條。紙條上說:中一班的小朋友,我是海綿寶寶,蟹老板拿了這些顏料給我,要我把這些水果涂上顏色發(fā)給顧客們,蟹老板說了顧客最喜歡橙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綠色的西瓜,你們愿意幫我的忙嗎?
1、復習三原色。
2、個別幼兒大膽嘗試配色
。ǘ、做變色游戲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變一個魔術,看看我面前的三杯水會變成什么顏色?”
教師:將紅和黃混在一起,變成橙色。
將紅和藍混在一起,變成紫色。
將黃和藍混在一起,變成綠色。
。ń處煵僮魍戤吅,由幼兒口述教師如何配色的,同時在杯上貼上相應的三原色顏色圓片。需要的顏色已經(jīng)變出來了,那我們能不能用水彩筆來配色涂畫呢?)
2、幼兒口述配色方法,教師用水彩筆進行范涂。
。ㄒ筝p涂,不超過輪廓線。)
。ㄈ、幼兒實驗配色,并涂畫
1、幼兒在白紙上嘗試用蠟筆配色。
2、個別配好的幼兒口述,教師示范用蠟筆配色涂畫。(要求涂抹均勻,不要超過輪廓線。)
3、幼兒繼續(xù)練習配色并涂畫,教師隨機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出。
4、幼兒作品欣賞
。ㄋ模┙處熜〗Y,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通過幫“海綿寶寶”的忙,學會了用三原色紅黃藍配出顏色橙紫綠,并幫海綿寶寶完成了工作,海綿寶寶非常感謝你們,他希望中一班的小朋友變得更聰明、更漂亮,你們高不高興呀!看這是什么?海綿寶寶帶給你們的禮物,哇!美人志!(好下邊請小朋友們把蠟筆和海綿寶寶的'畫帶上來,送到他的神秘口袋里,因為蟹老板已經(jīng)叫海綿寶寶交畫了,顧客們馬上就要來了。交了的小朋友,領著美人志就可以出去看看我們幼兒園里除了紅黃藍橙紫綠還有些什么顏色?呆會兒告訴我![好!現(xiàn)在第一組的上來交-----])
活動反思:
色彩是直觀地,如果幼兒不能有意去感受,就會視而不見,因此本人讓幼兒在實驗活動中去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在調色活動中感受顏色的多變,大大地激發(fā)了幼兒對色彩的關注,同時讓幼兒觀察周圍的東西,讓幼兒對周圍的色彩產(chǎn)生了興趣,就能主動去認識各種顏色,在配色活動中,也讓幼兒對科學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調色、配色,幼兒興趣濃,而且大大激發(fā)了他們探索的欲望。但是在給幼兒操作調色的活動時,我沒能充分地引導和組織幼兒探討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現(xiàn)象,使得幼兒的興趣停留在操作上,沒能達到進一步探索的愿望。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春天來了》,嘗試學唱歌曲。
2、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春天來了》。
教師包房歌曲,讓幼兒聽傾聽。
通過看圖片再次欣賞。
2、討論。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呢?小鳥們聚在一起干什么呢?(討論著春天的來臨、愉快的`歌唱)小鳥們的心情怎樣?(感受歌曲描述的歡樂的景象)
小鳥們還送給我們祝福呢,他們都說了些什么呢?春天來了,你們開心嗎?
教師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的朗誦歌詞。
3、初步學唱歌曲。
幼兒再次傾聽錄音,幼兒簡單討論聽歌曲的感受。
跟著歌曲拍手,熟悉旋律。
幼兒跟著錄音唱、跟著伴奏唱。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的教案02-12
中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4
[精選]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25
(精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精選)08-25
中班教案[精選]10-26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1-01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