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篇一:《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實際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鞏固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ǘ┻^程與方法
體會測量的實質,能選擇合適的標準,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物體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長度觀念和數(shù)感。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目標分析】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建立長度單位的觀念;體會度量的思想和方法,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物體長度的過程,實質上是用不同的長度單位進行度量的過程;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積累豐富的測量經驗,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量”的實際意義的理解,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選擇合適的測量“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三、教具準備
米尺、軟尺、卷尺、測量記錄單、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激活經驗,揭示課題
1.回顧長度單位。
(1)說說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厘米、米)
。2)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長度。
。3)你知道1拃有多長嗎?一步有多長呢?(一拃長約15厘米,一步長約40厘米)
(4)除了這些,你還想知道什么物體的長度呢?
2.揭示活動主題。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用測量長度的工具量一量身邊的物體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長度單位,激活學生的活動經驗;通過追問“你還想知道什么物體的長度”,激發(fā)學生了解身邊物體長度的欲望,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分組合作,參與活動
1.小組合作,實際測量。
。1)全班交流,認識測量方法。
請學生介紹每種測量工具、測量的方法以及測量時要注意什么。例如:測量時,尺子的刻度“0”通常與物體測量的起點重合;測量身高時,人要站直,這樣測量的高度才準確等。
。2)觀察圖片,了解測量的內容。
、僬n件出示主題圖(數(shù)據(jù)不出現(xiàn))。
、诮涣鲌D中的孩子們在測量什么。(有測量桌子高度的、也有測量講桌長度的……)
。3)合作測量,體驗測量的方法。
、偬岢鰷y量要求: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各自的肩寬,記好測量結果。
、趯W生先估一估,再測量,教師巡視指導。
、鄯答伣涣,讓學生說說選用什么工具測量的,結果是多少?
④數(shù)據(jù)記錄:指導學生比較,測量的數(shù)據(jù)大約是多少?(30厘米)
、莅鍟
肩寬 大約30厘米
(4)分組實踐,做好測量數(shù)據(jù)的記錄。
①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確定對象后開展測量活動,如:兩臂展開的長度,學生一步的長度,講桌的長度,教室的長度,身高,課桌高等。測量前,教師再提出要求,如請學生先估一估,再進行測量。盡量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測量的機會,并記錄下測量結果。
②匯報測量結果并板書。
重點討論身高和兩臂展開的長度比1米長一些時怎么記錄。如( )米( )厘米。
測量結果板書如下:
(5)變換形式,建立所測物體長度的表象。
、匍]眼想:教師讀板書中物體的長度或高度,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物體的實際長度。
、谟檬直龋簩W生比劃測量物體的長度。
③比長短:如,課桌要比肩寬長一些,身高比課桌要高得多等。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測量身邊熟悉的事物,認識它們的長度,在頭腦中形成所測物體的長短表象,建立長度觀念,同時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體驗,而且獲得了廣泛的活動經驗。
2.選擇“單位”, 描述長度。
(1)用合適的方式描述“鱷魚身長6米”這個長度。
①直觀感知“6米”的長度。
請兩名學生用卷尺拉出6米的長度,讓學生們直觀感受一下長短。
、诮柚煜さ臉藴拭枋觥6米”的長度。
猜一猜:先讓學生猜猜看,如果同學們肩并肩站著,要多少個同學才能達到6米長?
比一比:請同學們上臺肩并肩站一站,看看猜得對嗎?
預設:20個人并排站著和鱷魚差不多長。
試一試:如果是同學們手拉手兩臂展開呢,幾個同學就夠了呢?
預設:5名學生手拉手,和鱷魚差不多長。
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還能用其他的方式來描述鱷魚的長度嗎?
。2)自主選擇活動素材描述其長度。
、僬n件出示教材第89頁表格。
、谧寣W生按照描述鱷魚長度的方式,選擇合適的測量“單位”描述表格中的物體長度。
【設計意圖】在多種實踐活動中,加深學生對測量本質的體驗,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初步建立長度觀念。
(三)綜合應用,全面評價
1.估一估,量一量。
。1)估一估,寫出兩個你身體的某些部位的長度或高度,再量一量。
。2)估一估,寫出兩樣學習用品的長度,再量一量。
2.想一想,寫一寫。
通過這節(jié)課的測量活動,你對哪些物體的長度或高度印象最深?還有哪些感想和認識?請用數(shù)學小日記的形式表達出來。
【設計意圖】數(shù)學活動課重在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積累豐富的經驗,獲得合作的樂趣。因此,在應用時要重視學生的操作,然后引導學生把收獲的喜悅表達出來。
(四)反思活動,升華經驗
這節(jié)活動課,你有哪些收獲?
篇二:《8的乘法口訣》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經歷獨立探究,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8乘法口訣的來源。
。ǘ┻^程與方法
1.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熟記8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2.通過編制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借助數(shù)軸這個直觀模型,初步滲透數(shù)形結合思想,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目標分析】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了2~7的乘法口訣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完全能通過知識的'遷移、比較和推理,總結并牢記口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為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空間。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和來源。
教學難點:掌握8的乘法口訣,會靈活運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準備
編制口訣表格,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趣揭題
1.猜謎語。
。1)課件出示謎語:身穿硬袍,手拿剪刀,口吐泡泡,走路橫跑。(猜一種動物)
(2)課件出示一只螃蟹。
教師:你們知道一只螃蟹有幾條腿嗎?
2.揭示課題。
。1)請小朋友們用水彩筆在準備好的紙上,用最簡單的方法畫出一只螃蟹,注意畫出螃蟹腿的只數(shù)。
(2)收集學生作品,選出最精美的作品,并復制8份,張貼在黑板上。
。3)接下來大家就一起探究8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數(shù)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充分利用學生熟知的事物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在直觀感知中體驗數(shù)學。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主動探究。
。1)依次出示:2只螃蟹。
教師:1只螃蟹有8條腿,2只螃蟹有多少條腿呢?(16條)
教師:那么,3只、4只、5只、6只、7只、8只螃蟹又有多少條腿呢?
課件出示數(shù)軸,指名填寫。
。2)看數(shù)軸填寫。
螃蟹歌
1只螃蟹( 8 )條腿,2只螃蟹( )條腿,
3只螃蟹( )條腿,4只螃蟹( )條腿,
5只螃蟹( )條腿,6只螃蟹( )條腿,
7只螃蟹( )條腿,8只螃蟹( )條腿。
。3)說兒歌。
小朋友們面對面坐好,我們一邊拍手,一邊說兒歌。
2.編制口訣。
。1)創(chuàng)編口訣:1個8是8,2個8相加是16。我們除了可以用加法算,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呢?(乘法計算)
(2)小組交流。
學生分組交流匯報,教師總結:
(3)舉例說口訣,例如:“三八二十四”這句口訣是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因為有2~7乘法口訣的基礎,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熟悉的螃蟹素材,得出連加結果后呈現(xiàn)在數(shù)軸上,并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索編制出8的乘法口訣。再在小組內交流,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收集信息,學習情感也得到了升華。
(三)多種方法,熟記口訣
。1)讀口訣,找規(guī)律。
、偃帻R聲朗讀8的乘法口訣。
、谟米约合矚g的方法讀一讀,想一想每句口訣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
、壑该晨谠E。請記得好的同學介紹自己記憶的小竅門,其他同學可以借鑒他的方法,再來記一記。
④討論:覺得哪一句比較難記?
預設:想某句口訣學生可能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根據(jù)8的連加去想;
方法二:根據(jù)學生記住的口訣適當?shù)募樱ɑ驕p)一個或幾個8的辦法去想,
⑤根據(jù)一句口訣我們可以想到幾個乘法算式?(兩個)
。2)對口令,記口訣。
、儆螒颍阂粋同學說口訣的上半句,另一個同學接下半句。
、谛〗Y:8的乘法口訣句數(shù)多,積的數(shù)目較大,記憶有難度。所以我們要先記住一些容易記住的口訣,再根據(jù)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來記憶其他口訣。大家不僅要能按順序背口訣,還要能打亂順序背口訣。只有熟記口訣,才能更好地應用口訣。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是對8的乘法口訣的記憶,由于前面已經學過了2~7的乘法口訣,所以教師相信學生有自己記憶口訣的方法,放手讓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對于記憶有困難的孩子,幫助其尋找規(guī)律,借鑒經驗,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
(四)總結全課,暢談收獲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篇三:《用乘法的意義解決問題》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乘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有關求總價是多少的實際問題,初步滲透“單價×數(shù)量=總價”這一數(shù)量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初步培養(yǎng)學生從具體情境中發(fā)現(xiàn)信息,提出問題并根據(jù)問題篩選有用信息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目標分析】學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習了2~8的乘法口訣,并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經歷將現(xiàn)實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應用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根據(jù)乘法的意義解決求總價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能根據(jù)問題選擇有價值的信息,正確解決問題。
三、教具準備
情境圖,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情境導入。
教師:老師要給同學們頒發(fā)獎品。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好多卡通橡皮。
(1)課件演示:
。2)說一說:一共有多少塊橡皮?該怎樣列式呢?
。3)想一想:這里求一共多少塊橡皮,就是求幾個幾相加呢?(5個4相加)
2.揭示課題。
求幾個幾相加,我們可以用乘法計算。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用乘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復習舊知,讓學生根據(jù)乘法的意義列出乘法的算式;通過追問幾個幾相加使學生理解乘法計算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收集信息,明確問題。
。1)學生看圖,交流信息。(課件呈現(xiàn)主題圖)
(2)說說每種文具的價錢,如:一盒鉛筆3元,一塊橡皮2元,一個文具盒8元,一本日記本4元。
。3)說說所求的問題:買3個文具盒,一共多少錢?
2.根據(jù)問題,選擇信息。
學生明確:要求買文具盒的總錢數(shù),必須選取什么信息?(一個文具盒的價錢)
3.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畫一畫:教師先在黑板上畫一個文具盒標上8元,然后由每組學生用畫圖的形式表示題目中的已知信息和問題。如:
(2)說一說:一個文具盒8元,求3個文具盒的總錢數(shù),就是求幾個幾元呢?(3個8元)
(3)算一算:如果有學生列加法算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乘法的意義列出乘法算式并解答,并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
8×3=24(元)
口答:一共24元。
(4)練一練:如果想買5個這樣的文具盒要多少錢呢?6個呢?7個呢?小組內算一算。
。5)議一議: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6)小結方法:求買文具盒的總錢數(shù),可以用1個文具盒的價錢乘買的個數(shù)來計算。
【設計意圖】在學生獲得信息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懂得根據(jù)問題選擇有效信息。通過畫一畫、說一說、算一算懂得解決文具盒總錢數(shù)的問題用乘法計算的道理;通過練一練和議一議,發(fā)現(xiàn)1個文具盒的價錢不變,買的文具盒個數(shù)不同,總錢數(shù)也不一樣,從而順利地總結出用乘法求買文具盒總錢數(shù)的方法。
(三)分層練習,運用方法
1.基礎練習。
。1)完成教材第78頁“想一想”。
買7塊橡皮,一共多少元?
學生獨立解決,而后匯報交流想法和解法。
。2)再次看情境圖,自由提問,獨立解答。
要求: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如:6本日記本多少元?
①交流提出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
、谝龑W生進一步歸納出求購買物品總錢數(shù)的方法:可以用物品的單價乘買的數(shù)量。
。3)練習十九第3題。
一套《童話故事》共有8本,每本7元。小亮買一套,要多少元?
學生列式前可以先畫一畫,再說一說是求幾個幾相加,然后獨立解答。
2.提升訓練。
練習十九第5題。
小紅和爸爸、媽媽、爺爺和奶奶一起到平安公園游玩,門票價錢:成人8元/人,兒童4元/人。門票一共要花多少錢?
引導學生挖掘隱含信息,同時理解“成人8元/人,兒童4元/人”的意思。
【設計意圖】本課練習設計了兩個層次,基礎練習注重方法的鞏固和總結,進一步明確數(shù)量關系;提升訓練乘加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需要學生能解讀隱含信息,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全課,暢談收獲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還有什么問題嗎?
篇四:《簡單的排列》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在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中了解并發(fā)現(xiàn)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shù)的基本思路和解決方法,培養(yǎng)學生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體會排列的思想方法。
。ǘ┻^程與方法
在發(fā)現(xiàn)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shù)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當?shù)剡M行數(shù)學表達的能力。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目標解析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究排列問題的解決方法,在操作探究中引導學生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在解法交流中體會解法多樣化,在鞏固提高中體會到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幫助學生感悟數(shù)學思想。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最簡單事物的排列的過程,并掌握其解決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排列的思想方法。
四、教學準備
課件、數(shù)字卡片等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探究
1.猜一猜
一個密碼箱的密碼是由1、2兩個數(shù)字組成的兩位數(shù),猜一猜:密碼箱的密碼可能是多少?
2.做一做
。1)小組內動手操作,用數(shù)字卡片來擺一擺,然后小組內交流,重點交流:找出密碼的方法(交換數(shù)字的位置)。
。2)補充條件,找出密碼。
、傺a充條件:個位上的數(shù)字比十位上的數(shù)字大。
、诟鶕(jù)補充的條件,找出密碼,密碼箱的秘碼是12。
3.揭示課題
像上面找密碼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我們數(shù)學上的排列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簡單的排列。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找密碼”的活動中初步感知排列問題,初步掌握組數(shù)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拓展學生的思維。并放手讓學生動手擺卡片,既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又為新知的建構提供直觀的表象。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擺數(shù)游戲,初步感知
。1)呈現(xiàn)問題,引導探究。
、僬n件出示第97頁的例1。
用1、2和3組成兩位數(shù),每個兩位數(shù)的十位數(shù)和個位數(shù)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shù)?
、谛〗M內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2)動手操作,交流排法。
、賹W生動手擺卡片,嘗試解答,組內交流擺法。
、诶蠋熝惨晻r發(fā)現(xiàn):有的寫得多,有的寫得少呢?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證既不漏數(shù)、又不重復呢?
③學生再次交流擺法,尋找擺數(shù)時的規(guī)律。(擺數(shù)時要有序)
、軐W生匯報、交流擺法。
預設擺法如下:
方法一:調換位置法。
a.取卡片1和2,組成12和21。
b.取卡片1和3,組成13和31。
c.取卡片2和3,組成23和32。
方法二:固定十位法。
a.先固定十位上的數(shù)字為1,可以擺成12和13。
b.先固定十位上的數(shù)字為2,可以擺成21和23。
c.先固定十位上的數(shù)字為3,可以擺成31和32。
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實際就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來列舉的
方法三:固定個位法。
a.先固定個位上的數(shù)字為1,可以擺成21和31。
b.先固定個位上的數(shù)字為2,可以擺成12和32。
c.先固定個位上的數(shù)字為3,可以擺成13和23。
⑤小結:無論采用哪種方法,只要做到有序,組成的數(shù)都是幾個?
。3)評議方法,進行優(yōu)化。
你喜歡用哪種方法來解決呢?與同桌說說你喜歡的方法。
2.嘗試練習,鞏固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第97頁的“做一做”,先組內交流解決的方法。
。2)學生獨立完成涂色,然后小組內交流涂法。
。3)學生涂法展示,選擇有代表性的方法進行展示。
。4)小結:在涂色時一定要有序的涂,不能亂,這樣才能不漏、不重復。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過程,親身體會到在組數(shù)、涂色時,一定要做到有序,只有有序才會不遺漏、不重復的將所有的數(shù)全部列舉出來。同時在匯報與交流中體會到排列方法的多樣化和優(yōu)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
(三)應用拓展,深化方法
1.拍照片
教材第99頁練習二十四第1題。
(1)找3名學生到前面來演示,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強調:站位時要有序。
。2)學生獨立思考,然后組內交流站法。
。3)學生匯報站法,全班交流方法。
2.送書
教材第99頁練習二十四第2題
。1)找3名學生到前面來演示,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強調:送書時要有序。
。2)學生獨立思考,然后組內交流方法。
。3)學生匯報,全班交流方法。
3.穿衣服
教材第99頁練習二十四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然后組內交流方法。
(2)指定不同方法的學生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不同類型的排列問題,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排列問題的解決方法,感受有序思考的必要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四)總結延伸,暢談感受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在動手操作中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以后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應注意什么?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10-07
數(shù)學上冊教案02-07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9-28
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10-08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2-22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0-10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8-26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口訣教案10-07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各單元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