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模板(精選1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對外漢語漢字教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1
課型:
中級漢語綜合課
教材:
《新階梯—中級漢語教程.上》
教學對象:
歐美留學生,有一定漢語基礎
課題:第5課《春節(jié)漫話》
教學步驟與課時分工:
第1、2課時:教授12個生詞,課文1-5段,2個語法
教學目標:
1、本課共教授29個生詞,其中10個領會性,13個一般應用性,6個重點應用性,應用性生詞要求學生會活用。
2、3個語法點,要求學生掌握并能實際應用。
3、能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復述
教學重點:
1、重點生詞:特地,來歷,表達,允許,一般
2、課文重點:對課文的對話內(nèi)容進行敘述。
3、語法重點:“是…的”的幾種意義;“是”表強調(diào);“除…以外”格式
教學難點:
1、“除…以外”兩個意義的區(qū)分。
2、詞語“一般”,和量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來到中國也有一段時間了,對中國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們知不知道中國的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呢?同學回答“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重陽”現(xiàn)在離哪個節(jié)日最近?(引出春節(jié))習俗有哪些?春節(jié)習俗:包餃子、放鞭炮、貼春聯(lián)、拜年。好,今天咱們學的這篇課文就是跟春節(jié)有關的《春節(jié)漫話》
二、展示生詞:
漫話、除夕、嫂子、特地、團聚、擺、餃子、端、來歷、交替、年糕、表達
4個領會性詞語,領讀、釋義、組詞
8個應用性生詞,進一步分為重點、一般。
重點應用詞設計如下:
1、特地:(1)專為某件事(specially)
。2)老師設置情景:來到北京,你們聽說北京烤鴨很著名,就去了一趟全聚德!鸀榱顺员本┛绝,我特地去了一趟全聚德。
你們聽說孔子是中國的一位大思想家,還被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內(nèi),就去了一趟孔子的老家---山東曲阜!鸀榱烁嗟亓私饪鬃樱姨氐厝チ艘惶松綎|曲阜。
2、來歷:(1)人或事物的歷史或背景。
。2)例子:來歷不明,查清來歷,大家知道春節(jié)吃餃子的來歷嗎?
3、表達:(1)表示(思想、感情)
(2)例子:提高學生的漢語口頭表達能力
難以表達對你的感激之情
學會表達對父母的愛
讓同學們舉例,并一塊讀以上幾個例子。
一般應用詞匯:
1、擺:(情境一:老師拿一個花瓶,放在桌子上→花瓶被擺在桌子上
情境二:走進商場,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商品→商場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商品。
2、端:老師哪一個盤子,演示“端”的動作,然后讓學生模擬幾遍。
3、團聚:春節(jié)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問:你們寒假還回家和家人團聚嗎?
三、課文學習:
1、找同學念課文,分工:第一位同學,念第一段;第二位,第二段“除夕…團聚的”;第三位,剩余的第二段;第四位,第三段;第五位,四段;第六位,五段。另找三位同學,分角色對話,飾演:卡里,朋友,朋友的爸爸。
2、問題:(1)、卡里今年春節(jié)是在哪里過的?
。2)、除夕晚上他們吃的什么飯?
。3)、過春節(jié)吃餃子有什么來歷?
。4)、南方人吃年糕有什么含義?
四、語法學習:
1、“是…的”的幾種意義
(1)例句引出:①你是幾月來中國的.?同學回答→我是八月來中國的。
、谀闶窃趺磥碇袊?同學回答→我是坐飛機來中國的。
、勰闶窃谀膶W漢語的?同學回答→我是在北京語言大學學漢語的。
“是…的”表示強調(diào)意義,強調(diào)已發(fā)生動作的時間、方式、地點等。
。2)表示歸類:
我們是學漢語的。他父母是做教育工作的。
否定形式:
我不是學漢語的。他父母不是做教育工作的。
卡里不是在學校過的春節(jié),是在朋友家過的。
練習:用下列詞或詞組造“是…的”的句子。
一個人來中國 去年夏天開始學習漢語
坐公共汽車去老師家 騎自行車去學校
在那個郵局寄特快專遞 來中國以后認識他
這封信用鋼筆寫我教書她學醫(yī)
我在飯店吃飯 卡里從加拿大來
形式:給同學每人發(fā)一張卡片,以上內(nèi)容,并附上編號。抽到幾號讓幾號同學回答。提問完畢,讓同學互相交換,變成否定形式。最后有選擇性的讓同學讀例句。
2、“是”表強調(diào)
春節(jié)吃餃子有來歷→春節(jié)吃餃子是有來歷
這個商場里的東西很便宜→這個商場里的東西是很便宜
老師引導同學舉例(如:老師:她的衣服很漂亮。同學:她的衣服是很漂亮)練習:把是放在劃線部分的合適位置
。1)A:我們學過這個詞,你忘了嗎?
B:我們學過這個詞,可我真的忘了。
(2)A:你聽,他漢語說得多好!
B:他漢語說得好,像中國人一樣。
。3)A:這個商店的東西太貴了,咱們到另一家去看看吧?
B:這個商店的東西貴,咱們別在這里買了。
。4)A:那件事你做得不對,你應該向他道歉。
B:我不對,我已經(jīng)向他道歉了。
練習形式:找四組同學問答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2
根本任務:
教外國漢語學習者學會b,p,m,f四個聲母和a,o,兩個聲母以及正確朗讀聲調(diào)的能力。
教學內(nèi)容:
1、語音學習過程中以聽說為主。讓學習者多聽老師的發(fā)音,并在教學過程中介紹聲母、韻母的發(fā)音方法。
2、在學習聲母、韻母的發(fā)音后,逐漸展開聲調(diào)教學
教學重點:
1.學會b,p,m,f,四個聲母和a,o ,兩個韻母。
2.聲調(diào)
教學方法:
1. 用房屋、雨傘、半圓的形狀來引導學生學習課堂內(nèi)容。
2.運用模仿法,演示法(板書演示)和簡明的舌位圖等教識聲母、韻母和聲調(diào)。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老師: 右下半圓bbb
右上半圓ppp
兩扇大門mmm
傘柄朝上fff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
二、進入新課:
聲母、韻母學習
(一) 聲母 b p m f
b:雙唇、不送氣、清、塞音發(fā)音時雙唇緊閉,然后突然放開,軟弱的氣流沖破雙唇的阻礙,迸裂而出,爆發(fā)成聲。聲帶不顫動。
P:雙唇、送氣、清、塞音。發(fā)音時雙唇緊閉,蓄積氣流,然后突然放開,讓強氣流沖破雙唇的阻礙,迸裂而出,爆發(fā)成聲。聲帶不顫動。
m:雙唇、濁、鼻音。發(fā)音時雙唇緊閉,軟腭下垂,鼻腔暢通。氣流振動聲帶,從鼻腔通過形成鼻音;阻礙解除時,余氣沖破雙唇的阻礙,發(fā)出輕微的塞音。
f:唇齒、清、擦音。發(fā)音時上門齒輕輕接觸下唇,軟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聲帶不顫動,氣流從齒縫間擠出,摩擦成聲。
(二)韻母 a o
a:舌面、央、低、不圓唇元音。發(fā)音時聲帶顫動,口形自然張大,可見上下齒,舌面中部(偏后隆起),舌位在單韻母中最低。
o:舌面、后、半高、圓唇元音。發(fā)音時聲帶顫動,開口度比a小,上齒或可見齒尖,下齒看不見。兩唇收斂,略呈圓形,舌向后縮,舌面后部隆起,舌位比a高。
a o
b → ba bo
p → pa po
m → ma mo
f → fa fo
板書演示b﹢a →ba p ﹢a → pa
老師先領讀,引導學生自己組合,并指定2—3名學生上前演示書寫和讀音.
二.聲調(diào)
a a a a
o o o o
領讀2遍,學生練習后,指定學生讀
三.輕聲
ma ma ba ba
例:ma ﹢ ma → ma ma
三、練習鞏固:
1,兩位同學一組一起練習:
(1)請你們小組共同復習今天所學拼音,并練習輕聲
ma ma ba ba
(2)聲調(diào)練習
ma ma ma ma
fa fa fa fa
pa pa pa pa
ba ba ba ba
四、布置作業(yè):練習所學的幾個發(fā)音,抄寫字母各十遍。
教學難點:
一、聲母和韻母
1、讓學生能分清送氣與不送氣聲母的區(qū)別,將一張紙放在嘴前,通過觀察紙的狀態(tài)來判斷送氣與不送氣。
2、糾正唇齒音中可能出現(xiàn)的`發(fā)音時上齒不接觸下唇或者發(fā)唇齒音f時,由于動作太小太快而產(chǎn)生的發(fā)音不清晰的問題。
3、發(fā)m音時,可能因為學習者的鼻音較重而導致發(fā)錯和發(fā)音不清晰,可以先讓學習者先發(fā)o音再過渡到m音,或者通過觀察學習者的唇形圓展來糾正。
二、聲調(diào)
1、上聲是四聲中最難的一個聲調(diào)。
舉例:某天一個外國漢語學習者去飯館吃東西,他很認真地望著招呼他的女服務員,并認真
地問到:“小姐,水餃多少一碗?”女服務員一聽,罵了一聲:“流氓”。在學習上聲時可以通過先發(fā)去聲再發(fā)陽平在練習和學會發(fā)上聲,舉例:先發(fā)ma,再發(fā)ma來慢慢過渡到上聲。
2、外國學習者在學習聲調(diào)的發(fā)音時往往帶點洋腔洋調(diào),而且在學習升調(diào)(二聲)和降調(diào)(四聲)時,也會因為升得不急和降得不夠而發(fā)音不準,通過老師一對一糾正和學習者課后多聯(lián)系來改正。
教學總結:
總結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修改教案,以便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進行教學活動。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3
一、 教學對象
初級上漢語學習者(美國大學一年級),學完了漢語拼音和發(fā)音規(guī)律開始接觸漢字,在學習“女”字前已經(jīng)學習了20個左右的簡單漢字,例如“山、石、水、上、下”等。并且學習了一些基本的筆畫。
二、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女”字認識新的筆畫——撇點,并且能夠通過“女”字拓展出“媽”“好”“奶”“妹”“姐”幾個字。(此處不要求會寫,只要求識讀即可)
三、 教學重難點
1.認識筆畫“撇點”(重點)
2.“女”字的筆順教學(重、難點)
3.拓展出女字旁的字(提到即可)
四、 教學理念
開始接觸漢語的的學生學習漢字主要是讓他們先了解漢字的基本筆畫和結構并且能夠模仿老師和書本上的字形寫下來。所以,在學習“女”字等基本獨體字時,著重于筆畫和筆順的教學,而且要反復操練使得學生記住。至于組詞拓展方面只要點到即可,如果要拓展一定要和之前學習過的漢字進行組合,或者生活中最常用的漢字。
五、 教學過程
1.導入
提問導入:師:同學們,你們看屏幕上出現(xiàn)的這些明星是誰呢?(Who are these stars?)
生:說出一些認識的明星的名字。
師:他們是男的還是女的?
(Are they man or woman?)
生:女的。(woman)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新的漢字“女”。
2.漢字溯源
展示第二張PPT
師:同學們看圖片中出現(xiàn)的這個陶俑的姿勢,在中國古代女人在家盤膝而坐,織布做衣?lián)狃B(yǎng)子女,男子在外耕田,所以“女”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個跪著的女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男女越來越平等。女人也當家做主站起來了——你們看現(xiàn)在的漢字“女”像不像一個正在走路的女人。
3.筆畫教學
師:我們在已經(jīng)前面認識了筆畫“橫”和“撇”還有“點”,我請一個同學上來寫一下這幾個筆畫好嗎?
(同學在黑板上寫出筆畫)
師:同學們對比一下黑板上的筆畫和老師屏幕上女字的筆畫,大家覺得有哪一個筆畫是沒有出現(xiàn)的呢?
生:第一個
師:好,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新的筆畫“撇點”,大家是不是覺得看起來有點眼熟呢?
生:是撇和點的`組合。
師:撇點就是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的“撇”和“點”的組合筆畫。老師在黑板上先寫一遍(寫的同時念出口訣:撇點張開,折處不頓,點畫要長 ),請同學們伸出你寫字的手跟老師一起比劃。
(帶著同學伸手操練三遍)
4.筆順教學
師:學完了新的筆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女字怎么寫。
展示女字的筆順
帶領同學用手筆畫操練(先寫撇點在寫撇,最后一橫長又長)
5.結構教學
展示田字格里的女字,告訴學生女字要寫在田字格的中間。
6.組詞練習
女——女人、女子
7.組字練習
展示一個全家福
問同學:同學們看這張照片里面有哪些是女的呢?
學生回答
寫出:媽、姐、妹、奶
8.結束
同學們,我們的女字已經(jīng)學完了,F(xiàn)在我想提問幾個同學。
1.女字的第一個筆畫是什么?
2.女字寫在田字格的那里?請同學上臺把女字貼到田字格中。
3.我們今天提到了女字旁的那些字?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通過字詞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字詞的用法,并會用重點詞造句。
二、教學內(nèi)容:
1.“天氣/冷、熱/晴、陰/雨、雪、風/下雨、 下雪、刮風” 等這
幾個生字詞。
2.“很”、“不”、“比”副詞的基本用法。
三、教學難點:
“比”的用法。
四、教學重點:
天氣相關詞的.理解與應用。
五、教學對象:
漢語初級的留學生。
六、教學時間:
2個課時。
七、教學方法:
1.聽說法;
2.詞匯教學:翻譯法、情景法、比較法;
3.語音教學:手勢模擬;
4.語法教學: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歸納法;
八、教課方式:
以漢語為主,英語為輔。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1、導入:提問導入新課。你冷嗎?Are you cold?
同學們,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漢語課堂。今天我們要學習一些新漢字,它們都和天氣有關。 Ok,guys, welcome to our Chinese class! Today, we will learn some new Chinese characters. They are all related to weather.
2、生字詞:天氣//冷、熱//晴、陰//雨、雪、風//下雨、下雪、刮風。
帶讀、開火車讀、個別糾正
3、重點講解并演示這幾個漢字,并讓他們跟讀,以便糾正發(fā)音。
、佟疤鞖狻。 Weather。noun今天天氣怎么樣?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凇袄洹帷。Cold、hot。今天天氣很好,不冷不熱。(It is not too cold or too hot. ) (用肢體動作表示人對冷熱的表現(xiàn)) 今天很冷/熱。
、邸扒、陰” Sunny、cloudy。adjective 今天有雨/有雪。
④“雨、雪、風” rain、snow、wind。描述
⑤“下雨、下雪、刮風” 今天下雨/下雪/刮風。
、迣W完生詞后再領讀,個別糾正。
、咦尨蠹矣蒙纤鶎W生詞進行造句。
⑧總結。
第二課時:以練習為主。
1、復習新詞。
2、很。Very。今天很冷。ps:常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高(A high degree)。
3、不。Not。 今天不冷。ps:常用在形容詞前,表示否定。
4、比。Than。今天比昨天冷。北京比xx冷。A比B冷。
5、總結。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基本的學習用品的名稱。
2.學會問別人物體的名稱。
二、教學重點
1.生詞:這,那,手機,鉛筆,嗎,字典,不,這些,那些,書,也,漢語。
2.語法:句型:這是...... 那是...... 這些是...... 那些是......
三、教學方法
1.運用翻譯法,講解詞語。
2.創(chuàng)設多種語言情景,以及實物,讓學生進行反復操練。
四、教學環(huán)節(jié)(共50分鐘)
(一)組織教學(2分鐘)
提問學生:你的'書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話題——學習用品。
(二)復習舊課(3分鐘)
他是......
(三)學習新課
認讀,教讀,說漢語,要求學生翻譯為泰語。
這是什么? 那是什么? 這些是什么? 那些是什么?
練習朗讀課文。分組朗讀,單個人指讀。擊鼓傳花朗讀。
(四)本課小結(3分鐘)
詢問學生今天學習了什么。和學生一起復述。
(五)布置作業(yè)(2分鐘)
課后生詞找到拼音,并抄寫一遍。
課后總結:學生學起來比較簡單,但是記憶以及應用還是有問題。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圖畫有趣的漢字的形式來表現(xiàn)漢字。
2、鼓勵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多思考有趣的漢字。
3、欣賞并了解我們中國的'古代的象形文字有趣的漢字。
教學重難點:
1、是否掌握了一些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字規(guī)律。
2、是否能在制作方法上有創(chuàng)新。有趣的漢字
3、是否對造型進行大膽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師: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玩一個連線游戲。在黑板上有兩種漢字,一種是我國古代發(fā)現(xiàn)最早的漢字——甲骨文,一種是我們現(xiàn)代的簡體漢字,你們能找出相同的字嗎?將它們進行連線。
2、指名學生到黑板前進行連線。
3、師:我國早期的漢字多以形似為主,一個字就像一幅小孩畫的畫,雖然有的很復雜難寫,但是以我們現(xiàn)在的欣賞角度來說卻很有趣。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漢字》
4、板書課題
二、新授
1、看書P16的中國畫《農(nóng)家樂》,提出問題:在這幅作品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字?
指名學生回答
2、欣賞書中學生作品,說一說你最喜歡的作品,為什么?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師:將漢字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是不是很有趣呢?看到這些有趣的作品,老師也想畫一幅了。
我想畫一個傍晚一位漁夫在海面上打魚的情景,你們覺得可以把哪些漢字畫在畫面里?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7
活動目標:
1、正確認讀:日、月、水、火、山、木、人、口,正確發(fā)出卷舌音:山(shn)、水(shui)。
2、通過對照閱讀圖文的形式,初步了解文字的起源。
3、在游戲中產(chǎn)生對識字活動的興趣,增強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性。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鉛筆人手一只,實物投影儀。
2、各種報紙每人一張。
3、小黑板兩塊、紅色粉筆兩只。
4、已認識的字卡若干張,如:大、小、高、矮、笑、哭、前、后,小貓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貓捉老鼠》,復習、鞏固已經(jīng)認識過的漢字寶寶
1、(老師戴上貓的頭飾)師:看,老師變成什么了?(小貓)現(xiàn)在,小貓我又要來捉老鼠了,你們會被我捉到嗎?(不會)這么自信?那我們開始游戲吧!
2、游戲方法:老師轉身背對幼兒學貓叫三聲后再轉身舉起一張字卡,幼兒必須立刻說出字卡的名字并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做錯者即會被貓捉住。 例如:“大”——幼兒兩腳分開,兩手側平舉。 “高”——幼兒踮腳兩手高舉。 “笑”——幼兒擺出各種表示笑的樣子。 “哭”——幼兒小聲地哭泣,如果聲音過大,被貓聽到也會捉住。
二、引導幼兒了解漢字的變化和發(fā)展。
1、師:剛才我們做了好玩的游戲,你們開心嗎?(開心)今天,有許多別的.字寶寶也想來跟我們一起玩,大家拍手歡迎它們出來。
2、師:這些字寶寶呀,它們還很害羞呢,躲在一幅幅圖畫里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幅圖畫。
3、(展示實物投影儀上的幼兒用書)師:看,這是什么圖畫?(太陽)咦!太陽里面會藏著一個什么字寶寶呢?(幼兒自由猜想)
4、揭開太陽圖下面的一張“象形字”:大家看好了,太陽開始慢慢地變了,變成什么樣子了?太陽又要慢慢地變了,看好,現(xiàn)在它變成什么樣子了?
5、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太陽的三種變化,教師簡單介紹“象形字”的由來與“現(xiàn)代漢字”的產(chǎn)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不會寫字,如果要告訴別人一些事情,就會用畫畫的形式,時間長了,他們就發(fā)明了像“日”這樣的象形字。而現(xiàn)在的人呢,越來越聰明,把字寫得既端正又漂亮,就成了現(xiàn)在的漢字寶寶。
6、幼兒依次觀察“月、水、火”的象形字由來與變化,進一步感知、了解文字的起源。
三、鼓勵幼兒自己閱讀圖書,根據(jù)圖畫和象形字的提示,認讀現(xiàn)代漢字,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及對文字的敏感性。
師:小朋友的小椅子下面都有一本書,上面還有許多這樣從圖畫變來的字寶寶呢,請你們仔細地來看一看、說一說。
四、嘗試認讀漢字
1、教師逐一出示字卡,請幼兒認讀,然后帶領全體幼兒一起讀兩遍,并把字寶寶放在黑板上。
2、多種方式幫助幼兒認讀:
。1)教師讀字音,幼兒舉字。
(2)幼兒扮演小老師。
。3)教師舉字,幼兒讀字音。
。4)打亂次序進行閱讀。注意糾正幼兒不正確地發(fā)音。
3、引導幼兒理解詞義,如“日”就是太陽、“口”就是嘴巴。
五、操作活動
“尋找報紙上的字寶寶”。 幼兒每人一張小報紙,一支鉛筆,鼓勵幼兒在報紙上尋找今天認識的象形字,并用鉛筆把字圈出來,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六、開展組詞游戲
幫助幼兒正確理解和運用漢字。 例如:“月”可以組成“月亮、月餅、月光”等等;“水”可以組成“河水、喝水、開水、自來水、水滴”等等。對積極大膽參與組詞游戲的小朋友給予表揚和肯定。
七、親子游戲:
誰的紅星多。 方法:幼兒分成兩大組,準備兩塊小黑板,請兩位家長朋友配合,通過老師舉字卡、幼兒讀字的活動方式,組織幼兒開展競賽活動。凡是回答正確地一方,其家長就可以在黑板上畫上一顆紅星;如若回答不出來,就不得紅星。最后,評出紅星多的一方為勝利者,大家鼓掌祝賀。
八、幼兒操作活動:
描畫漢字。 引導幼兒正確使用鉛筆在田字格里進行描畫漢字的練習。教師巡回觀察并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備注:如果活動過程太長,可以把最后一個活動安排在區(qū)域活動中去完成,教師視具體情況而定。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8
預習:
、僬J真閱讀《專題 漢字》中的兩篇文章;
、跍蕚湟恍⿻ㄗ髌罚⒛軓臐h字的形美角度來欣賞這些書法作品;
、刍丶遗c父母一起探討自己名字的意義,并試著給自己取個字或筆名;
、苷乙恍⿻庾,并能從字形、字意兩方面來說明這個字。
教學目標:
從音、形、意三個角度來欣賞漢字的美,并能創(chuàng)造美。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放歌曲《中國娃》。
一、導入:
“最愛說的說永遠是中國話,字正腔圓落地有聲說話最算話,最愛寫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圓、落地有聲,這是漢字的聲音美;漢字的方方正正、橫平豎直是它的字形美;漢字還有區(qū)別于其它文字的顯著特征:表意。魯迅先生曾說過漢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漢字,感受它的美。
二、聽
《七律 長征》大家一定很熟悉了,下面讓我們再次重溫這首充滿樂觀主義精神的詩歌。
學生比較《七律 長征》與《聲聲慢》的音美。
、俾牎镀呗 長征》、《聲聲慢》的音頻。
、诒容^兩首詩詞音美。提示:從聲調(diào)方面來講。
三、看
1、學生展示書法作品,從筆畫,字形美的角度說說欣賞書法藝術。
2、①獨體字的形象美: 日、月、山(板書: )
一輪圓圓的紅日描畫出太陽圓圈的形狀,如鉤的新月與太陽的形狀區(qū)別開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山。簡單的幾筆勾畫,萬物形態(tài)盡現(xiàn)。
②合體字的平衡美:舊、旦、亙
、蹪h字組合的`藝術美:
圖案美;漢字組合的藝術美。
3、小結:漢字的字形講究的是方方正正、四平八穩(wěn),無論是獨體字的寫實的字形美,還是合體字的平衡美,又或是經(jīng)過藝術加工以后呈現(xiàn)的藝術美,都讓我們感到是美的享受。確實如魯迅先生所說:“形美以感目。”(回到第二張幻燈)
我們用耳朵欣賞了漢字的音美,用眼睛鑒賞了漢字的形美,下面就請用我們的心來感受漢字的意美。簡潔的明字,有怎樣的意美呢?
四、感
1、只字說意美
① 講解“明”字的象形構造,并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由形美引發(fā)出怎
樣的意美。
。ɑ脽簦阂惠喫苹鸬募t日,一彎皎潔的月,交相輝映,為人們驅走夜的恐慌,帶來無限的光明與希望。)
②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述“旦”字的意美。
2、小組交流:
、賹W生交流自己尋找到的會意字的資料;
、诮涣鞒墒斓男〗M,可以先把會意字寫在黑板上,最好可以畫出這個會意字的象形字或金文或篆文。
3、你來品一字
“東風欲染枝頭綠,卻惹杏花一點紅。”
你認為詩句中哪個字用得好,用得妙?
4、名字中的漢字意美
①蘇軾,字子瞻。名與字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與意義。
②學生用優(yōu)美的語言說出自己名字的意義。
五、寫
運用本課所學,依據(jù)你的名字為自己取個字。
要求:讀來上口,聽來悅耳,又有意境美。
。ㄌ崾荆夯蚺c名字同義,或近義,或反義,或雙關,或拆字……)
六、總結:
漢字的音、形、意皆具獨特魅力,足以讓每個接近她的人心曠神怡、渾然忘我。漢字之美,還美在她只對真正愛她、懂她的人撩開自己神秘的面紗,希望大家都能夠沉醉在漢字的海洋里不知歸路。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9
教學目標
1.能了解一些關于漢字歷史和現(xiàn)狀的知識,增強對漢字的自豪感,樹立規(guī)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
2.能圍繞漢字歷史、漢字書法或其他感興趣的與漢字有關的內(nèi)容收集資料,或者能調(diào)查學校、社會用字不規(guī)范的情況,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教學重點
能了解一些關于漢字歷史和現(xiàn)狀的知識,增強對漢字的自豪感,樹立規(guī)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
教學難點
能圍繞漢字歷史、漢字書法或其他感興趣的與漢字有關的內(nèi)容收集資料,或者能調(diào)查學校、社會用字不規(guī)范的情況,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談話激趣: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我們每天都在學習和使用漢字,應該增進對漢字的了解,為漢字的規(guī)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活動建議”中選擇一項內(nèi)容開展活動,寫一份簡單的研究報告。
二、明確活動任務,選擇研究內(nèi)容
1.閱讀“活動建議”,看看可以研究哪些問題。
2.你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你還想搜集哪方面的資料
3.學生按選定的研究內(nèi)容自由組成學習小組,討論確定研究專題和研究具體目標。組內(nèi)明確分工,組織協(xié)調(diào)。
(1)圍繞漢字歷史、漢字書法或其他感興趣的與漢字有關的內(nèi)容,開展簡單的研究。
(2)調(diào)查同學的作業(yè)本、街頭招牌、書籍報刊等,圍繞生活中用字不規(guī)范的情況,開展簡單的研究,試著寫一份簡單的研究報告。
4.參考“閱讀材料”,打開活動思路。
(1)學生閱讀教材第48~52頁的“閱讀材料”,邊讀邊思考:材料介紹了漢字哪些方面的歷史通過什么方式呈現(xiàn)了漢字書法藝術為什么要調(diào)查用字不規(guī)范的情況研究報告應該怎么寫
(2)學生交流:讀完這些材料后,你所感興趣的問題是什么
5.教師提示活動內(nèi)容:本次活動可選擇的內(nèi)容很多,可以就之前“漢字真有趣”活動中感興趣的內(nèi)容、不明白的問題繼續(xù)開展研究,如形聲字的.演變過程、字謎的由來等;也可以結合這一部分的“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確定研究內(nèi)容,如研究某一種字體的特點或漢字書法的歷史等;還可以調(diào)查學校、社會用字不規(guī)范的情況,查找同學的作業(yè)本、學校的公告欄及街頭招牌中用字不規(guī)范的地方。
6.學生小組討論,確定活動內(nèi)容。
三、學習開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制訂活動計劃
1.學生根據(jù)研究內(nèi)容自由結組,教師相機協(xié)調(diào)每組人數(shù)。
2.教師指導學確本次活動的和方法。
(1)學習《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
、賹W生自主閱讀并思考:這份研究報告包含哪些內(nèi)容可以從哪些方面開展研究活動
、趯W生討論,派代表匯報。(出示課件1)
課件
這份研究報告包括“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資料整理”和“研究結論”等內(nèi)容?梢詮摹把芯繂栴}”“研究方法”“整理資料”“形成結論”四個方面開展研究活動。
、劢處熜〗Y:結合《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我們大致了解了開展本次活動的基本步驟--首先要確定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其次要根據(jù)研究的問題搜集資料或作調(diào)查,再次要對搜集到的資料或調(diào)查到的情況進行整理、分析,最后要形成關于這個問題的結論。(板書:發(fā)現(xiàn)問題--搜集資料--整理、分析資料--形成結論)
(2)教師提示:研究結論應在認真分析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形成,不能有想象和夸張的成分。
3.引導學生制訂活動計劃。(出示課件2)
課件2
(1)學生結合上節(jié)課活動的經(jīng)驗和各組的活動內(nèi)容制訂活動計劃,商討確定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內(nèi)容、活動過程、參與人員及分工等。
(2)引導學生想好活動過程中操作的細節(jié)。例如,調(diào)查同學作業(yè)本上用字不規(guī)范的情況之前,要想好調(diào)查哪些人、哪些學科的作業(yè)本,作業(yè)本上的哪些字屬于不規(guī)范字,調(diào)查的結果可以怎樣記錄下來,遇到同學不同意調(diào)查的情況可以如何應對等。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jié)課活動的過程,不僅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本次學習活動的開展,還有助于學生掌握綜合性學習的方法和經(jīng)驗。
四、各小組展開搜集、調(diào)查
1.研究活動例進行指導。(出示課件3)
課件
(1)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活動學到的搜集資料的方法。
(2)教師引導,打開思路:漢字歷史和漢字書法包含的內(nèi)容很多,可以選擇一個方面搜集資料;選擇好搜集資料的方向后,可以從權威的網(wǎng)站和專業(yè)的書刊中查找有關內(nèi)容。
(3)小組圍繞研究主題搜集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讓學生鞏固搜集資料的方法。
2.以調(diào)查社會活動為例進行指導。(主要活動方式為實踐調(diào)查)(出示課件4)
課件4
(1)教師給出不規(guī)范用字的范例,讓學生明確哪些屬于不規(guī)范用字。
(2)了解調(diào)查的具體環(huán)境,安排好時間、路線,確定好記錄方式。
(3)引導學生注意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4)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做好相應的預案,避免發(fā)生事故。學生可以結伴開展調(diào)查,或者在教師、家長的陪同下進行調(diào)查。
五、整理研究或調(diào)查成果
1.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搜集或調(diào)查到的情況。
2.學生按照研究報告的框架,整理搜集到的資料和調(diào)查到的情況
3.(1)整理資料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出示課件5)
課件5
、僖⒁夂Y選。對于內(nèi)容上有沖突的資料,要以專業(yè)書籍或正規(guī)網(wǎng)站為準。
、谝⒁鈿w類。對于同一類型的資料,根據(jù)需要進行歸類,如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問題的幾個不同方面等。
、鬯鸭馁Y料不夠豐富,調(diào)查的情況過于課件5
簡單的,要進一步搜集資料或展開調(diào)查,為寫研究報告作準備。
(2)學生根據(jù)提示整理資料。
設計意圖:按照撰寫研究報告的思路指導學生整理資料,在梳理內(nèi)容的同時滲透研究報告的寫法。
六、撰寫研究報告
1.結合《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討論研究報告的內(nèi)容和呈現(xiàn)方式。(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出示課件6)
課件6
(1)研究報告的內(nèi)容:研究報告反映的是學生開展研究活動的全部過程,包括“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資料整理”和“研究結論”四個方面。
(2)研究報告的呈現(xiàn)方式:
、傺芯繄蟾嬖诹_列方法、結論時,可以梳理出若干個點,也可以根據(jù)需要插入表格、圖示,令讀者一目了然;
、谘芯繄蟾娴恼Z言有點像說明文,最后的結論和開始提出的問題要相互呼應;
③研究報告的四部分中,“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研究結論”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資料整理”部分不一定每篇研究報告都有,可視情況而定。
設計意圖:把《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當作范文,能幫助學生快速了解并掌握這一類研究報告的寫法。
2.明確研究報告各個部分的寫作要求。(出示課件7)
課件7
(1)第一部分“問題的提出”,要描述清楚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以及研究這個問題的目的、意義等。
(2)第二部分“研究方法”,描述自己研究過程中用到的主要方法。
課件7
(3)第三部分“資料整理”,要把自己經(jīng)過篩選、梳理后的資料恰當?shù)爻尸F(xiàn)出來。
(4)第四部分“研究結論”,要描述清楚自已經(jīng)過分析后得出的結論。
3.學生根據(jù)小組搜集到的資料或調(diào)查的情況,撰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七、展示交流,總結評價
1.展示交流、總結評價。
(1)學生討論交流展示研究報告的形式。
學生1:可以布置一個展覽,展出研究報告,以及重要的文獻資料、調(diào)查記錄,或者活動時期的一些照片。
學生2:舉辦一場匯報會,小組或個人就某一問題研究的結論進行匯報。
(2)學生確定展示形式,先在小組內(nèi)展示交流自己的研究報告,然后全班交流。聽眾可以對展示的內(nèi)容作補充或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展示者注意及時解答聽眾的疑問。
(3)展示完成后,學生從研究報告的內(nèi)容、格式、語言等方面開展自評、互評,并繼續(xù)完善研究報告,推選出優(yōu)秀的研究報告張貼在班級宣傳欄。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展示,能增強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習其他同學研究報告的寫法。
2.總結、評價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
(1)學生回顧這一單元開展活動的過程,交流自己的收獲。
(2)教師小結:這一段時間,大家圍繞漢字開展了綜合性學習活動,不僅對漢字的文化和歷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增進了對漢字的情感,還實踐運用了搜集資料的方法,樹立了認真、規(guī)范書寫漢字的意識,并且學會了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3)在班級內(nèi)評選“優(yōu)秀信息員”“優(yōu)秀研究員”“互助好搭檔”等,激勵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某一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
課后反思
在教學中,教師抓住學生好動的特點,把活動和學習結合起來,讓活動成為學習的過程。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喜愛的各種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漢字的神奇和有趣,增強學生對漢字的了解。
板書設計
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
我愛你,漢字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10
教材分析:
《我愛你,漢字》是第五組綜合性學習第二板塊的內(nèi)容,編排方式完全改變了以往教材的編法,突破了以課文為主體的單元結構,改為圍繞專題,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第二板塊主要是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進行社會調(diào)查等活動,加深對漢字的了解和熱愛,并為純潔祖國語言文字而出力。教材分別提供了較多的必讀材料,提出一些閱讀要求、活動的建議,供師生選用或參考,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并能夠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大語文觀,體現(xiàn)了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思想。
教學目標:
1、通過社會用字調(diào)查,增強學生規(guī)范用字的意識,努力為純潔祖國語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書法作品的欣賞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3、在活動中,學會制定計劃,并能統(tǒng)籌安排落實計劃的實施;學會撰寫調(diào)查報告。
4、學會14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我愛你,漢字》,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以及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難點:學會制定計劃,并能統(tǒng)籌安排落實計劃的實施;學會撰寫調(diào)查報告。
教具準備:
1、課前搜集和了解有關漢字的知識,欣賞名家的書法作品。
2、課件
主備設計
個人備課
第一課時:制定計劃,開展研究
一、走進漢字
導語:漢字不光神奇、有趣,還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有人說,漢字堪稱中國的第五大文明。她每一個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記載著我們民族的物質(zhì)和精神的歷史,她蘊涵著中華民族獨特審美性格的精靈,不是僵硬的無生命符號。漢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氣味。讓我們繼續(xù)走進漢字,研究漢字,走進漢字的繽紛世界吧!
出示學習目標:
1、讀閱讀材料,自選研究內(nèi)容。
2、在小組內(nèi)討論制定活動計劃。
二、制定計劃
1、讀教材中的活動建議,看看可以研究哪些問題。
。私鉂h字的歷史、搜集古今中外因為寫錯漢字或讀錯漢字而發(fā)生的笑話、
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會用字調(diào)查、搜集書法作品,學會欣賞作品。)
2、設疑。
你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你還想查閱哪些方面的資料?
3、學生按共同研究的內(nèi)容自愿組合成學習小組、討論確定研究專題和研究具體目標。小組內(nèi)明確分工,組織協(xié)調(diào)。(課件出示)
。1)了解漢字歷史:搜集資料了解漢字的演變,繪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話或趣事。
。2)調(diào)查社會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園、同學的作業(yè)本等尋找、拍攝,學會分析問題、學習撰寫調(diào)查報告。
(3)搜集書法作品:報刊雜志、字帖尋找名家或優(yōu)秀書法作品,尋找伙伴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
4、完成小組活動計劃的制定。例如(課件出示):
小組活動計劃
組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內(nèi)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學閱讀資料。(漢字的演變、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一點值萬金、街頭錯別字、贊漢字、書法作品欣賞、我愛你,漢字)
6、小組開展研究:
。▽W習方式:觀察了解、請教師長、上網(wǎng)搜索、查閱資料、互相交流、社會調(diào)查等等)
三、課堂達標
各個小組的活動計劃進行展示、評議。
第二、三課時:活動展示
出示學習目標:
1、從漢字的演變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2、學寫調(diào)查報告
3、有感情地朗讀閱讀材料——《我愛你,漢字》。
一、漢字歷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中國最早的漢字是什么?
2、說一說:甲骨文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聽我來介紹。
3、看一看:漢字的發(fā)展歷史,你知道多少?各種字體大約是在什么時候產(chǎn)生的?
。坠俏氖且笊虝r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鐘鼎文,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時的一種文字,小篆是秦代實行書同文政策時頒行的統(tǒng)一字體;隸書產(chǎn)生于秦代,盛行于漢代;楷書又名真書、正書,產(chǎn)生于漢末,盛于魏、晉、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書和草書、行書也一直沿用到今天。)從這演變過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囊陨霞坠俏、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七種漢字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漢字字形的總變化是由繁到簡,每一種新字的出現(xiàn),都改變著前一種字形難寫、難記的特點;同時,漢字不斷趨于定型化、規(guī)范化。漢字的發(fā)展是逐步從象形走向符號化,從筆畫較多走向筆畫簡單,使書寫更加快速便捷)
4、故事串
、僖粋漢字記載一段歷史。通過一個個漢字,我們能夠看到祖先是怎樣生活的,這種生活又是怎樣變化的,甚至能夠“看”到,他們是怎樣思想的。(講解“監(jiān)”、“國”、“女”等漢字故事)
②古今中外因為寫錯漢字或讀錯漢字而發(fā)生的笑話。
古今中外因為寫錯漢字或讀錯漢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毀千軍、一點值萬金)
二、火眼金睛
1、創(chuàng)意尋找
組織活動:帶學生去走上街頭,調(diào)查招牌、廣告等用字情況;或讓學生分析本班同學作文班或作業(yè)中的錯別字。
2、實踐指南
現(xiàn)在,你是否愿意把觀察到的錯別字情況記錄下來?你可以采用記錄表的形式(如下表),可以拍攝下來,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記錄。
3、撰寫報告
學習調(diào)查報告
4、指導寫簡單的調(diào)查報告
調(diào)查報告一般可以分三個部分:
(1)調(diào)查的時間、地點、調(diào)查的目的——發(fā)現(xiàn)招牌廣告上的錯別字,向有關單位提出改進建議。
。2)對調(diào)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統(tǒng)計和分類,如調(diào)查了多少商店,發(fā)現(xiàn)了招牌廣告上有錯別字的有多少家;這些錯別字大致有哪些類型;產(chǎn)生這些錯別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議。提出防止和減少錯別字的'建議。
4、小組匯報調(diào)查情況。
5、小小建議書
在社會用字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以給有關部門、當?shù)卣蚰愕耐瑢W寫一封建議書,建議改正錯別字。
三、書法作品賞析
1、欣賞教材作品
閱讀課本:欣賞課本上提供的優(yōu)秀書法作品,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它們。
2、拓展書法文化
你知道的書法家有哪些?了解他們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勤禮碑》、柳公權《玄秘塔碑》。
3、讀讀背背《贊漢字》,結合詩中的詞語欣賞搜集碑帖和書法作品,如行書流暢,楷書端莊,草書奔放,篆書隸書,古色古香等。
4、舉辦小型書法展覽
可以欣賞有書法特長的同學的作品,也可邀請同學或老師、家長現(xiàn)場揮毫。四:詩文誦讀
1、激情導讀
一個個方塊字,就是一幅幅跳躍的畫。細細讀她,如同一段雋永秀美的小詩;用心品她,好似一則意蘊深遠的故事;靜靜賞她,仿佛走進了多彩的歷史畫卷?讀讀詩人劉湛秋的散文《我愛你,中國的漢字》,你一定會為自己面前的這一個個方塊字而動情!
2、體驗
漢字在作者眼里,一個個“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作者還覺得每個字都有不同的風韻,讀讀這14個生字,張開想象的翅膀,你從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樣的風韻?
3、感悟:交流自己靜心品讀的感受。
五、鞏固延伸
漢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它以不同的風韻展示它的靈性,你覺得漢字帶給你的是怎樣的感受?
六、課堂達標
1、寫出下列字各屬于哪種造字法
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
螞()斧()牧()
未()牛()清()
2、撰寫調(diào)查報告。
根據(jù)自己和同學在街頭調(diào)查招牌、廣告等用字情況,按照時間、地點、目的,對材料進行統(tǒng)計和分類,最后提出整改建議,寫一份簡單的調(diào)查報告。要寫清錯別字大致有哪些類型及產(chǎn)生的原因等。
第四課時:活動評價
導入:漢字神奇有趣,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漢字有著獨特的魅力,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麗的文字!蓖ㄟ^“遨游漢字王國”的綜合性學習,我們收獲了些什么呢?
一、匯報最大的收獲或最大的感受。
1、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2、再寫寫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感受。
3、全班匯報學習《遨游漢字王國》的感受。
出示學習目標:
1、完成遨游漢字王國的綜合性活動評價表。
2、繼續(xù)探討有關漢字的問題。
二、小組完成活動評價表。
“我愛你,漢字”活動評價表
自評:
能提一些好的主意(20分)
與組員愉快地合作(20分)
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20分)
互評:同學對你在這次活動中表現(xiàn)的評價(20分)
師評:老師對你在綜合性學習過程的評價(20分)
三、資料匯編
課件提示:
運用自己寫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資料、圖片,制作小報、班級舉辦展覽、總結本單元學習的成果。
1、展示成果(手抄報)。
2、根據(jù)成果展示評議最佳學習小組。
四、學習中繼續(xù)探究有關漢字的問題。
1、記漢字的方法、
2、防止錯別字的辦法、
3、漢字的計算機輸入法比較等。
五、總結
同學們,在這一輪綜合性學習中,大家團結合作,勇于探究,敢于創(chuàng)新,不僅增長了見識,培養(yǎng)了能力,還受到了情感的熏陶。這次綜合性學習雖然結束了,但對漢字的探究并沒有結束。希望同學們參考材料中的提示,利用課余時間繼續(xù)學習,探究漢字的有關問題。
六、課堂達標
。ㄒ唬┎乱徊拢ǜ鶕(jù)字謎寫漢字)
1、看文字,一半是春秋,論年代,一半是春秋。()
。病⒂行淖卟豢,見水裝不完,長草難收拾,遇食就可餐。()
3、二山在一道,猜“出”算錯了。()
。ǘ┨钜惶睿ㄕn文內(nèi)容我清楚)
1、漢字的演變由甲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h字的種類有象形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1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知道現(xiàn)在的一些漢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
2、發(fā)展幼兒認識漢字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漢字卡片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前幾天,一位考古學家給我發(fā)了一份電子郵件,說他考古發(fā)掘了一塊龜甲,上面刻有許多奇怪的符號。(出示幻燈2請幼兒觀察)他說,在這些奇怪的符號后面有著一個非常美麗的故事,你們想聽嗎?(配樂講故事,邊講故事邊播放幻燈3-11。故事內(nèi)容略)其實這些奇怪的符號是古代的`漢字,請幼兒根據(jù)圖片猜一猜龜甲上的圖案是什么?根據(jù)幼兒回答,初步感知漢字的演變過程(圖畫——甲骨文——簡化字)。
二、播放《漢字演變》動畫,加深理解。
1、播放動畫,幼兒欣賞。
2小結。
三、游戲——找朋友。
1、將漢字卡片提前貼在教室四周。
2、請小朋友找到與出示的象形字對應的現(xiàn)代字。
四、抽獎游戲。
1、介紹規(guī)則:每名幼兒抽出一張獎券,根據(jù)“獎項設置”,尋找與象形字相對應的漢字,了解自己是幾等獎,站到相對應的獎項跟前。
2、幼兒上前抽獎,領取獎品。
活動延伸:
與爸爸媽媽一起欣賞不同德象形字及漢字字體,體驗漢字的有趣和博大精深。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12
活動目標
1、理解民間故事的內(nèi)容,了解漢字的由來與作用,知道漢字是由中國人發(fā)明的文字。
2、嘗試認讀與圖畫、象形字相對應的漢字。
3、愿意參與識字活動,培養(yǎng)對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了解本班幼兒對漢字的興趣和識字情況。
2、教師自備故事課件《倉頡造字》,象形字卡片。
3、部分常見漢字的卡片,報紙幼兒人手1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常見的漢字和象形字的卡片,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探究漢字起源的興趣。
1、出示常見漢字的卡片,引導幼兒認讀。
提問:你認識這些字嗎?你能讀一讀嗎?
2、出示象形字卡片,引發(fā)幼兒探究漢字起源的興趣。
提問:這些字像什么?你猜是什么字?
二、講述故事《倉頡造字》,幫助幼兒了解漢字的由來與作用。播放課件《倉頡造字》,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提問:古代人是用什么記錄事情的?這樣記錄方便嗎?倉頡是怎樣造字的?他是怎樣想到用圖畫符號表示事物的?漢字給人們帶來哪些方便?
三、播放象形字課件,引導幼兒探索、認讀象形文字和現(xiàn)代文字。
1、引導幼兒觀察倉頡創(chuàng)造的火、口、山的圖畫部分和象形字。提問:你是怎么認出這些漢字的?
2、介紹漢字來歷。
小結:漢字是中國人發(fā)明的文字,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是從各種具體形象的圖畫演變來的。
四、引導幼兒參與識字活動,激發(fā)他們對漢字的興趣。
1、說一說自己認識的漢字。
提問:你都認識什么字?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讀?
2、圈出報紙上認識的漢字。
提問:報紙上你認識哪些字?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我們小朋友認識了這么多漢字,既然漢字這么有趣,我們就回到家里跟媽媽爸爸一起繼續(xù)堅持讀書認字吧。
附故事:
倉頡造字
很久以前,世間并沒有字,人們只能用利木、結繩來記事,用豆粒等物來記教。后來,有個叫倉頡的人為人類造出了文字。
倉頗很聰明,做事盡心盡力,很少出差錯。黃帝見倉頓這樣能干,就把記錄祭祀的'次教、獵物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等工作讓倉額管理。由于管理的事情越來越多,加上人丁、牲口、食物等數(shù)量不斷增加、品種不斷變化,時間一長,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繩結和刻痕分別表示什么,連倉頡自己也沒辦法辨認了。
倉頡先是嘗試用不同顏色的繩結表示不同的事物,但增加的數(shù)目在繩子上打結很方便,而數(shù)目減少時,把繩子解開就麻煩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他想呀想呀,也沒有想出好的辦法來。
來一天,倉頡走到一個三岔路口,見3個打獵的老人正為往哪條道路走在爭辯。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走,說東面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走,說往北能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走,說西邊有兩只老虎,不及時過去就會錯過機會。倉頡好奇地問第3個老人:“你怎么知道西面有老虎呢?”老人指著地上的老虎
腳印說:“這不明擺著嗎?”原來3個老人各自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野獸腳印。
倉頡心中一喜:既然腳印能代表野獸,我為什么不能用符號來表示所管理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就往家里跑。一回到家,倉頡就開始創(chuàng)造可以表示自己常管的事物的符號。
倉頡還給符號們起了一個名字——字。他細心地觀察世間萬物,辛辛苦苦地不斷創(chuàng)造著字。時間一長,倉頡造的字越來越多了。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感知漢字的發(fā)展變化及構成規(guī)律,讓幼兒對漢語文字特征的敏感性。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激發(fā)幼兒對漢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及入小學的愿望。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初步感知漢字的`發(fā)展變化及構成規(guī)律,讓幼兒對漢語文字特征的敏感性。
難點:激發(fā)幼兒對漢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掛圖、漢字。
2、了解本班幼兒對漢字的興趣和漢字的情況。
活動過程
1、導入激趣:通過掛圖,讓幼兒了解漢字的變化,激發(fā)對漢字的興趣。
。1)以談話形式,了解幼兒記事方法。
。2)出示象形字。
2、提問:它們象什么?
3、如果老師告訴你,它們每一個都是古時候的一個字,那它們都是什么字呢?猜猜看。
4、看圖上的畫,看它們分別是古時候的什么字。
5、老師小結:
現(xiàn)在的漢字是由古時候的象形字在使用過程中,為了使用方便,經(jīng)過長期的變、變、變,變化而來的。
6、“找一找,讀一讀”。
讓幼兒找一找周圍圖卡上的字,區(qū)分一下哪些是中國的漢字,哪些不是。找字過程中,老師自然的給幼兒讀廣告或圖片上的字,也請幼兒大膽讀出自己認識的字。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14
活動目標:
1、比較中、英、日三國文字,初步區(qū)分他們的異同,了解漢字的主要特點。
2、認識自己的名字,激發(fā)學習漢字的愿望。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自備姓名卡片和漢字卡片,教師準備中、英、日三種文字卡片極其錄音。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從三種不同的.文字卡片中選出漢字。
2、在黑板上展示三張用不同語言書寫的“中國”、“幼兒園”、“小朋友”文字卡片,讓幼兒找出英文和日文卡片。
3、再分別出示用中文、英文和日文書寫的上述詞語,并把卡片一一對應放在相關的卡片下,和幼兒一起進一步分辨三國文字在字形上的不同之處,教師可以通過朗讀(也可用錄音帶),讓幼兒了解不同語言的不同語言,進而突出漢字的字形和讀音特點。
4、教師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姓名,并與幼兒一起點數(shù)這張姓名卡片的筆畫,讓幼兒了解漢字的筆畫和結構特點。
5、讓每個幼兒取出自己的姓名卡片,點數(shù)筆畫,以加深對漢字的筆畫印象。隨后小組同伴互相辨認姓名,尋找姓名中的相同漢字。
6、在自帶的漢字卡片中辨認自己熟悉的漢字,并要求幼兒分別取出一個筆畫最多和最少的漢字,貼在“有趣的漢字欄”中。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設計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并為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體現(xiàn)出“活動化的共同學習”這一特點。這次活動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收集了大量有關漢字起源的圖片,整理出幼兒易于接受的漢字特點,采用幻燈片播放的方法進行活動的前期認識、講解及交流討論,使幼兒在觀看、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對活動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顒又薪處熯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個別交流和自由交談的機會,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快樂,得到發(fā)展。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15
【教材分析】
有趣的漢字的閱讀材料,分字謎,有趣的諧音,漢字的來歷三個部分。
字謎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游戲形式!蹲种i七則》提供的字謎是一些范例。有三種形式:①~④是字謎,⑤⑥是畫謎,⑦是動作謎語。
《有趣的諧音》介紹了使用諧音的幾種傳統(tǒng)語文形式,使學生感受到漢字的神奇和有趣。
《倉頡造字》是一個傳說,介紹了漢字的來歷。文章的一、二兩段主要講人類早期沒有文字,為了幫助表達,記性等。《冊典刪的來歷》是一篇有關漢字的知識短文。它告訴我們,冊,典,刪三個字的出現(xiàn)和我國歷史上曾經(jīng)很長一段時間在竹子和木頭上寫字有關。
【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雖處在語文教育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qū),識字能力都比較強,但學生對漢字的特點和發(fā)展歷史不夠了解,因此,要引導學生加深對漢字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確運用漢字的自覺性。
【教學目標】
1、開展有趣的漢字綜合性學習,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漢字文化。
。病⑼ㄟ^綜合性學習,學習制定活動計劃,培養(yǎng)探究合作意識。
。场㈤喿x四篇相關資料,查找更多與漢字有關的資料。
【教學理念】
通過綜合性學習,激發(fā)對漢字的熱愛,從而樹立從小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做貢獻的意識。在活動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根據(jù)閱讀提示,制定活動計劃,讓綜合性學習活動有序展開。通過閱讀材料,了解漢字的起源,演變。
【教學重點】
策劃并開展簡單的小組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教學難點】
體會漢字的豐富有趣。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學習內(nèi)容
。、導語:
我們平常愛看書,讀報,寫信,作文都離不開漢字。(板書:漢字),你們對漢字了解多少?
(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相機導入課本內(nèi)容。)
。、指明讀關于漢字的介紹。
3、揭示學習內(nèi)容:
同學們,通過課文的介紹及同學們的發(fā)言,我們僅僅是對漢字的初步了解,你們想更多地理解漢字嗎?讓我們一起遨游漢字王國,開展綜合性學習,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漢字文化,并為純潔祖國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板書:遨游漢字王國。
二、瀏覽閱讀材料,初步感受漢字的有趣
。、師:漢字神奇,有趣,讓我們一起瀏覽閱讀材料,看看漢字有趣在哪里?
。、提出閱讀要求:
認真閱讀課文的閱讀材料1~4思考這四份材料分別從哪個方面說明漢字的有趣沒,為什么說是有趣的。
。场W生個性閱讀后同桌交流。
4、匯報交流:
課文以字謎,諧音,倉頡造字,冊,典,刪的來歷向我們講述了漢字的神奇。
三、合作學習,制定學習計劃
。薄煟和瑢W們,漢字如此神奇,我們怎樣開展綜合性學習很好地認識它呢?
。病⒆詾^課文提示,明確學習方法:
。ㄗ杂山M成小組,討論活動內(nèi)容,指定活動計劃,活動結束展示成果。)
。、指導制定活動計劃:
⑴ 活動計劃有哪些內(nèi)容?
。ɑ顒佑媱澃〞r間,活動內(nèi)容,參加人員,分工情況等。)
、 默讀活動建議,明確活動內(nèi)容:
、 自瀆活動建議。
、 匯報交流:
(圍繞漢字的有趣,有選折地開展活動。)
、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自選活動內(nèi)容,制定活動計劃。
。、展示各組指定的活動計劃。
5、評議,完善活動計劃。
四、小結
這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受了漢字的神奇,有趣,課后同學們應根據(jù)制定的活動計劃,搜集查找,整理資料。在活動中真切感受漢字的奇妙。
五、工作優(yōu)化設計
搜集,查找資料,分組進行討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兩節(jié)課大家按照指定的活動計劃認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一定體驗到了漢字的.有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展示一下活動成果。
板書:有趣的漢字。
展示成果,體會漢字的神奇。
。薄⒆种i競猜:
、 提出活動要求:
、 全班分為四個活動大組,每組各選派3~5名隊員參加競賽。
② 各組隊員應認真聽清楚要求后作答。
⑵ 活動開始:
、 必答題(字謎)(各小組把答案寫在答題板上。)
字謎舉例:
。痢⒛阄腋饕话耄ハ鄟碚鲬(zhàn)。( )
B、三匹馬。( )
② 搶答題:
要求:主持人說完謎面后各小組方可搶答,提前搶答失去一次答題機會,答對加十分,答錯倒扣十分。
、 附加題:
各組按順序展示自編字謎,編得合理的謎語每條加十分。
、 統(tǒng)計成績,宣布比賽結果。
、 暢談感受,體驗樂趣:
① 說說搜集字謎過程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② 自編字謎的同學介紹編字謎的過程及感受。
、 小結猜字謎的方法:
。ú伦种i有三種方法:組合法,形象法和意會法。)
。、諧音示圖:
⑴ 出示課文中的歇后語,笑話:
、 讀一讀。
、 說一說諧音的有趣。
、 說說在搜集諧音資料時除了歇后語,笑話,還從哪里搜集到相關資料:
。ü旁,對聯(lián)。)
、 暢游諧音園:
① 歇后語:
一學生說歇后語前半句,其他學生說后半句,并指出其中的諧音字。
、 笑話:
。痢⒅该f笑話。
。、說說笑點在何處?
、 古詩:
。、指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自己搜集的古詩,并用有色筆在諧音字下做記號。
。隆R讀故事,體會諧音在古詩中的妙用。
④ 對聯(lián):
。痢⒅该鍪舅鸭降膶β(lián)上聯(lián)。
B、小組合作對下聯(lián),并說出其中的諧音字。
二、小結
同學們,在活動中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漢字的無窮樂趣。課后,讓我門一起行動起來,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整理歸類,以有趣的漢字為主題做一張手抄報。
三、作業(yè)超市
自學《倉頡》等第三課時的內(nèi)容。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倉頡造字》
。、談話導入:
同學們,通過幾節(jié)課綜合性學習,我們感受到了漢字的無窮樂趣,這些有趣的漢字是誰創(chuàng)造的?你們想知道嗎?
。病鍟n題:倉頡造字。
。、自學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 在沒有漢字之前,人們怎樣進行交流?
、 倉頡怎樣造字?
4、討論交流。
5、拓展課外:
同學們,倉頡造字知識個傳說。其實,漢字不可能是有倉頡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也不可能在一個時期創(chuàng)造的。很多人都參與了這項偉大的活動。關于漢字的起源,還有許多傳說,誰能根據(jù)自己搜集的資料講一講。(指名介紹)
二、閱讀《冊,典,刪的來歷》
。、師導入:
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讀讀課文,說說冊,典,刪這幾個字是怎么造出來的?
。、自瀆材料:
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或讀懂。
3、指名說說這幾個字的來歷。
。础⒛氵知道哪些字的來歷?
(學生匯報搜集的資料。)
三、認識課后生字
四、總結
同學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綜合性學習,我們學會了制定活動計劃,還通過搜集各種大量的資料,感受到了祖國文字--漢字的有趣,認識了漢字的起源。我們的收獲可真大啊。我們還要繼續(xù)進行綜合性學習,進一步了解漢字,加深對漢字的熱愛。
五、課外實踐:搜集查找,整理資料
1、形式:
、 書面匯報。
、 合作匯報。
、 制成演示文稿匯報。
、 出示實踐活動展版或編小報匯報。
。、以組為單位進行成果匯報展示。
六、作業(yè)超市
針對三節(jié)課的學習,寫一份心得體會。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16
教學目標
一、從整體上了解漢字,了解漢字所承載的文化底蘊。培養(yǎng)學生熱愛漢字的情感、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
二、積累并梳理漢字的起源、形體、構成、文化等知識。從音、形、意三個角度來欣賞漢字的美。
三、嘗試以做課題的形式,進行研究性學習。
教學設想
一、中國人學習語文,首先就必須了解和掌握漢字。本單元涉及大量漢字的相關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補充有關資料。如條件允許,可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甲骨文、金文、篆文等。
二、教學中要注意課堂上的研討與交流,可要求學生在課前查找相關資料。在學習漢字形體演變、六書時,要求學生在梳理、體悟具體可感的、有代表性的漢字過程中去掌握。
三、在“課外延伸”中要求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組成研究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寫出文章。這項學習任務不是一兩節(jié)課所能完成的,可以給學生1~2周的時間,給學生提供參考書目(可參照“有關資料”中的“參考書目”),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搜集、整理資料,整理出學習成果。
有關資料
一、漢字尋根:人要尋根,字也要尋根。
倉頡和倉頡廟
在陜西省白水縣東北30公里處,有座雄偉壯麗的古建筑,這就是倉頡廟。作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的倉頡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于歷代都重視修葺和保護,倉頡廟基本上得以完好地保存下來。新中國成立以后,又經(jīng)過多次重大維修。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白水縣陽武村人,享年110歲,為軒轅黃帝左史官。我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我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chuàng)人之一。
傳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首創(chuàng)了“鳥跡書”震驚塵寰,堪稱人文始祖。黃帝感他功績過人,乃賜以“倉”(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谷子雨,以慰勞圣功。倉頡去世后,當?shù)匕傩赵谄淠乖崽幮抻袕R宇,并將這里的村莊取名為“史官村”。
魯迅曾對倉頡造字這一史實,作過精辟的論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獨創(chuàng),而是群眾智慧的結晶。但以倉頡為杰出代表的漢文字創(chuàng)造者,終于終結了“結繩記事”的歷史,開創(chuàng)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后世譽之為“文字初祖”,實乃當之無愧。
甲骨文: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烏龜甲殼和牛的肩胛(jiǎ)骨上,故稱“甲骨文”。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氣候、習尚等許多方面,是研究當時歷史的重要資料。甲骨文先后出土約14萬片,單字總數(shù)約4500個,可認者約1700字。甲骨文是現(xiàn)在漢字的“祖先”,距今約3000多年,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即從那時開始。
金文:金文是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主要應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時期。金文的象形度仍然比較高,但同時也有了線條化、平直化的趨勢。
小篆: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之后,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tǒng)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統(tǒng)一后的字稱為小篆。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tǒng)一之字體,居書史轉變之關鍵。秦文是在“金文”、“籀(zhòu)文”(大篆)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后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qū)別。秦代刻石保存小篆書跡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諸石最為重要,瑯邪臺、泰山原石及拓(tà)本殘存,則最能見其真相。一些刻在秦代度量衡上的文字,則體現(xiàn)出自然樸實的風格。
隸書:隸書,是小篆的簡便寫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層人物中間,相傳為程邈(miǎo)在監(jiān)獄中將其整理成一種新字體。隸書在漢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發(fā)展,變無規(guī)則的線條為有規(guī)則的筆畫,奠定了現(xiàn)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
“今草”是東漢人張芝(25—220)所創(chuàng)。圖為張芝寫的草書。
楷書:中國東漢(25--220)末年,一種新的漢字字體:楷書出現(xiàn)了。圖為楷書的創(chuàng)始人鐘繇(yóu) ?瑫P畫平直,字形方正,書寫簡便。直至今天,楷書仍是漢字的'標準字體。鐘繇作品《宣示表》。
行書:中國浙江的“蘭亭碑亭”是個有名的地方,當年,王羲之在這里寫下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二、漢字結構:漢字六書
三、漢字文化:漢字的形美音美意美
四、對周邊國家文字的影響
。、漢字對日本文字的影響:
日本民族雖有著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創(chuàng)制則相當晚。長期以來,其人民是以漢字作為自己傳播思想、表達情感的載體,稱漢字為“真名”。五世紀初,日本出現(xiàn)被稱為“假名”的借用漢字的標音文字。八世紀時,以漢字標記日本語音的用法已較固定,其標志是《萬葉集》的編定,故稱“萬葉假名”。是為純粹日語標音文字的基礎。
日本文字的最終創(chuàng)制是由吉備真?zhèn)浜秃敕ù髱煟ǹ蘸#﹣硗瓿傻。他們倆人均曾長期留居中國唐朝,對漢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據(jù)標音漢字楷體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后者采用漢字革體創(chuàng)造日文“平假名”。盡管自十世紀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漢字的使用卻并未因此而廢止。時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據(jù)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個簡體漢字。
。、漢字對朝鮮文字的影響:
朝鮮文字稱諺文。它的創(chuàng)制和應用是古代朝鮮文化的一項重要成就。實際上,中古時期的朝鮮亦如日本沒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漢字。新羅統(tǒng)一后稍有改觀,時人薛聰曾創(chuàng)造“吏讀”,即用漢字表示朝鮮語的助詞和助動詞,輔助閱讀漢文書籍。終因言文各異,無法普及。
李朝初期,世宗在宮中設諺文局,令鄭麟趾、成三問等人制定諺文。他們依中國音韻,研究朝鮮語音,創(chuàng)造出11個母音字母和17個子音字母,并于公元1443年“訓民正音”,公布使用。朝鮮從此有了自己的文字。
。场h字對越南文字的影響:
十世紀以前的越南曾是中國的郡縣。秦、漢、隋、唐莫不在此設官統(tǒng)轄,故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較深。越南獨立后,無論是上層人士的交往,還是學校教育以及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均以漢字為工具。直至十三世紀,越南才有本國文字──字喃。字喃是以漢字為基礎,用形聲、假借、會意等方法創(chuàng)制的表達越南語音的新字。十五世紀時,字喃通行全國,完全取代了漢字。
總之,漢字詞匯豐富,博大精深。它是中華幾千年文明連綿不絕的載體,更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見微知著,中華民族以其勤勞和智慧不僅創(chuàng)造出悠久燦爛文明,而且推進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為世界歷史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習有關漢字知識,正確識記現(xiàn)代漢語的字形。
二、難點、重點分析
怎樣識記和糾正錯別字?
分析:識記和糾正錯別字的主要辦法是熟悉漢字的結構,善于識別錯別字。錯字指字的筆畫沒有寫對,別字指寫“白字”。
造成錯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多寫筆畫而錯,如“步”誤寫為“ ”、“染”誤寫為“ ”;②因少寫筆畫而錯,如“初”誤寫為“ ”、“速”誤寫為“ ”;③因誤用偏旁而錯,如“淫”誤寫為“ ”、“抓”誤寫為“ ”,造成別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音近而錯,如“刻苦”誤寫為“克苦”、“書籍”誤寫為“書藉”;②因形似而錯,如“針灸”誤寫為“針炙”、“倉庫”誤寫為“侖庫”。
防止和糾正錯別字的方法有:①抓字音,記字形。例如“令”和“今”兩類字容易相混,可以抓往它們的聲母來區(qū)分。凡是聲母是“L”的都寫“令”如“苓”、“嶺”、“齡”、“鈴”、“冷”、“領”、“鄰”,“憐”、“玲”、“伶”等;其他聲母的都寫“今”如“岑”、“含”、“貪”、“念”、“吟”、“矜”等。同樣的道理,有些字可以抓“韻母”來記憶,如“舀”(y3o)和“ ”(xi4n)兩類字,凡韻母是ao的,都寫“舀”如:“稻”、“蹈”、“滔”,“韜”等;凡韻母是ian的,都寫“ ”,如“陷”、“餡”、“焰”、“掐”等。②抓形旁,記字形。例如“礻”旁和“衤”旁的字很容易相混,抓形旁就可以把它們區(qū)分開來!办辍笔恰笆尽钡淖冃,古時候“示”旁的字一般同祭祀或祈禱有關系,所以都從“礻”,如“神”“祥”、“禱”、“禮”、“祖”、“祀”、“社”、“祈”、“禍”、“福”、“!薄ⅰ暗摗钡;“衤”是“衣”的變形,所以凡同衣物有關系的字都從“衤”,如“衫”、“襖”、“袖”、“裙”、“被”、“襪”、“襯”、“袱”、“褲”、“褐”、“補”等。③抓類推,記字形。一大批簡化字和一部分簡化偏旁是可以類推的。例如漢字偏旁“ ”’簡化作“倉”,“ ”簡化為“侖”。依此類推,凡是用“倉”作聲旁的,一律從“倉”如“搶”、“蒼”、“滄”,“瘡”、“創(chuàng)”等,凡是用“侖”作聲旁的,一律從“侖”如“倫”、“淪”、“輪”,“掄”、“綸”、“論”等。掌握這種類推的規(guī)律,就不會把“創(chuàng)傷”寫成“傷”,把“議論”寫成“議”了。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學習有關漢字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
1.了解漢字的特點。
(1)每個漢字都是一個獨立的方塊體,寫法各不相同,書寫以字為單位。
(2)每個漢字都讀成一個音節(jié),一個音節(jié)寫成一個漢字。
(3)漢字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說它是形、音、義的統(tǒng)一體。它和語音不發(fā)生固定的聯(lián)系。由于方言的不同,同一個字可以有不同的讀音,而且聲音相同而意義不同的詞或語素往往要用不同的字來表示,這樣又形成大量的同音字。
就是借用已有的同音字來表示語言中的某個詞。如“豆”,原指食肉用具,后來借作豆子的“豆”,本義消失。這種情況一開始也可以說寫了一個“別字”,但流行開來,久而久之,約定俗成,這個“別字”就成了代表這個詞的假借字!稗D注”和“假借”都是利用已有的字,而沒有產(chǎn)生新字,所以,嚴格地說來,它們只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
2.熟悉漢字的字形。
(1)漢字形體的特點。
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獨立的方塊形體。書寫漢字由起筆到收筆叫“一畫”或“一筆”。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單位,是漢字形體的基本要素。筆畫的基本形式是點和線。點和線在漢字里的位置不同,又有一些變體。漢字就是由點(、)。橫(一)、豎(丨)、撇(丿)、捺(丶)、提( )、折( )、鉤( )等筆畫構成的。例如,書法上所謂的“永字八法”,就是指“永”具備上述八種筆畫,它體現(xiàn)漢字形體的基本特點。筆畫要靠筆順的有規(guī)律的組織,才能形成漢字。筆順就是漢字的筆畫順序。每一個漢字的寫法各不相同,但是它的筆畫和結構都是固定的,不能隨意增減。例如,高低的“低”,不能寫成“ ”;訓練的“練”,不能寫成“ ”。“杏、呆”,“壓、莊”筆畫相同,由于結構不同,成了兩個無關的字。了解了漢字形體的特點,識字就必須認清字形。
(2)掌握形似字。
形似字是指漢字中那些形體近似、差別很細微的字。因為漢字數(shù)量多,形體紛繁,而構成字的筆畫都是有限的,所以有些字的形狀不免有點相像。這就出現(xiàn)了如“己、已、巳”這類形體相似而意義完全不同的形似字。歸納起來形似字主要有四種類型:
、俟P畫不同:天(ti1n)——夭(y1o),戍(sh))——戌(x&);
、诠P數(shù)不同:冶(y7)——治([emailprotected]),折(zh6)——拆(ch1i);
、鄄渴灼圆煌汗(gu4n)——寇(k^u),棘(j0)——辣(l4);
④筆畫相同而安排不同:未(w6i)——末(m^),壓(y1)——莊(zhu1ng)。
形似字不管怎么相似,總還是有細微差別的。我們只要抓住它們的細微差別,就能區(qū)別、辨認形似字:
①辨析形似字,著重識別有細微差別的部分。例如,“人,入”二字都是撇和捺兩畫,但“人”字撇長捺短,捺在撇下;“入”字撇短捺長,撇在捺下。又如,“慶,厭”二字區(qū)別主要在于一點的位置不同,筆順也不同!皯c”字第一筆是點,“厭”字最后一筆才是點。
、趶淖中蔚慕Y構特點來辨析形似字。例如,“狼、糧、娘、踉”四個字不同的是左偏旁“犬”、“米”、“女”、“足”。這幾個左偏旁都是部首字。凡由“犬”字組成的字,大多與野獸有關,如狼、狐、獾等。凡由“米”字組成的字,大部分與糧食有關,如糧、籽、粉、糕等。凡由“女”字組成的字大多與女性有關,如娘、婦、奶、姑等。凡由“足”字組成的字,大多與腳有關,如跟、趾、跑、蹬等。由此,可利用字形結構特點來區(qū)別字形,理解字義。
、墼谶\用中辨析形似字。例如,“辛、幸”,可組成艱辛、辛苦、干辛萬苦,幸福、幸運、幸災樂禍等詞語,當然也可以用來造句。這樣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運用,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辨析形似字。
、芫幎陶Z、歌訣、順口溜辨析形似字。例如,有人為辨別“戴、栽、裁、載”編成“去掉田字不是戴,買棵樹木拿去栽,要做衣服就去裁,叫輛車子把貨載”一類的順口溜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也有人編“中間點撇仔細辨,有言來爭辯,種瓜長花瓣,青絲扎成辮”之類的順口溜來辨別易混的形似字,效果也不錯。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積極思考,在認字的時候,仔仔細細地讀,在寫字的時候規(guī)規(guī)矩矩地寫,養(yǎng)成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識字習慣,就能避免讀錯、寫錯形似字。
(二)典型試題解析。
例①下列漢字筆畫數(shù)不全相同的一組是:[ ]
A.瓦長片毋B.瓜烏凹遼C.廷岌祁丞D.延孜舛堯
(1991年全國題)
②下列漢字起筆(第一筆筆畫)不全相同的一組是:[ ]
A.門為必黨 B.卅草左成C.丸長兆丹D.君書丑民
(1991年“三南”題)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 17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初步感知漢字的形體美,產(chǎn)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之情。
2、拼音讀準字音,圖文對照,感知字形,了解字義,體會象形字的特點。
3、認識20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其中10個生字。掌握“豎折”、“橫折鉤”、“豎鉤”、“橫撇”、“豎折折鉤”5種基本筆畫,認識2個部件。
4、學習正確朗讀短文,在朗讀中體會“也”的用法。
教學重點:
、闭J識20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其中10個生字。
⒉掌握“豎折”、“橫折鉤”、“豎鉤”、“橫撇”、“豎折折鉤”5種基本筆畫,認識2個部件。
教學難點:
學習正確朗讀短文,在朗讀中體會“也”的用法。
教學方法:
讀文體會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
教學準備:
本課的生字卡片,教學掛圖,與文中自然景象相關的音樂片段。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利用音樂、錄像或圖片創(chuàng)造美的環(huán)境,感受自然景物的美
開課時,教師通過放錄像或配樂看圖片,讓學生看“圓圓的太陽光芒四射;彎彎的月亮如一只金色的`小船,飄飄蕩蕩;小溪水嘩嘩地響著,時時還躍出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小魚”。
二掌握字形,理清字理,感悟漢字的形體美
、闭n件演示由圖到古代象形字再到現(xiàn)代字的演變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
、步處熡兄攸c地指導學生觀察一兩個字,通過對比觀察,找到每幅圖上的具體事物與象形字的相似之處,引導學生借助象形字記憶生字字形,體會漢字的形體美。
三利用規(guī)律,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美
、睂W生自己觀察其余字的變化,找聯(lián)系說變化,體會字形與字義。
、残〗M交流學習,記憶生字的字形,欣賞漢字的美。
四大膽想像,表現(xiàn)美
、睂W生借助漢語拼音自讀句子。熟讀課文,了解句子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如“水火不相讓”的“讓”是什么意思,師生共同討論。
、苍诶斫獾幕A上,指導朗讀,在讀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日”、“月”、“水”、“火”進行生動形象的理解。
五自主識字與寫字
、庇酶傎惖姆椒,激勵學生自主識字。
、舱J識4種新的基本筆畫。
、辰處煼秾懭、水兩個字,讓學生知道怎樣利用田字格寫字,并體會幾種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
、磳W生寫字,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的執(zhí)筆、寫字姿勢。寫字要在內(nèi)給足時間,不求數(shù)量過多,;但求質(zhì)量高。
【對外漢語漢字教案】相關文章:
對外漢語教案范例10-06
對外漢語的教案模板10-06
對外漢語試講教案模板10-06
對外漢語撰寫教案模板10-06
有趣的漢字教案05-29
形象的漢字教案10-07
漢字教學教案01-14
《有趣的漢字》教案10-07
有趣的漢字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