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電腦病毒的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電腦病毒的概念、表現(xiàn)、危害和防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更好的使用電腦。
過程與方法目標:遵循興趣原則,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合作精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善于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用電腦的良好道德規(guī)范。
教學重點:
1、了解電腦病毒的概念、特點、危害和防治。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使用電腦的道德規(guī)范
教學難點:
電腦病毒的預防與清除。
教學方法:
講授法+自學法+演示法+練習法+社會實踐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機房 有關電腦病毒資料 表格1 學生機上裝了殺病毒軟件
教學過程
一、了解電腦病毒
師:同學們,經(jīng)常上網(wǎng)嗎?
生:
師: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你的電腦感染過病毒嗎?
生:
師:你的電腦感染病毒后有什么表現(xiàn)?
生1:黑屏、屏幕出現(xiàn)異常圖形、圖標改變、顯示信息突然消失、
生2:某些程序不能運行、速度減慢、頻繁死機、反復重啟、
生3:不能保存文件、文件丟失、上不了網(wǎng),網(wǎng)速非常慢等(課件出示電腦感染病毒后的表現(xiàn))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電腦感染病毒,像人感染病毒后不能正常工作一樣,也不能正常工作,嚴重時會導致電腦中信息的破壞和丟失。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收集好的資料,誰先來介紹一下你的資料?
生:
師:通過查找資料和你的理解你認為電腦病毒到底是什么?
生1:電腦病毒就是一種對電腦有破壞性的程序或指令集合,由一些搞惡作劇或蓄意破壞的人設計。
生2:能夠潛伏在電腦系統(tǒng)中,并通過自我復制傳播和擴散。
生3:在一定條件下被激活,并給電腦帶來故障和破壞。
生4:這種程序具有類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傳染和潛伏等特點,所以人們稱之為“電腦病毒”。(課件出示病毒概念)
二、(師生互動)學生從一些病毒資料中體會病毒的特點、危害、傳播途徑和防治方法。
【電腦病毒的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公開課教案10-11
《恐龍》公開課教案10-11
雷雨公開課教案10-10
公開課《江南》教案10-10
《背影》公開課教案10-12
《草》公開課教案11-15
船公開課教案10-07
美術公開課教案10-07
大班的公開課教案11-21
公開課幼兒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