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都的秋》教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故都的秋教學教案
設計思路:
《故都的秋》的作者郁達夫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能讓學生從文章的“景語”里,品讀出作家蘊含于文中的獨特心情,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因而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思想,采用“建構(gòu)主義”教學模式和“協(xié)作式”學習模式來展開教學活動,正確處理好現(xiàn)代教學體系中的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這四個要素的關(guān)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自主建構(gòu)知識意義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并運用“學教并重”的教學設計理論來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分為四個階段,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學習----協(xié)作交流----拓展訓練。在其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作用:
教師:激趣導入----點撥導議----拓展導創(chuàng)
過程:學----議----練
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自主發(fā)展。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了解形散神聚的特點。
(3)體會文中的語言美。
2、能力性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媒體:
校園網(wǎng)絡,多媒體計算機。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重點及分析: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并為之而感染,并能遷移于自己的.寫作之中是難點,也是重點。針對這一難關(guān),采用了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原理,運用設置疑惑,推薦網(wǎng)站,組成小組,相互探討,相互揣摩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及分析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也是關(guān)鍵階段。
目標:
1、激發(fā)興趣。
2、查找資料,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
(一)情境創(chuàng)設:
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朱自清《春》的境界,感悟到春的嫵媚;進入徐志摩《再別康橋》中去感受夏的熱情,對母校的眷戀之情;進入陽光下的雪景中,去領(lǐng)略毛主席《沁園春?雪》的“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再展示一大片金黃的樺樹,一地的落葉,隨風飄舞的畫面,打出秋又是如何呢?特別是郁達夫心中的秋味又怎樣呢?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他們?nèi)ヌ剿髦R的愿望。
分析:要學生進入學習氛圍,調(diào)動其求知的欲望,就要注意調(diào)動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美感思維,讓學生的思想隨著美的畫面動起來,到秋的意境中去“設身處地”地體驗對象。
(二)自主學習
1、教師指導
(1)展示學習目標:
①作者簡介及背景。②繪畫或?qū)ふ椅闹星锞皥D。
③查找北京風景圖。④品嘗秋味。⑤設景創(chuàng)作。
【故都的秋教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故都的秋》教學教案(通用10篇)10-31
故都的秋教案(精選12篇)02-16
《故都的秋》教學方案設計10-08
故都的秋作文05-27
《故都的秋》課文教案(精選6篇)08-30
感受故都的秋的作文素材10-08
家鄉(xiāng)的秋白梨教學教案10-10
故都的秋試講教案(通用12篇)08-25
《秋姑娘》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