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晉靈公不君教學教案

時間:2022-10-08 07:31: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晉靈公不君教學教案

  一、教學目標

晉靈公不君教學教案

  1.積累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識記文中的名句。

  2.理解趙盾、晉靈公、董狐以及武士們等形象。

  3.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古代史學的實錄精神,探究“春秋筆法”的文化內(nèi)涵。

  二、相關知識:《春秋》、《左傳》

  《春秋》:我國第一部編年史,內(nèi)容簡約,只是大事年表式記載。

  《左傳》(《春秋》三傳之一):是我國古代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西漢初稱《左氏春秋》。后又稱《春秋左氏傳》!蹲髠鳌肥恰洞呵镒笫蟼鳌返暮喎Q。敘事有“詳而博”的特點,富有戲劇性的情節(jié),有具體的人物活動,這種敘述風格成為后世楷模。

  對“晉靈公不君”在《春秋》只一筆帶過,但在《左傳》中,同樣寫這個史事件,就寫得有情節(jié),有人物,情節(jié)有因有果,人物有血有肉。

  三、初步感知全文

  1、讀準字音

  難認字:蹯( ) 翳( ) 食之( ) 簞( ) 橐( ) 自詒( )伊

  2、通假字

 、購呐_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辟—— )

 、谛犹镉谑咨 (田—— )

 、圩訛檎,亡不越竟 (竟—— )

  ④反不討賊 (反—— )

 、菪柭氂嘘I,惟仲山甫補之 (闕—— )

 、尬抑畱岩樱栽r伊戚 (詒——- )

  四、結合注釋自讀課文,重點解釋下列詞語

  1.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不君:不行君道。厚斂:加重賦稅。以:連詞,當譯作來。

  2.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而:連詞,可譯作來。

  3.宰夫胹熊蹯不孰,殺之,寘諸畚,使夫人載以過朝:宰夫,廚子。過朝,經(jīng)過朝廷。

  4.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沒有人繼續(xù)您進諫了,賓語前置。

  5.君能補過,袞不廢矣:補過,補救過失。袞,袞袍,這里指君位。

  6.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善事里沒有哪個能比這個更大的了。

  7.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患:厭惡。賊之:殺趙盾。

  8.晉侯飲(yìn)趙盾酒:飲:給酒喝,意動用法。

  9.公嗾夫獒焉:嗾(sǒu):呼喚狗的聲音。夫:指示代詞,那個。獒(áo):猛犬。

  10.斗且出:且,連詞,一邊……一邊。

  11.提彌明死之:死之:為之死,即為趙盾而死。

  12.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免之,使趙盾免于受害。

  13.趙盾弒其君:弒,古代下殺上,如臣殺君,子殺父,都叫弒。

  14.古今異義詞:

  宣子驟諫( )、鉏麑賊之( )、見靈輒餓( )、書法不隱( )

  五、理解課文

  1.晉靈公之“不君”反映在哪幾件事上?

  (1)“厚斂以雕墻”,即向人民征收了很重的賦稅來裝飾宮墻。

  (2)“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即從高臺上射彈,看大臣們?nèi)绾味惚軓椡,以此取樂?/p>

  (3)“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奔磸N師蒸熊掌沒蒸熟,晉靈公就把他給殺了。殺了以后,還讓女人拿著畚箕走過朝堂。

  (4)“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麑賊之!薄帮嬟w盾酒,伏甲,將攻之”,“嗾夫獒焉”。即不聽趙盾等大臣的勸諫,反而屢次想殺掉趙盾,甚至不惜動用猛犬。以上這些事,說明晉靈公貪婪、荒唐、殘暴,完全不行君道。

  2.趙盾作為“古之良大夫”,哪些事情體現(xiàn)?

  (1)“盛服將朝”,“坐而假寐”,“不忘恭敬”。

  (2)看到晉靈公隨意殺人,非常憂心。多次勸諫晉靈公,希望晉靈公有所悔改,成為一個好的君主。

  (3)體貼下情?吹届`輒餓病了,就給他吃的;聽說他要省下食物給家人,就給他家人也準備了一份豐盛的食品。

  (4)雖然“為法受惡”,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記載。

  3.如何理解趙盾的“為法受惡”?

  法即“書法”,也就是記事的原則。晉國太史董狐的記事原則是不隱晦事實真相,評價事實的標準是當時被普遍認可的禮(宗法社會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鬃诱J為趙盾是國之良臣,對他寄予同情,卻又認為他背負“弒君”的罪名是“為法受惡”,并不算冤枉。

  《左傳》中對很多事情都是用“禮”和“非禮”來評價的。在董狐和孔子看來,趙盾按臣道,做到了'敬'。他尊敬國君,對國君最忠,這表現(xiàn)在他的直言敢諫。趙盾對晉靈公濫殺宰夫是諫諍了,且由此引起晉靈公謀害。這不能說不是直言敢諫,盡了忠君之職。所謂'敬',還有一個內(nèi)容,就是敬業(yè),對工作重視認真。趙盾在職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這是敬業(yè),所以鉏麑這個殺手,也不能不感嘆說,趙盾是'不忘恭敬'。在這里趙盾確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

  趙盾對老百姓是其養(yǎng)民也惠了,當其打獵遇到靈輒餓得很時,就給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還有老母,舍不得吃時,就叫他吃完,又帶上一袋飯和肉回家。這不能不說養(yǎng)民是恩惠的。

  從以上種種表現(xiàn)看,趙盾確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個良臣。

  趙盾作為晉國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應對晉靈公之死承擔責任,所以記做“趙盾弒其君”是合乎禮法的。

  但是,這種“為法受惡”模糊了事實真相,給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誤解。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沒有《左傳》為《春秋》所做的解釋,那我們所能見到的歷史就是“晉趙盾弒其君夷皋”。這顯然不是歷史的真相。

  六、理解“春秋筆法”。

  “春秋筆法”: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

  據(jù)說孔子編寫《春秋》,在語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達上,自能見其“微言大義”,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jié)描寫,修辭手法(例如詞匯的選。┖筒牧系暮Y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作者主觀看法。后世作者為了闡述孔子的思想,撰寫了專門的著作以解釋《春秋》的內(nèi)在涵義,特別是其中涉及禮的一些細節(jié)。

  這種作法被稱為微言大義,或者春秋筆法,被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所褒揚。

  所謂“不露山水”,實指不顯露那些不宜明說或不愿直說本意的語句,宜與名家畫山水一樣,“妙在含糊,方見作乎”,或旁敲側擊,或含義模糊,或閃爍其詞,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從旁烘托,或虛掩偽飾,或上下暗示,總之不露本意。當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則往往從輕從寬,或隱隱約約,未見廬山真面日,或撲粉涂脂,頓使惡語變美言。

【晉靈公不君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如何做到伴君不伴虎?10-26

齊桓晉文之事教案09-16

中班安全教案教學反思不推不擠不掉隊12-09

草宿新市徐公店教案教學設計10-10

中班小鼻子真靈教案及反思10-13

《草原小百靈》的優(yōu)秀教案10-11

《信陵君竊符救趙》教案02-26

晉祠公園作文04-20

關于晉祠的作文05-04

《不生氣》大班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