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初中一年級地理的教學教案范文
知識目標:
通過閱讀各類地圖,使學生初步了解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等基本知識
能力目標:
通過繪圖、計算、比較以及用地圖設(shè)計線路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具備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圖的能力,如會運用比例尺在地圖上量算兩地之間的距離,在地圖上辨別方向,查找 地理事物,確定旅行路線等,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圖的空間概念。。
情感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鄉(xiāng)土 教育,環(huán)境 教育,增添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第一節(jié)著重闡述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這是閱讀地圖必須掌握的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 地理 教學過程中要反復應用。但這部分內(nèi)容較枯燥,學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開始 教學之前,要設(shè)計如何導入。
由于學生在小學過平面圖的知識,本章一開頭從一張動物園導游圖引入,目的是引起學生讀圖的興趣,了解"什么是地圖"以及"地圖的重要性"(其他的學生熟悉的圖也可以,筆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學校的校園圖),目的是通過探索身邊熟悉事物,激發(fā)學生求知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迅速進入 教師設(shè)計的問題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 教學重點是關(guān)于比例尺計算公式的進一步引申和應用。
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通過閱讀地圖冊上的三幅地圖,學會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法:文字式、數(shù)字式和直線式。
第二個層次,比例尺的應用,通過"做一做"應用比例尺可以量算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換算:
。1)一直已知圖上距離和實地距離,求比例尺。
。2)已知比例尺和實地距離,求圖上距離。
(3)已知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實地距離。
第三層次,比例尺的大小,通過對相同圖幅的 "北京市地圖"和"中國地圖"關(guān)于兩幅圖范圍的大小、所表示的 地理事物的詳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得出:
。1)如何辨別地圖比例尺的大。杭捶肿訛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2)地圖比例尺的大小與表示的地區(qū)范圍大小和內(nèi)容詳略的關(guān)系:即地圖表示的地區(qū)范圍愈小,反映的內(nèi)容愈詳細,則選用的比例尺愈大。三個層次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總是覺得有事可做。
關(guān)于地圖上的方向的 教學,重點在于訓練學生在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確了地圖上有三種定向方法,它們是:一般定向方法:無指向標的無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指向標定向方法: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指示北方。經(jīng)緯網(wǎng)定向方法: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經(jīng)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其中經(jīng)緯網(wǎng)定向方法最為精確,是今后學習 地理課和實際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因此,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辨別方向是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
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辨別方向,首先要確定圖上的經(jīng)線是東經(jīng)還是西經(jīng),緯線是南緯還是北緯。根據(jù)第一章所學經(jīng)度、緯度的劃分方法,讓學生認識并總結(jié)在方格狀或圓弧形(以南北極為中心)的經(jīng)緯網(wǎng)上,經(jīng)緯度遞變的規(guī)律。這一部分 教學可通過典型實例分析,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法建議:
本節(jié)內(nèi)容設(shè)計3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學習地圖上的比例尺,第二課時,主要學習地圖上的方向,第三課時學習地圖上的圖例和注記和一些實踐活動。
活動的設(shè)計的原則是通過設(shè)計一些活動,準備一些材料,幫助學生能夠綜合運用學到的知識,具體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同時創(chuàng)造一個既有個性學習,又能互相幫助、合作學習的氛圍。鍛煉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得以發(fā)揮。
關(guān)于地圖比例尺的 教學,直接用校園平面圖導入,因為是學生身邊熟悉事物,學生感覺即親切又好奇,找自己班級的教室,實地測量自己教室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對平面圖是如何制作出來的興趣,自然的進入了比例尺的 教學。教室長和寬測量出來以后,讓學生運用小學所學平面圖的知識,計算一下圖上的1厘米代表了實際的幾米?把教室的各種圖形畫在紙上,并算一算縮小后畫在紙上的距離是教室實際距離多少分之一,這就是所畫教室平面圖時的比例尺。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然后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分析地圖比例尺概念所孕含的三個層次。
第一步:先自己閱讀關(guān)于地圖比例尺部分的教材,找出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法,然后引導學生看看地圖冊上的地圖。用三種方式表示出來。
第二步:利用課文中的"做一做"指導學生量算圖上直線距離,運用比例尺換算成兩地實地距離。提高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三步:比例尺大小的比較,這是比例尺 教學的難點。突破的方式是認真分析比例尺的公式----一個分式,比較教材"做一做"中的三個比例尺,讓學生用學過的數(shù)學概念來判斷分式的比值,確定比例尺的大小。最后結(jié)合讀圖,可得出比例尺大小和范圍、內(nèi)容詳略的關(guān)系。
關(guān)于地圖上的方向的 教學,從校園平面圖中教室的具體方位和路線,引入地圖的方向的判斷。運用計算機課件使知識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地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首先使學生明確三種定向方法,舉出用每一種的例子。例如城市交通旅游地圖(北京), 教師提問某一地名所在位置(如頤和園)學生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則,作出回答,要求詳細用到地面的八個方向,即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對于有指向標的地圖,通過閱讀校園平面圖和教材中的某村平面圖,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指向標指示的方向判斷方向。
"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這一部分 教學可通過典型實例分析,在學中練,在練中學。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首先用簡圖的形式用計算機課件復習第一章所學經(jīng)度、緯度的劃分方法,然后用教材中方格狀或圓弧形(以南北極為中心)的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讓學生認識并總結(jié)經(jīng)緯度遞變的規(guī)律。
圖例和注記的 教學,主要是訓練學生使用圖例和注記?梢圆扇∠茸寣W生閱讀P19有關(guān)內(nèi)容,然后打開地圖冊,找出圖中用圖例表示的 地理事物。
教學設(shè)計示例
第一課時
〈 教學重點〉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和直線比例尺
閱讀、分析地圖的能力的培養(yǎng)
〈 教學難點〉:比例尺大小的判斷
〈 教學手段〉教材P17圖2。3北京地圖和圖2。4中國地圖及地圖冊中的各種地圖、示意圖。直尺,圓規(guī),米尺,畫有校園平面圖的小黑板
〈 教學過程〉
。ㄒn)這是一幅我們學校的校園平面圖,誰能辨別出它們都是校園的什么 教學設(shè)施?(操場、籃球場、食堂、教室,實驗室、計算機教室,會議室、禮堂等)請找到我們教室所在的位置?請兩位同學上來,用圓規(guī)和直尺測量一下這張圖上我們教室的長和寬?請另兩位同學用米尺測量我們教室的實際長度和寬度?
(學生活動)請大家一起計算:?算一算縮小后畫在紙上的距離是教室實際距離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計算一下圖上的1厘米代表了實際的幾米?這個數(shù)值就是比例尺。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
。 板書)第二章 地圖,第一節(jié) 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1.比例尺
(提問)比例尺有幾種表示呢?
。▽W生活動)請閱讀16帶框的黑體字" 地圖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 用數(shù)字寫出來?直線式? (由學生回答)
打開地圖冊,任選三幅圖,請三位同學,分別用文字式、數(shù)字式和直線式表示比例尺。
。 板書)文字式、數(shù)字式、直線式
。ㄌ釂枺┍壤哂惺裁从媚兀
。▽W生活動)完成P16 "做一做"
。ㄐ〗Y(jié))根據(jù)比例尺,在地圖上量出兩地的距離,可換算兩地的實際距離。
。ㄌ釂枺┤绾伪鎰e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較P17"北京市地圖"和"中國地圖",兩幅圖的圖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現(xiàn)不同?
(學生活動)1.請閱讀P16"做一做"并填下表: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3 rowSpan=2>
問題
class=Normal vAlign=top colSpan=2>
答案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7>
北京市地圖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
中國地圖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3>
兩幅圖表示的范圍哪個大?
哪個。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7>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3>
兩幅圖所表示的北京的 地理事物,哪幅圖詳細?哪幅圖簡單?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7>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3>
兩幅圖的比例尺哪個大?哪個?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7>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
2.做P17 "做一做"比較下列三種比例尺。
。ㄐ〗Y(jié)).通過兩幅圖的比較,我們可以更進一步認識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個分式。分子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圖表示的地區(qū)范圍愈小
【初中一年級地理的教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初中地理教案02-17
初中地理教學隨筆12-21
初中地理教學隨筆11-23
地理教學教案11-14
初中地理教案范文02-17
初中地理教育教學隨筆05-19
初中地理教案(15篇)02-26
初中地理教案15篇02-19
初中地理最新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