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第二冊《跳繩》教案
教學內容:跳繩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計算法多樣化。
2、發(fā)展初步的會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通過跳繩的活動,引入。
1、先引導學生看懂主題圖中的統(tǒng)計表,然后讓學生提出總是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模擬表演,并記錄學生當時 跳繩的次數,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2、學生可能會提出很多總是可以先引導學生先解決類似“小東比小紅跳幾下”這樣的問題
3、讓學生嘗試列出算式。
二、解決問題。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嘗試解決問題,并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教科書上三種方法是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方法,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掌握的。對一些有困難的學生要及時給幫助。
三、試一試。
讓學生根據統(tǒng)計表獨立列出算式,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四,想一想。
100——48, 先讓學生估算,然后放手讓學生獨立試算。
五、練習反饋。
1、用豎式計算。
請4位學生板演,再集體校對,
2、買一個羽毛球拍多少錢?
先讓學生看懂圖意,再列式解答,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第3題中()+40的答案不唯一?上茸寣W生進行猜測,如果是其它數,它就無家可歸了。
【第二冊《跳繩》教案】相關文章:
跳繩的教案03-31
跳繩教學教案01-03
跳繩教學教案精選7篇01-03
跳繩教學教案(精選13篇)05-17
跳繩教學教案(7篇)01-03
小學跳繩活動教案(精選11篇)11-18
小學體育跳繩教案(通用11篇)11-07
幼兒園小班跳繩的教案3篇04-03
跳繩的作文03-30
大班體育游戲教案跳繩比賽(通用10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