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第五冊《語文實踐活動8》教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提高近義詞辨析能力和運用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使用多種句式進行表達的能力。
3、能正確使用修改符號。
4、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獨立閱讀能力,能結(jié)合給出問題德進行思考,粗知文章大意。
5、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
6、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
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完成目標1、2
第一課時
一、選詞填空:
神秘神奇
。ㄒ唬、機器人也能夠當導游,這簡直太()了。
。ǘ、()的人類基因組已經(jīng)被科學家破譯了。
發(fā)明發(fā)現(xiàn)
1、計算機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
2、考古學家在北京周口店()了北京猿人的頭蓋骨。
方法:
、俳Y(jié)合填寫的句子,大體了解兩組近義詞的區(qū)別。
“神秘”和“神奇”的區(qū)別在于前者說的是非常奇妙;后者說的是使人摸不透。
“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是指原來沒有,創(chuàng)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后者是指客觀上就有,而原來人們不知道經(jīng)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的。
、谠龠x擇詞語填空。
二、照樣子寫句子。
例:爺爺被甜甜逗笑了。
甜甜把爺爺逗笑了。
1、這道題被童童解決了。
_________________
2、機器人靈靈被周圍的人擠得無法行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
、僮x懂例句,明白要求,怎樣將“被”字句改為“把”字句。
、诿靼赘淖兙涫绞菫榱藦娬{(diào)“被”字或“把”字后面誰的作用。
、巯日f后寫。
、茉僬f明白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寫下來。
第二課時
完成目標3、4、5
三、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句子有毛病的地方。
1、是個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2、五光十色的彩燈把北京打扮得多么漂亮美麗呀!
3、新加坡的交通管理得好,人們能夠自主地遵守交通法規(guī)。
方法:①讀懂句子;②找準病處;③明白病因;
④使用修改符號修改正確。原則是:“原意要保,改動要小,符號規(guī)范,改法要巧!
四、閱讀短文想:
為什么紙張能變成風箏,竹子能夠唱歌,樹木能載著游客四處游玩?
五、我們的科技角:
查找有關機器人、星空或其他科技方面的材料(文字、圖片等),辦一期“科技角”。
第三、四課時
完成目標6
六、綜合實踐活動
。ㄒ唬、設計過年方案
。ǘ、分工合作,做好準備
(三)、開展活動,落實方案
(四)、完成習作
板書設計:
語文實踐活動8
教學反思
【三年級第五冊《語文實踐活動8》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反思12-09
健康教學活動教案及反思03-21
科學活動教案大班教學反思03-03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01-31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11-12
小學語文《生命生命》教學教案設計小學語文《生命生命》教學教案及反思02-01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反思15篇12-09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反思(15篇)12-09
語文實踐活動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4篇)10-13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