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yōu)才實驗班閱讀課系列化教案設想論文
【文章摘要】優(yōu)才教育要能有高質(zhì)量,語文教學起極重要的作用,閱讀課質(zhì)量的高低應作為評估的指標之一。本文針對課外閱讀這一重要陣地而談。課外閱讀常陷于開設的隨意、管理的松散、學習的無序、效果的不可測控中,本文提出“系列化教案”構思,即為矯正這種低效的課外閱讀狀況。針對優(yōu)才班學生特定的智商、情商因素,預設閱讀的總目標(從敘述類閱讀板塊到議論類閱讀板塊),以學年為單位,內(nèi)部分解落實子目標,,形成前后相承、開放式的閱讀序列,通過由淺入深的目標遷移,達到課外閱讀最大限度的有效性。
【關鍵詞】優(yōu)才教育閱讀課系列化教案敘述類閱讀議論類閱讀
中學語文閱讀課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有利于智力開發(fā)。讀書越多,腦子越活,觀察、判斷、推理以及想象能力就不斷加強,因為閱讀本身就是一種感知過程,通過閱讀,獲得了知識與經(jīng)驗,而這些知識和經(jīng)驗,就是智力的基礎。同時,閱讀能力的訓練,也是思維基本過程的訓練,是思維方法的訓練,這都屬于邏輯思維,而邏輯思維能力是思維能力的最高表現(xiàn)形式,是智力的核心。”①隨著信息社會信息的急劇增長與更新速度的加快,我們不但要堅持課堂教學的主陣地、盡最大可能的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zhì)量,更應該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好課外閱讀這一教學領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一塊盡可能廣闊的天地。本文所指的閱讀課,即指課程化了的課外內(nèi)容的閱讀課,一般在圖書館、閱覽室完成。在中學教學實際中,這類閱讀課該怎么上、其實際效果究竟如何、該怎么評估測控等方面,都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尤其是優(yōu)才班的語文教學,作為本校教學特色與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思考如何利用好閱讀課去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容量與文化視野,開發(fā)提升其思維品質(zhì)與思維能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尚需進行深入持久的探索。
目前各方面形成的共識是,優(yōu)才班學生課外內(nèi)容的閱讀時間與閱讀量應該有充分的保證。因為這些學生的先天條件確實優(yōu)于普通學生,在等量等強度的正常教學任務下,不應該將他們限制在應試任務中,而應將閱讀課作為充分發(fā)揮他們才智與能力優(yōu)勝性的舞臺,因為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樣:“從教育的功能來看,受教育者應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知道世界是什么樣的,成為有知識的人;第二層次,知道世界為什么是這樣的,成為會思考分析的人;第三層次,知道怎樣才能使世界更美好,成為勇于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的人!雹谝虼私處焺荼匾獙㈤喿x課上成真正拓展個性的課程,而不是簡單的累積一些知識就可以了事的。優(yōu)才班的閱讀課理應成為創(chuàng)新教育的重鎮(zhèn),其作用應該是無可替代的,關鍵就在于怎樣操作。
閱讀課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開設上極大的隨意性,即開設者在沒有主導思想的指引下,便倉促上陣、盲目施教,最終以散漫無邊、放任自流的“閱讀”替代掩蓋了作為“課”的嚴密有序的本質(zhì)。這種誤區(qū)如果在優(yōu)才班的教學中不加以妥善解決的話,那閱讀課這塊陣地就形同虛設,它至多只是給學生提供了45分鐘的休閑時間而已,根本起不到教學教學應有的目的。
閱讀課既然是課,就應該有課程實施的指導文本——教案。教案的出現(xiàn),是施教者教學理念的具體化、措施化,是對一堂完整的課的過程與環(huán)節(jié)進行組織與引導的“實施手冊”,也是閱讀課真正有序化、計劃化的體現(xiàn)。很難設想,沒有教案的閱讀課,教師與學生會真正有目的、有序列地參與進去。缺失教案預備的閱讀課是無法形成師生間的良性互動的。要在優(yōu)才班實施有價值、能達成具體目標的閱讀課,就必須編制出詳細嚴密而又靈活開放的特殊教案。
確立閱讀課必須有教案是第一步,要使優(yōu)才班的閱讀課真正步入正規(guī)化,還必須使這種教案系列化,形成獨特的教案體系,實際也就是形成明確的閱讀教學目標系列。由于閱讀課不等于簡單的課外閱讀與課外作業(yè),而是切切實實的課堂教學,因此它應該是課本知識的延伸與拓展,換句話說,它必須有一個既定的依托——課本知識。這不但體現(xiàn)了語文“課”的目的,也是防止閱讀課無序化、散漫化的有力保證。當然,“課外閱讀不僅僅是課內(nèi)閱讀的補充,而且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閱讀教學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課外閱讀和課內(nèi)閱讀是閱讀教學的兩翼,缺一不可,缺一便無法提高和飛升!雹
但閱讀課畢竟和一般的語文課有著明顯的不同。在閱讀課上,學生的主體性占據(jù)了更為顯著的地位,這是一個充分調(diào)動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自主性的天地,它有著其他類型的課所不能相比的輕松愉悅;它更強調(diào)自己動手、各取所需。因此,怎樣在既強調(diào)學生做主的同時,又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呢?這就需要預先構思編撰精密的教案系列。我覺得把這種教案系列稱為“小專題閱讀訓練系列”則顯得更為明確、直觀。
什么是“小專題閱讀訓練系列”?這應該是在設計優(yōu)才班閱讀課教案時,不把它作為普通的知識傳授教案來處理,它與一般教案的不同點可以體現(xiàn)為以下三點:
第一、它既需依托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總體走向,又要大膽向外拓展延伸。
因為課本上的內(nèi)容、知識量不僅狹窄,而且相當一部分已顯陳舊老化,不適宜于優(yōu)才班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以閱讀課形式引入大量新穎豐富的語文資料,充分融入課本知識的體系中去,將對學生的成長起極大的作用。
第二、它不是統(tǒng)一固定的,而是開放變化的,所謂隨時而進、隨需而立。
課外的語文資料、信息是無窮無盡的,固定化、模式化的教案是與之相背離的。應該使閱讀課教案建立成一個與外部信息及內(nèi)部學生需求互動的體系,這是此類型教案的真正生命力所在。
第三、教案與教案之間應具備相對的獨立性,不必講求太過嚴密的邏輯性。
它以相對獨立的小專題形式出現(xiàn),每一小專題均依托教材、融匯課外,完成一個預定的語文學習目標。這個目標的完成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段內(nèi)達成,目標與目標之間、專題與專題之間、教案與教案之間應該是相互穿插進行的,形成滾動前進的教學方式。在本!叭⒅亍保ㄗ⒅貙W法、注重情感、注重創(chuàng)造)教學模式中,這點是可以得到理論上的有力支撐的。
明確了以上特點,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的特征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優(yōu)才班的閱讀教案系列應由兩個版塊構成:
敘述類閱讀教學論述類閱讀教學
本校優(yōu)才班學生入學時年齡處于一般兒童的小學后階段與初中起始階段之間,心理因素、能力因素諸方面均體現(xiàn)出典型的兒童機制,這是不因其智商因素而改變的,這在他們對社會科學知識的學習上體現(xiàn)得猶為明顯。因此,少年班初始階段的閱讀課應定位于培養(yǎng)學生通過自主的、有選擇的閱讀,建構起較為健全、活潑的敘述能力,因為這是整個人類語文能力發(fā)展的基石。在“敘述類”這個大版塊中,應依據(jù)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原則,依次設立諸如“寫景類閱讀專項”、“對話類閱讀專項”、“敘事類閱讀專項”乃至“傳記類閱讀專項”等近十個小專題,包括傳統(tǒng)的“四大名著”等的閱讀任務都可以依據(jù)這個序列的閱讀來完成。當然,如前所述,這些小專題之間是可以參差進行、交叉前進的。這是優(yōu)才班學生在第一學年應完成的任務。
隨著年齡的增長,基礎能力的構建齊備,在第二學年應引導這些學生超越同齡學生,憑借其理解、記憶、推理等先天優(yōu)勢,迅速向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方式方法靠近(請注意,是靠近、趨向而不是完全等同)。因此,在第二學年的閱讀專題教案中,應充分體現(xiàn)“論述類”的比重與地位,但同時仍應維持一定水平的“敘事類”閱讀指導。所謂的“論述類”閱讀不應再停留在簡單的對敘說描寫的領會與掌握上,而應通過諸如“論述類閱讀專項”、“科技類閱讀專項”及報章雜志相關資料的精選的閱讀指導,培養(yǎng)學生嚴密、精致、高于邏輯力量的語文綜合能力。
通過這兩個過程的轉(zhuǎn)移,滾動式地進行十余種相對獨立的閱讀專項,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進心智的健全與提高。而這樣形成的閱讀教案,又可以成為優(yōu)才班教學指導、目標達成的依據(jù)與措施,這是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建設極有價值得組成部分,但同時這也對學校信息與資料的搜集豐富工作、教師的與時俱進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就目前的實施情況看,從理論到操作過程還大有探討、豐富的地方,這將是一個長期性、開放性的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偻跫覀惖染帯墩Z文教學法新論》(華夏出版社,1996)
、诟邆ァ堕_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整體素質(zhì)》(“超常教育”課題組資料匯編,2000)
③曾仲揆主編《中學語文教學法輔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優(yōu)才實驗班閱讀課系列化教案設想論文】相關文章:
臨床醫(yī)學的分析與設想論文10-08
設想教學的認識教案10-07
閱讀課的教案10-07
當前工商管理系規(guī)劃設想論文10-09
民辦高校法學教學的改革設想論文10-11
預算會計改革設想論文03-24
中醫(yī)學發(fā)展趨勢之設想論文10-08
《小山村》的教學設想及教案10-08
古詩《村居》改寫教學教案設想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