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懂就問的教案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不懂就問》教案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認字17個。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孫、私”。
4.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的習慣,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認字17個。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2.寫字“孫、私”。
教學準備:
孫中山的資料、生字卡片、掛圖。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講的是孫中山先生小時候的故事,課文的題目是:“不懂就問”。
指名讀課題(2人)。
全班一起讀課題。
二、初步學習課文。
1.誰預習這篇課文了?你是怎么預習的?(3人說)
2.這篇課文同學們都預習過了,現(xiàn)在請大家放開聲音讀一遍課文,讀完之后,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問題。
3.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板書和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照例”是什么意思?(2)孫中山是個名人嗎?(3)“先生”是誰?(4)“戒尺”是什么?(5)什么是“私塾”?(6)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要壯著膽子?(7)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其他同學都嚇呆了?)
同學們有這么多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爭取把這些問題都弄明白。
4.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7個自然段)
5.這個小故事說的是孫中山小時候的事,誰在課前查找資料了,能給大家講一講孫中山。
。▽W生自由介紹資料,以小組形式介紹、自己向全班介紹。)
老師補充介紹資料。
附:資料
孫中山生平簡介
孫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學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后改號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10歲入村塾讀書,12歲到檀香山讀書,17歲時回國。1894年創(chuàng)立興中會。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創(chuàng)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政體。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孫中山圖片
在孫中山小的時候是沒有學校的,想上學就要到私塾,私塾是那個時候由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一個教師,采用個別教學,沒有教材,也沒有學習的年限。那個時候稱呼老師為“先生”。先生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一切都得聽老師的,學生不許多問。
6.了解了這些事情,同學們小組合作再來讀一遍課文,看看是不是能讀懂一些了。
小組合作讀課文。
7.同學們課前提的問題小組一起討論一下,爭取在小組里解決。
各小組開始討論、交流。
全班交流,解決小組內(nèi)沒有解決的問題。
8.請同學們拿好書,認真讀一遍課文。
三、學生字。
1.大家課文學得真好,老師獎勵同學們玩?zhèn)小游戲:生字對對碰。要想做好這個游戲我們先來認認生字,這些生字,如果你認識就大聲讀出來。
2.請你一邊擺生字卡片一邊讀。
3.下面我們開始做游戲吧!老師說字,學生找,老師說:“對對碰”,學生同桌對卡片!罢b”“思”(說一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這個字)“糊涂”“嚇”(組詞)“鴉雀無聲”“拿”(說記字方法)
4.一邊讀一邊收生字卡片。
5.有幾個字娃娃特別淘氣,剛才跑
教案《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下冊《不懂就問》教案一》,來自網(wǎng)!
出去玩,現(xiàn)在又回來了,誰愿意當小老師教一教大家。(“私、段、晃、既、養(yǎng)”)
小組內(nèi)商量怎樣記字。全班交流。
四、寫字。
1.課文中有一些字是要求同學們會寫的。老師一邊擺生字卡片大家一邊讀。
2.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孫、私”這兩個字。
讓學生分析字的結構,怎樣寫好看。
認真觀察田字格,每個字的部件應從哪起筆,到哪收筆。
3.練習寫字。
4.反饋寫的情況,再寫一個。
5.小結。
學完這篇課文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3遍,思考: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應該怎樣做?
2.讀認字表,組詞。
3.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鞏固識字17個。積累詞語。
3.指導學生書寫“誦、思”等7個生字。
4.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寫字7個。
教學難點:
1.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
2.積累詞語。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書、本、詞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不懂就問”這篇課文。
板書課題。
全班一起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
1.誰愿意讀這篇課文?(請7個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讀得怎么樣?一會兒來評一評。
2.讀完之后評議。
先說一說誰讀得好,什么地方讀得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見。
3.出示:“先生講得很仔細,大家聽得很認真。從此,孫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動地問,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誰來說說你從這段話中讀懂了什么?孫中山養(yǎng)成了什么好習慣?你在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是怎樣做的?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4.你對這篇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比較喜歡或者有感想就讀這幾個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讀課文。
5.課文中有一個詞“一字不錯”照這個樣子也寫幾個“一()不()”的詞。
允許學生查詞典。
三、鞏固生字、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字組詞。
2.這節(jié)課要求同學們會寫的生字有……,老師一邊擺生字卡片大家一邊讀。
3.讓學生分析字的結構,怎樣寫好看。
認真觀察田字格,每個字的部件應從哪起筆,到哪收筆。
4.練習寫字。
5.反饋寫的情況,再寫一個。
6.小結。
四、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讀認字表,組詞。
3.寫生字。
【《不懂就問》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不懂就問的教案教學設計10-08
《不懂就問》教學方案10-08
不懂就要問的教學教案設計10-08
原來我不懂作文05-26
不懂得處事技巧10-26
白天不懂夜的黑作文01-13
我的世界你不懂作文12-24
《不懂就要問》教學方案10-08
精選不懂感恩的作文3篇10-09
不懂感恩的作文4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