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越南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啟示論文
一、越南金融危機的成因
1.貨幣政策實施不當 從越南金融危機的發(fā)生過程來看, 在應對高通脹時, 貨幣政策的實施不當, 是引發(fā)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 一是期望通過快速的本幣升值來沖抵高通脹的壓力。事實表明, 在越南當前的經濟實力下, 企圖以“浮動區(qū)間擴大促本幣升值抑制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來應對高通脹是錯誤的, 因為在國際熱錢已大舉進入并獲得本幣升值的巨大利益前提下, 利用本幣加速升值的辦法抑制通脹,其結果必然會促使國際資本的套利投機, 并最終導致本幣貶值。二是在危機發(fā)生之初, 在本國銀行系統(tǒng)中采取大幅度的緊縮性貨幣政策, 即運用大幅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巨額發(fā)行票據(jù)等貨幣工具來對沖抑制通貨膨脹, 造成本土金融系統(tǒng)資金鏈的極度緊張和加速對本國貨幣的預期性恐慌。
2. 過多過快地吸引外國直接投資 多年來, 越南實行比較寬松的金融政策, 對國有企業(yè)的大量貸款形成部分呆壞賬, 金融體系本身并不健全; 同時, 也缺乏抗御金融風險的穩(wěn)健實力。如, 越南的外匯儲備總量偏低, 不到國家外債的50%, 但為了促成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制定了比較激進的吸引外資政策。外國直接投資的大量進入, 雖然可以直接拉動GDP 總量的快速增長, 但也對通貨膨脹起了推波助瀾作用。一旦出現(xiàn)外資大規(guī)模撤出, 就不可避免地發(fā)生貨幣層面的巨大波動和經濟層面的較大動蕩。
3.貨幣流動性泛濫, 資本投資過度 由于越南的政府投資過多,前期貸款過度, 導致國內長期處于貨幣流動性過多甚至泛濫, 加之去年以來的國際糧食、成品油等日常消費品價格的快速上漲,以及過度的進口等, 兩種效應疊加在一起, 輸入性通脹壓力劇增。同時, 銀行業(yè)的快速擴張是流動性泛濫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特別是越南上市銀行, 為爭搶市場份額, 甚至放棄應有的風險原則, 實施大規(guī)模放貸, 如, 2006 年M2 增長34%, 2007 年又增長46%, 而同期國內發(fā)放貸款余額則從2006 年上升29%到2007 年的上升54%。這些高企的數(shù)字均表明越南國內流動性已呈泛濫之勢。另外, 為了防止越南盾對美元的貶值, 越南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大量購買美元, 賣出越南盾, 又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的貨幣流動性問題。
4.過早放開資本項目 2006 年加入世貿組織后, 越南就開始放開資本項目下的外商直接投資。外資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也放寬到49%。外資的大量涌入, 特別是國際游資大量涌入, 直接推高了越南國內的資產價格, 形成了經濟泡沫。當美聯(lián)儲釋放停止降息甚至加息的信號時, 國際資本開始回流, 從而使得國際游資不斷賣出越南資產, 撤出越南市場, 導致了股市和房價的暴跌, 資產價格泡沫的快速破滅,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發(fā)生。
5.基礎經濟結構失衡 越南原本是以農業(yè)為主的國家, 總體經濟規(guī)模較小, 工業(yè)和服務業(yè)基礎相當薄弱, 近10 年來, 急于加快經濟現(xiàn)代化建設, 一直推行較激進的經濟改革, 在金融市場化和自由化方面改革力度加大, 大力引入外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 還引進了大量的工業(yè)項目, 以直接投資拉動經濟的快速增長。然而, 這些工業(yè)項目的國內零部件等配套能力又較弱, 實體基礎經濟薄弱, 經濟結構存在失衡的問題。因此, 需要大量從國外引進和進口,造成了連年的外貿逆差, 相對減少了外匯儲備。 二、越南與我國金融環(huán)境的異同點
相同點在于:
1. 均面臨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困擾。次貸危機后, 美元不斷貶值,一方面, 促進國際游資轉向石油、原材料、糧食等大宗商品投機, 推動大宗商品價格的不斷上漲, 形成了世界范圍的輸入型通貨 膨脹; 另一方面, 國際游資重點進入經濟高增長國家進行投機。這些外來資本在越南和我國國內不斷尋找各種機會, 收購骨干產業(yè)以及其他各類資產, 致使國內資產價格以及基本生活資料價格呈全面上漲態(tài)勢。
2.國際熱錢不斷流入, 對國家金融安全造成威脅。越南和我國都是國際熱錢首選的投機地。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 我國僅今年3 月份的熱錢規(guī)模就為123.6 億美元, 4 月份更高達501.6 億美元, 說明熱錢在4 月份有加速流入的趨勢。這些熱錢投機于股市、樓市和匯市中, 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國家的金融秩序。同樣, 越南近期股市和樓市的異常暴漲暴跌, 也是國際熱錢投機引起的, 對金融安全造成了不利影響。 3.股市持續(xù)暴跌, 樓價大幅縮水, 使民眾對市場經濟信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隨著美聯(lián)儲對通貨膨脹的關注, 美元降息周期的即將結束, 美元貶值有望見底, 很可能進入加息周期, 全球性投機資本可能撤回。全球性資本的非正常流動必然帶來金融的較大波動。這些波動呈現(xiàn)給民眾的可能是股市持續(xù)暴跌和樓價大幅縮水等, 可能會導致民眾對市場經濟信心不足。這也是越南和我國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
不同點是: 1.我國外匯儲備充足, 而越南外匯儲備較少。我國對外貿易多年順差, 外匯儲備充足, 外匯儲備相當于GDP 的50%還多; 同時, 外債很少, 為3736 億美元, 僅占GDP總量的11.1%, 即使外國投資者全部撤走, 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還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保證。而越南多年存在貿易逆差, 外匯儲備較少, 僅150億美元, 而外債多達305 億美元;同時, 越南中央銀行人為地把匯率規(guī)定在比較高的范圍。外國投資者一旦把熱錢撤走, 越南貨幣貶值就在所難免。 2.經濟規(guī)模不同。我國人口達13.3 億, 越南為8440 萬; 越南GDP年增長7%, 已被認為超高速增長;而我國近年來GDP 年增9%~10%是常態(tài), 最高時達到13%。
我國的GDP 總量在2007 年為3.36 萬億美元, 而越南僅為712 億美元, 我國的GDP 是越南的46.5 倍。我國對其出口119.01 億美元, 僅占2007 年出口總額的0.98%。由于經濟規(guī)模的差異, 越南的金融風險比較容易被放大, 但越南金融危機通過貿易投資聯(lián)系, 直接傳遞給我國并造成較大影響的可能性不大。 3. 我國資本項目實行穩(wěn)健的開放, 而越南資本項目實行快速的開放。我國資本項目仍未完全開放, 外資還無法自由直接進出我國市場; 同時, 外匯進入渠道受到較嚴格監(jiān)控。因此, 熱錢操控我國股市和樓市的潛在風險不大, 熱錢的撤出, 對我國總體經濟的沖擊不會造成金融危機。越南由于資本項目的快速開放, 外資能自由進出, 一旦有大量的熱錢涌入和進出, 就會虛抬或打擊其股市和樓市價格, 給金融安全帶來巨大的風險。
三、越南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啟示
1.適時采取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 當前, 我國股市、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波動明顯, 石油、原材料、糧食價格上漲壓力增大, 緊縮性貨幣政策, 一方面, 可以擠壓經濟泡沫, 緩解通貨膨脹; 另一方面,也對國內企業(yè)的經營帶來一定的影響。從國家整體宏觀經濟運行來考慮, 應在堅持既定貨幣調控方針的同時, 適時采取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 積極應對金融市場潛在的各種風險與危機。對于國內企業(yè)資金短缺的問題, 可通過發(fā)行定向債券和特別國債等扶持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產業(yè), 如, 農業(yè)、能源等領域里的大型企業(yè)。人民幣匯率改革應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 減緩升值速度, 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同時, 對熱錢要采取措施進行嚴格監(jiān)控, 及時發(fā)現(xiàn)金融市場的異常波動和潛在風險, 積極地采取適當?shù)膽獙Υ胧?/p>
2. 繼續(xù)堅持資本項目的穩(wěn)步適度開放 繼續(xù)堅持資本 項目開放的慎重性和適時性。采取分階段、有步聚的方式, 有選擇地逐步開放我國資本項目, 并采取各種措施對國際熱錢進行監(jiān)控, 有效地防范熱錢投機對我國金融體系的不利沖擊。
3. 加快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力度 當前, 我國正面臨著世界經濟失衡和國內經濟失衡雙重挑戰(zhàn)。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來自于國際收支雙順差。這也是經濟結構失衡的反映。因此, 要進一步采取完善外匯管理、調整外貿政策、強化節(jié)能降耗、促進擴大消費等綜合措施調整結構。
4. 完善金融波動與危機的預 警機制及應急管理體系在逐步融入國際經濟體系過程中, 我國與國際金融體系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 國際金融領域的任何微小變化與波動都可能對我國金融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 甚至導致巨大波動。因此, 要不斷完善金融體系, 增強金融風險應對能力, 特別是在當前高油價、高通貨膨脹的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下, 有必要建立健全我國金融波動與危機的預警機制及應急管理體系。
5.建立透明、誠信的信息發(fā)布機制 金融市場穩(wěn)定, 除了要有良好的監(jiān)管、健全的市場基礎設施、成熟的金融技術外, 還要有相對穩(wěn)定的市場預期, 并且不破壞微觀主體的信心。金融活動建立在人們對未來的樂觀態(tài)度基礎上, 信心則是維系金融市場運行的無形基礎。一旦產生非理性預期, 加之市場內信息的不對稱, 就極易使民眾喪失信心。因此, 我國金融監(jiān)管部門應建立透明、誠信的金融信息發(fā)布機制, 通過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 及時地向民眾釋放市場良性發(fā)展的積極信號, 消除公眾的不良心理預期; 同時, 通過各種宣傳報道, 使人們明白市場規(guī)則和潛在風險, 理性地應對各類金融事件和金融風險。
【越南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啟示論文】相關文章:
國際金融危機成因及對我國的影響論文10-08
談累積過程理論對我國經濟的啟示論文10-07
歐美公共管理改革對我國的啟示論文10-08
國外學前教育對我國的啟示論文10-09
關于金融危機的論文10-08
MBA教育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啟示論文10-08
浙江經濟模式對越南的啟示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