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中西餐桌禮儀差異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談中西餐餐桌禮儀
人們的餐桌禮儀的變化,是經(jīng)過很長時間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地域形成的,在人們完整生活秩序中,餐桌禮儀占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是關于中西餐餐桌禮儀,歡迎閱讀!
中國餐飲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據(jù)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jīng)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贊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xiàn)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為漢族傳統(tǒng)的古代宴飲禮儀,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于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客齊后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腿俗ǎ芍魅司淳谱尣,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后才是主人。宴飲結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這種傳統(tǒng)宴飲禮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保留完整,如山東、香港及臺灣,許多影視作品中多有體現(xiàn)。
中國餐桌禮儀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入座的禮儀: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而在“食”中又以“坐”為先,無論是便宴還是家宴,最講究的一個老禮就是安排席位,主賓尊幼各有說法。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yōu)先受到照顧。中座為尊:三人一同就餐時,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兩側就座之人。面門為上:倘若用餐時,有人面對正門而坐,有人背對正門而坐,依照禮儀慣例則應以面對正門者為上坐,以背對正門者為下座。觀景為佳:在一些高檔餐廳用餐時,在其室內外往往有優(yōu)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觀賞,此時應以觀賞角度最佳處為上座。就宴會而言,一般都要事先安排好桌次和座次,以方便參加宴會的人都能各就各位,也體現(xiàn)出對客人的尊重。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以主人的桌
為基準,右高、左低,近高,遠低。就座次的高低而言,主要考慮以下幾點:首先,以主人的座位為中心,如果女主人參加時,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為基準,近高遠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其次,通常要把主賓安排在最尊貴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賓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再次主人方面的陪客要盡可能與客人相互交叉,便于交談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如果碰上外賓,翻譯一般都安排在主賓右側。家宴的席次相對簡單,主人與女主人一般相對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對廳壁。
。ㄒ唬┪恍蛑v究:
1、左高右低:當兩人一同并排就座時,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yōu)先受到照顧。
2、中座為尊:三人一同就餐時,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兩側就座之人。
3、面門為上:倘若用餐時,有人面對正門而坐,有人背對正門而坐,依照禮儀慣例則應以面對正門者為上坐,以背對正門者為下座。
4、觀景為佳:在一些高檔餐廳用餐時,在其室內外往往有優(yōu)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觀賞,此時應以觀賞角度最佳處為上座。
5、臨墻為好:在某些中低檔餐廳用餐時,為了防止過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擾,通常以靠墻之位為上座,靠過道之位為下座。
6、臨臺為上:宴會廳內若有專用的講臺時,應該以靠講臺的餐桌為主桌,如果沒有專用講臺,有時候以背鄰主要畫幅的那張餐桌為主桌。
7、各桌同向:如果是宴會場所,各桌子上的主賓位都要與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8、以遠為上:當桌子縱向排列時,以距離宴會廳正門的遠近為準,距門越遠,位次越高貴。
二、進餐時的禮儀
先請客人.長著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后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用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fā)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xiàn)其他聲音,如果出現(xiàn)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涼\之內的話.以示歉意。
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肴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著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
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lián)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
為主.如果是前著,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著.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jié)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肴上。 三、離席時的禮儀
(一)中途離席:中途離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了解。和主人打過招呼,應該馬上就走,
不要拉著主人在大門大聊個沒完。因為當天對方要做的事很多,現(xiàn)場也還有許多客人等待他(她)去招呼,你占了主人太多時間,會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禮。 有些人參加酒會、茶會,當中途準備離去時,會一一問她所認識的每一個人要不要一塊走。結果本來熱熱鬧鬧的場面,被她這么一鼓動,一下子便提前散場了。這種鬧場的事,最難被宴會主人諒解,一個有風度的人,可千萬不要犯下這鐘錯誤。
。ǘ┢胀x席:離席時.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此時邀請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謝。
中餐的禁忌:
(1) 舉止應莊重文明,無論站姿、坐姿都要端正,入座后姿勢應端正,腳不可隨意向前
伸直,手肘不得靠近桌的邊緣,或將手放在鄰座的椅背上。不要東依西靠,不要蹺二郎腿,更不要晃來晃去;切忌用手指或刀叉指指點點;在公共場所不能隨便脫掉上衣、松開領帶或挽起袖子。
(2) 當主人起身敬酒時,應停止進餐,認真傾聽,主人和主賓先碰杯,人多時可同時舉杯示意。在主人沒有舉杯時,請不要自斟自飲,且飲酒切忌過量;喝酒宜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不要硬勸強灌,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3) 吃食物時,不要將湯水、渣沫濺到他人身上;用餐具取菜、喝湯或吃菜時要輕拿輕放。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汁濺到他人衣服上,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4) 宴會上嚴禁隨地吐痰、扔煙頭;應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若咳嗽、剔牙、打噴嚏時,應用手或餐巾把嘴遮住,萬一不禁打了噴嚏,應說聲“對不起”,切忌用手指剔牙。
(5) 如吃到不潔或有異味的食物,不可直接吐出,應用筷子從嘴里托出,放入渣碟;尚未就餐前若發(fā)現(xiàn)盤中的菜肴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怪,宜候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6) 就餐過程中,不宜抽煙,如需抽煙,須先征得鄰座的同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深入,西方社會的文化越來越多的映入我們的眼簾,由于我們所面對的是來自陌生的文化和國家,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與我們迥然不同的,在與之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文化沖突的現(xiàn)象,嚴重的影響了交往的順利進行。餐飲禮儀在交際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學習和正確運用的餐飲禮儀,已不僅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雙效益、提升競爭力的需要。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層次的原因,并提出一定的措施來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避免文化沖突。研究學習西方在餐飲禮儀文化對對于當代大學生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與西方餐飲禮儀的差異
(1)、 中西方飲食觀念的差異 中國飲食注重口味
中國飲食文化把追求美味奉為進食的首要追求!懊褚允碁樘臁钡闹自挼暮蟀刖涫恰笆骋晕稙橄取。五味調和的理念在于追求美味,則烹調的方法就煎炒烹炸扒溜燉燒氽煮蒸煨十八般技藝無所不用其極了。而加工過程中的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攻,都會極大地破壞菜點中的營養(yǎng)成分。另外,由于中國人極端重視味道,以至中國的某些菜僅僅是味道的載體,例如公認的名貴菜海參、魚唇、魚翅、熊掌、駝峰,其主要成分都是與廉價的肉皮相仿的動物膠,本身可能有營養(yǎng),但并無美味,全靠用別樣物料的鮮湯去煨。
西方飲食注重科學營養(yǎng)
由于中西哲學思想的不同,西方人飲食重科學,以營養(yǎng)為最高準則,特別講求食物的
營養(yǎng)成分的搭配是否適宜,熱量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以及這些營養(yǎng)成分是否能為進食者充分吸收,有無其他副作用。而菜點的色、香、味如何,則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飲食大國——法國,其飲食文化雖然在很多方面與我們近似,但一接觸到營養(yǎng)問題,雙方便拉開了距離。法國烹調雖亦追求美味,但同時不忘“營養(yǎng)”這一大前提,舍營養(yǎng)而求美味是他們所不取的。
西方烹調講究營養(yǎng)而忽視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覺享受為首要目的。他們以冷飲佐餐,冰鎮(zhèn)的冷酒還要再加冰塊,而分布在舌表面的味覺神經(jīng)一經(jīng)冰鎮(zhèn),便大大喪失品味的靈敏度,漸至不能辨味;那帶血的牛排與白水魚、白水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雖有點“味”,但基本不入講究的“道”。
。2)、 中西方飲食內容的差異
中國飲食多以植物性食物,熱食和熟食為主。 西方飲食多以肉食、生食、冷食為主。 西方餐桌禮儀的起源:
西方餐桌禮儀起源于法國梅羅文加王朝,當時因著拜占庭文化啟發(fā),制定了一系列細致的禮儀。 到了羅馬帝國的查里曼大帝時,禮儀更為復雜,甚至專制。皇帝必須坐最高的椅子,每當樂聲響起,王公貴族必須將菜肴傳到皇帝手中。 在十七世紀以前,傳統(tǒng)習慣是戴著帽子用餐。在帝制時代,餐桌禮儀顯得繁瑣、嚴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樣的用餐習慣。高盧人坐著用餐;羅馬人臥著進食;法國人從小學習把雙手放在桌上;英國人在不進食時要把雙手放在大腿上。 歐洲的餐桌禮儀由騎士精神演變而來。在十二世紀,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國,餐桌禮儀和菜單用語均變得更為優(yōu)雅精致,教導禮儀的著作亦紛紛面世。
時至今日,餐桌禮儀還在歐洲國家繼續(xù)傳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須穿上得體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禮物,處處表現(xiàn)優(yōu)雅的言談舉止。
西方就餐的禮儀以自然、實際為主,不講客套、謙讓,但用餐中的規(guī)矩卻很多。
一、進入餐廳:
1. 進入高級餐廳,應等候帶位,不可自行就座,最好能事先訂位。
2. 西餐習慣上由左側入座,男士應協(xié)助女士入座,坐姿端正且盡量靠近椅背,女性可將皮包置於椅背間不可置於桌面。
二、使用口布:
1. 口布(餐巾)應攤開后對折鋪在大腿上,不宜扎在褲腰上或圍在衣領上。 2. 口布可用於遮油煙、防止湯汁滴落在衣物、擦嘴(用反摺的內側來擦),但不可擦臉、擦汗、擦餐具、擤鼻涕。
三、西餐順序:
。ㄩ_胃酒 )→開胃菜→湯→魚類→主菜(肉類)→水果→點心→飲料(咖啡或茶) *自助餐亦同
四、餐具的使用:
1. 餐桌上擺放的刀叉有一定順序,一般以三套刀叉居多,使用原則左叉右刀,用餐時由外向內,由上而下,依次取用。
2. 刀叉的用法 分美國式和歐洲式兩種,美式用法是切完肉把刀放在盤子上,叉子從左手換到右手,然后用叉子叉起切好的肉。歐式用法則始終為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3. 冷盤用叉,吃魚用銀刀叉,吃肉用鋼刀叉,吃生菜用叉,布丁或點心用叉或匙,水果用刀叉。
4. 切肉從左邊開始,切一塊吃一塊,不可切一大塊分數(shù)口吃,或一次全切開再吃。
5. 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著吃。若想吃得更優(yōu)雅,還是用刀較好。
6. 吃魚時可以用左手拿著面包,右手拿著刀子,把刺撥開。
7. 若餐具掉落應請服務員拾起換新,不可撿起擦拭使用。
五、葡萄酒品嘗:
1. 飲酒方式先觀其色,再聞其香,后品其味。
2. 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香檳可當開胃酒(也可佐餐)。
3. 握杯應握杯腳,倒酒不可超過1/2 ,不可加入冰塊,喝時先以口布擦嘴。
六、特殊吃法:
1. 面包應以手撕開約一口之小塊,涂上奶油食用,不可用叉子叉。
2. 洗手盅(花瓣)通常在上必須用手的菜或甜點之前送上,碗內盛有溫水,還有一些小花般的飾物,用時可將雙手的手指在水中輕輕搓洗一下,再以口布擦乾。
3. 義大利面應以叉子卷起,再以湯匙輔助,不可吸食。
4. 在歐洲,當?shù)谝坏啦硕松蟻頃r就可以吃了,在美國則要等最后一個人上好菜后才開始進餐。
七、離開座位:
1. 刀叉分開成八字型置於餐盤上,叉在左邊面朝下,刀在右邊與叉形成一個角;不可放在桌面沾污桌巾,口布折好放於椅面上。
2. 用畢將刀叉合并置於盤上的右邊或中間,離開時將口布折好放於桌面左側。 3. 禮貌并婉轉告知對方,但無須講的太直接,以化妝室代替廁所。 4. 若需要服務,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會馬上過來。 八、.咖啡喝法:
1. 先加入糖溶解,再加入奶精,咖啡匙用於攪拌。 2. 杯耳轉向右,咖啡匙置於上方盛盤上,趁熱喝完。
結論:
中西方各國間在交流中由于各自的文化特色形成相互間的碰撞而引起某些誤
區(qū),要通過相互承認、理解對方文化并相互吸收對方文化,在保留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前提下,吸收外來文化,使各國間逐漸形成多元文化,以達到相互間的融合。任中西方禮儀文化的融臺過程中,中國人由于盲目熱衷于西方文化,不自覺中陷入兩個誤區(qū):其一,拿西方的禮儀取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如舉行西式婚禮、過西方節(jié)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傾向。禮儀是一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東西。對西洋禮儀只是作為民俗知識了解一下無可厚非,如果趨之若鶩,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也會被淹沒。其二,把禮儀教育的重點集中在操作層面,比如鞠躬要彎多少度,揖手獸停幾秒鐘等等。這些問題不是不可以講,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禮儀就成空洞的形式土衛(wèi)。當今世界的禮儀內容更加廣泛和復雜,這就需要我們在保持原有的傳統(tǒng)禮儀的基礎上去適應和接受西方的禮儀,我們應在適當?shù)膱龊嫌眠m當?shù)亩Y儀,既反對“全盤西化”,又反對“抱殘守缺”。我們借鑒西方禮儀,不僅僅是要借鑒它的形式,更應當借鑒其內任靈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優(yōu)越感,才能確立我 的感染力。只有認清中西方餐飲禮儀文化的差異,將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適合中。當代社會的禮儀文化體系,達成和持社會的理想。
【談中西餐餐桌禮儀】相關文章:
談中西餐桌禮儀差異10-05
中西餐餐桌禮儀10-06
中西餐桌禮儀的不同10-05
中西餐桌禮儀對比10-05
中西餐桌禮儀區(qū)別10-07
基本的中西餐桌禮儀10-06
中西餐桌禮儀的差異09-16
中西餐桌禮儀的差異詳解10-05
中西餐桌禮儀差異論文10-06
淺析中西餐桌禮儀的差異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