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般論文字體格式要求
二十五、應用文寫作要求。
(一)標題
1.字體:華文中宋 ;2.字號:二號/小二 ;3.段落格式:居中 ; 4.行距:單倍行距。
(二)副標題
1.字體:宋體/仿宋-GB2312;2.字號:小二/三號;3.段落格式:居中;4.行距:單倍行距。
(三)正文及段落
1.字體:宋體/仿宋-GB2312;2.字號:四號/小四;3.段落格式:特殊格式—首行縮進度量值2個字符;4.行距:1.5倍行距。
一般論文字體格式要求【2】
1.頁面設置:頁邊距上2.8cm,下2.5cm,左3.0cm(裝訂線0.5cm),右2.5cm,,頁腳1.5cm。
2.封面格式設置:字體:四號宋體,居中,指導教師簽名必須手寫。
3.題目:中文,三號黑體加粗居中;英文,三號Time New Roman字體, 加粗居中。
題目和摘要之間空一行(小四號)。
4.摘要:
(1)中文摘要和關鍵詞(行間距單倍) 摘要(黑體五號加粗,左起空兩格): XXXXXXXXXXXXXXX(五號楷體)
關鍵詞(黑體五號加粗,左起空兩格):XXXX,XXXXX,XXXXX,XXXX(五號楷體)
(2)英文摘要和關鍵詞(行間距單倍)(置于參考文獻后。
參考文獻與英文摘要之間空一行,小四號)
Abstract(Time New Roman字體,五號,加粗,頂格):XXXXXXXXXXXXXXXXXXXX(Time New Roman字體,五號) Keywords(Time New Roman字體,五號,加粗,頂格): XXXX,XXXXX,XXXXX,XXXX(Time New Roman字體,五號) 5.正文層次格式(關鍵詞和正文之間空一行,小四號) 1.(四號黑體加粗,左起空兩格)
正文左起空兩格,使用小四號宋體(行間距1.5倍)
1.1 XXXX (小四號宋體加粗,左起空兩格,行間距1.5倍) 正文左起空兩格,使用小四號宋體(行間距1.5倍) 第三級標題與第二級標題相同
6.致謝(正文和致謝之間空一行,小四號)
致謝(居中,黑體,加粗,小四號)
**************************************************************(中文小四號宋體,英文小四號Time New Roman字體,行間距單倍)
7.參考文獻(致謝和參考文獻之間空一行,小四號):
參考文獻(居中,黑體,加粗,小四號)
[1]*****************(中文五號宋體,英文五號Time New Roman字體,行間距單倍) 參考文獻格式設置:
期刊:[序號]作者.題名[J].期刊名稱,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書籍:[序號]著者.書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論文集:[序號]著者.題名[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 專利文獻:[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fā)布日期.
國家、國際標準:[序號]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電子文獻:[序號]作者.電子文獻題名[EB/OL].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8.頁碼規(guī)范: 位于頁面底端右側 9.圖片格式設置:
字體:黑體,五號 行間距1.5倍 10.表格格式設置: 表格內容格式設置:
字體:五號,宋體 行間距1.5倍 表頭格式設置:
字體:黑體,五號 行間距1.5倍
11.引文標注:(作者姓名,年份),多個姓名中間用分號分隔。
注意引文標注與注釋的區(qū)別,引文標注是注明文獻出處,注釋是對文中概念、觀點等的進一步補充或解釋說明。
12.腳注:用腳注方式標注,腳注格式設置如下:引用腳注格式,頁面底端,五號字體。
學術論文的基本格式要求【3】
一、論文中文題目(居中,2號字,黑體)
題名又稱題目或標題。
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
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給出的涉及論文范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也是必需考慮到有助于選定關鍵詞不達意和編制題錄、索引等第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
論文題目十分重要,必須用心斟酌選定。
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話:論文題目是文章的一半。
對論文題目的要求是:準確得體,簡短精煉,外延和內涵恰如其分。
二、這一項屬于論文署名問題。
署名一是為了表明文責自負,二是記錄作用的勞動成果,三是便于作者的聯(lián)系及文獻索引(作者索引)。
大致分為兩種情形,即:單個作者論文和多作者論文。
后者按署名順序列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
重要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對研究工作與論文撰寫實際貢獻。
三、作者中文通訊地址(居中,5號字,宋體)
四、中文摘要(30-50字,小4號字,宋體)
論文一般應有摘要,有些為了國際交流,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它是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
其他用是不閱讀論文即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應包含以下內容:①從事著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內容,指明完成了那些工作;③獲得的基本結論和研究成果,突出論文的新見解;④結論或結果的意義。
論文摘要雖然要反映以上內容,但文字必須十分簡練,內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數(shù)不超過論文字數(shù)的5%。
例如,對于6000字的一篇論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論文摘要不要例舉例證,不講究過程,不用圖表,不給化學結構式,也不做自我評價。
五、中文關鍵字(3-5條,小4號字,宋體)
關鍵詞屬于主題詞中的一類。
主題詞除關鍵詞外,還包含有單元詞、標題詞的敘詞。
主題詞是用來描述文獻資料主題和給出檢索文獻資料的一種新型的情報檢索語言詞匯,正是由于它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才使得情報檢索計算機化(計算機檢索)成為可能。
主題詞是指以概念的特性關系來區(qū)分事物,用自然語言來表達,并且具有組配功能,用以準確現(xiàn)實詞與詞之間的語義概念關系的動態(tài)性的詞或詞組。
六、正文(3000-5000字,4號字,宋體,可分成若干部分)
七、參考文獻
按文章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列出,給出編號,并在文章中引用的地方使用此編號【(書)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頁碼/(雜志)作者,文章題目,雜志名,卷(期)(年),頁碼】
參考文獻的類型
根據(jù)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guī)定,以單字母標識:
M——專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論著)
C——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研究報告
S——標準
P——專利
A——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Z——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
電子文獻類型以雙字母作為標識:
DB——數(shù)據(jù)庫
CP——計算機程序
EB——電子公告
非紙張型載體電子文獻,在參考文獻標識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
DB/OL——聯(lián)機網上的數(shù)據(jù)庫
DB/MT——磁帶數(shù)據(jù)庫
M/CD——光盤圖書
CP/DK——磁盤軟件
J/OL——網上期刊
EB/OL——網上電子公告
3)參考文獻的格式
參考文獻條目列于文末。
其格式為: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研究報告:
【序號】作(編)者.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1】錢仁平.中國小提琴音樂【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
b.期刊文章:
【序號】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示例:
【2】陳鴻鐸.談《第一交響樂》的音樂創(chuàng)作【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0,81(4):39-47.
【一般論文字體格式要求】相關文章:
論文格式字體要求08-29
小論文格式字體要求10-05
論文格式要求及字體大小07-20
論文封面格式要求及字體大小11-22
期刊論文格式字體要求11-14
學術論文格式及字體要求10-26
論文格式要求及字體大小模板07-18
學術論文字體格式要求11-26
畢業(yè)論文格式字體要求11-13
職稱論文格式要求字體大小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