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歷史故事
下面是一篇關(guān)于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歷史故事。
東漢時有一女子名叫趙娥,其父被酒泉縣的惡霸李壽打死。
趙娥的三個兄弟都想復仇,但李壽防范甚嚴。
不久兄弟三人同時死于一場瘟疫。
聽說趙家的男丁已全部死掉,李壽甚喜,大宴賓客,認為只剩趙氏一個弱女子,不足為慮。
趙娥悲憤交加,買來一把刀,天天在家里磨刀,準備復仇。
李壽聽說趙娥要報仇,每天騎馬帶刀,時時加以提防。
李素來兇悍,鄰里都怕他,有人勸趙娥:“你一個纖纖弱女,怎么斗得過那惡霸?不如就此算了吧。
或重金雇傭一個殺手去把他干掉……”趙娥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如果大仇不報,我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再說,為父報仇,這純屬做兒女的責任,又怎能請他人幫忙呢?”于是,仍繼續(xù)尋找報仇的機會。
東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的一天,趙娥終于遇見了李壽。
她下車沖上前去,揮刀狂砍。
李壽的馬被砍傷,受驚,將李摔了下來。
趙娥“就地斫之”,結(jié)果刀砍到一棵樹上,因用力過猛,折斷了。
此時李壽已受傷,趙娥想奪他身上的佩刀,李壽“護刀大呼,跳梁而起”。
就在此時,趙娥撲上去用手扼住了李壽咽喉,李壽終于倒地。
趙娥拔出李壽佩刀,將其頭顱割下,然后,“詣縣自首”。
縣令尹嘉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十分欽佩趙娥,但同時感到很犯難。
依照國法,“殺人者死”,但若按照儒家的經(jīng)典教義,這位為父報仇的弱女子就是一名大智大勇、為民除害的孝女。
怎么辦?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這位縣官最后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解下隨身的官印,辭官而去,為的就是拒絕受理此案。
同時他還暗示趙娥趕快逃走。
可趙娥不肯,說:“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結(jié)罪理獄,君之常理,何敢偷生以枉公法?”后來,接到下屬報案的酒泉郡守和涼州刺史反復斟酌,聯(lián)名向朝廷上了封奏章,大意是:考慮到儒家有“百善以孝為先”的教誨,且圣朝也“以孝道治天下”,所以請求皇帝法外施恩,赦免這名孝女的死罪。
漢靈帝最終下旨,不僅免去了趙娥的死罪,還封她為“孝女”、“烈女”,以示褒獎。
至此,趙娥復仇案以皆大歡喜的方式解決了:惡霸被殺,大快人心;孝女復仇,心愿已了;縣令寧可辭職都不肯判趙娥的罪,充分顯示了司法官員對孝行的高度認同。
更關(guān)鍵的是,皇帝法外開恩,通過行使“特赦權(quán)”來表彰孝行,因此,趙娥被記入《烈女傳》,成了孝女和烈女的典型。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歷史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優(yōu)秀作文素材之歷史的腳步10-08
關(guān)于中秋的歷史故事09-10
歷史征文 身邊的故事10-26
歷史故事作文素材10-06
歷史成語故事ppt11-11
作文素材古代歷史故事10-05
中考歷史故事作文素材10-08
歷史故事的歇后語08-27
過河之術(shù)激勵故事作文10-09
中秋節(jié)的歷史故事簡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