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南朝梁武帝蕭衍癡迷于佛教致亡國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來,頗受統(tǒng)治者的喜愛。
而南朝梁武帝對佛教的虔敬和崇信,用癡迷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不僅如此,為了弘揚佛法,他潛心鉆研佛經(jīng),親自撰寫了一部五十卷的《大品經(jīng)注》,并四處開壇講經(jīng),無暇理政,最終招致了國家的滅亡。
雄才大略
梁武帝蕭衍是梁朝的開國皇帝。
他的祖上蘭陵蕭氏本來是北方庶族,家世比較低微。
可他的伯父蕭道成是一個很有謀略的政治家,他趁著宋朝內(nèi)亂之際,奪取政權(quán),建立了齊朝。
蕭衍繼承了叔父的膽識和謀略,在南齊擔(dān)任軍職,曾和北魏軍多次交手,聲名遠(yuǎn)播。
齊建武二年(495),北魏軍進(jìn)攻南齊司州刺史蕭誕,蕭衍跟隨江州刺史王廣之前往救援。
兩軍陣前,其他將領(lǐng)見魏軍勢大,畏懼不前。
蕭衍親自率領(lǐng)敢死隊為先鋒,奮勇拼殺,將士們緊隨其后,大破十萬魏軍。
戰(zhàn)后搜檢敵營,從一名魏將留下的巾箱中找到了北魏孝文帝的敕書,上面寫道:“聽說蕭衍善于用兵,不要輕易交鋒,等我到達(dá)再商議對策。
如果能俘獲此人,則江南為我所有。”
蕭衍早年還是一位社會名流。
南齊竟陵王蕭子良開西邸,廣招文學(xué)之士,蕭衍與名士沈約、謝、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并游于西邸,吟詩賦文,號稱“竟陵八友”。
到后來蕭衍做了皇帝,雖然政務(wù)繁忙,他仍然每天燈下讀書直至深夜,曾撰寫《通史》六百余卷。
他還常常親自起草朝廷的詔告、贊、序等公文,合起來竟然有一百二十卷;改定“百家譜”,重用士族;蕭衍善于弈棋,其他方面如陰陽、卜筮、書法等無不擅長,堪稱多才多藝。
如此文武全才自然不肯久居人下,于是趁著齊武帝病逝,宮廷內(nèi)亂之際,蕭衍便輔佐蕭昭業(yè)奪取了政權(quán)。
當(dāng)時的他羽翼還未豐滿,可是蕭昭業(yè)非常倚重他,致使他的勢力一步步壯大。
等到力量積蓄足夠之后,蕭衍毅然于雍州發(fā)動起義,奪取政權(quán),建立了梁朝,改元天監(jiān)。
從此,梁武帝蕭衍不再為他人做智囊,開始在政治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梁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長壽皇帝,他活了八十五歲,在位五十多年,可以說在他迷信佛教之前,還是非常勵精圖治的,堪稱一位文武兼修的明君。
【南朝梁武帝蕭衍癡迷于佛教致亡國】相關(guān)文章:
佛教美文欣賞10-26
亡國妖妃散文隨筆10-07
佛教經(jīng)典語錄匯總10-07
歐美佛教史常識10-26
佛教為何禁止飲酒10-26
山玉蘭佛教花語07-12
夕陽蕭鼓_隨筆02-15
癡迷優(yōu)秀作文03-03
有關(guān)佛教心情隨筆10-07
佛教靜思的30句語錄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