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鄉(xiāng)村秋韻散文
在鄉(xiāng)村,秋天是最忙的,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大家都忙著收獲自己的莊稼成果!以下是鄉(xiāng)村秋韻散文,歡迎閱讀參考!
當秋風徐徐吹來了涼意,當秋天的明月皎潔如雪,也便勾起了我無盡的鄉(xiāng)愁。
家鄉(xiāng)的秋天,是富有很高韻律的,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是無法感覺到那種,鄉(xiāng)村所特有的秋韻。
久居在鋼筋混凝土鑄成的,高樓與大廈之間,生活在分不清春夏秋冬的空調(diào)室內(nèi),總有一種壓抑、煩躁之感,有一種脫離大自然的窘境,很懷念小時候家鄉(xiāng)那唯美的秋天。
為滿足自己念家的愿望,趕著秋意漸濃時,回了一趟老家,也實實在在的感受了一下,真真切切的鄉(xiāng)村秋韻。
清晨,踩著薄霧,信步來到屋后的荷塘,荷葉上滾動著晶瑩的露珠,嬌美的荷花,已經(jīng)孕育了她的孩子,那孩子在媽媽的的懷抱里,探出一個個調(diào)皮的小腦袋,甚是可愛。
荷塘邊上的楊柳,在晨風的吹拂下,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荷塘邊的草兒,依然青綠著,草尖兒上頂著一個個晶瑩的露珠,露珠打濕了我的鞋子,卻清涼了我的心。
走進田野,你會看到,在蒼茫的原野上,更是一遍秋的景象,那蒼了葉的豆子,那即將成熟的稻子,綠色中點綴著點點的黃,好似一大片綠色的絨毯上,灑滿了黃金,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金光。
一陣微風吹過,你能清晰的聞到那濃濃的、香香的,莊稼的味道,還有一些清雅、淡淡的花香。
當你置身在鄉(xiāng)村的田野;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你會感到心情舒爽、心曠神怡。
柔柔的云,在天空中漂浮著,一朵朵、一片片,似棉絮;如羊群。
在田埂、地頭、溝渠、土坡,甚至在石頭的縫隙中,野菊開的正旺,這兒一叢,那兒一簇,花叢中混雜著,許多不知名的小花,紅、橙、黃、綠、青、藍、紫,嬌小而炫麗,是那么的多,那么的密,那么的遼闊。
野菊是田野的天使;是秋天的精靈。
村道上的白楊樹,筆直、挺拔的,分列在路的兩旁,像哨兵一樣,在守護著我們的家園,樹葉在風的吹拂下,沙沙、沙沙的,唱著動聽的歌謠。
遠處,幾只白鷺在田間嬉戲玩耍,它們一會兒,煽動著翅膀;伸長脖子;仰頭天空;高歌一曲,一會兒,有快速的鉆入草叢,似覓食;如玩耍,自由自在。
村頭那片果園里,柿子、梨子、棗子、掛滿了枝頭,紫色的、青色的葡萄,一串串掛滿架子,一看,你就會不自覺的垂涎欲滴了。
微風吹過,那濃濃的、甜甜的果香,更會讓饞的直流口水。
來到果園的旁邊,正趕上本家大叔在摘梨子,那黃橙橙的梨子,掛滿了枝頭。
大叔看見了我,笑呵呵的讓我品嘗他家的梨子,我也正有此意,便不客氣的接過了,大叔遞過來的梨子,也顧不上清洗,只用手擦了擦,便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那甜滋滋,涼絲絲的味兒,立刻溫暖了我的身體。
讓我魂牽夢繞的,還有家鄉(xiāng)秋夜的韻味,當夜幕降臨,明鏡般的月亮掛在蒼穹,月光如瀑布般,傾瀉在廣袤的大地上,那小星星調(diào)皮的時隱時現(xiàn),好像是在和月亮捉迷藏。
月光下的村舍、樹木、田野,都安靜的進入了夢鄉(xiāng)。
送走來看我的兒時玩伴,一個人,坐在院里的小凳子上,看著被夜染成了墨色的泥土石子、花草樹木,還有我的小村莊,聽秋蟲啾啾、啾啾的在唱著情歌,我的心也在這靜怡中,變得恬靜、溫暖了。
畫案上的風景【2】
愛上畫畫,就像作家愛上寫作,在腦海中撲捉靈感與火花。
一旦走進畫室,往日積淀的美景就想在畫案上流淌,手不由自主地就拿起畫筆,蘸上顏料,在不停地構(gòu)思,就像作家在構(gòu)思作品一樣,在勾畫每一個細微之處。
泰山的巍峨,華山的險峻,黃山的奇美,衡山的秀麗,在我的心中激蕩不已。
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北國的冰峰,南國的花海,西域的孤煙,東方的日出,不時地闖進畫室,與我竊竊私語,抑或細細詳談,不知不覺間,它們抬起腳步走上我的畫案,走進我的山水畫。
山的挺拔高峻,水的清澈明凈,展現(xiàn)在我畫卷的主體位置。
茅舍青青,人煙稀少,白云深處有人家的意境,在點綴著山水畫卷。
此時此刻,我又仿佛回到童年時代,在廣袤的大地之上,青青的麥苗,在陽光下懶懶洋洋地曬著太陽,胳膊腿在伸展著,像是在伸懶腰。
幾只白羊,在綠色的大地上慢悠悠地飄蕩,像是天邊的白云在游動,在飄蕩。
在鄉(xiāng)村的大地上,炊煙在裊裊升起,一會兒直上,一會兒又像駝背的老人直上云端,此刻,我在想象,或許,人老了,就是這樣升入天堂的,那時的我,就是如此幼稚,如此可笑,如此天真。
看著鄉(xiāng)村的美景,我的心中就有了一個美好的念頭。
長大后,我要當一位畫家,把這些鄉(xiāng)村美景,畫下來,給我的鄉(xiāng)村留下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印痕,生活的胎記。
一個這樣的信念,在我的心里就深深地扎下了根。
時光如水,轉(zhuǎn)眼間,二十年過去了。
我在自己的畫室里,也度過了近二十個春秋。
畫室是我的工作間,畫案就是我耕耘的土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的山水畫、牡丹畫、人物畫……在家鄉(xiāng),在省內(nèi)外,在朋友圈里有了地位,也有了一定的影響。
多少個白晝嚴寒,我在彎腰低頭繪制風雨霜露;多少個風雨歲月,我在懸腕勾勒五顏六色;多少個春夏冬日,我在深夜題字落款。
看著自己的作品被一個又一個客戶買走,我既高興,又惋惜,我面對著自己的作品,心里充滿一種難以名狀的自豪和滿足。
一種成功的喜悅,在心里翻滾、激蕩。
一種不舍,在我的心頭縈繞、徘徊,一種割愛,在我的神經(jīng)末梢停滯、閃爍。
面對一幅又一幅作品,我好像又回到童年的原野,鄉(xiāng)村的麥田,鄉(xiāng)村房舍,鄉(xiāng)村炊煙,鄉(xiāng)村流水,鄉(xiāng)村小溪,甚至連鄉(xiāng)村的家禽也在我作品上有了位置,有了空間,有席位。
微山湖的蘆葦、荷花、荷葉以及碧波漣漪,船夫,游客,在我的畫案上都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人物景色,一只又一只的水鳥,在畫案的一端鳴叫,就像美妙的音樂。
畫畫累了,閉上眼睛,一切美景,在眼前浮現(xiàn)。
忘記了腰酸,也忘記了腿疼,更忘記了手臂的疼痛難忍。
拿起書閱讀,好像文字在驅(qū)逐我的疲勞,腰的酸,腿的疼,手臂疼痛,都伴隨著優(yōu)美的文字,煙消云散,化為烏有。
《瓦爾登湖》、《老人與!、《獵人日記》等等書籍中的優(yōu)美景色,仿佛早就在我的畫案上呈現(xiàn)過一次又一次,就像是在有節(jié)奏地往復(fù)循環(huán)。
我總是懷著對作家的敬仰閱讀每一本書,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我品味著,欣賞著。
慢慢地,我也漸漸地發(fā)現(xiàn),我與作家們有著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一個用文字描寫情感,一個用線條和色彩表達內(nèi)心世界。
我不用敲擊電腦,我用畫筆,用畫案,而作家用電腦,用手敲擊鍵盤,表達自己情感。
其實所描繪的風景是有相同之處的,旅美作家劉成章,在自己的博客上常常展示自己的山水畫卷,著名畫家鐵揚在繪畫之余寫作,他的新作《母親的大碗》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
面對我的畫案,我思緒萬千,心潮起伏,我的畫筆,就是山水草木的營養(yǎng)源泉,也是我畫案上的風景線。
秋寒不寒【3】
——我的求畫之路
或許是大運河之水,滋養(yǎng)我的血脈;或許是太白樓之詩風,熏染我的靈性;或許是浣筆泉之詩韻,感染我的性情;或許是古槐之魅力,激發(fā)我的情趣。
微山湖的風韻,竹竿巷的幽靜,洸府河的碧波,常青路的寬廣,太白樓的古韻,小閘口的魚香,滋養(yǎng)一個弱女子,在儒風的運河大地成長。
濟寧,一個有著古風詩韻的城市,就這樣,走出一個愛好繪畫的女子——秋寒。
沐浴在孔孟之鄉(xiāng),行走在詩韻之鄉(xiāng)。
我的血管在膨脹,血液在沸騰,情感的波濤在激蕩。
于是乎,我拿起手中的畫筆在勾勒線條,在染色,一張又一張牡丹花在我的眼前展現(xiàn),紅色的鮮艷,綠色的濃郁,淡有淡雅之美,艷有色澤之雅。
侍女圖,在我的筆下,我用心勾勒,每一段、每一根發(fā)梢、每一個細微之處,我絲毫不敢放過,也不敢怠慢,更不敢懈怠。
山水畫,雖說我不可能完全走遍祖國的每一處山山水水,但我的心中裝滿了祖國各地的山川河流,滾動的水流,包括嘩嘩的流水聲在我的耳畔回應(yīng)。
在此,我也曾胳膊酸痛,肩膀麻木,甚至腰酸腿疼。
眼看著自己,一個又一個作品,在省市報刊雜志上發(fā)表,鮮紅的證書,明亮的水晶獎杯,在我畫室的一個角落,抬望眼,那是,激勵我前進的臺階,激勵我成長的基石。
《散文百家》,一個省級名刊,在刊發(fā)散文的同時,在封二、封底,為我們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一個展示的空間,一個成長的階梯。
往日的辛苦,往日的疼痛,往日的失望,都在成績面前,煙消云散。
回首自己走的每一段路程,多少艱辛,多少歡笑,都在留下深深的印痕。
從我上小學開始,就對美術(shù)課有著一種深深的好感,或許是對美術(shù)老師的一種敬佩,一種羨慕,一種敬仰。
美術(shù)老師的一舉一動,甚至,每一句話,我都牢牢地印在我幼小的心里。
那時,老師主要是教素描,當然,美術(shù)課也不能及時上,學校本身就對美術(shù)課不重視,校方領(lǐng)導就自認為,在鄉(xiāng)村小學,難以成就未來的畫家,于是,美術(shù)課常常被語文、數(shù)學所占用,尤其是到期末考試的時候,美術(shù)課,更是被其他學科所占用,每當此時,我的心滿腹惆悵,一種失落的感覺,一種難以訴說的感覺,在心頭激蕩翻騰。
為此,我曾暗自流淚,為此,我曾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鐘情繪畫,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是美術(shù)的無窮魅力,無限美麗,深深地吸引著我,打動著我,激勵著我,使我的夢想永不破滅。
那時,一顆熱愛繪畫的種子,在我幼小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懷著一個美好的夢幻,我邁進中學的大門,美術(shù)課依然是我喜愛的課程之一。
中學的美術(shù)課,比小學,有所好轉(zhuǎn),但也沒有改變被輕視的現(xiàn)狀,依然被其他課程沖擊著,排擠著,屬于與音、體、美同一類的課程,同樣屬于小三科,上美術(shù)課,當然,也是我渴望值更高的課程。
一周一節(jié)的美術(shù)課,對我也是一種美好的盼望,也一種美好奢望,對于我來說,也是一種心靈的慰藉。
老師的講解,以及老師在畫架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指點,我都側(cè)耳細聽,每到美術(shù)課,我總是及早地到美術(shù)教室門口等待,等待老師的到來,等待美術(shù)課開始。
夢想,就在我的美術(shù)課上無限拉長,無限放大……
對我來說,每到美術(shù)課的日子,是那么的漫長,是那么的難以等待。
而對于,一堂美術(shù)課,又是那樣的短暫,那樣的瞬息而過,在那美好的時光,時間老人的腳步,好像加快了許多,在美術(shù)課上,我似乎感到一節(jié)課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鐘,我甚至懷疑,教務(wù)處領(lǐng)導在有意識地作手腳,為此,我也曾偷偷地偵探過,也曾偷偷地打聽過,最后都是一個結(jié)果,美術(shù)課,和其他課堂時間一樣,都是四十五分鐘,教務(wù)處領(lǐng)導不會因此而改動。
在以后的日子里,家人看到我對美術(shù)的癡迷,就做出一個意外的決定,讓我拜鄒道各為師學習工筆畫。
在跟鄒老師學習期間,他對我要求十分嚴厲,在他的眼里,學畫,比學書法更有難度,當然,也更要有高度。
一個平庸的畫家,和一個優(yōu)秀的畫家相比,給人帶來的美感是截然不同的,是有天壤之別的。
從嚴要求,從高要求,就是要求我要向一個優(yōu)秀的畫家看齊,從一開始,就要嚴格要求,就要樹高標尺。
夏日炎炎,蚊蠅叮咬,鄒老師不讓我歇息;冬日嚴寒,手腳麻木,鄒老師不讓我停筆;雨天陰郁,鄒老師讓我觀察雨天景色;白雪皚皚,鄒老師讓我聆聽雪花聲響。
手臂疼了,不讓休息;手脖腫了,不讓停下;腰酸了,不讓坐下。
畫了一張又一張,筆用了一個又一個。
面對鄒老師嚴厲的要求,我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也有過彷徨,有過舉棋不定,有過猶豫不決,但每當想起自己的美好愿望,自己暗自的發(fā)誓,這些念頭又像肥皂泡一樣,逐個破滅了,我又重新振作起來,拿起手中的畫筆,新的希望之火在心中又熊熊燃燒起來。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不幾年的時間,我的畫,在鄒老師及他的朋友中得到贊許,說我是一個畫畫的好苗子。
于是,我畫牡丹,畫荷花,因為我的根在濟寧,微山湖上的荷花之美,早就給我深深地打下家鄉(xiāng)的烙印。
那種出污泥而不染的美感,也就深深地留在我的心頭。
無論是四尺荷花,還是六尺荷花,都是活靈活現(xiàn),楊萬里的筆下美景,躍然在我的畫筆之下。
雨打荷葉的節(jié)奏,仿佛也在我的筆下,表現(xiàn)地有聲有色。
那含苞待放的新荷,讓人想起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青蔥出浴,含羞送波;那晴雨后的蘭草,讓人想起幽靜的青山,空靈幽遠,耐人咀嚼。
一個手持畫筆的美麗女子,在室內(nèi)精心作畫,時而伸長手臂,時而彎曲手臂;手腕時而伸,時而曲;時而彎腰,時而探身。
一個個更大更為寬廣的山水長卷,在我的眼前,簡直就是鮮活在世上的大自然,江南水鄉(xiāng)、北國原野、西北大漠、東北森林在我的筆下,就能留給人一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空靈,一個“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的意境,給人一個泰山日出的氣勢磅礴之美。
新年臨近,我也要邁進而立之年的門檻。
《論語·為政》里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說“三十而立”,是指他這個時候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
對我們當今的人來說,既要懂禮,又要言行很得當,更能夠自立,事業(yè)有所成,有所立。
我站在三十的門欄,雖說有二十年的畫齡,但擺在我眼前的路更漫長,更悠遠,也更加艱難。
我在今后的路途上,要知難而進,毫不退縮。
有句話說的很好,我今天借用過來,那就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認為,這句話,對我來說,最為恰當。
你說對嗎?
現(xiàn)如今,我雖不是什么知名畫家,但對工筆畫的孜孜追求和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有更燦爛輝煌的明天。
我堅信,我努力,一叢雜草,一棵老樹,一種野花,一架火爐,在我的筆下,在我的眼中,都變成可愛的風景,也是創(chuàng)作的素材。
我的感情,秉承女性所具有的溫柔、細膩,;我的情懷,秉承著男性所沒有的寬廣、大氣。
而今,我在不停地播種,也在不停地收獲。
我的作品,有獲獎,也有發(fā)表,我與人合作,舉辦畫展影響非凡。
畫家如同作家,一個構(gòu)思意境,另一個也在構(gòu)思意境,只是一個落在筆墨、線條、色彩間,另一個落在段落、篇章、結(jié)構(gòu)間,我也是如此。
我也是鄉(xiāng)村女子,我行走在魯西南的鄉(xiāng)村,喝鄉(xiāng)村的水長大,賞鄉(xiāng)村的景色成長,對鄉(xiāng)村熾熱的愛,是我畫畫的源泉。
詩情畫意糅合出高遠的意境,令人遐思無限。
尤其在當下的中國,關(guān)乎于人,關(guān)乎于鄉(xiāng)村,關(guān)乎于自然環(huán)境,關(guān)乎于鄉(xiāng)愁的作品,難得少見。
我以深邃的思想、淋漓的情感、獨到的觀察與精美而又充滿個性的畫筆,將鄉(xiāng)村的草木、山水、日月以及季節(jié)的變化,再現(xiàn)與刻畫得栩栩如生,讓人動容,讓人共鳴,讓人銘記,甚至讓人落淚與思索。
路在腳下,我將手持畫筆,不停地描繪美的山、清的水、鮮艷的牡丹、含苞的荷花……呈現(xiàn)給喜愛繪畫的摯友。
秋是黃金的時節(jié),美好的時節(jié),秋寒而不寒,因為秋本身就是一個收獲的時節(jié),我的秋天,也是如此。
【鄉(xiāng)村秋韻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秋韻散文隨筆散文10-26
秋收·秋韻·秋思隨筆散文10-07
關(guān)于鄉(xiāng)村散文10-26
鄉(xiāng)村生活散文10-26
關(guān)于鄉(xiāng)村的散文10-06
鄉(xiāng)村婚禮隨筆散文10-08
鄉(xiāng)村往事隨筆散文10-10
鄉(xiāng)村的冬日隨筆散文10-11
鄉(xiāng)村臘月的隨筆散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