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一年級語文上冊新教材隨筆
在學習和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xiàn)形式靈活自由。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新教材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上冊新教材隨筆1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是一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課文,當我拿到書,我至少默讀了三遍,同時翻閱了教參資料,為著準教學目標夯實基礎(chǔ)。以下是我執(zhí)教“我會認”生字的教學片段的思考。
在第一課時上,我主要是以解決一類生字為主,認識“忘、主、席”等13個生字和書寫“吃、叫”等2個生字。
一、突破字音難點
一年級以識記生字為主。在生字字音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本課較容易讀錯的生字是前鼻音“親、村”和翹舌音“吃、戰(zhàn)、士、主”。先讓孩子們自主交流需要提醒同桌易讀錯的字,接著請小老師示范朗讀,相機指導,及時糾正。
二、識記生字
通過多種識記方法,采取不同的手段激發(fā)孩子們的識記興趣。
短短的課堂時間悄然而去,卻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足。對于巧記生字的環(huán)節(jié),耗時過多。
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diào)整。身邊的同事是最好的教學資源。因此,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觀摩他們的課堂。經(jīng)過幾次聽課學習,我也收獲不少。
學會及時激發(fā)孩子們的生字方法。一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中已經(jīng)滲透了新的'教學識記生字方法,如猜字謎、形聲字。在胡丹丹教師的課堂上,孩子們編字謎,其他小朋友們猜?梢姡⒆觽兊乃季S都很活躍,反觀自己的課堂,孩子們?nèi)酝A粼跍\顯的識記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后來,我就及時調(diào)整了教學方法,首先示范編字謎的方法,果然,孩子們的思維也打開了。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今后,我還需好好努力,把識記生字教學的困惑逐個擊破。
一年級語文上冊新教材隨筆2
教學完畢后,我問孩子:“這天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幾個孩子很快就舉起了手,還有一些孩子在思考了一會兒后舉起了手!盃敔攲π溥@么好,小樹也對爺爺好。我也要對我的媽媽好,幫忙媽媽干家務!薄皠e人對你好,你也要對別人好,不能做忘恩負義的人!薄拔覀円没貓髳,對身邊的人好!薄拔乙獙蠋熀,就像老師對我們好一樣!”雖然孩子的這些回答受到了我引導的一些影響,但聽著那些稚嫩的語言中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突然間覺得心頭都溫暖起來,仿佛透過窗縫吹進來的寒風都變得柔和了(剛好冷空氣來襲)。教參里的情感維度的教學目標是讓孩子懂得愛護樹木,而我在備課時卻融入了自我的想法:孩子們此刻對大人的愛往往覺得是理所當然的,而忽略了這份愛背后的珍貴價值。更無從去談對父母的愛,對長輩的愛,對大眾的愛了。所以,我在教完課文后,就引導孩子去體會:在冬天的時候,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到了夏天,小樹就給爺爺撐開了綠色的小傘。如果你是小樹,你想對爺爺說什么?如果你是爺爺,你想對小樹說什么?讓孩子在表達中,在朗讀中去體會愛的真切含義,懂得付出和回報的道理。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發(fā)現(xiàn)孩子學會質(zhì)疑了,“老師,‘熱’為什么不是提手旁而是四點底?”孩子會思考,會提問了。沒有比熱烈的掌聲更能表達我那時的欣喜和興奮了!
一年級語文上冊新教材隨筆3
我作為一位語文老師,對語文教學有了一點想法,如下: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已成為老師關(guān)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ㄒ唬⒆⒁庑抡n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jù)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采用激發(fā)興趣、設計懸念……引發(fā)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ǘ⑴囵B(yǎng)積極探究習慣,發(fā)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guān)。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gòu)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老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升華和靈性的開發(fā)。老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知識的積累等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老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nèi)容。而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nèi)涵,意義內(nèi)涵,情感內(nèi)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在《將軍》的閱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文中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一說。”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學生們覺的有這樣一位將軍深感驕傲!边@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升華認識。
三、注重課內(nèi)外結(jié)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qū)W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lǐng)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jié)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痹谡n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許多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奠定了基礎(chǔ)。
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學習《西湖》,我就找相關(guān)的資料圖片讓學生欣賞,讓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此外,我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
今后我將繼續(xù)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斗!
一年級語文上冊新教材隨筆4
朗讀是學生閱讀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閱讀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訓練。它是指書面語言轉(zhuǎn)化為出聲的口頭語言的閱讀,是發(fā)聲閱讀。教學法理論中對朗讀有過這樣的論述:文章的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鉆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如同進行解剖,朗讀卻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能使人感受。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小學教學中讀的基本目標,也是衡量一節(jié)語文課任務完成的標準!钡怯捎谌狈(jīng)驗和方法,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現(xiàn)象:當學生讀得不符合要求時,有的教師只是簡單地提一下“要注意讀出感情”等要求后,讓學生再讀一次就過去了,長此以往,必將會影響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須改變這種狀況,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一、體會情感——把握朗讀基調(diào)
要讀好一篇文章,必須先深入閱讀,理解其內(nèi)容,體會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讀時以聲傳情,準確地表情達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須緊扣課文,從字詞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層次結(jié)構(gòu),理清作者的感情變化線索,還要聯(lián)系實際,閱讀時才能把握朗讀基調(diào)和語氣。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通過描寫一個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賣火柴的事情,反映了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罪惡,表現(xiàn)了作者對窮苦人們的同情。根據(jù)該文的內(nèi)容及中心思想,朗讀該文的基調(diào)就應該確定為低沉緩慢。朗讀時又要根據(jù)每擦一根火柴小女孩內(nèi)心的情感“悲——喜——絕望”的變化適當變換語氣、速度和語音,這樣才能生動地表現(xiàn)出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
二、扮演角色——激發(fā)朗讀興趣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經(jīng)常組織學生聽朗讀,包括教師的范讀和錄音范帶。小學生模仿力和記憶力是非常強的,在他們聽的過程中,會在頭腦里形成一個朗讀的“模式”,從而更好地感受語言,積累語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學會準確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使語言表達得到良好的發(fā)展。所以,當學生聽過示范朗讀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齊讀、個別讀、分組讀、自由度、分角色朗讀等各種朗讀方式的嘗試。
三、因材施讀——設計朗讀形式
朗讀形式應根據(jù)不同性質(zhì)的課文來設計。突破朗讀難點,幫助學生加深對重點段落與詞語的理解。為了突出重點,加強識記,對思想性較強的課文有關(guān)主要段落應加大力度齊讀,幫助學生熟悉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寫作意圖。為了誘發(fā)靈感,活躍氣氛,凝聚感情,對句意連貫,內(nèi)在聯(lián)系緊密的課文,可采用層層點撥設問,步步引讀。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讀懂、讀通課文。使朗讀訓練落到實處,發(fā)揮出讀的效果。
四、品味語言——訓練朗讀技巧
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通過讀,學生也同時獲得了說話的樣本和寫作的范例。這些技巧都必須在品析詞句段、體會感情中掌握。
(1)選擇感情濃烈的句段。課文中某些句段,比較集中地體現(xiàn)了作者某方面強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過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這幅梅花和給我的手絹,就想到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一顆眷戀祖國的心”,這句話要求學生體悟華僑老人對祖國的無限眷戀和思國之情。
。2)選擇含義深刻的句段。課文中部分句、段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蘊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導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思考、討論,才能理解、領(lǐng)悟。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從我心底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駛?c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這句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兩個極端的愛下努力向前駛?cè)ァ?/p>
。3)選擇描寫精彩的句段。課文諸如運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或者具有總起、過渡等作用的句段,都是學生學習語言表達方法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讀素材,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并珍惜時間的可貴,從現(xiàn)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五、以聽促讀——提高閱讀水平
在深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時,通過對語言、文字、句段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以聽促讀提高閱讀水平。教師對教材中準確的詞語、優(yōu)美的句式、生動的片段,要多作范讀,突出語言特點。堅持這樣的練習,就能慢慢促使學生掌握普通話的標準發(fā)音,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增強語感,提高閱讀水平。
如讀《十里長街送總理》教師用哀婉的語調(diào)描繪情境:“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然而今天,他靜靜地躺在靈車里,越去越遠,和我們永別了!”教師悲傷的語氣,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們送別總理的感人情景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把無限悲痛和深切懷念的感情傳導給學生,使學生入情入境,從而激發(fā)學生深深熱愛和緬懷總理的思想感情。
總之,在朗讀教學時,教師要放開學生手腳,讓學生能自由自在地讀書,這是為了讓每位學生都擁有一個自己的讀書的方法。同時,也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多種朗讀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
一年級語文上冊新教材隨筆5
屈指算來,從教已20多年了,猛一回頭,覺得什么也沒留下,大腦一片空白。靜下心來,仔細回味,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教訓。
今年我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并擔任班主任的工作。學期初,我看了成績單,不看不要緊,一看下了不小的一跳,這個班后進生太多了,尤其是有兩個學生三科加起來還不夠一百分,搭檔曾和我說,我算看透了,咱們這一年算是白干了,我苦笑了一下,心里暗想,怎么會呢?話是這么說,真正實踐起來可真不容易。
因為兩個孩子從一年級基礎(chǔ)就差,慢慢越來越落后,我千方百計地找原因,兩個孩子都吃小餐桌,其中這個男生遵守紀律還很差,作業(yè)經(jīng)常交不上來,下課追跑打鬧現(xiàn)象很嚴重,于是課余時間我就多接近他,和他拉家常,問問他家里幾口人,他總是連一句完整的話都不會說,我沒有不耐煩,而是耐心地聽著,久而久之,他覺得老師沒有瞧不起他,反而很愿意和我說一些話。我還發(fā)現(xiàn)班上很多同學瞧不起他,于是我就找到他周圍的同學和他們說,學習差也是我們中的一員,我們大家在一起是緣分,我們要幫助他,我給他派了一個各方面很優(yōu)秀的學生和他同桌。果然從其中的8分到期末的23分,他自己高興,我很高興,全班都很高興,F(xiàn)在只要發(fā)現(xiàn)他有一點進步,我也不放過,在班上表揚他,他越來越努力了。說實在的'一個當老師的最大的幸福莫過于自己教的學生有進步了。
通過我的觀察了解,我班的這個女生她比較老實,平時一句話也不說,不論上課下課她總愛坐在位上發(fā)呆。我就從側(cè)面打聽她為什么會這樣?原來她家離學校較遠,平時住在小餐桌,父母根本不管她,因為成績太差,同學們都疏遠她,正當我苦思冥想,用什么辦法鼓勵她的時候,機會來了,在一次以“展示自我”為主題的班會上,她唱了一首歌,除去聲音小點,還真不錯,我?guī)ь^鼓起了掌,隨之同學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了她,我發(fā)現(xiàn)她的臉紅了,順勢我又表揚了她,我發(fā)現(xiàn)她很不好意思。從此之后她變了,變的愛笑了,愛和同學交流了。學習成績也有了進步。
通過對這兩個孩子的教育,自己也得到了很多,我覺得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熬\所加,金石為開。”也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吧。
【一年級語文上冊新教材隨筆】相關(guān)文章: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隨筆04-24
一年級語文上冊隨筆04-24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隨筆04-18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上冊10-31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育隨筆07-01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隨筆06-30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隨筆01-06
一年級語文上冊隨筆與反思04-19
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教學隨筆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