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注個體的差異學前教育老師隨筆
在這個月里,我作為一名機動人員,主要是負責頂崗請假老師的班級,做好班級管理。這個周,我都在小班,中班以及學前班頂崗了不同職位老師的崗位。
在這周里,我了解到了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常規(guī)以及日常生活活動。小班,是年齡平均在3~4歲之間,但是由于個體差異,有的幼兒身高較為突出,而有的較為矮小,在自理能力上也存在差異。小班的幼兒注意力和動手能力欠缺,但是紀律較好管理。中班,平均年齡在4~5歲之間,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身體發(fā)育、動手能力、理解能力等開始發(fā)展,學前班,作為幼小銜接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理解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尤其是思維逆向發(fā)展能力都逐漸嶄露頭角,但是攻擊性行為也逐漸的出現,因為性格逐漸平穩(wěn),性格倔強,攻擊行為嚴重。但是不管怎樣,我們教師應該相信一點: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個別差異,有目的、有計劃的認識孩子,進行全系統(tǒng)的觀察,在教育過程中做個有心人,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問題、思考問題、理解問題,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善于發(fā)現其自身的優(yōu)點、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使他們的缺點得到抑制。
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世界上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孩子有自己獨特的個別發(fā)展水平,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尊重孩子自己的發(fā)展水平。
讓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多一份人文的教育關懷——尊重孩子。總之,做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運用新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兒,理解幼兒,努力實施以人為本的幼兒教育,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注個體的差異學前教育老師隨筆】相關文章:
教育隨筆:關注個別差異05-16
教師有教無類差異教學隨筆11-19
探究學前教育的差異化供給論文10-09
一個體育生的訴說隨筆10-13
男孩子也想得到關注教師隨筆10-12
針對個性化差異的學前教育教學方法探析論文10-08
中韓飲食禮儀的差異09-22
關注的作文12-15
關注自己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