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小學教育中民辦學校的作用研究論文
1民辦學校的地位與作用
1.1民辦學校的地位
1999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指出:真正貫徹國務院對于社會力量辦學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方針,今后3-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fā)展的辦學體制。制定有利于吸納社會資金辦教育和民辦學校發(fā)展的優(yōu)惠政策。保證社會力量舉辦的教育機構自主辦學的法人地位。①
1.2民辦學校的作用
民辦教育已經有了一段的發(fā)展歷程,作為其中主體力量的學校也不斷發(fā)展。在社會、經濟、文化和教育等諸多領域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在農村,可以給留守兒童一個歸宿,讓家長放心;較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也可以增加學生選擇多種教育的機會等等。
2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不公平問題
農村小學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之一,是教育的基石,對學校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發(fā)展利于提高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整體上升和提升農村教育水平。但現(xiàn)在農村的小學教育的不公平現(xiàn)象仍然很嚴重,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闡述:
2.1農村教育自身的問題產生的不公平現(xiàn)象
2.1.1教育理念落后
農村小學教育是相對于城市小學教育而言的,但是農村小學教育的理念卻不能“唯城市化”、“泛城市化”,F(xiàn)在有些地方的教育價值取向嚴重偏離當?shù)氐纳顚嶋H而把純城市教育當成了其改造和發(fā)展的價值取向,忽略了當?shù)氐奶赜薪逃Y源。目前,大多數(shù)農村小學教育仍然是應試教育。考試考什么,老師便教什么。在這種教育形式下,學校里培養(yǎng)的學生的思想、觀念、想法便很呆板、閉塞,而不能與城市里采用先進化教學理念的學校里培養(yǎng)的學生相比;易導致在農村和城市小學的學生在交往或交流中存在差距。觀念落后的農村孩子很容易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自卑感。
2.1.2教育管理體制不嚴
在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中,中央政府明確規(guī)定了基礎教育管理權屬于地方政府所有。除了大政方針和宏觀規(guī)劃由中央決定外,具體政策、計劃的制訂和實施,以及對學校的領導、管理和檢查的權力和責任,都交給地方。這種教育需求與教育供給的相對分離,使地方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資取向與當?shù)貙W校教育實際并不相吻合。另外,教育投資的不均衡造成教育發(fā)展的不公平。隨著教育財政預算以縣為主,這些弱勢群體的差距成了制約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瓶頸”。②與此同時,這種不公平現(xiàn)象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對于經濟薄弱地區(qū)的小學教育尤其嚴重。當然在這種不樂觀的狀態(tài)下,部分家長會盡力將自己的孩子帶入城市,離開農村這個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環(huán)境。
2.2師資力量薄弱產生的不公平現(xiàn)象
2.2.1教師勝任力不足
目前,在農村小學的教師老齡化較高,一般都是從80年代以來由民辦轉為公辦的教師。他們實際的文化知識不充足,也沒有受過專業(yè)的訓練;知識水平有限,知識更新速度慢。雖然信息化社會已經到來,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跟不上小學教材內容的變化和當今迅猛發(fā)展的教育形勢。由于農村經濟條件的限制,在職教師基本得不到應有的職后培訓,缺乏與教育界的溝通、交流,也得不到新的教育觀點。
2.2.2教師流動性較大
從2006年國家實行了“特崗教師”政策。通過公開招聘高校畢業(yè)生到“兩基”攻堅縣、縣以下農村學校任教。由于農村生活和工作條件比較差,部分特崗教師都奔著條件好、經濟水平高的地方任教。有些人即便大學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屈就在農村。年輕的教師數(shù)量少,后續(xù)力量不足,缺乏新的力量的注入。當然,他們也不會坐下來認真鉆研教材,新的教育思想與理念也與農村學生之間構不起關聯(lián)。
2.2.3教師狀態(tài)不佳
農村小學教師工資偏低,有些教師,特別是民辦教師不僅要從事教學、教育活動,還要從事繁重的農業(yè)生產勞動,教師從事農業(yè)生產的目的不是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也不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點,而是為養(yǎng)家糊口。有些剛走出校門的教師(其中包括單身教師)因農村文化、精神生活貧乏,個人婚姻不好解決等原因則要求調動、改行,不能安心從教,其心態(tài)不佳,勢必影響教師教學水平,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成績下降。正如人們常說的“教師是教人向上的”,而一個缺乏熱情的教師要想教好學生是困難的。③
2.3辦學條件方面的不公平現(xiàn)象
現(xiàn)在的農村小學教育與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農村小學教學設施的整體水平仍然不高,在一些貧困山區(qū)的情況更加嚴重。學校里的危房等安全隱患比較明顯,教室里設置的仍然是舊式墻壁上砌成的黑板和粉筆末較多的粉筆。由于經費的限制,教室里沒有標準的“9+2”式照明燈,沒有適合現(xiàn)代化設備教學的多媒體;校園里沒有符合學生興趣發(fā)展的繪畫室、自然科學室、圖書室、語音室等。有些經濟條件好一點的,課外圖書的書籍數(shù)量少且陳舊,學生只能閱讀教材;體育器材的缺乏,學生只能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樂器的不全,學生就只能跟著老師唱。這樣的環(huán)境使學生根本不能及時地了解社會的前沿信息,導致他們與社會脫節(jié),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與成長及思維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不利于農村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
3民辦學校在農村小學教育公平中的和諧作用
3.1民辦學校有著先進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對“教育是什么”的價值判斷和基本看法。正確的先進的教育理念是學校管理和學校發(fā)展的有效前提和保障。民辦學校都是在教育局審批通過下成立的。一所民辦學校它們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理念。筆者曾工作于一所民辦小學。它們的校訓是“自主、大氣、創(chuàng)新、高雅”。在這里學生可以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學習也可以說成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在這里教師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愿意學,能夠從學習中找到快樂、找到成就感。這樣的學習氛圍,對學生不斷地產生刺激和強化;讓學生自己能夠找到知識大門的鑰匙。這種學校不正是家長滿意、學生喜歡的天地嗎?另外民辦學校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緊跟時代步伐。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yè)的基礎,基礎教育抓不好,更無法來談其他教育。要保障整個教育事業(yè)的質量,時代性的教育理念是關鍵。
3.2民辦學校有著完善的教學設施
農村公立學校落后的教學設施無法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但民辦學校恰能改善這種狀況。民辦學校有著合理規(guī)劃的校園、安全的教室、多種類型的體育器材等。還有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多媒體設備、繪畫室、音樂室、自然科學室等。在部分寄宿制民辦學校有著家長放心的一條龍后勤服務,像學校醫(yī)務室、溫馨的宿舍、能提供健康營養(yǎng)的食堂等。這些設施的完善對資金是有一定要求的。民間資本的集中在這里既能讓投資者獲得經濟效益又帶來了一定的社會效益,是利于社會發(fā)展的。
3.3民辦學校有著嚴格的管理體制
民辦學校在自成體系的體制下良性運轉。民辦學校彌補了公辦小學教育中教育供給與教育需求的相對分離。民辦學校是根據(jù)當?shù)氐奶厣Y合自己的教育理念而運轉的,地方教育政府和學校董事會能夠掌握教育管理權。進而強化了當?shù)卣呢熑我庾R,可以把當?shù)氐慕逃阶鳛榈胤筋I導班子考核、晉升的重要標準。另外,學校內部有著配套的責任監(jiān)督機制、績效考核機制。董事部門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教師進行檢查、視察、業(yè)績考核等;由此不斷推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民辦學校的教師采用合同聘任制,一般聘期為一年,學期末進行考核,施行“末位淘汰制”。看似這種競爭有些激烈,但教師的待遇還是比較優(yōu)厚的。學校也不斷給教師創(chuàng)造著進步的空間。學校會對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功培訓、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訓等。一般學校還有“名師課堂”“教學風采大比拼”“新人秀”等。為了促進新教師的培養(yǎng),學校制定了“以老帶新”的教師分班策略?傊,這種嚴格體制控制下的民辦學校彌補了公辦教育的不足,為農村小學教育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農村小學教育中民辦學校的作用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教學中的民主教育研究論文10-10
素質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論文10-12
農村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論文10-12
小學語文教學中家庭教育的作用論文10-10
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及實踐論文10-12
農村小學教育的現(xiàn)狀論文10-10
簡談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論文10-10
正反饋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論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