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方法
成功的起點往往在于興趣,學習成績的優(yōu)異常常是興趣的結晶。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呢?一起來看看這些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方法吧!
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方法【1】
1.懸念法。
有時候孩子只對“玩”感興趣,而一說到看書卻提不起勁兒來。
衛(wèi)波自有妙計。
“希望孩子讀的課外書,我自己先看一遍,再給孩子講書里面的故事,待孩子聽得入迷時就故意停了下來,告訴他,這故事在某本書里。
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孩子必定會繼續(xù)讀下去。
到了這時再和他討論書中的話題,引導他認真思考,深入理解。
慢慢地,只要我買來新書,孩子都會先睹為快。
后來,他在圖書館辦了個借書證,于是我的任務便只剩下輔導他選擇圖書了!
2.引導法。
就像玩是孩子的天性一樣,模仿能力強也是絕大多數(shù)孩子與生俱來的特點。
他們會模仿電視里的偶像、模仿別的小朋友,父母更是孩子模仿的首選對象。
如果父母利用這個特點進行引導,就會取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有個小同學能背不少詩詞名句,其實他的家長并未刻意要求他去背誦,只是自己平時在煮飯、洗碗、拖地板時有意識地隨口念誦,這個小同學耳熟能詳,從學著、跟著念到有意識地從書柜里翻出書來自己朗誦,家長再加以輔導,該同學的學習興趣變得越來越濃。
一來二去,他學起語文來就得心應手了。
3.補充法。
既然稱之為“補充法”,就必然有一個被補充的主體,那就是學校教育。
雖然孩子們在學校待的時間并不太長,但他們在其中所得到的信息量是成批次的,遠遠大于在其他時間段的信息接觸。
但是話說回來,課本上的知識畢竟是課本上的,在現(xiàn)實當中還是存在著一些課堂力所不能及的知識點,教導孩子學習這些知識就成了家庭教育的重大任務了。
家庭智力教育不應該是學校教育的重復,而應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
像剛才所提到的那位叫衛(wèi)波的家長那樣,每學期發(fā)了新課本,他都要先全部看一遍,了解孩子在學校要掌握的各科知識,然后配合教學進程,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充實和引導。
比如讓孩子觀察大豆發(fā)芽的過程;上公園觀察葉子的形態(tài)和區(qū)分草本木本與灌木喬木等植物;在閑談時講述與課文有關的歷史背景故事;鼓勵孩子運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多為孩子接觸外語創(chuàng)造機會,拿外文說明書給孩子看,常帶他到老外“出沒”的地方去讓他大膽地和老外進行會話等。
如此一來,孩子不但對課堂講授的知識興趣盎然,而且還會主動尋找課外參考書來讀,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進行實踐,家庭智力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4.扶持法。
發(fā)現(xiàn)孩子的正當興趣時盡量滿足并加以引導。
比如發(fā)現(xiàn)孩子對制作軍事模型很感興趣,就將某一戰(zhàn)機或艦船的模型作為生日、節(jié)日禮物或?qū)W習進步時的獎品送給他,再幫他找來有關書刊,讓他了解該戰(zhàn)機或艦船參戰(zhàn)的歷史和時代背景。
在模型的選擇上,應盡量選擇那些需要自己動手組裝的,而不是已經(jīng)成型的,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培養(yǎng)孩子耐心細致的品格又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拓寬了他的知識面。
英國著名數(shù)學家麥克斯韋的父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畫家,可是孩子卻不喜歡美術,他把寫生畫中的菊花都畫成了圓形、三角形或梯形。
做父親的明白了孩子的興趣所在,就買了許多數(shù)學方面的書,麥克斯韋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后來終于在數(shù)學方面獲得了杰出成就。
這說明,讓孩子學習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就能夠調(diào)動起孩子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習興趣得以提高和持久。
5.合作法。
在家庭生活中,遇到一些較輕體力的或者帶有幾個小困難的活兒時,你可以試著邀請你的孩子和你一起共同完成工作。
比如在花盆里栽花、小修小補家用器具等。
和孩子商量著干活,不但在品格上教育了孩子,如培養(yǎng)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以及小主人翁意識等,而且能夠以此為契機讓孩子運用學過的知識做些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或者開動腦筋克服一些困難并進行力所能及的操作,從而在勞動協(xié)作中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動手能力,檢驗并提高孩子運用知識的實際水平。
通過這樣的重點培養(yǎng),學習對于孩子來說,將不再是令其厭倦的事了。
他將對新知識的獲取產(chǎn)生一種向往和天然的敏感,學習從此將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信自己是一只高飛的鷹【2】
在詩人和文豪中,很多人由于只顧埋頭讀書,致使學習成績低下;在發(fā)明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中,不少人由于終日沉思,而學不好功課。
牛頓在學習時就總是思考數(shù)學問題,所以往往顯出發(fā)呆的樣子,連他的母親都認為他的腦子有點遲鈍,但他很會制造玩具式的機器。
許多成功學子因為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潛能,并真正找到了挖掘自己潛能的方法,才走向了成功。
宇宙中只有一個角落你肯定能完善,那就是你自己。
當你能夠運用自己的潛能去爭取地平線上可能出現(xiàn)的光彩奪目的東西時,你為什么要坐在自己的角落里?你要相信:自己是一只鷹。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捉到了一只幼鷹。
他把幼鷹帶回家,養(yǎng)在雞籠里。
這只幼鷹和雞一起啄食、散步、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只雞。
幼鷹漸漸長大了,羽翼也豐滿了。
主人想把它訓練成鷹,可由于終日和雞在一起混,它已經(jīng)和雞一樣,不知道自己還能飛。
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后把它帶到山崖頂上,一把將它扔了下去。
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居然飛了起來!這時,它終于認識到自己生命的力量,展翅高飛翱翔天空,成為一只真正的鷹。
相信自己是一只鷹,你就能展翅高飛。
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測試(包括權威的評價)能夠衡量或預測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和成功的機率。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稟賦各異的個體,即使出生就有身體障礙的人,也會有特殊的才能及天賦。
甚至你會發(fā)現(xiàn)最使你感到挫折的事,其實就是你最大的優(yōu)點和才能。
只要有機會和恰當?shù)姆椒,每個人都能夠表現(xiàn)出自己的聰明才智,每個人都能夠取得成功,就看你以何種方式點燃自己智慧的亮點。
就像外行人難以看出一堆貌不驚人的石頭有何特別之處,但眼光獨到的珠寶商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藏著價值百萬的珠寶。
我們要像珠寶商人認識他們的寶石一樣了解我們自己。
前面提到的大文豪司各特在班級里是成績最差的,可是他一旦離開教室就顯示出自己卓越的活動能力。
他的朋友都很崇拜他。
他很愛讀書,讀的是各種小說和歷史故事,他講的故事很有趣,所以很多學生常常拿著零食,聚集到他的屋子里來聽他講故事。
勞逸結合學習法【3】
勞逸結合,這個道理似乎很簡單,誰都知道,但并是每一個人能運用好。
我為此曾吃過不少苦頭。
西方有句名言:光學習,不玩耍,聰明的孩子要變傻。
適當?shù)捏w育鍛煉和娛樂活動,在學習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一個學習效率公式:7+1大于等于8,就是每天7小時學習,1小時娛樂鍛煉,效果大于8小時連續(xù)不斷地學習。
所以,保持充沛的體力和精力,也是提高效率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
學習的勝利意味著獲得新知識,但學習消耗的卻是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一味地發(fā)揮“拼命”精神,整天只知道學習,頭懸梁,錐刺股,最終只能是精疲力盡,學無所成。
列寧十分反對這種“學習狂”的精神和做法,他說:“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
”毛澤東也曾責問鼓吹這種精神的人說:“又叫馬兒跑得好,又叫馬兒不吃草,世界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
學習是一種高級的精神活動,視覺神經(jīng)在接受到外界的信號刺激以后,把信號傳到大腦,引起大腦皮質(zhì)響應區(qū)域的興奮,信號刺激強度和持續(xù)時間與這種區(qū)域興奮成正比例關系,即強度越大,時間越長,興奮就越高。
大腦在這種興奮狀態(tài)下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記憶理解等。
一旦學習的時間超過大腦興奮的極限,大腦皮質(zhì)的該區(qū)域便由于工作過度,而逐漸失去興奮的能力,開始由興奮過程向抑制過程轉化,于是疲勞就產(chǎn)生了。
如果你發(fā)覺自己反復讀一段文字仍然不能吸收,那就表明,你已經(jīng)達到了一天學習量的最高峰,應該立即停止學習。
科學家調(diào)查表明:大多數(shù)人認為,他們一天學習最適合的時間長度是五個小時。
如果你是精力旺盛的人,學習的時間會延長些。
大腦是學習的機器,它的工作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率。
學習作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一樣都會產(chǎn)生疲勞。
當體力勞動產(chǎn)生疲勞之后,立刻休息片刻就可以恢復。
但是,腦力勞動的恢復就不同了。
即使停止學習,大腦興奮也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平靜下來,因此,對于大腦的保護就是休息和放松。
愛因斯坦疲勞后,就拿起他的小提琴拉上幾首喜歡的曲子,使自己從那些符號中解脫出來。
當有人問他的業(yè)余愛好時,他毫不猶豫地說:“小提琴。
”
馬克思在研究中一旦感覺到疲勞,就找出一張草紙,畫一些圖,借助這種方法轉移大腦的興奮區(qū)域。
聰明的學習者,善于在自己的大腦產(chǎn)生疲勞前,及時轉換學習的內(nèi)容,或通過休息和運動轉移興奮熱點,巧妙地把緊張和放松交替在一天的學習中,保持最佳的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
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方法 【4】
1.體驗成功的快樂
一個總是失敗的人是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的。既然總是不成功,也就再不去努力了,甚至會自暴自棄。所以,每次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先從簡單的入手。比如在做題的時候,不妨先繞過一些難題,而先做幾道容易的題目。如果一開始就被一道難題糾纏不清,就會讓自己失去斗志和興趣。你必須讓自己相信:學習就好比一次長跑,你必須先跑過100米,才可能接著跑200米、300米,其中都有一個由易而難、由少而多的過程。既然自己已經(jīng)做到了跑過100米,那么就有可能跑出更遠的距離。
讓自己體會一些成功的欣喜,這對提高你的學習興趣大有裨益。
2.自我激勵
如果你能夠經(jīng)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就有可能避免學習上的失敗。首先為自己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激勵自己努力去實現(xiàn)。其次要學會自我暗示,經(jīng)常對自己說一句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要擺脫消極情緒,比如因為怕成績不好而產(chǎn)生恐懼,采取一些適當?shù)男袆觼硐@種情緒。
3.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比如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學習方法,語文學習需要多讀多些,數(shù)學的學習需要勤做多練,如果把兩種方法換一個位置,那么要想學習好幾乎是不可能的。再比如,各個科目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搭配,孰輕孰重,自己都應該有一個明確地了解。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必須自己提煉和歸納一些學習上的經(jīng)驗教訓,并虛心向老師、其他同學請教學習的方法技巧。比如學會查工具書,學會自己去獲得想要的資料等等。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才不會那么費時費力,學習變得輕巧了,自然就會有興趣。
4.每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
不要淪為學習、學習、再學習的機器。如果只是坐在書桌前,而不管效率如何,那么學習時間再長也毫無意義。不要把學習和快樂對立起來,這樣會導致厭惡學習,對學習沒有興趣,還會養(yǎng)成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
5.階段性總結
每隔一段時間總結學習上的經(jīng)驗教訓,找出可取之處,保持下去,對遇到的阻力和困難,找出解決之道,使自己始終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tài)、自信的心理去投入學習之中。實踐證明,這一點對“保溫”學習熱情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6.別人的興趣從哪里來
向成績好的同學請教,他們的學習興趣都是怎么來的,吸收一切可以借鑒的方法。別人幫你解一道題,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而如果能幫你找到學習的興趣,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方法】相關文章:
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方法10-06
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方法10-01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方法10-01
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方法10-05
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哪些09-30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的方法09-30
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09-30
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