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融讓梨讀后感 推薦度:
- 孔融讓梨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孔融讓梨讀后感(15篇)
當(dāng)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孔融讓梨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孔融讓梨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讓梨》,我讀后很有感觸。這個故事說的是:東漢魯國,有個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聰明,也很懂事。在他四歲時,有一次,爸爸拿回來一袋梨,給孩子們吃。爸爸讓孔融來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給了爺爺奶奶,把比較大的給爸爸媽媽,把其他的給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給了自己。大家都夸他懂事。
讀到這里,我才知道,“年紀(jì)小,應(yīng)該吃小的”,說得太好了。以前,我總覺得,我是小孩子,應(yīng)該多吃點(diǎn)。每次媽媽讓我選吃的,我總會比了又比,選了又選,哪怕只大一點(diǎn)點(diǎn),也是好的.!而一個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那么懂事!想到這兒,我的臉上一陣發(fā)燒,不禁慚愧不已。
以后,我一定要像孔融那樣,尊老愛幼,他的品德是我們從小就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一種尊重,是一種寬容,是一種貢獻(xiàn),是一種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救濟(jì)藥。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和諧,作為學(xué)生的我們,應(yīng)該繼承和發(fā)揚(yáng)這種美德,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孔融讓梨讀后感2
最近,我讀了《孔融讓梨》這篇文章。每一次讀這篇文章,我都能深刻感受到孔融謙讓的精神。
《孔融讓梨》講述的是孔融小時候的故事。有一次,孔融和哥哥一起吃梨,孔融主動挑小的吃,還說自己小應(yīng)該吃小的。每次讀到這兒,我都被孔融友愛和尊敬兄長的精神深深感動。
孔融從小就尊敬兄長,懂得禮貌,有了人生最基本的品德。其實。這些也是非常寶貴的,有些人就不具備,比如那些心術(shù)不正、心懷鬼胎的人。我想兄弟之間是應(yīng)該互相謙讓,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地方也應(yīng)該如此,在商場購物時要謙讓,在乘公交車時也要謙讓,在醫(yī)院看病時更要謙讓。時時要謙讓,人人要謙讓,事事要謙讓。
孔融的許多精神都使我敬佩不已,我也要向他學(xué)習(xí)。有一次,我和好朋友有了矛盾,我們兩個誰也不讓誰,一見面就不理不睬的',每次在一起,都會發(fā)生口頭大戰(zhàn),F(xiàn)在,我感到很慚愧,如果我那時讓她一下,事情就可以早點(diǎn)化解。這樣的事,孔融一定會讓她的,可我卻沒有做到。
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每個人都能學(xué)習(xí)孔融謙讓的精神,世界不就會更美好嗎?
孔融讓梨讀后感3
一天,我在讀《三字經(jīng)》,當(dāng)讀到“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時,這章節(jié)里有一段關(guān)于“孔融讓梨”的小故事。這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春秋魯國,一位名叫孔融的四歲小孩非常懂事聰明。一次母親端上一盤梨子來,叫孔融先拿來吃,而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津津有味吃了起來。父親問他為什么這樣做,孔融說:“哥哥比我大,大的'梨應(yīng)該給哥哥吃!
讀完之后,一種佩服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起,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樣懂事,他的一舉一動,機(jī)靈巧妙的回答深深吸引了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與孔融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慚愧。想到有一天晚上,爸爸和媽媽正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劇。我看了看鐘快7點(diǎn)了,糟糕!我愛看的動畫片就要開始了,于是,我連忙拿起遙控器換了臺,爸爸媽媽見了很生氣,狠狠地批評了我,我還生氣得跑回房間,不理他們。還有一次,我的表妹和阿姨來我家玩,媽媽端上來一盤水果,我見了連忙拿起一個最大蘋果就大口地吃了起來。媽媽見了,很生氣地對我說:“你這孩子真不懂禮貌,你應(yīng)該把大的蘋果讓給妹妹,你怎么反而把大蘋果自已先吃了呢?”現(xiàn)在想起這些事來,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和四歲的孔融相比,真是羞愧極了。
《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了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孔融尊老愛幼、謙虛禮讓。讓我想到,在生活中要學(xué)會尊重別人,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也要學(xué)會謙讓別人,這樣才能夠得到更多人的理解,這是我們小學(xué)生應(yīng)該具備的傳統(tǒng)美德。
孔融讓梨讀后感4
想必大家對《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不陌生吧。我雖然幾年前已經(jīng)聽過這個故事了,可今天卻把這本書翻出來,有仔仔細(xì)細(xì)地讀了一遍。因為我覺得禮貌謙讓是當(dāng)今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們現(xiàn)代社會,就是缺少想孔融一樣謙讓有禮貌的人。我和妹妹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一天爸爸從外地回來,帶了一大堆禮物。我看上了琳瑯滿目的飾品,妹妹盯上了異?蓯鄣.毛絨玩具。挑選一番后,我和妹妹同時發(fā)現(xiàn)了一盒糖果上面寫著“雪&彩”。我打開盒蓋,哇!40只小鴨子分別穿著海軍陸軍空軍和冠軍的衣服齊刷刷地看著我(其實是軟糖啦),我頓時呆住了。一會兒我蓋上了蓋子,打算帶走。這時妹妹一把抓住盒子說:“我要吃糖糖!”她才三歲,畢竟不是我的對手。我順手一拉,盒子便重新回到我的手中。妹妹一看大事已敗,便使出決計-鬧。只見她躺在地上,四肢亂舞,像個瘋子。我轉(zhuǎn)身即將離去,她有使出第二計-哭。兩種結(jié)合,沒有人能不乖乖投降。我剛要投降,眼前忽然閃過一道白光,我立即說:“想要糖,沒門!”說著就走了。這時媽媽過來了,妹妹撲來上去,告訴媽媽事情經(jīng)過,媽媽火了,搶過盒子說:“誰也別想吃!蔽抑缓没伊锪锏靥幼吡。
說難聽點(diǎn),我和妹妹的故事跟孔融讓梨的故事有天壤之別。讀完故事,我深深受到啟發(fā),覺得以后不再對妹妹。
孔融讓梨讀后感5
20xx年01月03日 《孔融讓梨》讀后感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們都知道,就是一位客人來串門,帶來了一藍(lán)鴨梨,讓孔融先拿一個,孔融卻拿了一個最小的鴨梨,客人問孔融:“為什么不拿大的?”孔融說:“哥哥比我大應(yīng)該吃大的,弟弟比我小我應(yīng)該讓著他。”爸爸回來后,連夸他是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我們可不可以做像孔融一樣懂得謙讓的人呢?我們也要做像孔融一樣的好孩子,這樣,在以后搏擊商海時懂的`謙讓還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兩家同類大企業(yè),都是有能力一些承受打擊的那種,這兩家企業(yè)是拼個你死我活好呢?還是各掙各的錢好呢?當(dāng)然是各掙各的錢好。如果兩家企業(yè)選擇拼個你死我活,結(jié)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但是,你要看對方在你讓他之后是否得寸進(jìn)尺,要是他得了便宜賣乖你就要打擊他了,謙讓也是要有限度的。
我們要做一個會謙讓的好孩子,但是不能謙讓過頭。
我自己感覺這篇作文寫得有點(diǎn)遠(yuǎn)。媽媽說有點(diǎn)不好說,看老師怎么評吧。
老師的評語: 如果是你自己寫的,那就很好!
孔融讓梨讀后感6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千古流傳。
孔融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歲的一天,有人送給了他家一筐梨,可是孔融在籃子里挑了許久,卻撿了一個最小的留給自己。原因是自己年紀(jì)小,應(yīng)該吃小的,大的應(yīng)該留給哥哥姐姐吃。
讀到這里,我感到很慚愧。以前,我總覺得我是小孩子應(yīng)該多吃點(diǎn)。每次媽媽讓我選吃的,我總會比了又比,選了又選,哪怕只大一點(diǎn)點(diǎn),也是好的。∮泻贸缘牧闶车'時候,總希望自己比哥哥吃的多,經(jīng)常為了少吃一點(diǎn)點(diǎn)和哥哥生悶氣。但是從現(xiàn)在起,我決定向小孔融學(xué)習(xí),“年紀(jì)小,應(yīng)該吃小的”,說得太好了,我很贊同小孔融的做法,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要先夾給媽媽,對她說:“媽媽,請吃!”看到爸爸哥哥喜歡吃的菜,我也幫他們往碗里夾,得到好吃的好玩讓哥哥先選。想象著他們笑著對我說:“謝謝!”的時候,我心里是甜甜的。
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謙讓,而我已經(jīng)七歲了,這么做也是完全應(yīng)該的。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苯窈,我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關(guān)心、愛護(hù)身邊的每一個人,要做一個當(dāng)代的小孔融。
孔融讓梨讀后感7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大家都應(yīng)該讀過吧!這個故事是弘揚(yáng)中華傳統(tǒng)美德之一。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孔融還是個小小毛孩的時候,那年她才四歲。在一個風(fēng)和日麗的早晨,他的爸爸帶來了一袋梨。他的哥哥們都爭先恐后地去搶最大的梨。最后,到了孔融來選,他選了最小的梨,他的家人問他,為什么要選最小的梨。他回答:“我的年齡小,食量也小,按常理來說,應(yīng)該拿最小的!彼母绺鐐兟牭竭@句話都慚愧地低下了頭,把他們手中的大梨給了自己的長輩。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凡是都應(yīng)該懂得謙讓,也告訴我們自己要互相忍讓,不要只想著讓自己好,不想這個別人。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坐公交車時應(yīng)該給老弱病殘的人讓座,吃飯時遇到很好吃的菜應(yīng)該適量地吃,不該全夾到自己的碗里,在圖書館里,不該大吵大鬧,應(yīng)該安靜地在自己的座位上看書,這些事告訴我們:不要去影響他人,要養(yǎng)成尊老愛幼的習(xí)慣。
中國還有許多像這樣可以弘揚(yáng)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比如:孟母三遷,子路借米,蘆衣順母等等故事,告訴我們要孝順,善良,仁慈,謙虛,勇敢。
孔融讓梨讀后感8
一天,我讀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尊老愛幼孔融讓梨的故事,讀完之后一種佩服之情油然而升,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么懂事,他的高尚舉動和優(yōu)秀品德深深教育了我,實在令人印象深刻。簡樸的語句中,洋溢著可貴的尊老愛幼的品質(zhì),蘊(yùn)藏著其中的美德。
現(xiàn)實的我與孔融比起來真是有點(diǎn)羞愧,一件慚愧的事又在腦海中飄蕩著,那事發(fā)生在我五歲的時候,一天弟弟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動畫片,我看看動畫片又看看鐘表說:“糟糕”電視劇大結(jié)局忘看了,我立即拿起遙控器換了臺,弟弟一下子變了臉色,跑來給我爭吵。吵鬧聲驚動了媽媽,媽媽了解情況后,就說:麟麟,做哥哥的讓著點(diǎn)弟弟,而且弟弟是先看的`,你不能換個房間看嗎?我說:“就不!”聽話媽媽叫!我瞪了媽媽一眼就氣沖沖地回了房間。到了晚上媽媽看電視,我刻意在電視機(jī)前左右擺動,媽媽叫我別擋著,我假裝沒聽見,最后媽媽什么也沒說出去了。看了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令人后悔的事,我恨透了自己真對不起媽媽又沒讓著弟弟,現(xiàn)在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要先人后己,尊老愛幼。
讀完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首先我們做什么要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也要謙讓別人,做到先人后己,自己的收獲才會更多更豐富。謙讓,是一種美德,有時尊重,是一種寬容,是一種貢獻(xiàn),是一種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救濟(jì)藥。學(xué)會謙讓,做到謙讓,那么,你就會享受到人際關(guān)系和諧的快樂。
孔融讓梨讀后感9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讓梨》,我讀后很有感觸。這個故事說的是:東漢魯國,有個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聰明,也很懂事。在他四歲時,有一次,爸爸拿回來一袋梨,給孩子們吃。爸爸讓孔融來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給了爺爺奶奶,把比較大的給爸爸媽媽,把其他的給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給了自己。大家都夸他懂事。
看到這里,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個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那么懂事!想到這兒,我的臉上一陣發(fā)燒,不禁慚愧不已:我和他竟形成天壤之別!怎么回事?聽我慢慢道來。
我天生喜歡讀書,我家也正好在少兒圖書館附近,我便有事沒事就到圖書館借書,但我一般喜歡有人和我一起去。去年有一次,我急著要去借書,便纏著媽媽跟我去,但正在刷碗,但我卻不懂事,一個勁地纏著媽媽。媽媽非常生氣,批評了我,我還不服氣,也小聲嘀咕了幾句。唉,現(xiàn)在想起來多后悔。寢屖嵌嗝刺蹛畚野,我卻那么不尊重她。再看看人家孔融,人家四歲就懂得尊老愛幼。
孔融讓梨讀后感10
謙讓是我國傳統(tǒng)的禮儀。前不久,我看了一篇〈孔融讓梨〉的故事,主要講:孔融,聰明好學(xué),才思敏捷,巧言妙語?兹4歲時,一日,父親給他和他的哥哥買了一些香梨,父親給他了一個最大的香梨,可是,他卻拿了一。最小的香梨,父親看了非常驚喜、高興。
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上街去玩,我們乘上了車,坐到了位子上,第2站,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上車了,老奶奶沒有位子,只能站著,第3站,一些人下車了,老奶奶剛要坐下,一群年輕人跑過來,把老奶奶推開,自己坐下,老奶奶差點(diǎn)兒摔倒,看到著一幕,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拉了拉姐姐的衣角,輕輕地說道:“姐姐把我們的位子,讓給那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你看她沒有位子坐,多可憐呀!”
“妹妹難道你想站著,不想坐著嗎?”姐姐疑惑的.問道“不是的,姐姐你想呀!孔融4歲能讓梨,我現(xiàn)在是10歲,你現(xiàn)在16歲,難道我們這些都不懂嗎?我們把座位讓給老奶奶!這樣也算助人為樂呀!”我認(rèn)真地說道!懊妹,妹妹你說的太有理了,讓我實在太佩服了,那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讓座吧!”“OK!蔽一卮鸬剑f著我把老奶奶攙扶了過來,又讓老奶奶坐下,老奶奶笑瞇瞇地連聲說:“謝謝,謝謝呀!”“沒什么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我站著,偷偷的看著老奶奶,老奶奶舒服的做在凳子上,我偷偷地笑了。
孔融4歲都會讓梨了,作為我們一定要向孔融學(xué)習(xí),做一個學(xué)會謙讓的小學(xué)生!
孔融讓梨讀后感11
今天,我讀了一本《懂禮貌的故事》書,其中有一篇叫《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是:在東漢魯國時期,有一個四歲的孩子叫孔融,有一天,叔叔送來一筐梨,爸爸讓孔融給大家分梨吃,他把大的讓給了爸爸、媽媽、哥哥們,自己留了一個最小的。大家都夸他有禮貌。
我讀到這里被孔融的行為感動了,四歲的'孔融都知道要做一個懂事又有禮貌的好孩子,可是我以前很自私,吃東西都是我先吃,玩也是先自己玩,從來都沒有想別人。我讀了這個故事覺得很羞愧,從今以后我要做一個懂禮貌又懂事的好孩子,吃東西一定先讓長輩們吃,玩玩具也一定要懂得謙讓他人,只要有人需要幫助,一定伸出援助之手,做一個心中永遠(yuǎn)裝有他人的好孩子,不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只要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一定會尊重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學(xué)會這種美德吧!這樣你的生活會變得豐富多彩,生命也會更加絢麗多姿。同時讓我想起了一首歌《愛的奉獻(xiàn)》,只要人人都獻(xiàn)出一點(diǎn)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孔融讓梨讀后感12
每個人都有一些優(yōu)點(diǎn)和缺點(diǎn),讀了《孔融讓梨之后》之后,我覺得孔融最大的優(yōu)點(diǎn)就是謙讓,不過最大的缺點(diǎn)也是謙讓-太過頭了。先是讓梨,接著讓獎狀,后來把地球引力的論文也讓了……事事都得謙讓,自己為了深受人愛戴,做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自己便皆大歡喜。其實,孔融不理智,為什么要讓呢?留自己用有什么不好,為了讓梨之譽(yù),也不至于事事都謙讓吧!該謙讓的就謙讓,不能讓那些不勞而獲的人得到東西,而想孔融這樣付出勞動的人卻一無所有!如果大家都在事事、處處上謙讓,那這社會,雖然變和平了,但是人們自己心理上會不愿意的,但為了自己深受愛戴卻做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不會這樣做的!因為這些東西是我付出了勞動的',我覺得我有權(quán)利來享受這個成果,如果我謙讓給了你,其實就是縱容你,不是愛你,而是害你!這樣你會總想著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
我想對孔融說:不要為了自己得到人們的愛戴而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你不要謙讓的太過頭了!在事事上,處處上謙讓你自己覺得好嗎?不要再謙讓了,你已經(jīng)謙讓過很多很多次了!我想對孔融謙讓過的人說:你們真是一群不勞而獲的人,凡事都要靠自己,得三好學(xué)生,有個好工作,買車買房都靠自己,而不是靠別人的謙讓而得到的!
總之孔融讓梨之后,令人哭笑不得的趣事連連。
孔融讓梨讀后感13
今天,我做完作業(yè)后,閑得無聊,便拿起《美德故事》讀了起來。不一會兒,《孔融讓梨》這篇文章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這篇文章贏記敘了孔融從小就尊敬兄長的美德,贊揚(yáng)了孔融是個好孩子。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孔融四歲的時候,孔融兄弟七個,他排行第六。有一次,全家人圍座在一起品嘗鄰居送來的梨。母親從中挑選了一個最大的梨,遞給孔融,孔融卻沒有接受,而是挑了一個最小的梨吃了起來。父親非常好奇地問孔融:“你為什么不吃大的而吃小的呢?”孔融一本正經(jīng)的回答道:“我年紀(jì)小,應(yīng)當(dāng)吃小的。哥哥們年紀(jì)大,理所當(dāng)然吃大的!北娙寺犃,都連連稱贊,沒想到他這么小便懂得尊敬兄長,友愛謙讓的道理。
看看孔融,想想我自己,我感到臉上一陣發(fā)熱。心里很慚愧。平時,媽媽或爸爸買了好東西,我都吃大的',想多吃點(diǎn),怕別人吃的多,我就快點(diǎn)吃。
讀了《孔融讓梨》這篇文章,我懂得了要尊敬兄長、友愛謙讓,這種美德應(yīng)該從小就培養(yǎng)。我們要向孔融學(xué)習(xí),做一個謙讓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讀后感14
今天,我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深受啟發(fā)。
孔融有五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孔融是這幾個兄弟中最聰明的一個。孔融四歲時,母親買了一些梨,梨有大有小,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開始吃了起來。父親好奇就問:“孔融,你為什么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因為我的哥哥們比我大,我比他們小,所以我要拿一個最小的梨吃!笨兹诨卮鸬。父親有好奇地問:“你還有一個弟弟,最小的因該是他吃才對呀?你為什么要吃最小的梨?”“因為弟弟比我小,我要讓著他,所以我拿了一個最小的梨!薄岸鳌备赣H滿意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
這個故事讓我得到了一個啟示:孔融四歲的時候時就學(xué)會了讓梨,而我們現(xiàn)在還是不理解父母的.苦心。難道不應(yīng)該反思一下嗎?四歲的孔融把最大梨給他哥哥們和他的弟弟。在我們看來是理所當(dāng)然的,拿來就吃,可是孔融卻把梨給了自己的哥哥,說自己小要吃小的,F(xiàn)在時代是變了但是我們卻不能忘記我們先祖?zhèn)兊拿赖,我們要在發(fā)展的同時也要保留一些祖先們傳下的東西,美德是藏在心里的我們要發(fā)掘它們把它們用到生活中去,那才能讓它體現(xiàn)出它那寶貴的價值。
所以我們做人要懂得謙讓,不要老是斤斤計較,這樣的日子會很無趣。如果你懂得謙讓,你會覺得生活是那么的歡樂。我們還要向孔融學(xué)習(xí),尊老愛幼,尊長的好習(xí)慣。
孔融讓梨讀后感15
美德在生活中可以說是枚不勝舉。但在《孔融讓梨》這篇短小精煉的歷史故事中,僅有5歲的小孔融竟知道要尊老愛幼,小小年紀(jì)的孔融讓梨這件事,讓我深有感觸。
在古代的一天,孔融的父親從集市上買回三個梨子,分發(fā)給孔融、妹妹還有哥哥?兹诜值搅艘粋最大的梨子,一看就知道味道很甜。但他讓給了哥哥,父親問他為什么這樣做,孔融回答道:“大的就應(yīng)該給大的人吃!钡诙危兹诜值搅艘粋比較大的梨子,但又讓給了妹妹。爸爸又問他了,他回答:“妹妹比我小,應(yīng)該吃一個大一點(diǎn)的!弊詈,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但爸爸夸獎了他。
故事中的孔融尊老愛幼,繼承了我們中華民族美德中最重要的一點(diǎn)。但想想我,平日里調(diào)皮搗蛋,沒少給媽媽添麻煩,害的`媽媽不但沒有省心,還倒多添了幾根白頭發(fā)。有一次,媽媽做了五個獅子頭放在青菜里煮,自己沒舍得吃一個,我不但沒有謝謝媽媽,還抱怨她沒有多做幾個。還有那次在小姨家,我和表弟爭著玩電腦游戲,我竟生生地把表弟推倒在地板上,害得他哭了好一會兒。想想,平日生活里的我竟然連一個五歲的兒童都不如。孔融讓的雖只是一個梨子,但在美德道路上,他卻跨越了一大步。所以《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才會家喻戶曉,一直流傳至今。以后,我也要學(xué)會謙讓,孝敬自己的長輩們,愛護(hù)比我小的孩子們。
【孔融讓梨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孔融讓梨讀后感03-21
孔融讓梨讀后感15篇11-25
孔融讓梨讀書心得01-26
《孔融讓梨》教案(通用11篇)06-08
課文《孔融讓梨》讀后感(精選20篇)12-05
孔融讓梨的故事讀后感(精選12篇)10-14
《孔融讓梨》的大班語言活動的教案設(shè)計(精選11篇)03-09
寓言讀后感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