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綠色化學思想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
綠色化學思想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是小編為化學專業(yè)的同學帶來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
綠色化學思想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1】
【摘 要】化學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的化學教育在實際的教學中,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逐漸地轉變教學模式。
在現代的化學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加入綠色化學思想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綠色化學思想 實際教學 改革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也面臨著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
環(huán)保意識的提升,能有效地減少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污染行為的產生。
在現代教育體系當中,綠色化學將是今后化學教學的主旋律。
化學學科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和科學性,并且隨著社會環(huán)境問題的突出,越發(fā)使得綠色化學思想在實際化學教育當中體現出重要作用。
此外,利用化學的手段進行污染源的有效治理,促進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
一 綠色化學的概述
1.綠色化學思想產生的背景
綠色化學的提出最早起源于發(fā)達國家,具體表達方式是化學學科與環(huán)境之間的一種友好關系。
隨著現代社會工業(yè)產業(yè)的逐漸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問題逐漸突出。
綠色化學思想的應用中體現的是針對工業(yè)生產涉及的相關產業(yè)所產生的污染進行及時治理。
大力提倡綠色理念,對于工業(yè)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并且再利用,同時使用化學手段進行工業(yè)生產原理的相關改進,減少污染源的產生。
2.綠色化學思想的特征
綠色化學思想有著具體特征,其在具體的實施中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節(jié)省能源,并且在實際的生產中盡量使用綠色無污染材料,即做到零污染是綠色理念發(fā)展的最高要求。
綠色化學思想在實施當中有著以下三個特征:(1)保證原材料無污染。
原材料的無污染能夠有效地減少有害化學產品的產生,為自然環(huán)境的清潔提供保障;(2)嚴格控制廢棄物排放。
化學生產當中會產生相當多對自然環(huán)境有污染的廢棄物,綠色化學在具體實施中體現的是零排放標準;(3)保證化學產品的可回收。
可回收是綠色理念的重要體現,在實際的發(fā)展當中,化學產品廣泛存在于我們的生產、生活中,保證其可回收利用能有效節(jié)約社會資源,體現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
二 綠色化學思想在化學教學中的意義
1.綠色化學思想在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能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在進行化學知識的講解中,應重視綠色化學思想的傳播,使學生對于現代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性有所了解。
通過對環(huán)境中的具體污染問題進行介紹,使學生能夠深層次地了解生活當中存在的化學污染問題,增強對于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
2.綠色化學思想的具體實施,能提升教師對于綠色化學教學的深層理解
現代的實際教育中,教師在教學當中由于教學知識要求的提升,無形中忽視了綠色環(huán)保理念的滲透,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綠色化學思想的出現,能使得教師進行自省,并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進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能更重視綠色化學理念的具體實施,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保證教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總之,綠色化學思想在實際的化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重視綠色化學理念的實施,提升學生對于綠色化學的理解水平。
通過對學生的課后作業(yè)的合理布置,將綠色化學的理念加入其中,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對未來化學教育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 綠色化學思想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滲透方式
中學教材當中體現的綠色化學教育知識相對較少,這對實際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需要教師自身總結,并結合實際的教育現狀,分析出綠色理念的意義。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向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思想的滲透。
具體措施如下:
1.在教學設計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在實際的應用中,教師應重視實踐課程的實施。
化學教育本身就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將綠色理念與實踐相結合,能夠有效地提升教育水平。
在實際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情境模式以及課外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
如在進行二氧化碳的理論課程講解過后,可以與學生進行實踐互動,使用固定的容器對室外的空氣進行采集、收集,并且通過相應的實驗分析空氣中的各成分具體含量,與標準含量進行比較,分析空氣當中的某些氣體超標現象,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動手能力。
通過綠色化學思想在教育中的具體實施,促進環(huán)保意識的提升。
2.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化學教學當中涉及相當多的實驗,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驗進行綠色化學思想的滲透。
這也是學生對于綠色化學思想理解的最直觀的方式。
具體的實施方法如下:
第一,實驗中應注意規(guī)范性。
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應使學生重視操作的規(guī)范性。
教師可通過實驗現象的教學分析,對其中涉及的重要理念進行講解,從而使得學生在實驗當中理解綠色化學思想的具體實施過程。
同時通過對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的及時處理,教導學生可以對化學廢棄物進行分類回收來提升其使用效率,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
第二,實驗中應注意試劑的使用量。
化學設計的實驗相對較多,并且在實際操作當中溶劑的使用量較大。
因此,改變傳統(tǒng)的實驗方式,將大容量的試管進行處理顯得尤為重要。
在達到實驗效果的同時節(jié)省了實驗試劑的使用量。
即實驗“微型化”,這樣既能減少實驗費用,又能降低排廢量,減少污染,更能縮短實驗時間且安全可靠。
怎樣才能實現實驗“微型化”呢?教師可以使用微型化學實驗儀器,減少試劑在器皿上的附著量。
如教材中濃硫酸的性質實驗,以前使用的是試管,新教材改用點穴板,這樣效果更明顯,還節(jié)約了藥品。
當然微型化學實驗不是常規(guī)實驗的簡單微縮,也不是對常規(guī)實驗的補充,它是在綠色化學思想下用“預防化學污染”的新實驗思想、新方法和新技術對常規(guī)實驗進行改革和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第三,實驗中應注意操作及裝置的改進。
通過科學改進化學實驗,減少環(huán)境污染。
所謂科學改進實驗,就是指在教材中提供的原有實驗的基礎上對該實驗操作、實驗裝置進行改造,在保證實驗方法更加合理化、實驗目標更加清晰的前提下,力求在源頭上消除污染。
如銅與濃、稀硝酸的反應性質實驗,按照教材的實驗操作,將會產生一定量的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危害師生身體健康,污染大氣環(huán)境,如果從綠色化學的角度出發(fā),將此實驗進行改進,即在注射器內完成上述性質的實驗,反應最終所得的生成物二氧化氮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這樣既可明顯地觀察到現象,掌握銅與濃、稀硝酸反應的實質,又能避免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的逸出,從而消除氮氧化物對環(huán)境的危害。
3.在習題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習題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技能的重要手段。
習題教學不僅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還能使學生在習題中了解科技動態(tài),學以致用,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
例:(重慶理綜)某興趣小組設計出如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銅與硝酸反應”的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
(1)實驗前,關閉活塞b,試管d中加水至浸沒長導管口,塞緊試管c和d的膠塞,加熱c,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在d中加適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塊銅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濃硝酸,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再由a向c中加2mL蒸餾水,c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
(3)下表是制取硝酸銅的三種方案,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該小組還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證明氧化性:KMnO4>Cl2>Br2,操作步驟為 ,實驗現象為 ,但此實驗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
解析:(1)通過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2)由a向c中加2mL蒸餾水后硝酸濃度變稀,反應速率降低,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NO,所以氣體顏色逐漸變淺。
(3)比較表中三種方案,銅與濃硝酸、稀硝酸反應除生成硝酸銅外,還生成污染環(huán)境的有毒氣體NO2、NO,且耗酸量大,所以方案丙最好。
(4)依據題中所給信息,首先KMnO4氧化HCl生成Cl2,然后再用Cl2氧化Br-,所以裝置c是制取氯氣,裝置d是Cl2氧化Br-。
要實施綠色化學教育,教師必須有強烈的綠色意識,然后將具體的試題巧妙而生動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中,這樣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就自然地產生了保護環(huán)境、實踐綠色化學思想的行動。
目前,綠色化學以其關注自然、環(huán)境、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人文情懷及先進理念,已贏得了世人的廣泛關注。
教學中,我們應深入鉆研新教材,挖掘其中的“綠色”閃光點,積極地宣傳綠色化學思想,并將這一思想融入我們的課堂教學及實驗教改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具有科學素養(yǎng)及人文精神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軍、王小風、楊淑瓊.綠色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2(1):40~42
[2]田淑珍.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4):36~38
[3]許克敏.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1(48):177~178
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化學與生活【2】
【摘要】“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設計、引導、體現化學與我們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從而讓學生喜歡化學。
【關鍵詞】化學教學 生活 水的凈化 教后記
人教版化學教材在緒言中提到:“其實,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們在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設計、如何引導、如何體現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呢?我以第四單元課題2《水的凈化》教學過程和課后一些感想為例,作如下解析:
一、從解決生活問題入手,聯(lián)系學生生活舊經驗,引入新課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師:前段時間我縣普降暴雨,雨后山洪暴發(fā),面對污濁的河水,這些水可否直接飲用?為什么?(展示在水田中取的一杯污濁水)
生:不能。
因為水中有雜質,飲用后會生病。
師:你有什么簡單的辦法能使渾濁的水變得清澈嗎?
生:可以把水靜置一段時間,也可以用家里的棉布或紗布來過濾水。
師:肯定學生的回答。
進一步問,這樣得到的水就純凈了嗎?
生:思考。
回答:不純凈,水中還可能溶解得有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
師:那怎樣才能將水中混有的多種雜質、細菌和病毒去除,得到衛(wèi)生、健康、安全的飲用水呢?
這樣,以飲用水為引線,通過師生間的問答交流,就將學生引入到了本節(jié)課的主題,而且還保證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二、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體會到化學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
引導學生觀察課前展示的那杯污濁水通過一段時間的靜置后有什么變化。
生:上層水更清澈,下層水較污濁。
燒杯底部還有些固體顆粒。
師:怎樣還可以變得更澄清呢?
生:靜置的時間長一些。
教師這時在肯定學生的回答后,介紹農民如何用明礬凈水。
明礬是一種在藥店就能買到的一種廉價物質,灑入水中,利用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進行吸附,使雜質沉降,達到凈水的目的,這種凈水方法稱為吸附法。
請同學示范將明礬加入課前的那杯污水中,并攪拌、靜置觀察。
讓學生真正體會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接著教師再引導:同學們知道還有什么物質也有這種吸附能力嗎?
生:活性炭。
師:市場上出售的凈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來吸附水中的雜質。
活性炭吸附能力較強,不僅可以吸附液體中不溶性物質,還可以吸附掉一些可溶性雜質,除去臭味。
現代科技發(fā)展,發(fā)明了納米新型材料做凈水器的過濾層,自來水通過時,它不僅能吸附不溶物、臭味,甚至連細菌也能除去,使自來水變?yōu)榭芍苯语嬘玫臐崈羲?/p>
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增加了同學們的生活常識,還讓同學們感受到科技的發(fā)展,新材料的發(fā)明,對人類生活生產的貢獻。
三、實地參觀,讓學生感受化學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和作用
對于少量用水,我們可以通過沉淀、吸附、過濾使水得到凈化,自來水廠是不是也這樣凈化水呢?
課后我?guī)瑢W們參觀了附近的自來水廠,并請工作人員進行了講解。
自來水廠凈化水的主要步驟是:加絮凝劑使懸浮在水中的小顆粒雜質被吸附、凝聚,然后在反應沉淀池中沉降,分離雜質,接著用活性炭吸附,得到更澄清的水,最后投藥消毒。
實地參觀了解后,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自來水廠凈水方法和過程的科學認識。
四、調查研究,升華知識應用,培養(yǎng)學生“憂國”“憂民”之心
學習硬水與軟水之后,讓學生上網查找硬水和軟水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明白長期飲用硬水對身體健康是有害的。
并布置以小組形式開展《我的家鄉(xiāng)飲用水使用情況》調查。
一周后安排《我的家鄉(xiāng)飲用水使用情況》調查報告交流會。
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鄉(xiāng)情、民情,培養(yǎng)學生“憂國”“憂民”之心,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樹立為建設家鄉(xiāng)作貢獻的美好愿望。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分析討論、實驗探究、調查報告等方法,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化學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讓學生感受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促進社會發(fā)展的積極作用,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建設家鄉(xiāng)的美好愿望。
【綠色化學思想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相關文章:
綠色化學意識在中學化學教學的滲透10-05
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的應用10-05
多媒體教學中的綠色化學滲透研究論文10-10
高中化學教學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思考論文10-09
高中化學的綠色化學教育滲透論文10-09
綠色化學對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滲透論文10-08
初中化學教學怎樣滲透綠色化學理念論文10-08
淺析綠色化學在高;瘜W教學中的應用10-06
初中化學教育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探究論文(精選9篇)08-08
無機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教育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