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10-12 15:29:45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中班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幷淼闹邪嘟贪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中班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中班年齡段的孩子們,對車興趣濃厚。班級區(qū)角游戲中,不管男孩還是女孩總是躍躍欲試,想體驗一下做司機的感覺?粗麄冇心S袠印榜{車行使”,一個想法油然而升:既然孩子們這么喜歡車,何不讓他們進一步認識各種車輛,并了解各種車輛的用途呢?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紤]到幾種特殊車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活動中我重點強調了對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認識及其用途的掌握,以便孩子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知道如何求救。

  活動目標

  1.加強對生活中常見車輛的認識。

  2.掌握三種特殊車輛的用途:警車、救護車、消防車。

  3.知道在有困難時撥打相應的求助電話:110、120、119。

  重點:掌握三種特殊車輛的用途。

  難點:知道在有困難時撥打相應的求助電話。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對馬路上各種車輛的基本認識如:名稱。

  2.課件PPT《各種各樣的車》。

  3.帶聲音的警車、救護車、消防車模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幼兒對車的興趣

  提問

  ①寶貝們是如何來幼兒園的?(引導幼兒說出騎自行車、電瓶車、摩托車等)

  ②除了我們平常見過的這些車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車?(引導幼兒說出更多的車,如火車、貨車等。)

  評析:因此環(huán)節(jié)與生活貼近,孩子們各抒己見,大膽表述了自己的觀點,使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但個別比較沉默的孩子說的較少。

  (二)出示課件,認識、掌握生活中常見車輛及用途

  1.聽聲音,辨別車輛。

  (1)自行車鈴鐺聲。

  提問:什么車?由什么組成?怎樣才能走?(引導幼兒說出自行車由車身和兩個輪子組成;自行車要用腳蹬才能走。)

  模仿騎自行車動作和鈴鐺發(fā)出的響聲。

  (2)摩托車加油門聲。

  提問:什么車?由什么組成?怎樣才能走?(引導幼兒說出摩托車的組成和自行車一樣,但要加上油才能走。)

  模仿騎摩托車動作和起步時加油門的聲音。

  (3)汽車喇叭聲。

  提問:什么車?由什么組成?怎樣才能走?(引導幼兒說出汽車由車聲和四個輪胎組成,和摩托車一樣要加油才能走。)

  (4)火車鳴笛聲。

  提問:什么車?由什么組成?怎樣才能走?(引導幼兒說出火車由很多節(jié)車廂組成,有些火車是燒煤才能走。)

  師小結: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車,有腳蹬的如自行車;有用電的如電瓶車;有用油的如摩托車汽車等。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中聽聲音辨別車輛和模仿騎或開各種車動作,都引起了幼兒強烈的興趣。尤其是模仿騎或開各種車動作時,孩子們更是樂在其中,學得津津有味,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2.特殊車輛的.認識與掌握。

  (1)情境引入:警車、救護車、消防車。

  利用故事引入三種特殊車輛,并播放聲音,讓幼兒大膽猜測車輛的種類。

  (2)出示三種車輛模型,強調三種特殊車輛的用途。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其特征——三種車輛上都有相應數(shù)字及相應的電話號碼:警車(110)、救護車(120)、消防車(119),知道在遇到困難時及時撥打相應電話。

  (3)通過小實例讓幼兒掌握在遇到困難時撥打相應求助電話。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中包含重點、難點,我利用車輛聲音及模型刺激幼兒視覺,加深幼兒對三種車輛印象。進而進一步強調車輛的用途。并通過小實例鞏固三種車輛的用途,讓他們知道遇到相應困難時應該撥打什么電話。由于生活中孩子們有一定的經驗,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的比較順利。尤其是在聽聲音辨別車輛時,孩子們能又快又準地猜出三種車輛的種類。

  (三)游戲“找朋友”

  課件:人們在生活中的各種場景圖,讓幼兒把相應的圖片找到朋友。

  上學——騎自行車、電動車;外出——做公共汽車等。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為了鞏固孩子們今天所學的知識,并能把他們巧妙地運用到生活中。在進行游戲時個別孩子能發(fā)散思維,把各種車輛的用途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四)律動《去郊游》,放松心情,結束活動

  1.教師:剛剛認識了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聽了它們特殊的聲音,心里很緊張呢!我們來放松一下,一起去郊游吧!(引導幼兒說出和很多小伙伴去郊游時應坐大客車)

  2.師幼齊做律動《去郊游》,離開活動室。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為放松環(huán)節(jié),利用孩子們平時很喜歡的游戲輕松、快樂地結束活動。孩子們踏著音樂的節(jié)奏,開心地離開了活動室。

中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綱要》中明確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為了更好地貫徹《綱要》精神,我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了體育活動《有趣的梅花樁》,活動中我采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來發(fā)展他們走、跑、平衡、跳躍等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協(xié)作克服困難的`精神。

  2、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雙腳并攏跳過15—2cm高的梅花樁,提高幼兒跳的能力。

  3、發(fā)展幼兒的協(xié)調性、創(chuàng)造性。

  活動準備:

  梅花樁若干、音樂、墊子、椅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聽音樂,在老師帶領下熱身操《蹦踏踏蹦踏》入場。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分散玩梅花樁,鼓勵幼兒玩出多種花樣。

  師:"今天我們用梅花樁來鍛煉身體,。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只分散玩,比比誰的玩法多,誰的玩法有趣。"

  2、幼兒集中交流玩法,將新穎有趣的玩法推廣。

  3、幼兒再次玩梅花樁(引導幼兒合作玩梅花樁)師:"可以請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玩梅花樁,看哪些小朋友玩得多、合作的好!"

  4、重點講解新玩法:跳梅花樁。

 。1)幼兒分成兩路縱隊,兩人一組跳過梅花樁。請幼兒師范正確的動作。

 。2)增加難度,老師參與。將梅花樁兩個重疊跳過去。

  5、游戲"比比誰最快"介紹玩法,師提醒幼兒注意游戲規(guī)則及安全。

  三、結束部分利用梅花樁做放松動作,收拾整理場地。

  教學反思:

  走梅花樁時,從哪落地就從哪里重新踩上梅花樁,教師注意保護幼兒的安全,通過快速奔跑的動作練習,鍛煉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雙手的靈活性。培養(yǎng)幼兒協(xié)作克服困難的精神。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通過看看、說說、做做,讓幼兒了解符號有不同的含義,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離不開它,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活動材料和環(huán)境;

  大掛圖一張,各種生活中常見的符號,大的一套。

  小圖20張,各種生活中常見的符號小的.20套。

  實物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微型立體娃娃城。

  活動過程:

  一、鞏固認識已學的符號,并認識新的符號。

 。薄⒁稣n題。

  教師對著幼兒,用食指貼在緊閉的嘴巴上,看看幼兒懂不懂教師的意思,問:教師這個動作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安靜),待幼兒回答后,出示這個符號。復習已學的符號。

  2、認識新的符號。

  師:今天還有許多新的符號朋友來跟我們一起做游戲,它們是誰呢?(逐一出示各種符號),你認識這個符號嗎?它表示什么意思?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

  幼兒回答后,教師小結新的各種符號及各表示什么意思。

  二、學會運用符號。

  1、我們平時在生活中會遇到這些符號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張圖片,請你們互相商量幫助符號朋友找到合適的地方。然后想一想,符號朋友為什么站在這個地方,表示什么意思?

 。、幼兒分組放符號,可以互相商量、合作完成。

  3、幼兒集中討論,并在大掛圖上張貼符號。

 。保 請個別幼兒上臺把符號朋友貼到合適的什么地方?有不同意見的請舉手發(fā)言。

 。玻 為什么讓符號朋友站在這里?符號朋友站在這里告訴我們什么意思。

 。常 教師小結:符號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多的,當我們看到這些符號時,就知道這是哪里,或告訴我們它表示什么意思,它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

  4、游戲:寄信

  延伸活動:

  幼兒園需要符號嗎?哪些地方需要呢?我們下次區(qū)域活動時去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好嗎?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表達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快樂。

  2、鼓勵幼兒學習勞動方法,即使用清潔工具有順序地洗椅子。

  3、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難點:學習使用清潔工具洗椅子,感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椅子每人1張;水盆若干,抹布若干(數(shù)量和幼兒人數(shù)相同)、音樂、“椅子”錄音。

  活動過程:

  一、椅子哭了

  錄音:“嗚嗚……”

  師:是誰在哭呢?

  椅子:“嗚嗚……”小朋友,我是小椅子,你們身上都很干凈,你們看,我的身上很臟,我身上為什么會這么臟呢?

  你們能幫我洗個澡嗎?

中班教案 篇5

  1.活動目標

  喜歡參加音樂活動,具有初步的音樂節(jié)奏感;

  感受樂曲的歡快氣氛,熟悉2/4節(jié)奏。

  2.重點與難點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講述的是“我”去尋找好朋友共同游戲時走在路上、敲朋友家門的`歡愉心情。幼兒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體會情感,表現(xiàn)歌曲的氣氛是重點,這首歌曲的難點是熟悉2/4節(jié)奏,感受不同的2/4節(jié)奏,表現(xiàn)節(jié)奏。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及材料準備

  (1)錄音磁帶“找朋友”。

  (2)若干圓舞板、鈴鼓、串鈴、小鈴等樂器。

 。3)每人一張椅子。

  4.設計思路

  對中班上期幼兒來說感受樂曲的氣氛并表現(xiàn)樂曲并不容易,因此讓幼兒在生活中體會和好朋友共同游戲時的開心相當重要。另外2/4節(jié)奏的培養(yǎng)只有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反復感受,幼兒節(jié)奏感才能提高。

  5.活動流程

  1、創(chuàng)設“過生日”情境,導入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過生日的時候開心嗎?今天是小貓的生日,它也想邀請我們的小朋友一起來跳舞。

  2、“請你跟我這樣做”游戲,熟悉B段的節(jié)奏。

 。1)玩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拍出節(jié)奏型XX|XXX|。

  (2)聽樂曲B段,創(chuàng)編拍節(jié)奏的方法。

  3、初步熟悉樂曲的A段,學習“開火車”的游戲玩法。

 。1)教師慢速哼唱曲譜A段,幼兒學習“開火車”。

 。2)討論開火車開得又快又不斷開的方法。

 。3)教師小結:在行走時,手臂盡量伸直,搭在前一個人的肩膀上。走路時控制好自己的步子,步子大笑要和別人一樣。

 。4)師幼共同游戲,注意應該什么時候停下動作。

  4、“找朋友”,一起玩游戲。

 。1)情境延續(xù),小貓要下火車找好朋友玩了,引發(fā)幼兒興趣。

 。2)根據(jù)歌詞內容找朋友。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應充滿信心,開動腦筋想出各種方法克服困難、解決困難。

  2.體驗自己解決困難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童話故事(附后)的電腦課件。

  2.立體環(huán)境:一棵大樹、樹洞、樹樁(小樹桿內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鐵鉤、救生圈、磁鐵、透明膠、樹葉、塑料瓶子、竹棒、繩子、船、浮板、地板膠。

  4.頭飾: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鳥各三個。

  三、活動過程

  1.借助童話故事,把幼兒引入一個充滿問題的世界。

 。1)在茂密的樹木里,生活著許多動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動物呢?(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有一天,小動物在樹木里玩,你看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結合電腦課件,教師有表情地講述童話故事,然后提問:樹木里有什么動物?它們遇到了什么困難?

  2.鼓勵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

 。╨)激發(fā)幼兒解決困難的`信心。

  如果你們遇到了像小動物那樣的困難,你們能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它嗎?請你們幫助小動物,你愿意幫助誰?

 。2)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困難的方法。

  把幼兒帶到預先設計的“樹林”環(huán)境中。

  第一組:羽毛球被掛在了樹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來呢?

  第二組:小球滾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來呢?

  第三組:小熊的褲子給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辦呢?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表達,嘗試為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事、物找關聯(lián)。

  2.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合作競賽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了解幼兒生活經驗,掌握幼兒在尋找事物關系方面的情況(觀察、談話。)

  2.“好朋友”幻燈片,卡片若干(冰箱、青蛙、人、電話、車、筆等14種)。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復習兒歌《誰和誰好》

  提問:兒歌里誰和誰是好朋友?為什么?

  啟發(fā)、引導幼兒說出兒歌中的三個好朋友,按照兒歌的內容,幫助找到好朋友的理由。

  二、游戲活動

  1.游戲一:為大樹找朋友

  看幻燈片

  (1)出示教師預設的五個朋友,請小朋友幫助找到它們是好朋友的理由。當幼兒找到適合的理由時,神奇的大樹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作為獎勵幼兒的禮物。

  提問:它是大樹的好朋友嗎?是好朋友的理由是什么?

  引導幼兒為大樹尋找不同類型的朋友,并能夠說出成為好朋友的理由。同時以花為獎勵,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營造游戲的氛圍。

  (2)請幼兒為大樹找出五個好朋友,并說出理由。當幼兒找到適合的理由時,神奇的大樹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作為獎勵幼兒的禮物。

  提問:還有誰是大樹的好朋友?理由是什么?

  啟發(fā)幼兒思考,說出好朋友的理由,進一步為幼兒提供思維空間,擴大好朋友的.范圍。

  第一個游戲結束時,幼兒為大樹找到了十個不同的朋友。神奇的大樹要獎勵幼兒十朵美麗的花,最后大樹真的開出了10朵漂亮的花。

  (3)請幼兒為自己鼓勁,提升幼兒的自信,同時鼓勵愛動腦筋的小朋友。

  2.游戲二:找朋友

  (1)交待游戲名稱――“找朋友”;成游戲隊形;為自己隊起名字。

  引發(fā)幼兒游戲的欲望,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2)提出游戲規(guī)則

  A.幼兒迅速找到兩張好朋友卡片;

  B.說出是好朋友的理由;

  C.對方同意,即可為自己隊得到兩張卡片。

  3.游戲進行

  A.幼兒按照規(guī)則輪流游戲。

  游戲玩法:幼兒分成兩隊比賽,參加比賽的隊員要找出成為好朋友的兩張卡片,并說出它們成為好朋友的理由;對方的隊員同意你的說法,就可以為自己隊得到兩張卡片。最后得卡片數(shù)多的隊贏。

  B.游戲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開動腦筋,說出自己的理由,

  活動延伸

  一、設計思路

  根據(jù)《綱要》精神,我把鼓勵幼兒敢想敢說和敢于嘗試作為主要目標,同時引導幼兒感受規(guī)則和合作競賽游戲的快樂,為升入大班做準備。

  在本次活動中,以社會領域為主線,滲透了語言、數(shù)學等方面的內容,以整合的形式豐富活動,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幫助幼兒提升認識,以達到促進幼兒發(fā)展的目的。

  在設計活動的過程中,我根據(jù)本學期園的教研課題,充分考慮系列活動對幼兒發(fā)展的影響,及幼兒對于交朋友的渴望,抓住時機,豐富幼兒經驗,擴展幼兒的朋友范圍。

  在活動內容設計過程中,我以幼兒已掌握的兒歌為切入點,幫助幼兒回憶和提煉成為好朋友的理由。幼兒的思維也是需要學習的。我以《游戲一》為學習的元素,運用示范性原則,為幼兒的思維鋪路。然后,給幼兒提供第一個模仿平臺――為大樹找出五個朋友,為完成第一個目標打下了基礎。

  接下來的《游戲二》,進一步推進第一個目標的完成,同時,融入了第二個目標的內容。

  活動的延伸為幼兒尋找新的事物關聯(lián)提供了支持,把幼兒的興趣引入新的環(huán)境中。

  二、活動過程反思

  此次活動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適合我班幼兒。表現(xiàn)在,在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與教師全身心地融入到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互動充分,游戲性強;教學環(huán)境為幼兒活動提供了方便,幼兒便于操作;良好的精神氛圍,為幼兒積極思維提供了支持,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手段的運用上,關注到了每個幼兒的需要,讓每一位幼兒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思維的空間。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高,思維活躍,敢想,敢說。同時,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新的經驗積累,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支持。

  在本次活動中,我覺得在應答幼兒個體和關注幼兒良好行為方面也是活動中的一個特點。我運用肢體語言、眼神和個體關注,吸引幼兒,給幼兒以提示,收到了好的效果。這是一次以社會領域為主的嘗試性整合活動的教研活動,特別是多媒體和游戲形式的結合,讓我們對教學形式的探討有了新認識。另外,在活動中有同年齡組教師的參加,活動后進行了研討,有教研的氛圍,這也是這次活動的特點之一。

  存在問題:在活動過程中,在對待幼兒個體表述中注重表達的意思,忽略了語言表達的完整性。

  通過本次活動,也引發(fā)了我的思考:如何將活動的引伸進行好,即通過其他活動環(huán)節(jié)和家庭與社會的加入,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綠樹植樹對環(huán)境和生活的作用。

  2、知道3月12是植樹節(jié),并在幼兒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

  活動重點:知道3月12是植樹節(jié),并在幼兒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

  活動難點:了解綠樹植樹對環(huán)境和生活的作用。

  活動準備:

  請幼兒收集有關樹的資料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幼兒老師:我們呼吸的是什么呀,對是空氣,你們知道空氣是從那里來的嗎?對是從大樹上散發(fā)出來的,所以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樹木,春天的時候也要植樹。有一個專門植樹的日子,你們知道是那天嗎?

  幼兒老師小結:因為現(xiàn)在是春天,春天適合植樹,所以大家把3月12日,

  指定為植樹節(jié)。

  2、欣賞兒歌《留住小鳥》。

  大樹不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還是小動物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才能留住小動物呢?小貓和小狗用什么方法想留住小鳥?為什么沒有留住小鳥?小兔子用什么樣的方法留住了小鳥?為什么留住了小鳥呢?小鳥為什么喜歡樹呢?

  二、幼兒老師分享和談論有關植樹節(jié)的資料。

  1、幼兒老師給幼兒介紹有關植樹節(jié)的來歷、日期,并請幼兒討論一同說一說有關樹的作用。(豐富幼兒的'知識,了解植樹節(jié)的來歷以及意義。)

  2、 幼兒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討論有關于保護樹木的方法。

  三、幼兒老師讓幼兒以植樹為主題,分組繪畫。

  1、幼兒老師請一組幼兒討論的保護樹木的方法,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幼兒老師請另一組的幼兒進行設計有關植樹節(jié),植樹造林的宣傳畫。

  四、幼兒在幼兒老師的幫助下,了解種植花草的步驟。

  1、幼兒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種花的正確步驟是什么嗎?

  2、幼兒老師請幼兒思考后回答。

  3、幼兒老師小結:我們種花的時候,我們要先把土放進花盤里,挖一個洞,然后再把種子撒下去,再用土蓋起來,最后給種子澆點水就可以啦。然后每天都要給種子澆水,吸收陽光和水分,這樣就可以促進種子的生長,讓它可以更快的發(fā)芽等。

  4、幼兒在幼兒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也要養(yǎng)成愛護花草樹木。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看手勢編故事,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力求表現(xiàn)新穎、獨特。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的詞匯。

  3.懂得“美”與“丑”的含義。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讓幼兒對各種手勢有一定的認識,如:鵝、鴨等。

  2.制作投影(手勢圖)。

  活動過程

  (一)投影顯示,激發(fā)幼兒學習手勢的興趣,導入活動。

  1.這是什么?(小手)

  2.你知道小手在干什么嗎?人不光嘴會說話,我們的小手也能“講話”,能講話的小手,我們說它是“手勢”(豐富詞匯“手勢”)。

  3.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手勢”(指投影),你們知道這些手勢是什么意思嗎?例:豎大拇指的手勢表示好、棒、了不起;搖手的動作表示不、不要、不行、再見等;招手的動作表示過來。

 。ǘ┙處熥鍪謩,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像力。

  1.有的手勢讓你聯(lián)想到許多東西,現(xiàn)在我做一個手勢,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這個手勢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不過,想到的東西要和別人的不一樣。

  2.教師做手勢,讓幼兒動腦筋想,認真看,例如:這個手勢像什么?(房頂、山峰、火箭……)教師可以創(chuàng)編各種手勢供幼兒觀察和聯(lián)想。(如孔雀開屏、芭蕉葉、鉤子、蛇頭、鵝、狗、兔子……)

 。ㄈ┛词謩菥幑适。

  1.師: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叫《美天鵝變丑小鴨》,這個故事片也是用手勢講的,奇怪吧,手勢也能講故事,不信,你們看。

  2.教師用右手做天鵝狀,左手握拳,表演故事的手勢動作,美天鵝昂起頭向前走,走著走著碰到“拳頭”(石頭),美天鵝倒在“拳頭”旁邊。

  3.教師反復地做手勢,然后將動作一一分解,引導幼兒討論。如:“美天鵝在做什么?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最后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讓幼兒懂得“美”與“丑”的含義。

  4.小結:表揚幼兒肯動腦筋,想得和別人不一樣,鼓勵幼兒今后多創(chuàng)編手勢故事。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認識各種手勢。

  健康:體育活動手影游戲。

  藝術:手勢舞。

  五、生活中滲透利用進餐前后的時間,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手勢動作。

  六、環(huán)境中滲透讓幼兒畫手掌畫,布置活動室。

  七、家庭中滲透讓家長在與孩子談話時,應用一定的手勢,并說明含義,讓孩子學會一定的手勢。

  八、活動評價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后,孩子們不由的發(fā)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fā)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后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按物品的形狀或顏色有規(guī)律的進行排序,感知數(shù)學中的規(guī)律美。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初步學會相互合作。

  活動準備:

  1、硬紙制作的大房子一幢、正方形、圓形若干

  2、紅色、黃色、藍色的彩色長方形若干、膠棒若干

  3、硬紙和彩紙做的規(guī)律物品若干(如:柵欄、各色花朵、串彩環(huán)、串珠)

  活動過程:

  1、以地震為話題,引出主題。

  教師:“我是兔媽媽,今天我可傷心啦,地震把我家的房子菜園都毀壞啦,小朋友我們一起幫助兔媽媽重建家園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地上路面并發(fā)現(xiàn)排列規(guī)律。

  提問:

  ①去往兔媽媽家要經過一條路,可是小路也在地震中毀壞了,請小朋友和兔媽媽一起把路修好,請小朋友先觀察一下,腳下的路是由什么形狀鋪成的?

 、谶@條路是按一定規(guī)律鋪成的,小朋友看一看有什么規(guī)律?請你按照規(guī)律幫兔媽媽鋪路。(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

  幫助兔媽媽修建家園

 、俳處熞龑в變喊l(fā)現(xiàn)規(guī)律,請小朋友按照規(guī)律操作。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A:按規(guī)律進行操作。

  B:小朋友要共同使用材料。

  ②幼兒分組操作

  第一組:修補柵欄——為幼兒準備兩種顏色的柵欄,請幼兒按顏色有規(guī)律排列。

  第二組:種花——為幼兒準備兩種顏色的花,請幼兒按顏色有規(guī)律排列。

  第三組:粘彩磚——為幼兒準備2—3種顏色長方形彩磚,請幼兒分別按不同難度進行操作。

  第四組:串彩環(huán)——為幼兒準備2—3種顏色彩紙,請幼兒根據(jù)提示按不同難度進行操作。

  第五組:串項鏈——為幼兒準備2種形狀的彩珠,請幼兒按形狀進行操作。

  第六組:修補窗簾——為幼兒準備2種顏色的材料,請幼兒按顏色進行操作。

  重點指導:重點指導粘彩磚的幼兒能按要求有規(guī)律的進行操作。教師給幼兒一定的提示,并按能力進行分組,能力弱的幼兒按兩種顏色(紅—黃—紅—黃),能力強的幼兒按三種顏色(紅—黃—藍—紅—黃)。

  4、教師小結,師幼合影留念。

  “兔媽媽今天真開心呀,感謝小朋友們對兔媽媽的幫助,把我的家按照我喜歡的規(guī)律修建,讓我的家又重新回到了以前的樣子,兔媽媽的家剛剛修建好,沒有什么可以送給小朋友的,那我們就在重建的家園前合影留念吧!

  活動延伸:

  1、美工區(qū):提供彩環(huán)及操作卡片,讓幼兒按照顏色規(guī)律制作。

  2、益智區(qū):按提示有規(guī)律的串項鏈、串彩環(huán)。

  3、建筑區(qū):按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插塑。

  4、戶外活動時或回家后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物品,與小伙伴們一同分享。

  《幫助兔媽媽》課后反思

  1、 情境創(chuàng)設更適合小班幼兒

  活動除執(zhí)教教師外,又出現(xiàn)兔媽媽的角色,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孩子幫助兔媽媽的情感。

  2、 驗證過程體現(xiàn)了孩子的自主性

  驗證過程幼兒的自主性凸現(xiàn)。本次活動老師能給予孩子自己查看,利用同伴的力量共同改正,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判斷能力、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孩子的情感充分得到了張揚

  本次活動的情感主線是幫助兔媽媽,在一系列的問題情景中,孩子們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幫助別人的欲望,在整理房間、收拾玩具、請兔媽媽坐上汽車上醫(yī)院等情景中孩子們那幫助別人的快樂情感獲得了滿足。

  有待研究問題:

  1、 情景創(chuàng)設了小兔的家,但是家的感覺、氛圍還不夠,家中的擺設、衣服的擺放與真實家庭中的具體情況更接近的話則更好。

  2、 活動中在幼兒積累生活經驗的過程中還可以滲透數(shù)活動中的方位概念(上下、里外等);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還可以出現(xiàn)配對等要求,給予孩子更高的挑戰(zhàn)目標。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精選)09-04

【經典】中班教案10-09

中班教案(精選)10-19

中班教案【經典】09-25

[精選]中班教案07-30

(經典)中班教案09-03

[經典]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經典]11-04

(經典)中班教案11-02

中班教案(經典)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