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6-26 13:00:0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科學活動教案集錦八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科學活動教案集錦八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多種讓水快點變冷的方法,學會使用溫度計并進行記錄。

  2、學會與人合作,體驗參與實驗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學會使用溫度計

  (1)出示溫度計,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溫度計)

 。2)那你知道溫度計有什么用處呢?

 。3)幼兒第一次探索,識別溫度。(師:請你們兩人一組看看你們的溫度計現(xiàn)在是幾度?)幼兒交流,老師記錄

  (4)與同伴分享:我們看看怎么溫度都是一樣的呢?誰來說說溫度計上的'溫度是什么溫度?(室溫)

  2、測量水的溫度,感知不同時間水溫的變化。

 。1)老師為我們小朋友準備一杯熱水,要想知道這杯水有幾度,該怎么辦?(用溫度計測)

 。2)幼兒兩人一組測水溫并記錄。(師:請你們兩個人一組測一下這杯水的溫度,測好后記錄結(jié)果)

 。3)集中交流:你杯子里的水是幾度?師記錄幼兒渢的水溫。

 。4)討論:你們杯子里的水都是從水壺里倒出來,為什么有的溫度低有的溫度高?

 。5)師小結(jié):原來一杯水時間放得長,水溫降得多,時間放得短,溫度下降得少。

  3、設(shè)計讓熱水快點變冷的方案(1)不用任何材料想辦法讓熱水快點變冷。

  師:現(xiàn)在老師想請你們用一個辦法讓杯子里的水冷來,然后請你測好水溫,看看誰的辦法使水溫下降得快。

  A:幼兒操作,并記錄實驗結(jié)果。

  B:集中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水現(xiàn)在的溫度是幾度?(幼兒說,教師記錄)

  C:師小結(jié):我們知道用嘴吹,用手扇可以降低水的溫度,但是下降的度數(shù)不大。

 。2)提供材料想辦法讓熱水快點變冷。

  師:那有沒有其它辦法可以讓水快點變冷呢?

  A:幼兒交流各自的想法。

  師:小朋友,真能干,想出這么多可以讓水快點變冷的方法,老師為你們提供了材料,請你們?nèi)ピ囈辉,并記錄下實驗后的結(jié)果,比一比、看一看,哪種辦法能讓水溫降得更快?

  B:幼兒操作,并記錄實驗結(jié)果。

  C:展示幼兒操作卡,集中交流:哪一種辦法可以使水溫下降得快?

  D:師小結(jié):通過我們發(fā)現(xiàn)冰塊使水溫下降得最快,勺子和扇子也能使水溫下降,但沒有冰塊的速度快。

  4、延伸:今天我們通過實驗知道了很多可以讓水快速變冷的辦法,以后我們?nèi)绻庇诤乳_水,就可以用這些辦法,可是要注意衛(wèi)生哦!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shè)計思路:

  色彩在幼兒美術(shù)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現(xiàn)出作品的氣氛和幼兒個人對顏色的愛好。同一顏色明暗度之間或不同顏色之間的逐漸過渡作為色彩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一旦被幼兒理解、掌握、可運用于背景、物體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動、美觀,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美感,對幼兒審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此時幼兒對顏色的審美感,是依賴直覺體驗,大多采用對比明顯的顏色相配。該活動圍繞“彩虹”,用欣賞、討論、選擇等方法展開活動,是為了調(diào)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來感受彩虹的色彩排列,同時引起幼兒嘗試的興趣、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出美麗的彩虹。

  活動目標:

  1、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現(xiàn)的自然現(xiàn)象,它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組成的。

  2、讓幼兒以彩虹為線索進行大膽想像,創(chuàng)作。學習用七種顏色畫出彩虹。

  活動準備:

  1、雨后帶幼兒觀察彩虹,“彩虹圖片”

  2、幼兒用書,紙。

  3、水彩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1、我們都知道夏天是一個多雨的季節(jié),夏天的雨和其他季節(jié)的雨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會議討論見過的彩虹。請幼兒說出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見過彩虹?彩虹是什么樣子的?它像什么?請幼兒說出彩虹的顏色,它是由哪些顏色組成的?

  2、夏天下雨的時候會打雷,閃電,這樣的雨叫什么雨?

  3、雷陣雨過后天空會出現(xiàn)什么?是否每次雷陣雨過后都會有彩虹?那么什么情況下會出現(xiàn)彩虹?下雨過后,太陽出來了,我們就看到天空邊有一條彩虹,對嗎?如果太陽不出來,能看到彩虹嗎?

  小結(jié):下雨過后,太陽出來了,我們就看到天空邊有一條彩虹。所以,雨過天晴就能看到彩虹。

  4、觀看彩色圖片。引導幼兒從彩虹的外形、顏色等欣賞。知道彩虹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目標:

  1.認識澳大利亞有著美麗的森林,里面有著許多可愛的袋鼠.樹袋熊等。

  2.培養(yǎng)幼兒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準備:

  袋鼠.樹袋熊偶森林的`場景操作材料及工具

  流程:

  1.在教室的一角布置出森林的樣子。請幼兒自己想想,澳大利亞有那些小動物。

  2.告訴幼兒澳大利亞有天然森林約1.55億公頃(三分之二為桉樹),里面最著名的是袋鼠。樹袋熊等。

  3.出示袋鼠.樹袋熊模型,讓幼兒看看.摸摸.說說。

  總結(jié)出他們的特點。

  4.教師邀請幼兒為我們班的森林請進這些可愛的袋鼠及樹袋熊。教師示范制作方法,幼兒分組操作。

  5.讓幼兒將作品放入森林,并且留影留念。

  延伸活動:

  1.為森林做出草坪,樹葉等裝飾材料。

  2.邀請別班的小朋友來班游玩參觀。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能仔細觀察蝌蚪,初步了解蝌蚪的基本形態(tài)及生長過程。

  2、樂于探索,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準備:

  青蛙生長過程資料,蝌蚪若干。

  過程:

  1、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

  (1)今天楊老師帶來了一種春天里的動物朋友,你猜一猜它會是誰呀?(幼兒自由講述)

 。2)我們來請它出來好嗎?(出示多媒體課件“小蝌蚪”)

 。2)你在哪兒也見到過小蝌蚪呢?它長得什么樣?

  2、觀察、認識蝌蚪。

 。1)你們喜歡小蝌蚪嗎?愿意和它做好朋友呀?老師在每組上都放了一盆小蝌蚪,一會兒請你可以輕輕的走過去,先仔細觀察一下小蝌蚪的樣子,看看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動的?(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學一學小蝌蚪不同的動態(tài)。)

 。2)組織幼兒充分交流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可配合身體動作表演一下。

 。3)小結(jié):小蝌蚪長著圓圓的、黑黑的大腦袋,后面拖著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在水里一扭一扭的,游到東來游到西,真快活呀!

  3、設(shè)置疑問,了解生長過程。

 。1)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什么嗎?(有的變成了青蛙,有的變成了蛤。

  (2)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這里讓幼兒大膽設(shè)想,創(chuàng)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赐旰笞層變涸賮碚f說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提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它的腿是怎么變的?尾巴又有什么變化呢?

 。4)小結(jié):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尾巴慢慢變短消失,最后就變成了一只青蛙。(邊小結(jié)變播放多媒體課件)

  4、游戲:小蝌蚪變青蛙。

 。1)放背景音樂,教師說:“春天來了,青蛙媽媽在池塘里產(chǎn)下了一個又一個蛙卵!

 。2)師說:“天氣緩和了,蛙卵動起來了,變成了小蝌蚪。小蝌蚪游地好開心!”(幼兒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雙手環(huán)胸學小蝌蚪游泳的樣子)。

  (3)師說:“小蝌蚪長出了后腿。(教師和幼兒兩腿向后踢)長出后腿的小蝌蚪游地更開心了。”(教師帶領(lǐng)幼兒學長出后腿的`小蝌蚪游)

 。4)師說:“小蝌蚪長出了前腿!保ń處熀陀變荷祀p臂)四個腿都長齊了的小蝌蚪常常到陸地上去找食物吃!保▽W小青蛙抓蟲子吃)

 。5)師說:“尾巴慢慢變短了(用手假裝尾巴越來越短)終于變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保ń處煄ьI(lǐng)幼兒學蛙跳)

  5、提升經(jīng)驗,保護青蛙

 。1)小青蛙有一個很大的本領(lǐng),你們知道是什么嗎?(捉田里的害蟲)

 。2)小青蛙能把田里的害蟲都捉掉,保護莊稼,那如果我們小朋友看到有人在捉青蛙,你會怎么做呢?怎樣來保護青蛙呢?

  (3)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的辦法,真了不起,請你回去后把你的好辦法告訴更多的朋友,好嗎?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設(shè)計意圖:

  美麗富饒的里下河水鄉(xiāng)——溱潼,素有“水鄉(xiāng)明珠”之稱。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資源,獨特的自然資源,厚重的人文資源。美食文化更是一大特色。我園課題《整合溱湖水鄉(xiāng)特色,豐富幼兒園園本資源》中第一個子課題就是“飲食文化”,溱潼有著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如溱湖八鮮,魚元、魚餅、蝦球等堪稱溱湖三珍。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溱潼美食,我為小班幼兒設(shè)計了“溱潼美食——魚元、魚餅”這個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家鄉(xiāng)美食溱湖八鮮。

  2、知道魚元、魚餅是由魚肉制作而成,并了解其特點及其制作過程。

  3、體驗共同品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魚元魚餅的制作過程),

  2.圖片展(溱湖八鮮的圖片,及其制作的菜肴的圖片。)

  3.食品:魚元、魚餅及相關(guān)調(diào)味品。

  4.用具:電磁爐,碗和勺(和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1.知道家鄉(xiāng)的名稱,了解一年一度的會船節(jié)到了,吸引了許多的客人到溱潼來游玩,我們拿什么東西來招待他們?

  2.帶領(lǐng)幼兒觀看圖片展,初步了解溱湖八鮮。(螃蟹,甲魚,清蝦,螺貝,魚,水禽,水蔬,銀魚)

  3.教師小結(jié):這些都是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溱湖八鮮”,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美食,它們不僅味道美,而且有營養(yǎng),小朋友要每一樣東西都吃,身體才會棒棒的。

  4.溱湖八鮮里品種最多的要數(shù)魚類,向幼兒介紹幾種魚,并了解魚的幾種吃法。

  (1) 喜歡吃魚嗎?魚的味道怎樣?

 。2) 魚有幾種吃法。

  5.向幼兒介紹一種魚的吃法,魚肉可以做魚元、魚餅。

  (1) 講解魚元、魚餅的外形特征。

 。2) 向幼兒介紹魚元、魚餅的制作過程。(欣賞課件)

 。3) 講解魚元、魚餅的吃法。

  6. 幼兒共同品嘗家鄉(xiāng)美食――魚元、魚餅。

  活動延伸:

  1.手工區(qū):用橡皮泥制作魚元魚餅。

  2.美食區(qū):賣特產(chǎn),買特產(chǎn),品嘗特產(chǎn)一條龍。

  活動反思: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溱潼美食——魚元、魚餅,我為該活動設(shè)計了三個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初步了解家鄉(xiāng)美食溱湖八鮮。通過會船節(jié)到了,許多客人到溱潼參觀游玩,我們用什么美食招待客人這一問題,激發(fā)幼兒了解溱潼美食的愿望,在觀看圖片展的過程中,幼兒暢所欲言,紛紛說出自己所認識的美食,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對溱湖八鮮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產(chǎn)生我是溱潼人,我很自豪的情感。

  第二個目標是:知道魚元魚餅是由魚肉制作而成,并了解其特點及其制作過程。幾乎所有的幼兒都吃過魚,知道魚有許多種吃法,大部分幼兒都吃過魚元、魚餅,但他們并不知道魚元、魚餅是用什么做成的,至于怎么做成的更是一無所知。當我告訴他們魚元、魚餅是由魚做成的,他們非常驚訝,有個幼兒脫口而出:“魚有刺的呀!”帶著這些疑問,讓幼兒觀看錄像,這個錄像是預先攝下的幼兒家長制作魚元、魚餅的全過程。幼兒觀看時,特別感興趣,個個都睜大了眼睛,眼里充滿了好奇。通過觀看錄像,幼兒基本了解了魚元、魚餅是用魚肉做成的,魚元、魚餅是根據(jù)它們的形象來起名字的,魚元、魚餅為什么吃起來嫩嫩的、軟軟的',是因為將魚肉里的刺拔出,又用機器將魚肉絞碎,然后調(diào)味、煎制,所以魚元、魚餅吃起來就松軟可口、味道鮮美。

  第三個目標是:體驗共同品嘗的樂趣。為了讓幼兒對魚元、魚餅有進一步的認識,我設(shè)計了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品嘗美食,幼兒們非常高興,聽說有的幼兒在家中并不吃魚元、魚餅,但今天卻吃的很開心,邊吃邊說:“老師,魚元真好吃!”、“老師,湯也好喝!”。同時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碗勺收拾好,使幼兒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賴成人的好習慣。

  整個活動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在觀看魚元、魚餅制作的過程中因為有了幼兒家長的參與所以孩子們倍感親切。在活動延伸中幼兒也表現(xiàn)了極大的興趣,制作特產(chǎn),賣特產(chǎn),買特產(chǎn),品嘗特產(chǎn)一條龍,孩子們忙的熱火朝天,非常開心。通過這一活動的實施,讓幼兒對家鄉(xiāng)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激發(fā)了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一、設(shè)計意圖: 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培養(yǎng)幼兒的活動興趣出發(fā),我設(shè)計了《逛果園》這一活動,旨在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在動動、說說、玩玩的過程中,認識、區(qū)分兩個物體的“大”和“小”,并大膽地嘗試讓幼兒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大”和“小”,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并區(qū)分兩個物體的大與小,并能用相應(yīng)的動作及語言加以表達。

  2、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布置果園的環(huán)境(大樹、小樹等)

  2、大、小蘋果;大、小樹葉卡片若干。

  3、大小籮筐若干。大小汽車各一輛。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大、小汽車,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個美麗的果園,那里可好玩了,大大小小的果子都成熟了,我們要乘汽車去摘果子。”

 。2)出示大、小汽車:“嘀嘀,開來了兩輛汽車!保ㄓ變河^察)“是什么樣的汽車?你想乘哪輛車去?為什么?”(公共汽車很大,可以坐很多人;小汽車小小的,只能坐幾個人)“好,我們坐著大汽車去果園吧!”

  (3)師生一起開汽車去果園。

  2、通過摘蘋果,觀察蘋果的大與小,并進行分類。

 。1)認識大樹和小樹:“這是誰呀?”(大樹媽媽)“大樹媽媽旁邊是誰呀?(小樹寶寶)

 。2)觀察大樹媽媽和小樹寶寶及它們身上的蘋果的大與小,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用動作表示出來。(教師給予肯定和支持)

 。3)摘蘋果。

 、賻煟骸按髽鋴寢屨埼覀兂蕴O果,每個小朋友摘一個大蘋果!保ㄓ變赫O果)“把你摘的大蘋果舉起來給老師看,你的大蘋果是什么顏色的?請你做一個‘大’的動作!”(表揚與別人做的不一樣的幼兒)

 、凇懊總小朋友摘一個小蘋果,舉起來,聞聞看蘋果香不香!請你做一個‘小’的動作!

 、厶O果分類:“開心嗎?摘了這么多的蘋果,我們把它帶回去給哥哥姐姐們嘗一嘗,好嗎?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籮筐,有大的,有小的,請你們把大蘋果放在大籮筐,小蘋果放在小籮筐里!

  3、游戲“撿樹葉”,進一步觀察和區(qū)分樹葉的大與小。

 。1)撿樹葉:請小朋友一個手撿一片大樹葉,一個手撿一片小樹葉。

 。2)玩樹葉:

  師:“大樹葉在哪里?”(幼:大樹葉在這里)舉起來給我看看,我們把大樹葉舉起來,把小樹葉藏起來;“小樹葉在哪里?”

 。3)和樹葉一起跳個舞。(聽音樂跳“歡樂舞”,活動結(jié)束)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名稱:彎彎繞繞的朋友

  活動目標:1、尋找彎曲物體的朋友。2、對彎曲的物體產(chǎn)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典型的彎曲物體的物品。如:大大卷泡泡糖、香蕉、剝開的桔子、電話線、蚊香、彎柄的雨傘、發(fā)卡、彈簧、毛線、鐵絲、秤鉤、晾衣架等。

  2、多媒體課件。

  3、幼兒與教師收集的物品放在筐中,擺在各組的桌子上,布置成“彎彎樂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利用音樂《去郊游》引入主題。

  師:“孩子們,春天來到了,我們一起去郊游好嗎”?

  教師帶領(lǐng)幼兒邊聽音樂邊把幼兒帶入活動室。

  師:“咦?孩子們,這是什么地方?”“彎彎樂園”!你們到過這樣的地方么?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彎彎樂園里有什么好嗎?

 。ǘ┗静糠

  1、彎彎繞繞的東西

 。1)尋找桌面上的用品有什么地方是彎彎繞繞的,有什么作用?

  如:彎彎的香蕉 彎彎的發(fā)夾 彎彎的秤鉤

  彎彎的.桔子 彎彎的傘把 彎彎的晾衣架

 。2)幼兒自由介紹,教師隨機梳理幼兒的語言。

  如:彎彎繞繞的大大卷 彎彎繞繞的電話線

  彎彎繞繞的蚊香彎彎繞繞的毛線

  彎彎繞繞的彈簧 彎彎繞繞的鐵絲

  (3)教師利用課件小結(jié),提升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如:彎彎繞繞的盤山公路 是為了讓人們與汽車爬起來更省力。

  彎彎繞繞的鐵路 是為了避開城市與莊稼。

  彎彎的月牙 彎彎的彩虹

  2、彎彎繞繞的植物

  (1)除了生活中有許多彎彎繞繞的用品,看看還有哪些彎彎繞繞的植物?

 。2)幼兒交流看到的植物彎彎繞繞的地方,有什么作用?

 。3)教師小結(jié):爬山虎是依靠彎彎繞繞的藤蔓級葉片上的“腳”向上攀援的。牽牛花用卷須及莖附著在別的東西上蔓延生長。西瓜藤、葡萄藤都是彎彎繞繞的,這些植物的生長、開花、結(jié)果都離不開彎彎繞繞的藤蔓,這些植物就是利用彎彎繞繞來更好的適應(yīng)它們的生長。

  3、彎彎繞繞的動物

 。1)植物會彎彎繞繞的,你們有沒有見過彎彎繞繞的動物呢?哪些動物是彎彎繞繞的。

  (2)幼兒自由交流。

 。3)利用課件幫助幼兒小結(jié)動物身體上彎彎繞繞的作用。。

  大象用彎彎的長鼻子卷木頭、洗澡等。

  小狗、小貓、牛、公雞有彎彎的尾巴等。

  4、彎彎繞繞的身體

  (1)尋找我們身體上哪些地方是彎彎繞繞的?

  如 關(guān)節(jié)、眼睛、眉毛、耳朵、嘴巴、腸子、血管等。

 。2)幼兒相互尋找、討論。

  (3)游戲《去郊游》

  幼兒邊聽音樂,邊表現(xiàn)身體的彎彎繞繞。

 。ㄈ┙Y(jié)束部分

  幼兒在音樂聲中結(jié)束本課。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設(shè)計:小小體溫計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小小體溫計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認識體溫計和體溫計的用處,初步掌握體溫計的使用方法。

  準備:體溫計

  活動與指導:

  1、健康人的體溫在37度左右,如果生病了體溫就會發(fā)生變化。你們知道怎么才能知道體溫是否正常嗎?

  2、用體溫計可以測量人的體溫。

  3、拿出體溫計,告訴幼兒這就是體溫計。請幼兒仔細觀察體溫計的形狀及特點。

  4、需要測體溫時就將體溫計放到腋下(也有含在嘴里的),要將體溫計的溫度甩到35度以下,然后拿著亮亮的一頭,把無金屬的圓頭插到腋下。

  5、教師給幼兒演示,對需要注意的地方要重點說明。

  6、請個別幼兒上前表演。

  7、以后我們就知道如何測體溫了。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科技產(chǎn)品的神奇。

  2、提高分辨聲音的能力,喜歡探索和操作。

  3、了解錄音機的主要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

  活動準備

  1、錄音機一臺。

  2、磁帶:①歌曲或故事磁帶一盤。②事先錄制好的各種聲音磁帶一盤。③空磁帶一盤。

  3、畫有錄音機按鈕的卡片。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幼兒聽音樂做律動進入活動室做好。

  基本部分:

  一、引出課題:

  1、老師按下錄音鍵后和孩子打招呼:“小朋友好。”“老師好。”

  2、播放剛才老師和孩子打招呼的錄音。

  老師:“誰在學我們說話呀?大家快來找一找!

  再放錄音,幼兒尋聲找出錄音機。

  老師:“原來是它在學我們說話呀,小朋友,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錄音機)

  二、了解錄音機的`功能:

  1、老師:“想不想知道它是怎樣學我們說話的?”(想)

  教幼兒學習錄音的操作方法。

  2、請一名幼兒自己操作錄音。(教師幫助)

  3、游戲《我是小小錄音機》

  方法:兩個小朋友一組,每組一張卡片,一人當錄音機,一人操作。(可以兩人互換角色)

  4、老師:“小朋友 ,你們家里有錄音機嗎?爸爸媽媽用它來干什么”?

  幼兒甲:聽歌曲、聽故事

  老師:“你們喜歡聽歌曲還是喜歡聽故事?”

  幼兒:喜歡歌曲、喜歡故事

  播放磁帶①。

  三、分辨聲音:

  1、老師:“歌曲和故事聽完了,老師這里還有一盤磁帶,小朋友仔細聽一下,里面都有哪些聲音?”

  播放磁帶②。

  2、老師:“剛才你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幼兒:汽車喇叭聲、拍手聲、狗叫聲、打鼓聲、流水聲、鋼琴聲、

  小朋友大聲喧嘩聲

  老師:“這些聲音中哪些聲音好聽?哪些聲音不好聽?”

  幼兒回答后教師:“小朋友大聲喧嘩的聲音不好聽。以后,我們在室內(nèi)不要大聲喧嘩了,大家說好不好?”

  結(jié)束部分:

  在老師的幫助下,請小朋友每人說一句祝福的話(用磁帶③)錄下來,送給四川災區(qū)的小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科學活動教案11-04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05-05

科學活動教案【推薦】03-14

科學活動教案【熱門】03-14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03-16

科學類活動教案04-04

科學活動教案【熱】03-19

科學活動教案【精】03-19

科學活動教案【薦】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