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探究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探究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探究教案1
教學要求:
1、知道浮力的概念
2、理解物體浮沉條件
3、掌握浮力的實質(zhì)、方向
4、能正確運用浮力的實質(zhì)、物體浮沉條件求浮力
教材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
。1)浮力的概念及其實質(zhì)
。2)物體的浮沉條件
難點:正確運用“壓力差”和物體的浮沉條件求浮力
教學模式:
實驗、設問、講解、練習
教學時間:1課時
實物及實驗器材:
。1)投影儀一臺,透明膠片數(shù)張 要求把板書、練習題課前寫在膠片上,以減小課堂上書寫時間
。2)演示彈簧秤一把
(3)500毫升燒杯三個,分別裝400毫升的清水、飽和食鹽水、酒精
(4)乒乓球2個,其中一個裝細砂,用作懸浮演示
。5)邊長為5cm的立方體紅磚一塊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師:為什么船、木塊能浮在水面上?
生:船、木塊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師:沉在水底的石塊有沒有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生:部分回答有,部分回答沒有
教師演示課本圖8—27實驗,回答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托的力 這個“向上托的力”就是本節(jié)課所講的浮力
二、講授新課
1 什么叫浮力?(板書)
(1)先演示石塊放在清水中,讓學生知道石塊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2)然后把石塊放在飽和的食鹽水溶液里,說明石塊也受到鹽水向上托的力
。3)最后把石塊放在酒精里,讓學生進一步知道,石塊放在酒精中時,同樣也受到酒精向上托的力
師:從上述的實驗,請同學們說出什么是浮力?
生: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托的力,這個力叫做浮力
師:物體在空氣里有沒有受到向上托的力?氫氣球脫手后為何會上升?
生:物體在空氣里同樣受到向上托的力,所以氫氣球脫手后會上升
浸入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托的力,這個力叫做浮力 (板書)
2、用實驗引動學生
第一、用彈簧秤和細線系著體積相同的規(guī)則的鐵塊,不規(guī)則的石塊,干木塊等,浸入水中后彈簧秤的示數(shù)減;在水中游泳時感覺水有向上的托力等感性認識出發(fā),逐個進行分析,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浸在水中物體要受到水對它的浮力,從而糾正“輕的物體在液體中總是上浮的,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重的物體在液體中總是下沉的,因此不受浮力作用”的錯誤觀點
第二、通過演示規(guī)則鐵塊和不規(guī)則的石塊隨著浸入水中體積的增大,彈簧秤的增數(shù)減小──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其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當物體完全浸入水中后,深度增加時彈簧秤示數(shù)不變──說明“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在任何深度的浮力都相等”這一本質(zhì)聯(lián)系,從而摒棄那種“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的錯誤認識
第三、通過觀察鐵塊和石塊浸入水中后彈簧秤示數(shù)減小相同這一現(xiàn)象,使學生初步認識:“體積相同的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相同”這一本質(zhì)聯(lián)系,摒棄那種“浸沒入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物體質(zhì)量、密度、形狀等有關”的錯誤認識
第四、通過觀察木塊浸入水中的體積增大到一定程度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零的現(xiàn)象,使學生了解:漂浮在水面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第五、在以上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對教材P144“一個邊長為L的正方體,浸沒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上表面在液體下面h1米處,如圖正方體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是多大?方向怎樣?”再加上“上下表面的壓力差是多少?”的計算分析,初步認識浮力等于“液體作用在物體上下表面壓力差,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這一本質(zhì)聯(lián)系,從而摒棄那種只有物質(zhì)在液體中上浮時才有浮力的錯誤認識
第六、通過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實驗和上述計算所得到的浮力:F浮=水對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pg(h1+L)L2-pgh1L2=pgL3=pgV=pgV排=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V排=V) 從實驗和推導兩方面進一步認識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這一本質(zhì)聯(lián)系,摒棄了那種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的模糊認識
由于氣體具有同液體相同的性質(zhì),而氣體的密度很小,氣體對于體積不大的物體作用的浮力,通常小到難以覺察的程度,但熱氣球能載幾噸重的物體上天,說明氣體對浸沒在它里面的物體也能產(chǎn)生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
把上述由個別現(xiàn)象所得出的知識加以綜合并進行抽象和概括就能得到“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
在物理教學中,對感性材料進行科學抽象時,必須有意識地突出本質(zhì),摒棄非本質(zhì),這是使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的關鍵
小學探究教案2
學習目標:
1、知道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實質(zhì)、方向。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計算公式。
3、能正確運用浮力的實質(zhì)、物體浮沉條件求浮力。
重點:浮力的由來實驗和阿基米德原理實驗。
難點:正確運用“壓力差”和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預習案
【預習導學】
【知識準備】
1、請試著描述一下什么是浮力?
【預習自測】
1、浮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2、如圖物體上表面受到水的向_______的壓力為F上,下表面受到水對它的向________的壓力為F下,浮力的實質(zhì)就是水對物體上下表面壓力的_____,用一個式子表示即F浮=____________。
【我的疑問】請將預習中未能解決的問題和疑惑寫下來,準備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探究解決。
【合作探究】
【學始于疑】
——我思考,我收獲
1、死海中被投進去的奴隸為什么不會沉下去而被淹死?
2、為什么雞蛋在水中會下沉,而在濃鹽水中會上?
【質(zhì)疑探究】
探究點一:稱重法測浮力(實驗如課本圖8—28所示)
1、用彈簧秤和細線系著一個石塊,在空氣中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彈簧秤對石塊向上的拉力)即此石塊所受的___________,把石塊浸入水中后彈簧秤的示數(shù)將會__________,這是因為石塊受到了水對它向________的____________力。若在空氣中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F1,水中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F2,則石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F=________________。
※針對練習
一物體掛在彈簧秤下,讀數(shù)是5N,將它全部浸沒在酒精中時,讀數(shù)是1N,則物體受到的浮力是____N
探究點二:阿基米德原理
參照課本進行實驗,(對照教材P52圖8—30做一說明):
阿基米德原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_______________。
阿基米德原理給出了計算浮力的另外一種方法F浮=G排=_______________由此式看出,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體積、形狀、質(zhì)量、密度等因素__________,而只與液體的_________________和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針對練習
量筒內(nèi)盛有50CM3的水,投入小石子后水面刻度達到65CM3,求小石子排開水的質(zhì)量和它所受的浮力?
【導學測評】
1、甲、乙二物體都浸沒在同種液體中,關于它們所受浮力大小的下面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物體比乙物體重,則甲物體受到的浮力比乙物體受到的浮力大
B、如果甲物體的密度比乙物體大,則甲物體受到的浮力比乙物體受到的浮力小
C、如果甲物體的體積比乙物體小,則甲物體受到的浮力比乙物體受到的浮力小
D、如果甲物體空心,乙物體實心,則甲物體受到的'浮力比乙物體受到的浮力大
2、一潛水艇從大海某一深度潛行到內(nèi)陸河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潛水艇在大海里受到的浮力較大
B、潛水艇在大海里受到的浮力較小
C、潛水艇在大海里和內(nèi)陸河里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3、一物體掛在測力計下,讀數(shù)是9N,將它全部浸沒在酒精中時,受到的浮力是5N,則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__________N;如果將物體的一半浸沒在酒精中,此時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________N
4、掛在測力計下面的金屬塊重50N,當它浸沒在水中時,下表面所受的壓力是15N,上表面所受的壓力是5N,則金屬塊受的浮力是______N,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____________
5、體積為15CM3的木塊,投入盛滿水的容器中,當木塊飄浮時,有9ML水流出,則木塊所受的浮力為多大?它的重力為多大?
【拓展提升】
6、甲、乙兩個物體的質(zhì)量之比是5∶3,密度之比是10∶3,若將它們?nèi)拷䴖]在同種液體中,則它們所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A、5∶3B、10∶3C、2∶1D、1∶2
北京申辦奧運期間發(fā)行了一種紀念幣,它的質(zhì)量是16。1g,把它放入一個盛滿水的量筒中,測得溢出的水重1。8×10—2N。
求這塊紀念幣所受的浮力?這塊紀念幣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求它的密度)?
小學探究教案3
【學習目標】
1、知道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2、了解導體電阻受溫度影響的一些特點以及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可能帶來的影響。
【重點難點】知道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學習流程】
上節(jié)知識回顧
1、什么是導電體?
2、什么是絕緣體?
3、電阻的概念:
合作探究
活動一:引導學生猜測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思考下列問題猜測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1)生活中常見的導線多是銅心或者鋁心,為什么不用鐵心?
。2)為什么有的導線芯比較粗?
(3)不同規(guī)格的電爐絲,為什么有的長,有的短?
綜合上述問題猜測影響電阻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二:引導學生對探究實驗進行設計
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要研究這些因素對電阻是否有影響,我們要通過實驗驗證,但是,多個因素同時研究比較困難,我們一般要把所研究的因素提出來,對其它因素進行控制,讓它不變,看研究對象與這個因素間的關系,也就是____________法。
為了用實驗來探究,大家需要準備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一個電阻定律演示器。獨立思考:試驗中,我們怎樣比較導體電阻的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一個實驗電路圖來探究
活動三:進行實驗探究(以問題為導向,練習控制變量法)
。1)研究導體的電阻跟材料是否有關。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導體的電阻跟它的長度是否有關。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導體的電阻跟它的橫截面積是否有關。
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
達標測評
1、關于導體和絕緣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絕緣體是絕對不能導電的物體B、絕緣體內(nèi)沒有電荷
C、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也不能帶電D、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界限
2 下列關于電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絕緣體有電阻,導體沒有電阻 B、 導電性能好的.導體電阻小
C 、電阻的大小由導體本身的性質(zhì)決定 D 、導體的電阻越大,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小
3、 實驗表明,在通常情況下,玻璃是,但玻璃在受熱發(fā)紅后會變成,這個事實說明絕緣體與導體之間絕對界限,當條件發(fā)生改變時就可能發(fā)生轉變。
4、 照明白熾燈的燈絲斷了一截,把兩段燈絲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則搭接后燈絲的電阻將變____;接在電路中,燈泡的亮度將變_____。
5 、在做“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時,為了便于研究而采用控制變量法。
。1)為了研究電阻與導體材料的關系,應選用的兩根導線是______和______;(填代號)
。2)為了研究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應選用導線C和導線______;
(3)為了研究電阻與導體的____的關系,應選用導線A和導線______
6、(拓展題)為了探究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導電性能好壞,小春同學連接了如下圖所示的電路,其中A、B兩個接線柱是用來接人待測物質(zhì)的。
(1)實驗中,應保持電源的_______不變;
(2)要比較物體導電性能的強弱,可通過觀察圖中的______來判斷;
。3)在A、B兩點間分別接入甲、乙兩種物質(zhì)后,電流表的示數(shù)分別為0 1A和0 5A,則導電性能好的是____物質(zhì)。
小學探究教案4
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了解導體電阻受溫度的影響、超導的一些特點以及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可能帶來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進一步體會研究多個因素問題的方法。學會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解決新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實驗探究中,學習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嚴謹?shù)牧晳T和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通過了解物理學知識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培養(yǎng)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教學重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確認電阻是導體自身的性質(zhì),與電壓、電流無關。
學法:指導引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學習過程
一、自主探究:
。ㄒ唬┲R回顧:
1、電流表的電路符號。連接方法。
2、電阻是的物理量,電阻的符號,單位,單位的符號。輔助單位及單位換算。
3、電流表的示數(shù)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ǘ┬抡n探究:
1、實驗器材:二節(jié)干電池開關電流表小燈泡導線若干,不同規(guī)格和材料的電阻絲若干
2、參閱教材和聯(lián)系實際
。1)提出問題:電阻是導體的`性質(zhì),導體電阻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關?
。2)猜想:
3、實驗方法:如何判斷電阻大小。
4、設計實驗電路圖:
5、實驗步驟:
6、實驗表格:
二、合作探究:
1、評估實驗設計且進行實驗:
2、實驗結論:導體的電阻與它的和有關導體的電阻還與導體的有關。
、佼攲w的長度和橫截面積一定時,不同,導體的電阻一般不同;
、诋攲w的和一定時,導體越長,電阻越;
③當導體的和一定時,導體的橫截面越小電阻越;
、軐τ诖蠖鄶(shù)導體,溫度越高,電阻越。
三、課堂訓練:
1、在溫度一定的情況下,關于兩根粗細、長短都相同的銅導線和鋁導線的電阻,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銅導線的電阻大B、鋁導線的電阻大
C、兩種導線的電阻一樣大D、無法確定
2、一根銅絲,對折起來使用,電阻變成原來的,這是因為變短,而變大的緣故;若拉長成原來的2倍,電阻變成原來的,這是因為變長,而變小的原因。
3、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是()
A、導體兩端的電壓 B、通過導體的電流
C、導體的電功率 D、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
4、當溫度一定時,比較兩根銅質(zhì)導線的電阻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長導線的電阻一定大B、細導線的電阻一定大
C、粗細相同,長導線的電阻一定大D、粗細相同,短導線的電阻一定大
5、在研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實驗器材除金屬絲、干電池、開關、導線外,還必須選用的器材有。
(a)要想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是否有關,應選用兩根導體;
。╞)要想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是否有關,應選用兩根導體;
。╟)要想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材料是否有關應選兩根導體。
四、拓展訓練:
1、50mA=________A;3。8V=________mV;1MΩ=_________Ω
2、有一段導線電阻為R,當把它均勻拉長到原來的兩倍時,導線的電阻是原來這段導線電阻的________倍。
3、一根粗細均勻的電阻線,其電阻值為8Ω,如將其截去一半,則剩余部分的電阻R________8Ω;如果再把剩余部分的電阻線拉伸到原來的長度,則拉伸后的電阻值R________8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甲、乙兩條鎳鉻合金線,已知它們的電阻有R甲>R乙,它們的長度是L甲=L乙,則它們的橫截面積有S甲_________S2。把它們串聯(lián)后接在電路中,則通過它們的電流有I甲__________I乙、(選填“<”、“=”、“>”)
5、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同種材料制成的導線,長度越短,電阻越小
B、同種材料制成的導線,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C、一根導線拉長,它的電阻一定變大
D、不同材料制成的導線,電阻一定不相等
6、關于導體的電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體中的電流越大,其電阻越小B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zhì)
C粗導線的電阻比細導線的電阻小D銅導線的電阻比鐵導線的電阻小
7、白熾燈的燈絲斷了一截,若搭上后仍能使用,則燈絲的電阻將()
A、變大了 B、變小了
C、和原來一樣大 D、變大、變小都有可能
8、有A、B、C、D四根導線,其中A、B、C三根是銅導錢,D是鎳鉻合金線 A、B兩導線粗細相同,A比B短,B、C兩導線長短一樣,B比C粗,C、D的長短、粗細都相同 則四根導線按其電阻大小的排列是()
A、RA>RB>RC>RD B、RD>RC>RB>RA
C、RD>RA>RB>RC D、RC>RB>RA>RD
9 在研究決定電阻大小因素的實驗中換用不同導體做實驗,保持導體兩端電壓不變,得出如下幾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材料長度橫截面積電流/A
1鎳鉻合金LS0。8
2錳銅合金LS2。4
3鎳鉻合金L2S1。6
4鎳鉻合金L/2S1。6
。1)比較第1、2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較第1、3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第1、4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圖1是我們研究的實驗裝置圖,實驗時在緩慢給線圈加熱時和停止加熱后,觀察到電流表的示數(shù)________,由此得出的結論是該線圈的電阻________
【小學探究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探究活動教案10-07
探究課活動教案10-07
荷探究活動教案10-07
科學探究教學教案10-08
At a farm探究活動教案10-06
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探究論文10-10
小學教育管理探究論文10-10
《孔乙己》探究牽引式的教學教案10-08
大班科學探究活動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