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都的秋》教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故都的秋-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
、鳖I(lǐng)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觀情感,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财肺段恼旅靼讜詴场⒑啙嵡妍惖恼Z言
教學時數(shù):1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新課
二、 解題
介紹郁達夫和寫作背景
三、反復誦讀,整體感知?
1.學生聽錄音,讓自己沉浸在文章的情感氛圍中
2.教師范讀或指定一名朗誦水平較高的學生朗讀全文
3.學生有感情地自由誦讀。
誦讀提示:本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yōu)美,誦讀時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懷部分時要讀得意味深長,準確表達出作者的心境、情懷。
、此伎迹
有哪些特色?這些特色集中體現(xiàn)在哪些段落的描寫中?
明確: 清靜 ﹥文眼-→3~11段
悲涼
四、意境鑒賞
㈠朗讀感知
⑴圈出文中體現(xiàn)秋天色彩的詞語
、茦顺鰝鬟f聲響的物名
㈡析秋色
、斌w現(xiàn)秋天色彩的詞語有哪些?注意間接描寫的地方。
明確: 蘆花(白) 柳影(灰) 夜月(白) 碧空(碧)
牽;ǎㄋ{) 落蕊(白里透黃) 天底(灰沉) 青布(青)
秋果(淡綠微黃)
探究:作者為什么將淡紅色的牽;ㄒ暈樽畲?
明確:不符合作者悲涼的心情。
、参闹忻鑼懙闹T多色彩的總的格調(diào)是什么?
明確:冷色
、趁鎸@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里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即課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點。
㈢析秋聲
、蔽覀儊砺犅犅,主要有哪些聲音呢?
明確: 蟲唱 鐘聲 鴿聲 帚聲
蟬聲 雨聲 人聲
探究:雨后話秋唉,天可真涼了――,作者寫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這是為什么?
明確:渲染清、靜、悲涼的氣氛。
、材敲催@么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是喧鬧呢,還是寧靜?
明確: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以動襯靜
、臣偃缒闶且粋孤獨的飄零者,身處在如此寂靜的秋天里,心里會有什么感受?
明確:孤獨、痛苦。
㈣品秋味
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越靜越孤獨越痛苦。如果你處在這樣冷清的秋色和寂靜的秋天,你心里會產(chǎn)生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悲涼,這便是故都那濃濃的秋味所在。
㈤即使在作者那個時代,也有明艷之色,也有繁鬧的景象,作者為何避而不寫,而寫秋天的清、靜、悲涼?
明確: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由寫作背景可知,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產(chǎn)生冷落和孤獨之感,所以喜好冷色,總想找寧靜處,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由此可見,本文的寫作特色是――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五、探討
⒈作者除了從秋色、秋聲兩方面來寫,還通過哪些手法來描寫的?
明確:對比和議論
、参鰧Ρ龋ū扔鳎
、倌蠂锸鞘裁刺攸c?和北國之秋最大的區(qū)別在哪里?
明確: 慢 潤 淡-→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清 靜 悲涼
、诮庾x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于駱駝。
【答案略】
、尺@一段議論有無必要?
明確: a、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
b、情景理交融,充實了內(nèi)容,深化了主題。
、醋x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
明確: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戀,對故都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diào)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六、小結(jié)全文
文貴創(chuàng)新,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個性。在不少人面對眾多的詠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寫止筆時,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為詠秋佳作增添了新篇章。文章也正如郁達夫所說要把情感滲入到景物描繪中去,使讀者幾乎不能辨出這美麗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體的一部分,達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七、布置作業(yè)
請以家鄉(xiāng)的春(夏、秋、冬、雨、雪、)為題,寫一篇抒情散文。
【故都的秋-教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故都的秋》教學教案(通用10篇)10-31
故都的秋教案(精選12篇)02-16
《故都的秋》教學方案設(shè)計10-08
故都的秋作文05-27
《故都的秋》課文教案(精選6篇)08-30
感受故都的秋的作文素材10-08
家鄉(xiāng)的秋白梨教學教案10-10
故都的秋試講教案(通用12篇)08-25
《秋姑娘》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