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上興趣的培養(yǎng)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上興趣的培養(yǎng)【1】
【摘 要】興趣是一個人學習和生活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最好老師。
本文針對目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缺乏真正的興趣這一狀況,指出教師應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學習興趣;人格魅力;語言藝術;教學方法;授之以漁;積極評價
學生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熱情很高,但大多數(shù)學生上課是為了上網(wǎng),或玩游戲,特別是男學生喜歡聊天、聽音樂、看電影。
老師布置了上機練習,時常會有幾個學生偷著玩游戲,這就影響了旁邊想做練習的學生也想玩,課堂上就會亂了起來。
搞得老師每節(jié)課都很疲憊。
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興趣只是表面不是真正的興趣。
是學生的問題?是教師的問題?我想這里,教師有著主要的責任。
要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興趣,關鍵還是在教師。
那用什么來驅(qū)動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就以下幾點來簡單的談一談體會。
一、和學生交朋友,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培養(yǎng)和影響學生的興趣
在教師辦公室,我經(jīng)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不好管,真是難教。
但我們也經(jīng)常會聽到學生在私下議論:某個老師真兇,經(jīng)常罰我們,還有那個老師也是。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隔閡可見一斑,而這樣的隔閡又談何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這種傾向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
學生對某科老師的感情和興趣,可直接遷移到該學科的學習上來。
放下傳統(tǒng)教師“嚴”的面孔,與學生交個朋友,在師嚴與學生的心靈間搭建一座橋梁。
多說鼓勵的話少做批評的行為,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你是一位可親近、值得信賴的良師益友。
教師只有不斷地刻苦鉆研業(yè)務、積累經(jīng)驗、豐富自己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以提高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用你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對你所授學科的興趣。
二、鉆研教材和學生,用語言藝術在教案和教學中有情感的描繪,抓住學生的興趣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操作技能操作為主的學科,因此很多老師說教計算機應用基礎多輕松,只教一點點時間,剩下都是學生在操作。
就本人而言,一節(jié)課最多講授一半的時間,有些課學生能自主完成的我少講而不多說,所以有時一節(jié)課只講幾分鐘。
但要順利并高效地完成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并非易事,學生練習的時間教師也不能閑著的。
要想高效的完成教學內(nèi)容,這得有賴于課前精心的準備。
任何一節(jié)成功的課都是教師精心備課,全盤考慮教學過程中諸多因素,恰當處理好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智慧結晶。
備課是一個艱苦而又復雜的腦力勞動過程,它關乎的教學因素很多,特別現(xiàn)在的學生在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時,固有的基礎差別很大,這給備課增加了難度,備課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設計有利于學生參與的教學過程。
教案要用藝術的語言撰寫,更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情感的表演出來。
教學實踐經(jīng)驗告訴我們,讓學生感悟教學語言藝術的魅力,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有助于教師調(diào)控課堂中學生的情緒和氣氛,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思維碰撞和靈感的迸發(fā)。
有時教師的一個信任的目光,一個微笑,要比教師口頭表揚有效得多,給學生留下心靈的撞擊味比所得的任何知識要深遠得多,這才是課堂教學的魅力之所在。
三、抓住學生特點,應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發(fā)展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影響著學生聽課的效果和學習的興趣。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年齡、興趣、基礎等各方面情況,合理的運用相應的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
例如在講授文件夾和子文件夾的關系時,我運用了比喻法:“文件夾就像一棵大樹,子文件夾就像樹枝!敝T如此類比喻,可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在學習指法時比較枯燥無味,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學有打字游戲的軟件如《金山打字通》,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
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知識。
四、“授之以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創(chuàng)新精神,深化學生的興趣
老子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及,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碧招兄壬舱f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在教師在教案中不光要有教學的知識內(nèi)容、要點,更要有“授之以漁”的精神,讓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方法和能力。
面對知識大爆炸、知識經(jīng)濟的到來,特別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方面更新?lián)Q代很快,幾年前還是Windows95、98,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幾人在用了。
這些難道還得從頭再認真的,每個細節(jié)的學習嗎?因此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一定不要滿足于學生懂得了多少知識,有時要給孩子一些困難,引導學生自己去面對;給孩子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解決;給孩子一些條件,讓他自己去努力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
五、積極準確的評價學生,升華學生學習的興趣
評價是教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課改中要求“綜合運用各種過程性評價方式,全面考察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過程。”由此可見,評價也是很重要的。
而許多教師往往會忽略了這一點。
講完課,學生操作完也到下課時間了,沒有了評價。
學生有了學習的目標,做好作業(yè),卻沒有了學習的結果,作業(yè)做好了又會怎么樣呢?久而久之,學生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學生完成了一個任務,越多人注意到他,給予的評價越多,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越好,責任感就越強。
因此我在每節(jié)課上都會留出5分鐘左右的時間給學生進行評價。
讓學生自評、小組互評、電子檔案袋或教師觀察法來進行表現(xiàn)性評價等方法進行不同方面的評價,因此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促進學生發(fā)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評價機制是必不可少的。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是一門中職非計算機專業(yè)的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課程,要讓學生對其有真正的學習興趣,就要了解學生,用教師的人格魅力,精心的課前準備,豐富的語言,靈活的方法和積極的評價,讓學生學會、學好、學懂計算機應用基礎。
參考文獻:
[1]姜艷玲.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優(yōu)化課堂教學[J].中國電化教育,2001,(4).
[2]祝智庭.現(xiàn)代教育技術-走向信息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黃甫全.計算機應用基礎與課程整合的基本策略.電化教育研究,2002(7).
[4]何克抗主編《計算機應用基礎與課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興趣【2】
【摘要】本文主要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設計三個方面闡述如何教好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興趣,為計算機相關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技工學校 計算機應用基礎 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學習,教師一定要想辦法,讓學生想學、樂學、可學,同時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道德等多個方面的發(fā)展,讓學生能學會對基本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教學過程設計
1.1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首先,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必須全面熟練地掌握所用的教材,然后精心地對它進行加工處理,并且有目的地收集有關資料,與所用教材有機結合,還必須關注計算機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發(fā)展動態(tài),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更新知識。
如果教師對計算機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動態(tài)不聞不問,光知道照本講解,就有可能把錯誤信息傳授給學生。
例如:新型的CIH病毒攻擊的是計算機硬件,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中關于病毒的危害僅涉及對軟件的破壞。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是有能動性的教學對象,他們是教學的主體。
教師除了課堂的講解和實踐的指導,還應鼓勵學生利用自由時間走進圖書館、閱覽室,多翻閱一些有關計算機的報刊雜志,增長知識,彌補課堂知識的局限性。
1.2 以應用為目的,以興趣為動力。
對于大多數(shù)技校生來說,將來絕大部分不會從事計算機的科研與開發(fā),而是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解決實際問題。
所以,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目標的確定,就是本著以應用為目的,使學生在走上崗位之前,就具備一定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
如學習PowerPoint2000應用知識時,教師先把任務提交給學生,要求在本章內(nèi)容結束時,能利用本章知識把個人的簡歷制成演示片,并要求對其中幻燈片的表現(xiàn)效果進行個性化設計,這樣以應用為目的進行作業(yè)設計,在任務的驅(qū)動下,學生的學習就有方向性,任務完成了,他們也理解了相關的知識。
如果說由于應用的目的,學生會出于外在壓力“要我學”,那么,由于興趣的緣故,學生會出于內(nèi)在動力變成“我要學”,在興趣的作用下,學習不但更主動,而且也更有效,教師應該考慮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興趣,使他們在興趣的推動下深入學習。
1.3 以實踐為基礎,以理論為臺階 學習計算機,特別是以應用為目的學習,如果沒有實踐作為基礎,如同在空中造樓閣。
我認為學習計算機,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先知其然,在循序漸進中知其所以然。
如有機會動手組裝一臺計算機是學習硬件基礎知識的最好鋪墊。
學生對主板、CPU、內(nèi)存、硬盤、軟驅(qū)、光驅(qū)、顯示器、顯示卡、鍵盤等硬件就有感性認識。
以這些感性認識為基礎,學習相關的硬件知識就不會過于抽象;學習WORD排版,教師不妨給學生布置一道作業(yè),先讓他們選出一張他們感興趣的報紙,以這張報紙為參考,要求他們分別用WORD來重新排版(小組成員少用兩人,多則五人),最后都打印出來,再一起討論哪組的打印效果最好。
通過輸入、改錯、插圖、制表、排版、打印,學生會更清楚WORD功能,并且知道如何使用這些功能。
對于一個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技校學生來說,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確實很重要,但不能忽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提高。
只會組裝電腦,卻不懂每一個零部件的功能及相關的基礎知識,只會用現(xiàn)成的應用軟件,卻不懂軟件的基本知識,若電腦出了一點問題,就慌了手腳,束手無策,顯然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要。
所以,理論的學習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學方法
2.1 任務驅(qū)動。
教師在把握總體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設計出一個個隱含新知識點的“任務”,布置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完成的方法。
讓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和實踐,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鍛煉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能力。
我經(jīng)常精心設計一些作品,在一堂課的開始,讓學生自己試著實現(xiàn),然后根據(jù)他們的實做結果,針對性地進行補充講解。
2.2 分組學習。
將學生分成幾個組,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有的放矢地自覺訓練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放羊式”的上機是不能取得實效的。
每組內(nèi)有一兩個好學生,這樣做不僅對于后進生是一種幫助、輔導,而且對于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也是一種知識的鞏固、技能的深化過程,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手來,在老師忙不過來的時候,成績好一點的學生可以指點一下后進生。
老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要帶著學生有任務的練習,在學生練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教師應歸納總結。
對不同程度的同學提供不同的幫助,讓每個人經(jīng)過努力都能完成任務。
3.教學模式
3.1 邊講邊練。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強調(diào)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如果在寫論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講授理論知識,而不及時給學生進行適當?shù)木毩,那么教學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反之,教師不講,只讓學生盲目的上機練習,那么,學習效率難以保證。
對于技校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自學能力較差,面對所學知識茫然不知所措,上過一、兩堂課后,就會失去對該課程的興趣。
一堂課我們一般應該安排20-25分鐘進行講解、示范,根據(jù)需要該堂課的內(nèi)容可以一次講完,也可分幾次進行,講完一個問題讓學生實踐一下。
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能應用于實踐并得到鞏固,最后熟練掌握。
3.2 精講多練。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對講課內(nèi)容作出適當?shù)恼{(diào)整,力求精講、少講,僅把學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識點及難點作為主要內(nèi)容來講,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操作實習。
實際上學生在操作時提出的問題遠比講理論時提出的問題要多得多,這說明操作實踐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積極主動地思考,當然這也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駕馭課堂的能力。
3.3 分層次教學。
目前,技校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相對來說,城市學生在接觸計算機的時間比農(nóng)村學生多,甚至有些農(nóng)村學生從沒碰過計算機。
這樣的現(xiàn)象,給技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
有基礎的學生“吃不飽”,很容易失去上課的興趣;而后進生因“吃不了”常常會失去信心。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試著進行分層次教學。
在學習新內(nèi)容時,先對學生進行水平測試。
基礎差的學生需要按教材學習,從易到難,逐步認識,使用計算機;對教材所要求的內(nèi)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練的學生,他們對計算機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可根據(jù)他們的興趣,安排另外的任務。
總之,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學習,教師一定要想辦法,讓學生想學、樂學、可學,同時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道德等多個方面的發(fā)展,讓學生能學會對基本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克東,何克抗.計算機教育應用與教育革新論文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 楊建榮.淺談職業(yè)技術教育中的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保障.2004.
[3] 江兆祥.創(chuàng)建和諧教育機制,推進素質(zhì)教育實施. 2005.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上興趣的培養(yǎng)】相關文章:
計算機應用基礎10-26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適應素質(zhì)培養(yǎng)的改革探論文10-08
如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論文10-08
如何激發(fā)中職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興趣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報告10-07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02-24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案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10-03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