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發(fā)射成功精準入軌
科技日報酒泉10月17日電 (楊欣 郭心冰 記者付毅飛)17日7時30分,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沐浴著紫色的朝霞,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起飛。數十秒內,火箭劃破蒼穹,消失在茫茫天際,在半空中留下一團祥云和一道淡淡的軌跡。
約575秒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精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兩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第2次應用性飛行。飛船入軌后,按照預定程序,先進行約兩天的獨立飛行,然后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完成組合體飛行后,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獨立飛行1天后返回至著陸場,天宮二號轉至獨立運行軌道,繼續(xù)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技術試驗,并等待參加天舟一號飛行任務。
目前,天宮二號運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圓對接軌道,設備工作正常,運行狀態(tài)良好,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與之前發(fā)射神舟十號的長征二號F遙十運載火箭技術狀態(tài)基本一致,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與可靠性,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tài)更改。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7次飛行。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7日電 (李瀟帆 祁登峰 記者李艷)記者17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17日中午12時56分,在中心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實施第一次遠距離導引控制,抬高了近地點高度。目前,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工況正常,航天員狀態(tài)良好。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入軌后,控制權就交到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手中。飛船在軌飛行期間,中心科技人員要對飛船進行精確控制和嚴密監(jiān)視。
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孫軍介紹,為牽引飛船追趕萬里之外的天宮二號,中心需要對飛船進行5次遠距離導引控制。首先,中心要抬高飛船的近地點高度,之后對軌道面進行修正,然后再抬高遠地點的高度,最后還要進行軌道圓化和組合體修正。經過5次遠距離導引控制之后,飛船將到達天宮二號后下方52公里左右的位置,兩個航天器建立空空通信,轉入到自主控制段。
與前幾次交會對接任務不同,此次交會對接軌道和返回軌道高度比之前增加了50公里,將首次考核驗證空間站階段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還將首次考核航天員中期駐留能力。為此,中心科技人員調整了對飛船的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