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如何預防胃下垂
胃下垂是胃病的一種,可通過食療調(diào)理,那么胃下垂食療有哪些呢?
如何預防胃下垂【1】
1、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數(shù)可以增加,每日4—6餐為合適。
2、細嚼慢咽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緩解腹脹不適。
3、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清淡、易消化。
4、在少量多餐的基礎(chǔ)上力求使膳食營養(yǎng)均衡,糖、脂肪、蛋白質(zhì)三大營養(yǎng)物質(zhì)比例適宜。
5、少食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等。
6、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多的食物防止便秘發(fā)生。
7、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胃張力,胃蠕動,改善癥狀。
7款胃下垂食療方【2】
1、豬肚黃芪湯
做法:豬肚1只,黃芪200克,陳皮30克。
將豬肚去脂膜,洗凈,黃芪、陳皮用紗布包好放入豬肚中,麻線扎緊,加水文火燉至豬肚熟,再加適量調(diào)味品,趁熱食肚飲湯,分4次2天食完。
5只豬肚為一療程。
功效:黃芪為補氣要藥,陳皮理氣健脾,和中消滯;豬肚能“補胃、益氣”。
豬肚黃芪湯可補中氣,健脾胃,行氣滯,止疼痛,對于中氣不足,脾胃虛弱之胃下垂,頗有效驗。
2、豬脾棗米粥
做法:豬脾2具,棗10枚,粳米100克。
將豬脾洗凈切片,鍋中微炒,加入大棗、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調(diào)味,空腹服食,每日1次。
半個月為一療程。
功效:豬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棗和胃養(yǎng)脾,益氣安中;粳米補胃氣,充胃津。
共煮成粥對胃下垂引起的形體消瘦、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有康復保健之效。
3、黃芪燉帶魚
做法:帶魚1000克,炒枳殼15克,黃芪50克,鹽、姜、蔥、味精、食油、料酒各適量。
將黃芪、炒枳殼洗凈,研細,用白紗布包好,扎緊;將帶魚去頭,除內(nèi)臟,切成5指長的段,洗屈,放入油鍋中略煎片刻,再放入藥包及佐料,注入清水適量。
用中火燉30分鐘后,揀去藥包、蔥節(jié)、姜,加入味精調(diào)好味即成。
佐餐食之。
功效:有補五臟,和開胃,溫養(yǎng)脾胃,固護衛(wèi)陽,充實表分,補氣生血,長舉脾陽清氣之功效。
適用于胃下垂、久瀉、脫肛等中氣下陷病患者食用。
4、豬肚山藥粥
做法:豬肚1個,蓮肉、山藥各50克,糯米100克,豬肚去筋膜、洗凈、切碎,蓮肉、山藥搗碎,和豬肚、糯米共同入鍋,加水用文火煮粥,早、晚食用。
隔日1劑,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治胃下垂。
豬肚性微溫,味甘,有補中益氣、止渴消積、益脾胃、助消化、止泄瀉等功效。
可治虛勞瘦弱、消渴、小兒疳積、尿頻等癥。
5、芪豆羊肝湯
做法:黃芪15克、黑豆50克、洗凈的羊肝1具。
取黃芪15克,以布包好,與黑豆50克、洗凈的羊肝1具,共燉至羊肝爛熟,去黃芪,羊肝切片后再入湯中,酌加食鹽略煮即可。
日內(nèi)2次分服,連服5-7日。
功效:可溫中散寒、益氣升提。
用治脾胃虛寒、胃下垂。
6、羊骨粥
做法:取羊脊骨1具,搗碎,與清水2500毫升文火煎煮約60分鐘,去骨,入粳米200克,共煨粥,可酌加蔥白煮熟取食。
每晨空腹服。
功效:適用于體虛、胃下垂、食欲不振者。
7、豬肚胡椒湯
做法:豬肚250克,白胡椒15克。
將豬肚洗凈切片,加水與白胡椒同煮熟,當日分2次食用。
功效:適用于胃下垂及胃寒疼痛。
【如何預防胃下垂】相關(guān)文章:
如何預防禽流感11-15
如何預防溺水的內(nèi)容10-26
如何預防溺水知識10-26
火災該如何預防呢01-27
如何預防胎停孕10-26
如何預防老人斑10-26
夏天寶寶如何預防長痱子10-06
小學生如何預防溺水10-05
夏季養(yǎng)牛如何預防蚊蟲叮咬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