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下面小編為大家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歡迎大家閱讀!
【摘 要】混凝土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當今的建筑行業(yè)中,其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過長時間的應用與研究,混凝土施工技術也在不斷的完善與成熟。而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合理運用混凝土施工技術,也是提高工程建設質量、促進施工效率的關鍵。下面,本文以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術作為為文章的研究對象,以混凝土的前期配置作為文章的切入點,對對其施工技術與養(yǎng)護技術進行一下簡單淺要的分析,希望通過文章的論述,能夠為今后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提供一些有利的思考與幫助。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土木工程
要想確;炷潦┕ぜ夹g的有效運用,提高土木工程建設質量。混凝土的制配非常關鍵,它是后續(xù)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的前提條件。因此,在進行混凝土的配置過程中,一定要對其相關的配置參數(shù)與手段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掌握。比如對其材料以及配料與攪拌相關參數(shù)與方法的控制。只有混凝土本身在質量上具有了良好的保證,才能確保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有效性,才能確保土木工程的建設質量。下面我們就以混凝土的前期配置以及施工工藝為研究對象進行一下細致的分析。
一、混凝土的前期配置
1.對使用水泥質量的控制
水泥品的種按照用途及性能能夠分成以下幾種:特種水泥、通用水泥以及專用水泥。土在土木工程建設中通常使用通用水泥作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水泥的選用非常重要,因此,在使用水泥的過程中必須對水泥的強度、性能以及使用方法具有良好的掌握,并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與使用,這樣一來既可以提高工程的質量,又能夠節(jié)約水泥的用量。
2.對于用水質量的要求
在土木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混凝土的配置與攪拌對誰質量的要求很高,沒有經過處理的沼澤水、污水以及工業(yè)廢水不能夠作為配置用水使用,在預應力的混凝土工程建設以及鋼筋混凝土的工程建設過程中,禁止使用海水作為配置用水。除此之外,在水中含有影響水泥硬化、凝結物質的誰不能使用,例如含有糖類、油類的水禁止使用。酸堿度小于4的水不能使用。
3.配料以及攪拌
混凝土的制備就是根據(jù)混凝土的配合比,把水泥、砂、石、外加劑、礦物摻和料和水通過攪拌的手段使其成為均質的混凝土。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其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1個月)時,應進行復驗,并按復驗結果使用。在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
水泥。
、倥浜媳
混凝土必須通過實驗進行配合比設計,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試驗方法等標準進行試驗、試配,滿足設計技術指標和施工要求,不得采用經驗配合比。同時,應符合經濟、合理的原則。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現(xiàn)漏配、少配或者錯配,混凝土將不允許進倉;炷辽a時,砂、石的實際含水率可能與配合比設計存在差異,因此在混凝土拌制前應測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據(jù)測試結果調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的配合比。
、跀嚢
為了拌制出均勻優(yōu)質的混凝土,除合理地選擇攪拌機外,還必須正確地確定攪拌制度,即一次投料量、攪拌時間和投料順序等。一次投料量,不同類型的攪拌機都有一定的進料容量,攪拌機不宜超載過多,以免影響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一次投料量宜控制在攪拌機的額定容量以下。施工配料就是根據(jù)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現(xiàn)場攪拌機的型號,確定現(xiàn)場攪拌時原材料的一次投料量。
二、土木工程建設過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淺析
1. 澆筑
在混凝土澆筑前,應檢查模板的標高、位置、尺寸、強度和剛度是否符合要求;檢查鋼筋和預埋件的位置、數(shù)量和保護層厚度,并將檢查結果填入隱蔽工程記錄表;清除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的油污;對模板的縫隙和孔洞應堵嚴;對木模板應用清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
在地基或基土上澆筑混凝土時,應清除淤泥和雜物,并應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對干燥的非粘性土,應用水濕潤;對未風化的巖土,應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積水。在降雨雪時,不宜露天澆筑混凝土;炷恋臐仓,應由低處往高處分層澆筑。每層的厚度應根據(jù)搗實方法、結構的配筋情況等因素確定。
在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前,應先在底部填入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澆筑中不得發(fā)生離析現(xiàn)象;當澆筑高度超過3m時,應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2. 施工縫
由于設備、技術或是人力限制等原因,導致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不能連續(xù)的進行,并且間歇的時間要超出混凝土初凝的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留置施工縫。而施工縫留置的位置應處于混凝土在澆筑之前按照設計的要求與施工技術使用方案來確定。因施工縫所處位置新舊混凝土之間的結合力比較差,屬于結構中較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施工縫最好留置于結構承受剪力比較小,并且有利于施工的位置。
對混凝土實施搗實作業(yè)就是使入模后的混凝土密實與成型的一個過程,通過搗實來確保混凝土結構的外形達到預定標準,使其表面保持平整,混凝土所具有的強度以及其他的性能也能達到設計要求;炷恋恼駬v應在入模之后立即進行,并且要保證振搗的充分,進而確保新入模混凝土能夠充滿模板的內部空間,將氣泡排出,使其拌和物能夠獲得良好的均勻性與密實度。
混凝土在振搗方面主要可分為兩種方式,一是人工振搗,二是機械振搗。所謂的人工振搗就是使用插釬以及搗棍等工具,使用人力來進行混凝土的插、夯作業(yè),使其成型。這種方法是在選用塑性混凝土且又缺少設備或者是工程量較小的情況下使用的。在使用機械搗實混凝土時,能夠提高早期強度,加快模板周轉,促進生產效率,所以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應盡量使用機械振搗。
三、混凝土的養(yǎng)護技術
混凝土在凝結及硬化的過程中,就是組成成分中水泥和水發(fā)生水化反應而造成的結果。混凝土在澆筑之后的初期階段,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為誰化反應提供適當條件的工作就是通常所說的混凝土養(yǎng)護。為了使混凝土中的水泥能夠充分的水化,進而加快混凝土硬化,預防混凝土在成型之后因為寒冷、風吹、干燥、曝曬等外界因素而造成不利的影響,導致收縮以及裂縫等破壞現(xiàn)象發(fā)生。在混凝土的澆筑施工結束后,應該及時的進行灑水養(yǎng)護,使混凝土的表面始終保持濕潤。在混凝土的表面過程中有以下幾點要求:
①塑性混凝土要在澆筑施工結束之后的6~8小時之內實施灑水養(yǎng)護作業(yè),低塑性的混凝土最好在澆筑施工結束之后立即進行噴霧養(yǎng)護,同時要及時的進行灑水養(yǎng)護。
、诨炷恋谋Wo工作要保持連續(xù),在養(yǎng)護期內一定要保證混凝土的表面始終處在濕潤的狀態(tài)中。
、刍炷恋酿B(yǎng)護時間應不低于28天。
四、總結:
混凝土作為當今工程建設過程中的主要應用材料,其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在土木工程建設過程中,混凝土的有效應用是提高工程效率、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了解與運用是整個工程建設非常重的組成部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證混凝土本身的配置質量,進而再通過施工質量管理以及施工規(guī)范中的要求,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合理有效的運用,促進土木工程的建設效率,確保施工質量,為企業(yè)帶來更好的效益。
參考文獻:
[1]蘇闖,陳吉帥.鋼結構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8)
[2]張文學.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局部應力分析及拉—壓桿設計[D].同濟大學,2007年
[3]張志耕,王榮輝.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箱梁橋裂縫病害分析[J].自然災害學報,2006(02)
[4]李聰,姜勛.混凝土施工縫的質量控制探討[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5卷)[C],2011年
[5]于亮亮.混凝土質量的早期預測與評價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相關文章: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的應用論文03-25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解析04-01
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01-06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02-17
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方案11-28
混凝土施工合同05-12
混凝土修補施工方案05-05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解析論文模板04-01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