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班級管理中情感教育探討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班級管理中情感教育探討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摘要:當前,在班級日常管理中,素質教育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但還是有些教師對于學生情感方面關注較少,對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情感及信念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本文研究國內外班級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優(yōu)秀做法,對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為教師提供提高情感教育能力的方法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情感教育;情感教學
當前,素質教育深入人心,小學都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教學目標,更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形成健全個性的教育。但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情感及信念很少給予關注,更談不上促進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因此,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教師要更關注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加強對學生情感的教育和疏導,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內容
情感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fā)展為目標,主要關注教育過程中小學生的情緒、態(tài)度、情感及信念,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西方學者很注重情感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情感調控能力,尊重學生的社會性情感,促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的個性。當前,我國很多小學并沒有將情感教育列入教育目標系列,還是過于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得,在教育過程中阻礙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師生之間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不把學生當成是有感情的人。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更關注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小學低年級情感教育內容
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學習生活與幼兒園相比發(fā)生質的變化,這一階段要更關注孩子們情感上的過渡,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學校里的學習有趣、學校里的生活快樂、學校里的老師親切。教師可以利用晨會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班會上介紹紅領巾,鼓勵學生以少先隊員為榜樣,爭取不斷進步,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生活。到了二年級,可以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的情感。教師可以利用晨會和隊課,教會學生維護集體榮譽,關心集體,認真做好值日生工作,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引導學生尊敬長輩,從小養(yǎng)成愛惜勞動果實,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挑吃穿,不浪費糧食,不偏食,節(jié)約用水用電的習慣。
2.小學中年級情感教育內容
中年級的小學生自我意識開始發(fā)展,評價能力開始發(fā)展,道德感、正義感開始萌芽,但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道德認識水平仍然較低,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所以,教師應利用品社課,增強小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這時的小學生看問題仍然比較幼稚,自控能力較弱,教師應引導他們明辨是非,引導他們做文明的學生,關心班集體、主動幫助同學、珍惜集體榮譽、多為集體做好事。
3.小學高年級情感教育內容
高年級的小學生的行為很容易受情緒的影響,他們有強烈的情緒,對事比較敏感。同學間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教師引導他們明辨是非,讓學生分辨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誼。學生的自我意識有所發(fā)展,自尊心進一步增強,但仍然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性格,注重對學生思想情感的自我分析,使小學生自理、自護、自強、自律,在困難面前不灰心。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小學班級管理貫穿小學教育的各個階段,在不同的教育階段,針對不同的年齡的學生,情感教育都是不可缺失的。同時,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的具體活動中都要有所體現(xiàn)。
1.小學班集體活動中的情感教育
班級組織開展相關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對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他們希望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愛,通過班集體的活動,給予他們充分發(fā)揮的機會,鍛煉他們的能力。日常性活動如晨會與班會上,老師可以安排一些固定的教育內容,形式可以多樣化,通過活動幫助解決學生精神上的迷惑,給他們力量,促進他們奮發(fā)向上。同時,要在活動中激發(fā)集體主義情感。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集體的情感,讓學生感受集體的溫馨,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小學班集體建設中的情感教育
整個小學階段是青少年發(fā)展的最寶貴色的時期,學生從懵懂走向獨立,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但是畢竟心智還不成熟,需要成人的關心。所以,對學生在人格、心理等的關懷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讓學生在不同階段感到并且接受老師的愛,給新生燦爛的微笑,讓孩子的生活充滿陽光。教師還要為學生布置整潔、美觀的教室,鼓勵學生在活動中爭取不斷進步,使學生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體會成功的喜悅。教師要讓學生相信自己“我能行”,鼓勵學生學會管理,鍛煉自己、展示自我,時刻提醒自己“我能行”。教師應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他們的煩惱,在傾訴中引導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開朗的性格,形成良好的情感。
3.在課堂教學活動組織中的情感教育
對于小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在小學階段的主要時間,占據(jù)學生學校生活的大部分內容。從教學的本質而言,“教”與“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二者良性互動才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在課堂教學上應充分利用好課堂,做到“潤物細無聲”,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質。情感是學生智力及非智力發(fā)展的原動力。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情感,才會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學習。教師要用真摯的感情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綜上所述,情感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對班級進行有效管理的一種重要形式和手段。小學教師應該在自己的教學生活中與班級管理過程中,充分重視小學生的情感訴求,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關注學生,傾聽學生,為了學生,加強對學生情感的教育和疏導,更好地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
【小學班級管理中情感教育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論文10-01
小學教育中的批評教育探討論文10-10
小學班級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應用論文10-10
小學班級管理中賞識教育的運用的論文10-10
情感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運用論文10-10
教育游戲在小學教育中的實踐探討論文10-08
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探索論文10-10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論文10-08
探討知識管理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