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小學教育畢業(yè)論文

試論小學數學創(chuàng)設情境與提出問題的策略

時間:2022-10-08 05:39:27 小學教育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試論小學數學創(chuàng)設情境與提出問題的策略

  大家是不是都還在為畢業(yè)論文煩惱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小學教育畢業(yè)論文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試論小學數學創(chuàng)設情境與提出問題的策略

  [論文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chuàng)設情境 提出問題 策略

  [論文摘要]眾所周知,數學是一個理性乏味的科目,很多學生因此對數學產生厭倦心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積極有效地使學生學好數學。本文從情景教學與提出問題兩方面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策略可供參考。

  新課改時期的數學教育更加注重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以及學生實踐能力探究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情境—問題”的教學策略是數學教學的一個好方法,根據課本內容與要求,創(chuàng)造數學情境,以此來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通過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發(fā)現新的問題,解決新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增添了課堂學習樂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一、怎樣創(chuàng)設數學情境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眾所周知,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知識,每一天,從早上起來就要計算這一天的收支狀況,都要用到數學知識,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誘發(fā)學生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再去解決問題;

  例如:在講到“三角形”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結合生活中例子,提出問題,為什么照相機的支架是三角狀的;為什么掛上窗戶的掛鉤之后,呈現三角形就不會晃了;為什么停自行車時,總是用兩個車輪子和一個車梯著地,車子就停穩(wěn)了;測量時為什么總是用三腳架卻不是四腳架或五角架呢?

  伴隨著教師的這些問題,學生會自然地進入到這些真實的生活情境中,仔細觀察,經過深入思考與理解,最后,總結出原來無論是照相機支架還是窗戶的掛鉤,都呈現出三角形的形狀,他們之所以能穩(wěn)定不動,就是因為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從而,理解出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的原理。

  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把所要學的知識貫穿于實際生活之中,更形象,更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2、強調過程式情境

  要想徹底理解數學原理,就應該知道他的來龍去脈,也就是他的推導過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教授學生知識的推導過程,而不是果斷地給出結論,要回答為什么是這樣,這樣的結論是怎樣得出的,教師一定要向學生展示說明這個過程,講解要簡單通俗,饒有趣味。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猜測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然后找一個三角形,把他的三個角剪下來,再拼到一起,最后,向學生展示證明過程,這個證明過程也要采取師生之間互動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證明過程中來,這樣才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更徹底地掌握知識。

  二、怎樣有效地提出問題?

  問題的提出是衡量一個人創(chuàng)造性與數學能力的重要評判標準,有效地提出問題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改進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手段,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那么,應該運用怎樣的策略提出高明的問題呢?

  第一,通過比較統一數學原理在不同情境內的應用,比較不同定義、不同規(guī)律之間的差異,比較相互矛盾的證明和理論;從而發(fā)現并提出問題。

  第二,觀察特殊數學題目,從中總結出一般規(guī)律,設想這個規(guī)律能否擴大到一般領域,還是只適用于特殊情況,怎樣才能擴展到一般領域呢?

  例如:已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可以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那么可以推導出矩形的面積公式嗎?正方形呢?

  第三,在一般條件下能夠運用的原理和知識,在極端條件下還會成立嗎?如果出現新的問題該怎樣處理?

  例如: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那么如果這兩點之間山水阻隔呢?該怎么取最短距離呢?

  第四,從正面能理解的問題,放到反面還會成立嗎?

  例如:“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是正確的命題,那么他的逆命題

  “具有穩(wěn)定性的圖形一定是三角形”是正確的命題嗎?

  第五、同樣的一個結論,如果條件改變,還會是同樣的結論嗎?

  例如:加法中可以用交換律解決問題,那么乘法中也會有交換律嗎?乘法中有分配率,那么加法中會有分配率嗎?

  文中提供的這些策略只供參考,更多的方法和策略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希望這些策略能拓展一下思路。

  總結: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他的研究來源于生活,最終的用途也是服務生活,所以,要通過一定的生活情境來展開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索,同時,要想深刻扎實理解一個數學原理,必須知道他的推倒過程和思路,所以,要強調過程式情景教學;通過有效地提出問題,來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教師要不斷總結實踐經驗,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總結,積極聽取學生意見,從而總結出更多的方法和策略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劉會東.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12)

  [2]唐紹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率[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

  [3]呂傳漢,汪秉彝.中小學"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教學的理論基礎及實施策略[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

  [4]鄭潔,王光明.數學問題提出的研究述評[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6)

【試論小學數學創(chuàng)設情境與提出問題的策略】相關文章:

創(chuàng)設鄉(xiāng)村小學數學教學情境論文10-10

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小學數學論文10-08

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論文10-11

情境創(chuàng)設小學數學教學論文論文10-10

關于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心得體會12-31

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10-05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的教學方案10-07

試論問題情境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10-05

幼兒園數學教學中如何巧妙運用情境創(chuàng)設數學論文10-08

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論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