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議藝術中專民樂合奏課須加強的訓練藝術論文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藝術中專民樂合奏課的質量和效率,從三個方面做了探討:一、增強學生用五線譜固定音高演奏的能力,二、加強與提升學生的視奏能力,三、努力提高學生的合奏合作能力。
[關鍵詞]藝術中專 民樂合奏 訓練
藝術中專器樂合奏課的設立,是為提高學生的協(xié)調合作能力及團隊精神,積累重奏合奏經(jīng)驗,并為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更好把握演奏各種不同風格及用各種手法而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并在理解、欣賞這些音樂作品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礎。隨著演奏技術的不斷提高,大量的現(xiàn)、當代音樂作品(包括重奏、室內樂、合奏等)不斷涌現(xiàn)。這都對我們的民樂專業(yè)學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就如何提高藝術中專民樂合奏課的質量和效率,我在實踐中認為,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加強訓練。
一、增強學生用五線譜固定音高演奏的能力
藝術中專的民族器樂專業(yè)課教學,大多采用簡譜貫穿始終,而五線譜知識的獲得,則是通過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課來進行。這樣就導致從主課教師到學生都對用五線譜固定音高來演奏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產(chǎn)生了五線譜學習和演奏實踐的嚴重脫節(jié)。在合奏訓練課上,當學生拿到一首用固定音高記寫的音樂作品時,往往不知所措,更不知從何下手(因為現(xiàn)在的許多音樂作品是用五線譜記寫,并有大量新的記譜方式)。更有甚者,連正確的音域音區(qū)都會搞錯,演奏出的音距離記譜音相距八度甚至兩個八度,指法弓法也不能正確劃分等。有人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實際上這就要首先改變觀念的問題,重視五線譜固定音高的演奏學習。只有觀念認識改變了,我們才能把專業(yè)主課與集體合奏訓練課還有樂理視唱練耳課等專業(yè)必修課相互結合起來,使這幾門課相互影響滲透,融會貫通。不能把使用五線譜固定音高演奏僅僅看成是改變用譜的問題,這樣做是為了使我們的傳統(tǒng)簡譜教學得到更好的補充、完善,使其能更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水平,全面提升其專業(yè)技能。這樣一來,我們除了用五線譜固定音高來演奏之外,還能更好借鑒吸收一些西洋樂器的知識技能。如管樂專業(yè)的學生,可用線譜演奏一下西洋管樂中黑管、雙簧管等樂譜,在熟悉線間位置的同時,增加一些如外國音樂分句、分段、呼吸連頓、吐音跳音技巧;拉弦樂器可以演奏小提琴、中提琴的一些片段,學習其指法、弓法等。既學習了線譜,又具有某些固定音高的感覺及概念,還可以學習西洋樂器的技巧方法為我所用,并能在理解這些音樂作品時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同時又可以掌握很多的新音樂記譜方法,對調性、音程、和弦、節(jié)奏等知識有了更深入更直接的體會,這里的很多方面在專業(yè)主課里是學不到的。學生在進行五線譜固音高的演奏中,對不同的調高會有一個從視覺到心理,從心理到實際音響的感知新認識。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并認識自己樂器在線譜上的具體位置、音域、音區(qū)與簡譜的對照比較,從而能清晰準確地表達音樂。不至于在演奏中出現(xiàn)實際音高和記譜音相差很多的笑話。
二、加強與提升學生的視奏能力
視奏能力的不足一直是我們專業(yè)院校學生的軟肋。在合奏訓練課中,筆者經(jīng)常見到這樣的情形:一些聽了很多次的簡單而熟悉樂曲分譜發(fā)到學生手中后,在沒有標明各種表情記號及術語前,他們能自由隨意地奏出一些片段。但是,當我們標明了弓法和指法、換句氣口、強弱連跳等表情后,他立刻就會暈頭轉向,熟悉的片段也因此不能正確演奏。這是什么原因呢?這是因為學生平時就沒有得到很好的視奏練習,加上學生平時的演奏都是隨心所欲,只要把音符、節(jié)奏演奏出來就行了,根本沒有注意過還有這么多表情要求。當我們要求學生認真嚴格地演奏這些音樂,他們往往都不能勝任了。眼、耳、手協(xié)調能力也不夠好,也反映不過來了,這些都是缺乏有效的訓練導致而成。真是要很好地視奏這些音樂片段表現(xiàn)音樂意境,是必須要通過長期訓練,嚴格要求才能夠實現(xiàn)的。達到逐步提高學生的內心聽覺能力與各器官之間的協(xié)調協(xié)作能力。這樣的訓練應該在藝術中專就要得到應有重視與加強,從思想觀念的改變到加強實踐練習,都要提高學生的視奏練習的免疫能力。具體方法是:在合奏訓練前,有意識地讓學生齊奏線譜C大調音階(平均律、西洋大小調)、模進和和弦分解,然后找一些現(xiàn)有的簡單熟悉的片段或樂曲,(必要時老師還可以編配一些能適應學生演奏的音型織體)要求他們嚴格按照表情標記演奏。還可以集體演奏視唱教材中的譜例,(包括單聲部,二聲部等)必要時還可以把原有弓指法,連吐法等表情重新劃分標識,看看有什么變化,哪樣的最合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為主動學。齊奏完后就要安排演奏一些有主奏和伴奏分工合作、織體變化較多的樂曲了。另外,也可找出一些民族管弦樂中本聲部的技術性、抒情性等段落要求視奏。使視奏訓練一舉多用,有的放矢,既進行了視奏練習又熟悉了音樂作品,并在這時候講解并強調學生的內心聽覺和預先聽覺能力地培養(yǎng)與訓練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演奏習慣,并長期堅持,這樣的學習對學生來說將受益匪淺。
三、努力提高學生的合奏合作能力
合奏訓練是集體實踐活動,為了提高學生的協(xié)調合作能力而設,并能使學生在課中培養(yǎng)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理解、欣賞和演奏診釋音樂作品的水平。通過合奏訓練,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檢驗專業(yè)主課的學習,對音樂作品也會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在合奏訓練時,在合奏音量方面,要讓學生注意本聲部的音量平衡,學會傾聽自己所奏音量和本聲部所奏音量及整個樂隊音量是否融和。因為一個人演奏的弱奏或強奏與本聲部及整個樂隊所奏的弱奏或強奏會有很大的區(qū)別,并讓學生學會正確處理主旋律與伴奏及低音聲部的關系。在演奏柱式和聲時,要注意旋律音與低音及內聲部的力度關系(前兩者相對內聲部較強)。在處理復調性質的段落時則要注意對比復調中的主要旋律與從屬旋律的平衡,模仿復調各聲部進入的起始部分力度一致,而與主題同時出現(xiàn)的對題則要弱等問題。在演奏法方面:則要注意弦樂弓法、指法、連斷等是否統(tǒng)一,揉弦的頻率、速度、內外弦運用等能否一致。管樂則要注意句法、呼吸及起落音、抹滑音的距離同步協(xié)調。彈拔樂則要在注意音量平衡的同時,在奏法上,如長音輪奏在頻率上力求一致。因為在演奏方法上,柳琴和中阮、大阮、三弦是用拔片,而琵琶是指甲,揚琴則是竹鍵擊弦,很不容易在力度上和點的疏密上取得同步。
在練習樂曲時,我們要本著由簡及繁,由小到大的原則,合理組織排練,確定曲目,再從一些篇幅不大,技術難度不太高,又符合中專學生心理年齡層次,喜聞樂見的樂曲開始。這些都會很好地豐富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增加學生對合奏訓練課的興趣與參與欲望。
總之,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在識譜、試奏、合奏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鞏固和拓展了課堂教學知識,為藝術中專學生走向社會,走向工作,走向高等藝術院校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淺議藝術中專民樂合奏課須加強的訓練藝術論文】相關文章:
“民樂撥動心弦 藝術啟迪心靈”藝術論文10-06
民樂隊訓練計劃11-24
淺議無實物表演對聲樂表演的作用藝術論文10-12
競技游泳訓練教練口才藝術論文10-09
插花藝術論文10-08
電影藝術論文10-08
陶瓷藝術論文10-08
舞蹈的藝術論文10-08
音樂藝術論文10-08
家具藝術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