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經(jīng)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體會論文
目的 探討老年患者經(jīng)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美國BD公司生產(chǎn)的PICC導管包,型號選用4.0~5.0 Fr,選擇肘部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進行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結(jié)果 38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導管保留時間為30~180天。結(jié)論 PICC操作簡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留管時間長。在老年患者中正確應用PICC,可減輕患者痛苦,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和質(zhì)量。經(jīng)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穿刺點在外周靜脈,在直觀下置管,操作較深靜脈穿刺置管(CVC)簡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可由護士獨自操作,減輕了CVC穿刺置管的并發(fā)癥。老年患者隨著年齡增大,血管彈性減退,血管壁硬度增加[1],若長期反復靜脈穿刺,不僅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因此,對需要長輸液,特別是腫瘤化療及靜脈營養(yǎng)(TNP)的老年患者,PICC能為其提供一條安全有效的靜脈通路,為治療和搶救贏得了時機。筆者2004年6月~2005年12月對38例在我所住院的老年住院患者行PICC置管術(shù),現(xiàn)將置管方法及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38例,均為男性,年齡68~92歲,平均79歲。其中老年腫瘤患者17例,老年慢性病患者21例。
1.2 材料 采用美國BD公司生產(chǎn)的PICC導管包,型號選用4.0~5.0 Fr。
1.3 方法
1.3.1 血管和穿刺點選擇 選擇肘部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管徑粗、直,靜脈瓣較少,且置管體位下是導管頭部到位最直、最短的路徑,為首選血管。而頭靜脈導管易反折入腋靜脈或頸內(nèi)靜脈,刺激血管及皮膚,引起無菌性靜脈炎,應盡量少選[2]。穿刺點在肘窩下二橫指處。
1.3.2 體位與消毒 患者取仰臥位,穿刺側(cè)手臂外展與軀體成90°。穿刺部位皮膚消毒先用酒精清潔脫脂,再用碘伏消毒,消毒面積為10 cm×10 cm。
1.3.3 置管長度 從預穿刺點沿靜脈走向至右胸鎖關(guān)節(jié)再向下至第三肋間隙。38例老年患者置管長度,從左上肢穿刺置長度為(41.50±3.84)cm,從右上肢為(38.86±3.84)cm。
1.3.4 穿刺操作程序 在血管上方直接刺入血管,見回血后推入3 ml肝素液,用左手示指壓住穿刺針外套管,左手中指壓住穿刺針尖端上1 cm處的血管,以防回血,撤出針芯,送導管。當導管送入10~15 cm時撤除穿刺套管,繼續(xù)緩慢送導管至上腔靜脈,拔出導絲,連接內(nèi)盛肝素液的注射器,回抽見血后推入肝素鹽水2 ml,導管末端予肝素帽封管,連接輸液裝置,觀察點滴通暢后,再次消毒導管入口及周圍皮膚,用無菌敷料貼覆蓋固定。當導管頂端到達肩部時(為腔靜脈匯入頭臂靜脈處),有一較大角度,可讓患者頭轉(zhuǎn)向穿刺側(cè)手臂,下頜靠近肩部,使導管易于進入上腔靜脈[3]。
1.3.5 封管方法 封管采用正壓封管,即用3~5 ml封管液(封管液用肝素鹽水,濃度為100 u/ml)接輸液頭皮針,邊緩慢推注邊退出,使針頭退出過程中導管內(nèi)始終保持正壓狀態(tài),即為正壓封管。每次應用完畢務必封管,不輸液的患者每3天封管1次[4]。對輸入黏稠性大的藥物如20%的白蛋白、血液、TNP等,應選用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緩慢推注后再封管,以免造成封管失敗,導管堵塞。
1.4 靜脈穿刺前準備工作 患者評估:置管操作前對患者進行評估,有利于導管順利置入和降低并發(fā)癥:(1)操作者要了解患者的皮膚及靜脈狀況,以便選擇最佳的穿刺點;(2)了解患者以前是否有鎖骨骨折病史,如果有盡量避開患側(cè);(3)了解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凝血機制是否正常;颊邷蕚洌海1)操作者必須向患者講述操作過程及配合,并發(fā)癥及操作的必要性,并向患者或家屬簽好手術(shù)同意書,以確認醫(yī)患之間的法律責任;(2)患者沐浴更衣,尤其注意清潔穿刺部位皮膚,以防感染[5]。(3)置管術(shù)可以在病床邊進行。
2 結(jié)果
38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導管保留時間為30~180天。
3 討論
PICC導管頭部定位于中心靜脈,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體滲透壓及藥物濃度,可長期輸入高滲性和刺激性藥物,保護外周血管不受損,為化療及TNP患者的治療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給藥途徑,減少反復穿刺的痛苦,減少了藥物對靜脈的強烈刺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安全性。
PICC是一項技術(shù)性較強的工作,筆者認為要做好PICC有效、安全,應注意以下幾點:(1)給患者采用合適的體位;(2)準確測量置管長度,以免導管過長進入心腔,誘發(fā)心律失常;(3)掌握正確的進針方法;(4)操作中注意無菌及預防空氣栓塞;(5)操作者熟悉解剖結(jié)構(gòu),嚴格操作規(guī)程。這些是穿刺成功及減少并發(fā)癥的前提條件。
PICC置管過程中遇有阻力時可采取以下步驟處理:(1)輕輕拉回導管,稍旋轉(zhuǎn)導管后再輕柔前插,以解決導管尖端遇靜脈瓣阻擋;(2)使用生理鹽水邊加壓沖管邊前進,以解決管卷曲在血管分叉處進入主導血管的困難;(3)按要求擺放好頭部位置;(4)減少患者的緊張而導致的血管痙攣,必要時使用少量鎮(zhèn)靜劑;(5)再次認定上肢是否在正確的與軀體成90°的體位,并對有關(guān)血管輕柔按摩。
【經(jīng)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體會論文】相關(guān)文章:
研究優(yōu)質(zhì)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論文10-08
老年塵肺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論文10-12
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體會10-05
靜脈藥物集中調(diào)配中心在胃腸外營養(yǎng)安全用藥中的作用10-05
老年骨科患者護理安全管理體會論文10-11
老年患者護理學的論文10-07
細節(jié)化優(yōu)質(zhì)護理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論文10-09
中心靜脈導管胸腔穿刺引流術(shù)對胸腔積液療效觀察10-06
護理干預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