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3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即將到來,這是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農(nóng)歷(今年是2月11日)晚上,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頓豐盛的年夜飯,然后一齊動手,邊包餃子,邊聊天,邊看電視,熬夜、守歲。大年初一(今年是2月12日)早晨起床后,大家互致祝福,一起吃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蓖瑢W們、小朋友們,你們想知道餃子的來歷嗎?相傳,“”曾任長沙太守,后辭官回鄉(xiāng)。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只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偨Y(jié)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便在當?shù)卮盍艘粋醫(yī)棚,支起一口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后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xiāng)里人與后人就模仿制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或“”。
以后漸漸形成習俗,逢年過節(jié)沒有餃子吃是萬萬不行的。1400多年的歷史讓餃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餃子漸漸成為中國飲食的代言詞。
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2
說,餃子早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了,不過那會的餃子跟現(xiàn)在的餛飩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直到唐代以后,餃子才變得和現(xiàn)在一樣。餃子的原名據(jù)稱叫“嬌耳”,是我國醫(yī)圣張仲景首先發(fā)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
相傳東漢末年,“醫(yī)圣”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后辭官回鄉(xiāng)。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陽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只耳朵紛紛被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張仲景總結(jié)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在當?shù)卮盍艘粋醫(y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后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xiāng)里人與后人就模仿制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面餃”。
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3
我很喜歡《真心英雄》這一首歌,更喜歡歌里的這句歌詞“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保矣X得這一句歌詞說得很對。今天我遇上了這樣的事。
母親今天買回來了一些餃子皮和肉,我看見她們包得真熱鬧,于是我也去學著包餃子。開始包餃子了。母親手里拿著餃子皮,我也跟著手里拿著餃子皮,母親把肉包到皮子里,我也把肉包到皮里,母親折餃子,我也折餃子,什么也給著母親做,可是我們得到的結(jié)果可不一樣,母親包的餃子雖然陷又多但是小巧玲瓏非常精致,像一個個白胖胖的小娃娃。
可是,再看看我包的餃子,有的餃子張著大嘴巴,有的餃子脹破了肚子,有的餃子沒吃飽,耷拉著頭,垂頭喪氣的,還有的裂開了小嘴,嘲笑我呢。我氣得直跺腳,把餃子皮扔到桌上。
母親連忙笑著對我說:“傻兒子,生氣了。你不是喜歡《真心英雄》里面的”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斑@一句歌詞嗎。來母親教你,再來跟母親學。”這時,我的氣一下子給消了,我重新拿了一塊餃子皮,學著母親的樣子把他平攤在手上,另一只手拿筷子去適量的陷放在餃子皮的中間,然后用筷子頭,粘點清水摸在餃子皮四周,然后把餃子皮合攏,輕輕的`給它疊皺。哇!我包的餃子跟母親的餃子一模一樣,我一蹦三尺高,大聲叫到:“我會包餃子了!”母親笑了起來,我也跟著笑了起來。
我們做每一件事情,我們都可能會失敗,但是你只要不放棄一定會成功,連包餃子這樣的小事也是這樣的。
【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08-20
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6篇09-06
【精選】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四篇06-22
【精選】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3篇07-14
精選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四篇06-12
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合集六篇08-01
【推薦】餃子傳統(tǒng)文化作文3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