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銀黃顆粒微生物檢查方法
是不是還在為大專畢業(yè)論文而煩惱?下面文書幫小編給你帶來一篇大專畢業(yè)論文,希望可以幫你排憂解難!
摘 要:對銀黃顆粒進行微生物檢查的時候,要注意檢查方法的應用,還要考慮銀黃顆粒的藥理藥性,采用限度檢查方法。在檢查方法建立之后,要對其方法進行驗證,根據(jù)有代表性的接種陽性菌株,然后利用常規(guī)法和薄膜過濾法驗證,還可以采用稀釋法驗證。其中,常規(guī)法的利用能達到一些效果,在金黃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以及大腸桿菌這些菌株的回收率上都超過了七層,而在白色念珠菌以及枯草桿菌的回收率上都在七層以下,對控制菌進行檢查的時候也可以利用常規(guī)法,它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本文分析了銀黃顆粒微生物實用的檢查方法。
關鍵詞:銀黃顆粒;檢查;微生物
銀黃顆粒是一種中成藥劑,其中含有的復合制劑是有很多種成分的,而且這里面的每一種成分都成起到抑菌的作用,在進行微生物的限度檢查時這些成分也都會對檢查準確性有一定的影響。銀黃顆粒的主要功效是清熱、消炎和解毒,在很多臨床醫(yī)療和日常實用上都會應用這一藥劑。在對銀黃顆粒進行微生物的心腹檢查時,首先要確定檢查的方法,然后再驗證檢查方法,這樣做主要是證明這個檢查方法對于藥品的酵母菌數(shù)、霉菌等的測定檢查和控制菌的檢查能不能適用。結合權威的檢查提示,在對銀黃顆粒進行微生物檢查的時候可以采用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一種,下面詳細介紹一下。
一、儀器和材料
1.1 在選擇儀器的時候,要依據(jù)各項檢查要求來定,在我國通常都會選擇特定廠家生產的儀器,例如HTY-III型的智能集菌儀,這個儀器能很準確檢查出相關的數(shù)據(jù),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1.2 在選擇檢查藥品上面,也有一定的要求,這里選擇的是每袋4g規(guī)格的銀黃顆粒。
1.3 培養(yǎng)基的選擇,針對不同的參數(shù)的檢查,選用的培養(yǎng)基也有不同,通常都是膽鹽乳培養(yǎng)基、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等等。
1.4 菌種的選擇,主要有大腸埃希氏菌、黑曲霉、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二、方法驗證
2.1 菌液制備
在選取菌液的時候,要選擇1ml的大腸埃希菌、枯草芽孢桿菌的肉湯液體、金黃色葡萄球菌,在溫度為34℃的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的時間要在18小時到24小時之間,培養(yǎng)完成后還要在這些液體中加入0.9%氯化鈉溶液,加入的容量大約為9ml,再進行10倍的稀釋,達到10-5到10-7左右,用于備用。下一步要選取1ml的白色念珠菌霉菌液體,在唯獨為24℃的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這個培養(yǎng)的時間也要控制在18小時到24小時之間,培養(yǎng)完成后再在這些液體中加入0.9%氯化鈉溶液,加入的容量大約為9ml,再進行10倍的稀釋,達到10-5留于備用。最后,還要選取黑曲霉菌斜面物,選取的標準是要經過一周的培養(yǎng)之后的霉菌,然后在其中加入3ml的0.9%氯化鈉溶液,將孢子給洗下去,然后將其轉移到另一個空管中,進行標準比濁,這一步完成之后,再選取1ml的黑曲霉菌,將其放在0.9%氯化鈉溶液中進行10倍稀釋,達到10-4的標準,留于備用。
2.2 檢驗菌液
在菌液制備的過程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桿菌,還有大腸埃希菌都進行了稀釋,現(xiàn)將這些溶液的的10-5到10-7之間的稀釋液分別取出1ml,然后將它們放置在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中進行測定,對于這一培養(yǎng)基的溫度要求為45℃,選取的容量為20ml,這些要求都達到之后在注皿中進行平行測定,要對兩個皿都測定,在溫度上的要求為30℃到35℃之間,培養(yǎng)的時間應該在48h左右,應約為50cfu到100cfu之間。然后再選取之前稀釋過的白色念珠菌稀釋液,標準在10-5到10-6之間,還要選取之前稀釋國的黑曲霉菌孢子懸液,標準在10-4左右,這兩種液體都選取1ml就可以,然后將它們放置在虎紅瓊脂培養(yǎng)基的注皿中進行測定,溫度要控制在45℃左右,培養(yǎng)基容量要求是20ml,然后對兩個注皿進行平行測定,完成后在進行培養(yǎng),溫度上的要求為23℃到28℃之間,并每天你都對其進行觀察,大概要達到50cfu到100cfu這個標準。
2.3 供試液制備
取樣品10g,加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100mL,混勻,作為1∶10的供試液。
2.4 回收率測定
2.4.1 細菌數(shù)霉菌數(shù)的常規(guī)法測定。首先進行試驗,選取1ml的供試液,含量比例在1:10左右,然后將50cfu到100cfu的試驗菌也一起添加到平皿中,緊接著就要將瓊脂培養(yǎng)基導入里面,等到其凝固之后,將其放到規(guī)定的培養(yǎng)溫度中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要在24小時到72小時之間,每天都要仔細觀察結果。其次進行菌液測定,對每一個實驗菌株都進行測定。供試品對照組:取1∶10供試液1mL加入平皿中,立即傾注瓊脂培養(yǎng)基,待凝固后,置規(guī)定溫度培養(yǎng)24~72h逐日觀察結果,測定供試品本底菌數(shù)。
2.4.2 細菌數(shù)霉菌數(shù)稀釋法測:①試驗組:取1∶10供試液0.2mL/皿、50~ 100cfu試驗菌同時加入平皿中,立即傾注瓊脂培養(yǎng)基,待凝固后,置規(guī)定溫度培養(yǎng)24~ 72h逐日觀察結果。②菌液組:測定每一菌株所加的試驗菌數(shù)。供試品對照組:取1∶10供試液0.2mL加入平皿中,立即傾注瓊脂培養(yǎng)基,待凝固后,置規(guī)定溫度培養(yǎng)24~72h逐日觀察結果,測定供試品本底菌數(shù)。
2.4.3 霉菌數(shù)薄膜過濾法測定。取1∶10的供試液1mL,注入開放式濾器,用pH 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沖洗濾膜,每次100mL共4次留少量緩沖液加1mL(50~100cfu)試驗菌混勻,濾干后取出濾膜菌面朝上貼入規(guī)定瓊脂平板培養(yǎng)基中,置規(guī)定溫度培養(yǎng)4天并逐日觀察。
2.5 回收率的計算
按如下公式計算試驗組的加菌回收率:
試驗組的加菌回收率=(試驗組的平均菌落數(shù)-供試品對照組的平均菌落數(shù))/菌液組的平均菌落數(shù)×100%
2.6 控制菌檢查方法的驗證
取1∶10供試液10mL加入100mL膽鹽乳糖培養(yǎng)基中,同時加入上述大腸埃希菌液1mL,置35℃培養(yǎng)24h,為試驗組;取供試液10mL加入100mL膽鹽乳糖培養(yǎng)基,同時加入金黃色葡萄球菌液1mL,置35℃培養(yǎng)24h,作為陰性菌對照組。另取1∶10供試液1mL加入10mL膽鹽乳糖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同時加入上述大腸埃希菌液1mL,置35℃培養(yǎng)24h;取1∶10供試液1mL加入10mL膽鹽乳糖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同時加入金黃色葡萄糖球菌液1mL,置35℃培養(yǎng)24h。
三、結果
從上述的檢驗結果可以看出:該供試品接種5株陽性試驗菌株,常規(guī)法對枯草桿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均底于70%,對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回收率均高于70%;稀釋法對枯草桿菌回收率均高于70%;薄膜過濾法對白色念珠菌回收率高于70%。
四、討論
銀黃顆粒首先采用常規(guī)法進行驗證,枯草桿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均底于70%,說明該樣品具有抑菌活性,第二步采用稀釋法進行測定,枯草桿菌回收率高于70%,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仍低于70%,第三步采用薄膜過濾法沖洗量為400mL/筒進行測定,白色念珠菌回收率高于70%,控制菌大腸埃希菌采用常規(guī)法進行檢查。從而確定建立了銀黃顆粒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細菌數(shù)需采用稀釋法進行測定,霉菌數(shù)、酵母菌需采用薄膜過濾法沖洗量為400mL/筒進行測定;控制菌大腸埃希菌采用常規(guī)法進行檢查。
五、結束語
在對銀黃顆粒進行微生物檢查的時候,采用科學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檢查的過程中要注意各個菌液的稀釋和試驗,只要在試驗成功之后才能進行檢查,這樣能減少誤差,也能保證檢查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解翠珠.銀黃顆粒微生物檢查方法學驗證[J].海峽藥學,2007.
【銀黃顆粒微生物檢查方法】相關文章:
監(jiān)工監(jiān)理現(xiàn)場安全檢查方法10-26
生物質顆粒燃料訂購合同01-12
微生物實驗心得12-17
神奇的微生物教學方案10-07
微生物實驗報告01-06
微生物實習個人總結05-06
微生物發(fā)酵制藥的研究論文10-08
微生物實驗心得(精選8篇)12-16
微生物檢測組長簡歷樣本10-26
關于微生物的讀書報告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