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化學畢業(yè)論文

高中化學新教材練習設計和練習教學的思考論文

時間:2023-03-21 17:17:13 化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化學新教材練習設計和練習教學的思考論文

  摘要:針對目前一線教師對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練習設計的主要意見,借鑒美國化學教科書Introductory Chemistry(《入門化學》)中練習設計的特點,高中化學新教材的編寫需要:轉變觀念,把促進學生發(fā)展作為練習設計的基本出發(fā)點;積極探索,搞好練習系統的設計;拓展思路,改進練習題的編制;變“照書教”為“用書教”,發(fā)動廣大一線教師參與練習教學改革。

高中化學新教材練習設計和練習教學的思考論文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材;練習;教學設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

  一、反映:目前我國高中化學新教材中練習設計的主要問題

  (一)來自一線教師的反映

  不少教師反映:“新教材很難教,課本上沒有講的,練習中偏偏會出現,我們只好看習題來講課”“跟初中和小學比,高中課程內容多、難度大,又要搞(探究)活動,又要應對高考,不能不做大量的題,不能不趕進度,我們很是困惑”“由于要減負,課本講的太少、太膚淺,課本一減再減,可是考試題的難度一點都沒有減少,學生不得不找來大堆的參考書去做大量的‘超綱題’”……(參見國內互聯網各有關論壇)

  這表明,由于改革不到位、相對滯后,練習設計不能被教師理解,造成教學困難,練習成了目前我國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之一。

  (二)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練習設計的主要問題

  上述意見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是教科書編寫方面的練習設計,二是課程實施方面的練習教學。這兩方面都受到舊認識、舊經驗的干擾,都需要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就教科書這方面而言,綜觀當前的高中化學新教材會發(fā)現,雖然各版本普遍注意了練習題的實踐性、開放性,并且不同版本有所差別,但還存在下列問題。

  1。缺乏整體思考、理性思考,練習設計的整體性、適應性不強:練習題與練習題之間聯系不明顯,“各自為戰(zhàn)”,相互之間跨度較大;基礎性練習題安排得比較少,練習的整體缺少“坡度”,難度突躍式增加;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需要有顧此失彼現象。

  2。設計思路不夠廣,某些教科書的綜合性、情境性、開放性、實踐性練習題數量較少或者缺乏真實性、趣味性和新穎性;一些練習題跟以往的練習雷同。

  3.例題較少,缺少必要的解題指導,造成課文、練習“兩張皮”的現象……

  上述問題有的跟教科書編寫者對練習的認識有關,有的是思路限制所致,還有一個原因是壓縮教科書篇幅、降低售價的需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提高對練習的認識,需要加強對練習設計的研究,加強對練習教學的指導;需要擴大視野,尋找新思路、新措施,需要博采眾長,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廣大一線教師關心、參與這方面的工作。

  二、啟發(fā):Introductory Chemistry的練習設計

  Introductory Chemistry(《入門化學》)是美國 Pearson Education公司出版的一本高中化學教科書。該書針對學生“解題技能薄弱,學習被動、機械”等問題,將練習作為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技能的工具。其練習設計思路鮮明,頗具特色。

  (一)練習設計“模塊化”

  在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技能方面,Introductory Chemistry的編寫者認為:“沒有什么比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具有指導性的、有助于增強學生自信心的練習更為行之有效了”。[1][Ⅻ]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該書通過修訂擴充了練習的數量(全書共18章,平均每章練習多達147道),并將練習分布在下列“模塊”中。

  “練習系列(practice problems)”是為學生自主考察所學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而設置的。每個“練習系列”通常包括3或4道基礎性練習題,給出第1道或前兩道練習的解題過程,其余練習則需學生自主完成。

  “練習補丁(work patch)”是為后續(xù)學習做鋪墊的,其中的問題多涉及準備性知識,難度比“練習系列”稍大。如果學生不做或者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問題,其后續(xù)學習就會遇到困難。

  總結性練習分兩類:一類是“章節(jié)練習”,一類是“單元綜合練習”。這兩類練習均強調所學知識間的聯系,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重組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

  除教科書內的練習外,在其配套書──《解題指導與練習冊》(Problem Solving Guide and Workbook)中也安排了很多的例題、練習、章節(jié)測驗題與綜合測驗題。該書指導性強,具有明顯的“導學”功能。

  必須說明的是,對于每章100多道練習,并不要求學生全做,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選擇:學生可以自主地跳過某些練習題目甚至某一練習模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與練習路徑。

  (二)注重練習與“課文” 的交叉編排

  上述練習模塊并非“孤立”存在。在教科書內,“練習系列”“補丁練習”與“課文”交叉編排、密切融合,利于發(fā)揮練習的反饋、調節(jié)、整合等功能;教科書內的練習又與《解題指導與練習冊》中的練習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形成練習系統,如下圖所示。[1](XIII—XIX)

  (三)注重解題策略的訓練

  學生解題技能強弱與解題策略的掌握密切相關,Introductory Chemistry將解題方法總結編排進教科書之中:(1)對重要的練習進行解題方法總結并以表格形式編排在邊白處;(2)在“學習技能”專欄中將全章涉及的方法性知識進行匯總,并附有例題和補充練習供學生參考;(3)將大量的解題方法知識安排在《解題指導與練習冊》中,供學生閱讀。

  (四)大量的例題示范

  Introductory Chemistry的編寫者認為:“書中例題的設計與重要解題方法的總結與編排是非常必要的,可起到參考與示范作用!盵1](XI)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該書很注重例題的示范功能,注重例題的“全程化”設置:不僅在教科書內“練習系列”模塊、“學習技能”專欄中設有一定量的例題,在《解題指導與練習冊》中也安排了大量的例題,放在有關的練習之前。

  從以上幾方面可看出,Introductory Chemistry在練習設計方面頗有特色,其整體設計思想與具體編寫方式都值得我們思考與借鑒。

  三、思考:重新定位練習的功能,搞好練習系統的設計

  (一)轉變觀念,把促進學生發(fā)展作為練習設計的基本出發(fā)點

  傳統練習的功能主要是鞏固和強化,是培養(yǎng)學生應試能力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其實,練習也具有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功能,編制恰當的練習題不但能鞏固、拓展、深化學生的知識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也能使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得到發(fā)展。通過練習可以進行教學反饋、教學調控,促進預定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練習過程應該是學生繼續(xù)學習的過程,是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既然新課程的根本宗旨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練習又具有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功能,教科書中的練習就應該把促進學生發(fā)展作為基本出發(fā)點,這是一個很明顯的道理。但是,這個淺顯的道理卻受到了“應試”的很大沖擊,對新教材的一些憂慮、困惑根源即在于此。其實,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行,升學考試一定會作出相應的變革,只不過其漸進性特別重要,不能急劇轉型。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探索包括練習改革在內的課程改革之路,不能墨守成規(guī),依舊把練習作為應試、升學的“敲門磚”。以犧牲學生的發(fā)展為代價,實在是舍本求末、太可惜了。

  (二)積極探索,搞好練習系統的設計

  就促進學生發(fā)展而言,教材中的練習系統比單個的零散的例題、習題更加全面、系統,更加有效,這是不言而喻的。對練習進行科學、系統的設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實現練習的功能。

  在進行練習系統設計和練習教學時需要注意處理好練習與課文、練習與練習間的關系,注意形成練習的系統結構,使練習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發(fā)揮。

  “課文”與練習的關系實質上是“學”和“習”的關系,兩者之間應該密切聯系、相輔相成,而非相互分離:練習是輔助學生理解、鞏固、深化“課文”的工具;“課文”則是練習設計的源頭,對練習提供基礎和指導。在處理“學”和 “習”時,要從實際效果出發(fā),可以先“學”后“習”,或者邊“學”邊“習”,或者“學”中有“習”,“習”中有“學”,互相促進。

  為了便于學生、教師理解和使用,可以設置“基礎性練習”“提高性練習” “補充性練習”“總結性練習”等不同的功能性練習模塊以及“補充學習”“例題示范”“解題策略”和“方法小結”等附加模塊。不僅要注意同一模塊中練習題間的聯系與跨度,還應注意不同模塊之間的聯系與跨度,加強練習的層次性、針對性、適應性與選擇性,照顧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

  例題具有很強的示范與引導功能,可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參考,是練習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科書中不應當出現例題“缺位”或者“不到位”的情況。

  要處理好教科書中練習與配套練習冊中練習之間的關系。教科書中的練習應該注重基礎性,使其成為配套練習冊中練習的基礎。配套練習冊的編制一方面有助于保證教科書的“簡潔性”,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的練習活動提供一個較大的選擇和拓展空間。

  傳統練習的結構大多不合理,主要表現在:(1)知識和技能訓練題分量很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練習題太少(有的幾近于沒有),很難適應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2)記憶性的“知道”水平題太多,令學生感到困難、厭煩的計算題太多,而學生比較喜歡的實驗題很少;(3)實踐性的練習題太少,幾乎全部是書面練習,反映化學學科特點不夠;(4)提供生動情境的題目很少,絕大多數是抽象的“純粹化學”問題;(5)綜合性練習題很少,制約學習水平的提高。針對這些問題,一定要重視做好整體的規(guī)劃、設計。

  (三)拓展思路,改進練習題的編制

  練習過程應該是學生自主地進行問題解決學習的過程,更應該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過程。要達到這樣的高境界,除了要搞好練習的系統設計,加強練習的計劃性、系統性之外,還必須搞好練習題的編制,努力克服經驗的消極影響,使練習題有新的風貌。在這方面,練習題的編制質量是至關重要的。

  搞好練習題的編制,要做到:[2](34—39)

  1.重視練習題的趣味性

  要使練習具有趣味性,教師平時要注意科學發(fā)展、社會中的熱點,注意它們跟化學的聯系;注意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注意豐富自己的知識,還要注意了解學生的興趣。

  2.重視練習題的開放性

  過程開放或結論開放的練習題,有助于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助于學生理解和學會應用知識,促進學生通過思考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

  3.重視練習題的情境性、真實性、實踐性

  有的放矢地聯系日常生活和社會生產來為練習題設置真實的情境、實踐的情境,不但有利于讓學生了解實際,促進他們逐步學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在實際中分析、提取問題,體驗問題(習題)解決中的困惑和解決后的喜悅,還能使他們認識有關知識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進而生動、活潑地展開學習活動,使他們不但在知識技能方面,而且在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都有效地得到發(fā)展。

  實踐性練習既包括完成實踐性任務,也包括解釋、解決實踐中的問題,以及在實踐情境中的練習。實踐性練習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增強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不應低估的重要作用。傳統的練習設計中,實踐性練習很少,需要大力扭轉、糾正。

  4.重視實驗手段的運用

  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對學生進行實驗訓練,特別是實驗思維訓練,僅靠少數幾節(jié)實驗課是遠遠不夠的。以實驗為題材適當地編制一些練習題,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思維能力,使他們增進對化學的了解、對科學和科學過程的了解,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積極探究的精神。

  5.解決好練習題的基礎性和綜合性問題

  綜合性練習題能使學生達到較高的學習水平,要給予重視,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要達到較高的綜合水平,需要一定的基礎,對這一點絕不能忽視,否則就會“拔苗助長”。因此,要做好基礎性練習題和綜合性練習題的和諧配合。

  要使練習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有力手段,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不能忽略。但絕不能駕輕就熟地走老路,搞重復訓練、搞“題海戰(zhàn)術”。要努力創(chuàng)新,改進基礎性練習題的編制,避免枯燥乏味、死記硬背、機械重復。使基礎題合理組合,配置適當的情境,使之成為結構化的系統;或者跟新知識的學習結合,作為新知識學習的起點,都是改進基礎性練習的有效途徑。

  在改進練習題編制的同時,應該注意增加問題解決指導和示范例題,不出怪題、偏題和脫離實際的題。只有注意上述各項,才能使練習真正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有力手段和途徑之一。

  (四)變“照書教”為“用書教”,發(fā)動廣大一線教師參與練習教學改革

  跟傳統教材不同,新教材給教師留有較大的空間。要摒棄過去的“你編書,我教書”模式。在練習方面,即使教材編寫作出了充分的改進,仍需要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和其他條件作出選擇、調整、補充,包括進行必要的鋪墊。

  實際上,不少教師在練習編制乃至高考研究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他們完全可以在改進教科書練習設計乃至高考命題改革方面作出自己的貢獻。

  要做到變“照書教”為“用書教”,需要以校為本開展研究。練習教學的校本研究可以就下列問題展開:

  1.怎樣做到“整體規(guī)劃,分步實現”

  練習的教學目標是多方面的,往往不是一步就可以實現的。技能、能力、情感、態(tài)度、過程、方法等方面的目標,需要多次練習才能學會或初步形成,需要反復學習才能達到較高的水平。要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具體情況加強練習的計劃性,做好整體的設計和安排。這里所說的計劃和整體安排,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加強練習設計的計劃性和整體安排,各章、各節(jié)練習各有側重,各種內容、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相互配合;(2)加強練習教學的計劃性和整體安排,逐步提高要求,又能及時地做恰當的機動調整。

  2.怎樣做到“既全面,又有重點”,加強練習的針對性

  所謂“全面”,就是要全面地理解、落實練習的教學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但是,光注意全面是不行的,還必須把握重點。為此,要深入地學習課程標準,深入地研究教材,深入地了解學生學習的現狀。要弄清各章、各節(jié)練習的主要任務是哪些,學生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強練習,加強練習的針對性。

  教學時間有限,練習一定要少而精,必須選擇覆蓋重點內容、代表各種類型的最典型的練習,通過練習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即便是對于知識技能的練習,也要全面地予以考慮,并且有所側重。

  3.怎樣培養(yǎng)、激發(fā)、保護、發(fā)展學生的練習興趣

  練習興趣跟學習興趣、解決問題的興趣等聯系在一起,可以從這些方面展開探索。

  重復練習不但效果有限,而且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練習教學中,一定要盡量減少重復練習,要注意變換練習的內容、方式或形式(變式),實行一題多變,力求“舉一反三”,來提高練習的教學效率,同時又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怎樣分類指導,注意個性

  所謂“分類指導”有兩個含義:(1)根據練習的類型具體地進行指導。在練習教學中,教師要對練習進行分類。通過分類練習,使學生對某一類的練習有整體的認識。(2)根據學生不同的發(fā)展水平分別進行指導。教師在分類指導的同時,要注意學生的個性。這包括學生知識的基礎、生活經驗、學習方式等。教師要對癥下藥,不能以一概全。比如,碰到大多數學生都不會的練習,要在課堂上對全班講解,個別學生不會的可通過課后答疑的方式進行。

  對于練習教學的改革來說,任務十分艱巨。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關于練習教學的改革,需要探究的東西很多,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遠未達到成熟的程度。另一方面在于,傳統的應試教育、題海戰(zhàn)術根深蒂固,影響很大,舊的習題集、練習冊的社會存量很多,有的還在繼續(xù)發(fā)行,而體現改革精神的新練習冊還來不及編制。稍不留心,教學練習就可能滑到老路上去了。對此,我們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要堅持改革,力戒走老路。

  關于教材中練習設計和練習教學,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還有很多。練習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在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參與下,只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更新觀念,努力實踐,注意思考、總結,就一定能夠搞好練習設計和練習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Steve Russo, Mike Silver。 Introductory Chemistry[M]。 San Francisco: Pearson Education。 2002。

 。2]吳俊明。 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

【高中化學新教材練習設計和練習教學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練習教案教學設計10-08

《練習》教學方案設計10-08

練習教學方案設計10-08

練習教案教學設計參考10-08

《練習六》教學設計教案10-08

《練習4》教案教學設計10-08

《練習6》教案教學設計10-08

《練習7》教案教學設計10-08

練習4教案教學設計10-08

《練習3》的教學設計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