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如何快速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學生綜合彈唱能力論文

時間:2022-10-08 07:33:51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如何快速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學生綜合彈唱能力論文

  學前教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前教育迎來了蓬勃的發(fā)展,社會對學前教師的綜合素質也在不斷提高,教師的彈唱能力已經(jīng)成為最基本的崗位技能之一,同時也是教學活動中最常用的基本教學手段。然而學前教師普遍的彈唱能力相當欠缺,成為學前教育行業(yè)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何快速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學生綜合彈唱能力論文

  一、彈唱的涵義

  彈唱是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核心內(nèi)容,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備的專業(yè)素質之一,更是一名幼兒教師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歌曲彈唱,它是聲樂技巧、鋼琴技巧、鍵盤和聲和作曲理論的綜合運用。彈唱的特點是二者同步協(xié)作且富有不定期的即興創(chuàng)編,是建立在已經(jīng)掌握的一定基礎樂理(包括和聲知識)、鋼琴、聲樂水平的基礎上,以培養(yǎng)邊彈邊唱(或為他人伴奏),即興彈奏演唱兒歌的技能技巧為目標的,適應于幼兒園教育實際需求的專業(yè)技能學科。

  二、目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彈唱水平

  1.忽視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或者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與實踐結合,和弦設計沒有規(guī)范性,缺乏基本的和聲效果。

  2.鋼琴的演奏技巧不扎實,二十四個大小調基本的音階、琶音和弦轉換很少人能完整地彈奏出來,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諸如:跳音、連奏等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平時鋼琴基礎訓練強度不足,手指跑動能力差,彈奏時顯得非常吃力。

  3.基本的正三和弦轉換都不熟練,在伴奏中多會出現(xiàn)只用左手跟著旋律音彈八度或單音。

  4.不能很好地表現(xiàn)伴奏音型,對于不同的音樂體裁與風格不能靈活地變動伴奏音型,千篇一律

  5.彈唱時不注意歌曲的聲音位置以至于聲音不夠響亮飽滿、忽視歌唱時的情緒和表情、歌唱時咬字吐字不夠清晰、鋼琴伴奏與歌聲的主次關系不明確等等。

  三、要學好幼兒歌曲彈唱,首先必須掌握為幼兒歌曲編配伴奏的簡易方法

  1.掌握并能夠靈活地運用正三和弦

  (1)合理地運用好正三和弦,就基本上可以滿足幼兒歌曲的編配需要了。正三和弦是建立在一、四、五級上的三和弦,它們的和聲功能分別是主、下屬、屬。和聲的進行規(guī)律為“主——下屬——屬”,盡量避免反向進行。學生要熟練地掌握常見調的正三和弦,以達到根據(jù)幼兒歌曲和幼兒音域的需要來合理地進行轉調彈奏。

  (2)和弦在連接過程中巧妙地運用和弦的轉位。比如:主和弦原位1-3-5音(do-mi-sol)在連接下屬和弦時,連接下屬四六和弦1-4-6音(do-fa-la)比較方便;主和弦原位1-3-5音(do-mi-sol)在連接屬和弦時,連接屬六和弦7-2-5音(si-re-sol)比較方便。這樣避免了原位的遠距離跳動,也遵循了就近連接的和聲基本法則。

  2.根據(jù)歌曲的風格、體裁、特點來選擇伴奏音型

  (1)中職聲樂歌曲可以基本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歡快活潑的歌曲,如《娃哈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粉刷匠》等等。這類歌曲的速度稍快,能夠表現(xiàn)輕快、活潑、快樂的情緒。第二種為進行曲風格的歌曲,其特點首先表現(xiàn)在節(jié)奏上。這類歌曲節(jié)奏鮮明,強弱規(guī)律分明,速度為中速,可以表達激昂的情緒,如《國旗國旗真美麗》《揚基歌》《玩具進行曲》等等。第三種為抒情性的歌曲,就是感情抒發(fā)充分,情緒變化豐富而且細膩,常常表達安靜的情緒。這類幼兒歌曲速度比較平穩(wěn),如《小星星》等等。

  (2)歌曲配器伴奏的音型則基本分為三種,即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和立柱式和弦伴奏音型。據(jù)前所述歌曲的三種基本風格、體裁和特點,這三種基本音型就可以根據(jù)幼兒歌曲的風格來進行編配。一般情況下,分解和弦伴奏音型運用在抒情性幼兒歌曲的編配上,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運用在歡快活潑幼兒歌曲的編配上,立柱式和弦伴奏音型運用在進行曲風格幼兒歌曲的編配上。當然,音型的運用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前奏、間奏或尾奏中可以合理地進行變化。如果在大班的音樂游戲中,帶有情節(jié)變化的幼兒歌曲和小樂曲,伴奏音型就完全可以根據(jù)音樂所表達的情緒來變化。

  3.教會學生根據(jù)旋律音來選擇伴奏和弦

  根據(jù)旋律音來選擇和弦是編配伴奏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方法很簡單,即“見音配音”(在旋律音上出現(xiàn)的主要音包括在哪個正三和弦中,就可以選擇這個和弦來作為伴奏和弦)。比如,在一小節(jié)內(nèi),有“1”(do)和“3”(mi)音,那么就可以選擇主和弦“1-3-5”(do-mi-sol);如果在“1”(do)和“3”(mi)之間有“2”(re)音,那就把“2”(re)音處理成和弦外音予以忽視。這樣就可以很快找出每個小節(jié)或者是每個樂句的主要音所對應的和弦了。一般情況下,在幼兒歌曲的開始和結尾部位要配主和弦,以鞏固調性。

  四、演唱技巧的訓練要素

  1.彈唱的姿勢基本以坐姿為主,兩肩平放,后背挺直,雙手自然地放在鍵盤上。根據(jù)歌曲的情緒需要也可以在不影響彈唱的同時運用一些肢體語言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如一些律動感比較強的歌曲《玩具進行曲》《小青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歌曲的拍點,用頭部左右律動,增加節(jié)奏感,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

  2.兒歌演唱發(fā)發(fā)以童聲音色為主,所謂童聲音色并不是叫喊、白聲或擠壓,而是明亮、柔和、悅耳、有氣息支托的聲音,氣息采用胸腹式呼吸。演唱幼兒歌曲時要特別注意吸氣的位置,切不可在句子中間或無氣息支撐時不規(guī)范的吸氣,從而影響歌曲的正確表現(xiàn)。

  3.對于不識字的幼兒來說,對歌曲歌詞的掌握主要通過對教師范唱的聆聽。所以彈唱時咬字要做到字頭到字腹再到字尾都要清晰、準確、親切,韻母盡量靠前咬字。俗話說:“依字行腔”,這句話說明歌詞與樂曲之間關系非常密切。吐字清楚是歌唱中傳情達意的重要因素,正確的吐字、咬字是獲得自然、動聽的歌聲的重要條件。

  4.根據(jù)歌曲的不同風格、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演唱情緒和音色才能使歌曲更生動、更活潑、更貼近幼兒的天性,使幼兒更容易接受并掌握歌曲的演唱,以達到活躍、協(xié)調課堂氣氛的目的。

  正確對待伴奏在歌曲表演中的位置,伴奏是伴隨著歌曲的演奏,因為它總體上要服從于歌曲的需要,必須注意:要調整好伴奏的音量,使之成為歌聲的背景氣氛。另外,要掌握好節(jié)拍律動,為演唱創(chuàng)造調整呼吸和抒發(fā)感情的良好節(jié)奏感覺。這就需要彈伴奏時既要聽自己的彈奏,更要聆聽演唱時的聲音。

  兒歌彈唱集技術和藝術于一身,我們在訓練中不但要熟練地掌握歌唱的方法、彈奏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在彈唱學習中,能全面深入地理解、體驗作品的深層含義,準確、鮮明地表達作品的藝術風格,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作品的音樂形象,這就是我們在彈唱學習中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以培養(yǎng)學生幼兒歌曲彈唱為主線,把樂理、視唱練耳、鋼琴、聲樂四門課程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在教學與訓練過程中點滴生成“彈”與“唱”的基本要素,逐步合成彈唱結合、彈唱自如的能力。

【如何快速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學生綜合彈唱能力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彈唱能力學前教育的論文10-09

怎樣提高學生綜合能力10-31

改進中職計算機教學 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能力論文10-12

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10-09

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論文10-10

如何快速提高成績隨筆11-13

如何提高解題能力10-26

如何提高作文能力05-15

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練琴的積極性論文10-13

中職學前教育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