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歷史學習的方法建議
高中歷史的學習通過自己努力去背去記有自己的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要多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學的更好,下面就和大家說說關于高中歷史學習的方法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博采厚積,品味暢游歷史知識長河的快樂
歷史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由感知到積累并理解歷史的過程。
如果人類歷史文明發(fā)展的進程是一條長河,那么中華文明就是長河中一股源遠流長永不間斷的涓涓溪流,她流淌著中華民族的崛起興衰、悲歡離合、失落榮辱、艱辛發(fā)展、智慧夢想……而所有這些對我們未來成長有用的歷史知識都可以通過我們的歷史課程、歷史教材、名勝古跡、文物遺存、媒體網(wǎng)絡以及歷史典籍等來廣泛涉獵、博采厚積,可為我們進一步感知歷史的本真做好積淀。
而今天我們能有幸暢游于歷史知識的長河,從我國古代歷史的學習中,我們會為北京人能吃上燒熟的食物而激動不已,為商代人把文字刻寫在龜甲獸骨上而興奮莫名,為漢代人們第一次穿上薄如蟬翼的絲衣而快慰,為南朝祖沖之第一次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第七位數(shù)字而喜悅,為唐時開明盛世萬民歸一文化輝煌中外往來頻繁而驚嘆,更為明時鄭成功收復臺灣捍衛(wèi)祖國的統(tǒng)一而驕傲,為祖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累累碩果而自豪;從我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學習中,我們也會因祖國的貧弱而被動挨打甚至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而羞愧,為近代先進的國人艱辛求索中國革命的道路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喟嘆,更為共產(chǎn)黨人多次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使多難的祖國終于崛起復興而振奮。
二、體驗親歷,品讀探究歷史本真的情趣
《論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
對歷史的學習,我們擁有廣博的知識還不夠,更要靈活采用一些有效的學習途徑和方法,以此來幫助我們更好地品讀探究歷史本真的情趣。
如“西安事變”一目,為更好地理解事變相關史實,我們可以按照歷史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史論等歷史要素來編演情景劇,同學們想象穿過“時空隧道”神入歷史情境,讓自己成為當時的張學良、楊虎城、蔣、周恩來等歷史人物,象演員進入角色一樣去體驗探究他們當時的心境,可以幫助我們感悟歷史的本真,夯實我們的歷史記憶。
所以,課堂上老師為我們創(chuàng)設的一些討論、展示、游戲和講故事等活動,我們除了要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展示學習收獲外,還要尊重他人的看法,分享他人的智慧,激發(fā)、拓展自己的思維。
而下列“提綱挈領,仔細研讀”、“織網(wǎng)串珠、梳理架構”、“易思善疑、觀察聯(lián)系”等都是很好的歷史學習方法,只要我們在學習中能靈活運用,就能幫助我們把握歷史發(fā)展的總體脈絡、基本線索和歷史的學習要點等,并促進我們養(yǎng)成歸納綜合、勤思善疑的學習好品質(zhì)。
三、感悟踐行,品嘗汲取歷史智慧的碩果
歷史是一種記憶,皇城古道、愛恨情仇;歷史是一種知識,四大發(fā)明、唐詩宋詞;歷史更是一種智慧,存續(xù)文化、鑒往知來。
我們的先人在不斷吸納、創(chuàng)造和豐富歷史文化中,也使人類從愚昧野蠻走向了進步文明。
歷史上數(shù)不清有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不僅對我國歷史的發(fā)展影響深遠,而且也實現(xiàn)了其人生的價值,而這些都與歷史的陶冶感悟啟迪分不開的。
如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表現(xiàn)了大禹公而忘私的高貴品質(zh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文天祥視死如歸的凜然正氣和萬丈豪情。
我們景仰他們,珍惜他們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chǎn),細細品嘗從中汲取到的歷史養(yǎng)分,并用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來踐行他們的品行,必會為我們未來健康、美好的人生涂抹上絢麗的神彩。
而歷史上更有諸多發(fā)明、改革、戰(zhàn)爭等重大史事,均會給我們未來的人生以啟迪和警示,把歷史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的做法,同樣會使我們從中悟出許多道理,學會怎樣做事和做人,進而使自己變得更聰慧起來。
【高中歷史學習的方法建議】相關文章:
學習高中歷史的方法12-09
高中歷史學習方法08-11
高中歷史學習方法大全11-26
高中歷史學習方法的原則05-24
高中歷史學習方法總結10-09
口語的學習方法和建議10-08
小學英語學習方法建議10-07
語文學習方法及建議10-05
雅思口語學習方法及建議10-10
高中學習方法建議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