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中高職藝術教育管理機制的未來建構論文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我國中高職學校要積極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方法,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藝術教育是中高職教育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就目前的藝術教育來說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流于形式,重視程度也不足,沒有發(fā)揮自身的價值。
本文中,筆者主要探究了中高職藝術教育管理機制的未來建構問題,從教育教學思維到教學目標進行了詳細的探索,希望能對中高職藝術教育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思維,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目的是我們行動的動力和方向,所以在中高職院校的藝術課程改革中和教育管理中要實現工作革新。首先確定中高職院校藝術教育和管理改革的目的。當下,我國的職業(yè)教育在教學目的了出現了一定的偏差,沒有認識到職業(yè)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區(qū)別,在抓職業(yè)教育的同時還要強化學術教育,導致中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與普通高校的課程沒有太大的差異,甚至有的中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yè)都是直接沿用普通高校相應專業(yè)的課程設計內容,結果培養(yǎng)出來的畢業(yè)生即沒有掌握好相關的理論知識也缺乏相應的實踐能力。
為此,在中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和管理中,中高職院校一定要突出職業(yè)化的特色,找準學校的辦學個性,并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市場的需求,開設職業(yè)化的課程。至于開設什么課程,需要集思廣益,在借鑒普通高等院校的相似專業(yè)和兄弟院校的相同專業(yè)課程設置的基礎上,考慮到地方發(fā)展實際情況及廣泛的社會需要,全校教師采取頭腦風暴式的方法,優(yōu)化課程的開設、設計和整合,實現課程設置的針對化、職業(yè)化、簡易化和科學化。無論課程怎么改革都要突出職業(yè)性和技能性,突出實踐課程和實訓課程的開展,為培養(yǎng)專業(yè)化的技術人才而服務。
二、整合相關相似性的學科,優(yōu)化課程之間的搭配
中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課程設置和管理目前呈現出雜而不專,多而混亂的局面。很多中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課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趨同化傾向嚴重,而一些較為重要的課程設置卻出現了殘缺。為此,要想提升中高職院校藝術管理改革的實效性就必須整合相關類似性的學科,簡化教學內容,同時注意課程之間的搭配,素質教育課程、專業(yè)化教育課程和實踐課程缺一不可,但是不能盲目的構建全方位的課程而忽略個性化的東西。同時,在藝術課程的設置上要做到與時俱進,該淘汰的課程要及時淘汰,該開設的課程要及時補齊,因為社會的發(fā)展的,無論是國家的大政方針還是企事業(yè)單位的發(fā)展都具有一定的可變性,為此,突出課程設置的變化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特別強調的是中高職院校的學生,他們本身對自己的定位已經非常清晰了,他們渴望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能,為此他們對藝術課程設置的要求就是突出能力和知識的培養(yǎng),對于一些關乎他們素質教育的課程,他們表示出不是特別關心的狀態(tài),為此,中高職院校在開展課程改革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學情,素質教育的課程必須要開展,但是在開展的形式上和內容上可以進行適當的改革,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這樣不但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習的質量。
三、優(yōu)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課程教學的質量
無論中高職院校藝術管理和教育課程怎么改革,其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通過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此,在中高職院校開展課程改革的時候,一定要抓好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隊伍的發(fā)展和建設是中高職院校藝術管理和教育課程改革實效性能否提升的關鍵所在。教學是有教與學共同構成的,就目前我國中高職院校藝術教育和管理的情況來看,依靠學生的自覺性學習來提升教學質量,完成課程改革與教學目標的實現是不可能的,所以重點還是要落實在教師的教上。中高職院校的藝術課程設置與改革,體現在教師身上的責任就是做好課程改革的建議,選取適當的教材,然后革新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針對學情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做好課程教學的設計,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上,中高職院校要拓展思路,除了正常的引進人才之外,還可以聘請藝術家、教育學家、藝人等作為兼職教師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和教學,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會學習很多的有用知識。
四、改革教學和管理思想,創(chuàng)造性的認知藝術教育和管理教材
藝術教育和管理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現有的教學體制導致藝術教育和管理課教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的大學生也不重視藝術教育。要想改變藝術教育和管理教學的現狀,優(yōu)化課程教學,首先就要革新教學思維,重視藝術教育。藝術教育和管理課教學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讓學生通過學習達到什么樣的標準,這是藝術教育老師需要思考的。
但是教材往往是全國版本或者是省上統一的版本,是整齊劃一的,但是由于區(qū)域的限制,每一個地方的學生情況是不一樣的,這樣就造成教材教學和學生學習之間的矛盾。當前,藝術教育和管理教學對教材的要求也有所變化,需要教師對教材有一個全新的理解。課堂上的授課不能脫離教材,但是也不能照搬教材,要對教材有一個全新的認知。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可以依據藝術教育和管理教學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適當的拓展教學內容,對現有的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
五、制定教學目標,完善評價體系
高校藝術教育和管理教學質量的高低也與教學目標的制定有一定的關聯性,為此在藝術教育和管理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要做到科學恰當和正確合理。藝術教育和管理學習的目標是什么,不是學生死記硬背藝術教育和管理知識,也不是學生能在書面考試中取得理想的分數,而是通過藝術教育和管理的學習,學生能熟練的掌握和應用藝術教育和管理知識,能掌握相關的藝術能力。藝術教育和管理學習的目的是應用,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突出學生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六、給學生提供發(fā)展的舞臺,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1世紀的人才不是擁有多么廣博的知識,也不是擁有多么天真的理想,而是懂得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和學會學習的人。中高職院校的學生面臨著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他們在就業(yè)大軍中能否脫穎而出要依靠在校習得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但是要想獲得長足的發(fā)展,就必須在工作中能做到及時的反思,也就是學會工作,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能在工作中不斷的創(chuàng)新,不斷的依靠自身的經驗和習得的知識敢于提出質疑,敢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斷的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自覺的挖掘身上存在的潛能。新時代的專業(yè)化的技術人才不是刻板不變的,而是勇于攀登高峰和積極投身創(chuàng)新實踐的人。在運用知識的同時,學生不是一味的遵從與教材。聽命于老師,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在實踐和實訓教學中,能開動腦際,發(fā)揮思考和思維能力,在接受常規(guī)的能力拓展的基礎上,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敢于大膽的質疑,并能做到“有破有立”,依據自己的思路提出創(chuàng)見性的意見,這樣長此以往自然會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能力。
【我國中高職藝術教育管理機制的未來建構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高職課堂學習共同體建構中的分組交流藝術教育論文10-12
高職學校管理藝術分析論文10-12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論文論文10-10
當前我國發(fā)展高職本科教育的途徑選擇與實踐探索教育論文10-12
高職院;瘜W教育論文10-11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融入論文10-12
影視藝術在素質教育中的價值論文10-10
“熱愛”教育在高職護理專業(yè)教學中的探討論文(精選10篇)09-02
如何在高職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