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上訴狀

詐騙罪上訴狀

時間:2022-10-01 20:19:20 上訴狀 我要投稿

詐騙罪上訴狀

  詐騙罪上訴狀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丁某

  上訴人因詐騙罪一案,不服某某市某某區(qū)人民法院(2010)杭上刑初字第**號判決書,提出上訴。

  上訴請求:

  撤銷某某市某某區(qū)人民法院(2010)杭上刑初字第**號刑事判決書,依法改判。

  上訴理由

  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有誤

  (一)一審判決認定“可見被告人丁某故意讓被害人沈某及其家屬誤認為丁某有能力在做假護照,且已經(jīng)處于實施階段,因沈某的家屬才會將4萬元歐元及4萬元人民幣交給丁某”的事實有誤。(見判決書第5頁第三段末尾)

  該事實認定包含兩重內(nèi)容:一是認定被告人欺騙沈某才導致沈某家屬交錢給被告人,二是認定被告人欺騙沈某家屬才導致沈某家屬交錢給被告人。二者皆不符事實,具體表現(xiàn)在:

  首先,被告人沒有欺騙沈某的事實。判決也認定了“沈某通過電話多次聯(lián)系其朋友即被告人丁某,告知其需要丁某幫其辦理兩本假護照”的事實。既然是朋友關(guān)系,沈某應該知道被告人的工作是做旅游工作,而不是做假證件工作,辦理假護照肯定不是其本職工作,自然也就沒有這個能力了,況且做假護照本身就是一件違法行為,被告人就是想欺騙也欺騙不了沈某。

  至于為什么沈某一再讓被告人為其辦理假護照,肯定是其認為被告人是做旅游工作,工作內(nèi)容也會涉及到辦護照,可以辦成假證,雖然這遠超過正常人的能力范圍,因為正常人誰會承認有造假護照的能力呢?誰又能造假證呢?

  至于每本假護照要40萬元的高價,這也是他們雙方博弈的結(jié)果,一方急需假護照逃避法律追究,一方要做假護照,其行為本身違法,更何況是為網(wǎng)上逃犯做假證件,更是面臨被法律追究的法律風險,因此雙方才達成此價格,也不能說明被告人有欺騙沈某。

  其次,被告人也沒有可能欺騙沈某家屬從而導致其家屬付款的事實。根據(jù)該事實認定的邏輯,沈某的家屬付錢的前提是李某、張某、趙某聽信被告人丁某的陳述,被被告人所欺騙才實施付款行為。但事實是付款人為沈惠民而非該三人,并且根據(jù)沈惠民的證言,沈惠民是應沈某的要求將款項交給被告人丁某的,這說明付款當時還沒有開始做假護照的行動,沈惠民還沒機會被被告人欺騙就付了款項,事實的先后順序應該是先有沈某對沈惠民的交代,再有沈惠民對被告人的付款,才有被告人開始做假護照及其陳述。

  (二)一審判決認定“可見被告人丁某根本沒有如承諾沈某及其家屬的那樣已經(jīng)為此事落實并且已經(jīng)在實施的過程中” (見判決書第6頁倒數(shù)第四行)與事實不符。

  表現(xiàn)在:其一,證人徐某證言顯示被告人丁某確實聯(lián)系過其,讓其做假護照,這足以說明被告人已經(jīng)采取實際行動,至于后來因故未辦成則不能說明根本未辦。

  其二,被告人關(guān)于“陳總”的供述也并非只有其個人的供述,還有一張“陳總”收到被告人2萬元的收條,正好印證被告人所稱的定金事實,也說明被告人正在采取措施落實。

  其三,客觀上說,從被告人在沈惠民處拿到錢到被抓獲,大概只有一周時間,而做假護照又不可能像做真護照那樣容易,況且受害人沈某本身是網(wǎng)上逃犯,身份敏感,就更不可能那么容易做成,否則不可能普通護照辦理只要200元左右,現(xiàn)在沈某愿意出價40萬辦一張,這也說明辦假護照本身存在很大難度,不可能輕易就做成的。

  一審判決無視做假護照本身的難度,無視被告人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已經(jīng)采取的行動,而徑直認定被告人只拿錢不做事的事實明顯與事實不符。

  (三)一審判決認定“經(jīng)審理認為,被告人丁某利用沈某主動找其做假護照的機會,向沈某提出了辦一本假護照需要的數(shù)目,且其沒有為此事付諸任何行動。在沈某及其家屬表示不再做假護照的情況下,其表示錢已經(jīng)全部支付給對方,可見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沈某財物的故意,且使沈某家屬陷入其已經(jīng)在做假護照的認識錯誤而自愿交付錢財”,既自相矛盾,又與事實不符。 (見判決書第7頁第一段)

  首先,該認定一方面說“在沈某及其家屬表示不再做假護照的情況下,其表示錢已經(jīng)全部支付給對方,可見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沈某財物的故意”, 說明錢早已被被告人占有;但另一方面又認定“且使沈某家屬陷入其已經(jīng)在做假護照的認識錯誤而自愿交付錢財”,說明款項是被告人實施一系列欺騙手段后得到的,這個認定前半部分說被告人已經(jīng)占有了財物,后半部分又說被告人通過欺騙手段獲得財物,本身前后矛盾。

  第二,該認定也與事實不符,其一,前已述及,4萬元歐元和4萬元人民幣是沈某家屬應沈某的要求給被告人去辦假護照的,也就是說是給錢在先,后面的行動(或者如一審判決說的“欺騙”在后);其二,該認定被告人沒有為此事付諸任何行動也與證據(jù)相矛盾,證據(jù)顯示被告人曾經(jīng)找過徐某和“陳總”,如果這不算付諸行動,那什么才算是付諸行動?其三,該判決認定“在沈某及其家屬表示不再做假護照的情況下,其表示錢已經(jīng)全部支付給對方,可見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沈某財物的故意”也顯得太急促,事實是6月6日沈某家屬告知被告人不做假護照,被告人謊稱錢已經(jīng)交給人做了,拿不回來了,6月7日被告人就被抓,即使想還錢都來不及,再說,如果真想非法占有,就不會把大筆現(xiàn)金放在家里。

  其四,“被告人丁某利用沈某主動找其做假護照的機會,向沈某提出了辦一本假護照需要的數(shù)目”,不能構(gòu)成詐騙。

  二、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

  刑法上詐騙罪客觀上表現(xiàn)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gòu)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zhì)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nèi)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chǎn)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chǎn)處分。

  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chǎn)生錯誤認識,對方產(chǎn)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再次,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chǎn)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chǎn)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chǎn),就不成立詐騙罪。

  但本案一審判決由于首先認定事實錯誤,再根據(jù)一個錯誤的事實推定來適用相關(guān)法律。必然導致一個錯誤的結(jié)論。

  本案事實是先是被告人丁某和沈某約定,被告人為其辦理兩本假護照,沈某讓其家屬先支付一半費用用于辦理兩本假護照,然后是沈某跟沈某家屬聯(lián)系辦證事宜。根本沒有被告人欺詐沈某家屬在先,沈某家屬因為受被告人欺騙產(chǎn)生錯誤認識,從而做出處分財產(chǎn)——即交付財物的行為。因此,被告人的行為不符合詐騙罪構(gòu)成要件。

  綜上所述,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犯詐騙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懇請二審法院依法改判。

  此致

  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

       相關(guān)閱讀:
  民事二審上訴狀

  人身損害案上訴狀

  解除租賃合同案上訴狀

  上訴狀寫作流程

  醫(yī)療損害賠償上訴狀

【詐騙罪上訴狀】相關(guān)文章:

詐騙罪刑事上訴狀10-05

刑事上訴狀(詐騙罪)10-06

詐騙罪刑事上訴狀范本10-08

刑事上訴狀范本(詐騙罪)10-08

信用卡詐騙罪上訴狀范文05-13

2016年最新詐騙罪刑事上訴狀范文05-19

合同詐騙罪上訴狀10-08

刑事上訴狀 合同詐騙罪10-08

解讀最新的詐騙罪立案標準05-30

行政上訴狀02-07